店数停滞不前的果呀呀,被茶颜悦色放弃了。
天眼查显示,8月12日,长沙茶饮品牌果呀呀所属公司长沙新鲜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退出了股东行列,新增长沙市梦莱品牌管理有限公司为股东。
湖南茶悦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即茶饮品牌茶颜悦色所属公司,而果呀呀则是茶颜悦色对外投资的唯一一个茶饮品牌。
对此,8月14日,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回应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称,“(这)是公司的正常经营行为”。同一时间,果呀呀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是“公司正常经营行为”。
图源:果呀呀微信公众号
双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2021年7月。彼时,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在朋友圈官宣称, “很开心我们茶颜投了果呀呀这抹0731长沙红,长红长红,果呀呀加油。”这也是茶颜悦色首次对外投资,当时,针对投资果呀呀原因,茶颜悦色方面曾表示,双方一直“互相看着成长”,并且许多观念和行为方式很适配。这也是果呀呀获得的首轮融资,投资方除了茶颜悦色外,还有天图资本,投资完成后,茶颜悦色在果呀呀所属公司中持股5.99%,天图资本则持股1.67%。
茶颜悦色于2013年在长沙创立,果呀呀也诞生于2013年的长沙,两个品牌的区域属性明显,都是围绕长沙发展并在湖南省内扩大边界,但是两者的产品定位明显不同。茶颜悦色主打中国风的鲜茶饮品,果呀呀主打“鲜果现切”,其产品包括各种新鲜水果制作而成的饮品,招牌产品有芒果雪芭、草莓小公主、牛油果大战椰子等,价格在25元-38元,售价明显要比茶颜悦色要贵一些,后者的饮品价格主要在9.9元-19元。
茶颜悦色是公认的长沙第一网红茶饮品牌,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2021年时,有网友称果呀呀是“长沙第二网红茶饮”。在两个品牌达成合作后,2021年9月,“茶颜悦色X果呀呀”联名店在长沙开业,主题店命名为“不同,和而不同”,并在店里推出多款联名饮品。不过,8月14日,该联名店的店员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果呀呀门店目前只是沿用了联名的招牌,双方已没有合作,店内没有联名款饮品,也不会提供任何茶颜悦色的饮品。
图源:果呀呀微信公众号
有了茶颜悦色加持,果呀呀过去几年的发展并未明显提速,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2021年7月,果呀呀在长沙、湘潭、衡阳、岳阳合计开出了50家直营店,而根据其官方小程序,截至2024年8月14日,果呀呀合计拥有49家直营店,主要分布在长沙,另外有2家店在岳阳。目前,果呀呀仍然采用直营方式开店。
针对茶颜悦色退股对其经营的影响,南都湾财社记者向果呀呀品牌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对方表示不作回应。凌雁咨询管理首席分析师林岳则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果呀呀的发展状况一般,而且从当年入股的战略来看,其并非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标的。本身果呀呀也是一个区域性品牌,产品、品牌风格、理念和茶颜悦色有很多重叠之处,带给茶颜悦色的回报是有限的。
在投资了果呀呀之后,茶颜悦色自己在不断扩大品牌矩阵,先后开出了咖啡子品牌“鸳央咖啡”、 主打新中式柠檬茶的“古德墨柠”、主打小酒馆的“昼夜诗酒茶·艺文小酒馆”。根据窄门餐眼,截至8月2日,主品牌“茶颜悦色”拥有门店641家,除了湖南省外,在武汉、重庆、南京、无锡均有布局,接下来其还将到苏州开店;而其另外3个子品牌门店约有200家门店。而从产品线来看,尽管随着茶颜悦色旗下品牌的增多,研发的饮品种类也更加多样,不过茶颜悦色在鲜果茶方面的布局仍然较少。
值得一提的是,茶颜悦色投资果呀呀的时期,正值新茶饮热衷于通过全资控股或投资的方式,丰富品牌线,扩大疆土。但是在2023年以后,这种投资明显减少。2021年,喜茶投资了精品咖啡Seesaw、新茶饮品牌和气桃桃、果汁饮品品牌野萃山;蜜雪冰城投资了广东茶饮品牌汇茶;2022年书亦烧仙草投资了咖啡品牌DOC,奈雪入股了茶饮品牌茶乙己、咖啡品牌“怪物困了”;而在2023年,新茶饮头部品牌们更倾向于自己开设副牌,如茶百道推出了咖啡子品牌”咖灰”,沪上阿姨推出了茶瀑布。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陈萌儿
< class="pgc-img">>日,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1中国茶饮供应链TOP10”榜单。本榜单由NCBD(餐宝典)依据企业综合实力、所服务客户知名度、客户数量、产品竞争力、创新性、媒体传播等指标,结合分析师评价选出。
上榜品牌分别是:凯爱瑞、雀巢、佳禾食品、鲜活果汁、德馨饮料、安佳、新荣阳、帮利茶叶、塞尚乳业、茶立芳。
< class="pgc-img">>1 茶饮供应链,上市企业多
在分析“2021年度中国餐饮供应链TOP100”时,餐宝典指出:“餐饮供应链上市潮已经正式来临,未来餐饮供应链上市的企业数量,将远超过餐饮上市公司的数量。”这一点在茶饮供应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本次上榜的十大品牌中,已上市的就有4家,分别是凯爱瑞、雀巢、佳禾食品和鲜活果汁。其中,凯爱瑞和雀巢均是外企;佳禾于今年4月30日在A股上市;鲜活果汁则早在2016年3月已在台湾上市,今年11月26日,其董事长表示大陆子公司(昆山鲜活)拟在大陆申请上市。
除了这4家之外,还要一家德馨饮料准备上市。2021年7月,浙江德馨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即“德馨饮料”)与安信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在浙江证监局报送了辅导备案信息。
可以预见,随着茶饮行业的蓬勃发展,未来几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茶饮供应链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2 茶饮供应链企业的“困境”
“得供应链者得天下”,是餐饮行业的共识,茶饮行业也不例外。对于茶饮企业来说,谁拥有稳定的、完整的供应链,谁就更有优势、更有竞争力。一些有能力的企业,像挞柠、悸动烧仙草、蜜雪冰城,都已开始自建供应链;其他条件还不成熟的,则在不断寻觅并锁定优质供应商。
这是从需求侧来说,从供给侧来说,供应链企业为了实现进一步增长,也需要锁定优质的茶饮企业,并给后者持续提供新产品、新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常说的某茶饮企业推新频率高,恐怕不只是茶饮企业自身的追求,也可能还是背后供应链企业的需要。
如此一来,就难免存在“为创新而创新”的情况。据餐宝典了解,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些茶饮供应链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而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只能靠供应链企业和茶饮企业双方的共同努力。
以烧仙草为例,“龟苓膏第一品牌”生和堂与它的客户悸动烧仙草,就已经形成了很牢固、深远的合作关系,双方都认识到了行业亟待优化升级之处,正共同致力于把烧仙草饮品(甜品)做得更营养、更健康。
3 结语
和位于“台前”的餐饮企业相比,供应链企业是“幕后工作者”,往往鲜为人知。但事实上,这些供应链企业只要下游的需求一直存在,那么它们的营收就比餐饮企业要稳定得多;因此,一方面,供应链领域存在很多实力非常雄厚的“隐形大佬”;另一方面,供应链企业也更容易收获资本的青睐,走向资本市场。
在茶饮行业,随着整个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有新的细分品类冒出来;比如烧仙草、柠檬茶,虽然作为食品早已存在,但能够像今天这样成为茶饮的一个细分品类,恐怕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在这种情况下,餐宝典分析师认为,尽管茶饮供应链领域实力强劲的巨头不少,但其他企业也并非就完全没有机会。
这些机会,当然也包括未来登上NCBD(餐宝典)的“TOP10榜单”。
< class="pgc-img">>个月,餐饮大数据研究与测评机构NCBD(餐宝典)正式发布“2022中国餐饮金饕奖”系列榜单,引起业内广泛关注。系列榜单共包括20份餐饮品牌榜、2份餐饮人物榜、1份预制菜企业榜,共210个品牌、20名个人上榜。
品牌榜单以欢迎指数的高低排序,欢迎指数由NCBD依据消费者满意度、媒体影响力、网络情感、品牌差评率、企业实力以及行业分析师评价综合得出,满分100分。
其中,十大最受欢迎茶饮品牌分别是: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古茗、茶颜悦色、书亦烧仙草、茶百道、CoCo都可、1點點、悸动烧仙草。
< class="pgc-img">>1 喜茶依旧第一,茶颜掉至第五
喜茶连续三年在金饕奖茶饮品牌榜上排名榜首,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和前两年不同的是,之前排第二的茶颜悦色,这次直接滑落到了第五名,排在了古茗之后。
茶颜名次“跳水”的直接原因,就是去年年底其内部爆发的“劳资冲突”,引起了很多人的侧目,不少人就此“脱粉”。尽管茶颜在之后的言行都一概如常,并且在重庆、南京开店后触达了更多的消费者;但裂隙已经产生,要想抹平,最起码需要足够的时间,尽管有时间也不一定能彻底抹平。
不过,有人名次下降,就有人名次上升。和去年相比,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和古茗就都上升了一位。而且今年的榜单上还出现了个新面孔——悸动烧仙草。
< class="pgc-img">>2007年成立的悸动烧仙草,15年来一直深耕烧仙草饮品,是首个把烧仙草杯装化的茶饮品牌,也早已成为烧仙草饮品领域的“双雄”之一。悸动主打国风茶饮,并将新国风仙女文化融入门店和包装,目前在海内外拥有门店2500余家。
2 茶饮内卷严重,品牌各寻出路
今年年初,喜茶、奈雪这些高端茶饮品牌相继主动选择了“告别30元”,这让茶饮行业的内卷似乎变得更严重了。但反过来讲,这又何尝不是它们应对内卷的一种方式呢?
关于茶饮品牌“反内卷”的方式,餐宝典分析师认为主要可分为四类:
(1)市场拓展。又包括价格带拓展(像喜茶、奈雪降价)和区域拓展等。后一方面的最新例证,就是茶颜悦色进驻南京,虽然疑似雇人排队遭致了一些批评,但对品牌自身而言,这无疑是它开拓市场、覆盖更多消费者的一个重要举措。另外,拥有2万多家店的蜜雪冰城,今年6月底宣布正式开放乡镇市场加盟,悸动烧仙草、挞柠等品牌到海外开店,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2)业务拓展。典型的有两种:第一种,对外投资。像喜茶、蜜雪冰城就已投资多个品牌,其中喜茶在去年4个月内投了5个品牌,有咖啡、茶饮、酒饮等等。第二种,孵化子品牌。茶颜悦色刚刚推出的“鸳央咖啡”就是一个新鲜出炉的案例,而这方面自然少不了蜜雪冰城的“幸运咖”。
(3)场景拓展。8月初,喜茶宣布推出喜宴团餐业务,新人办婚宴团购喜茶时,可以享受优惠。比起喜茶“疑似布局婚庆业务”更值得关注的,显然是喜茶在消费场景拓展上的脑洞大开。不过,今天开这种脑洞可以说时机已经成熟,因为奶茶已经成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茶饮品牌完全可以更进一步地渗透进他们的生活,自然也就可以在宴席上完全替代可乐、橙汁。
(4)产品拓展。一种是推新品,像悸动近期推出的凤梨系列和网红新品“薄荷巧克力奶昔”就比较成功,得到了超出预期的曝光和出圈效果。另一种是做“融合”,甭管之前主打的是杨枝甘露还是五谷茶饮,“升级”后全都变了,产品SKU丰富了许多,随之整个品牌也变成了诸多茶饮品牌的其中之一。对于这种情况,应该说,先用一款或几款产品切入市场并站稳脚跟,随后通过品牌本身去开疆拓土,这个策略是没有问题的;但副作用就是,曾经一些特色鲜明的茶饮品牌,面目变得越来越模糊,以致于人们很难再说出它有什么特色。
以上几种反内卷的方式,有很多品牌全都用上了,比如一些头部品牌,这再次证明了茶饮内卷之严重、竞争之激烈,同时也证明了茶饮市场依旧很火热。
3 茶饮依旧火热,融资热度不减
如果从数据上来看,其实很难得出“茶饮火热”这样的结论。NCBD(餐宝典)的《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全景发展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连锁茶饮品牌开店数同比下降约15%。
< class="pgc-img">>而且和2019年前后相比,现在的茶饮行业看上去也确实没那么火,加上大环境的影响,茶饮似乎在走下坡路。
但如果我们愿意沉下心来认真观察一番,就会发现茶饮行业其实已经迈入了一个新阶段,即从野蛮生长阶段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在这个新阶段,更看重企业的整体硬实力,茶饮回归经营本质。(见NCBD(餐宝典)《2021—2022中式新茶饮发展研究报告》)
在这个新阶段,茶饮依然吸引了很多创业者进入,也吸引了很多资本关注。
据NCBD(餐宝典)统计,截至8月26日,今年茶饮领域共发生了22笔融资,其中金额最大的是1月份书亦烧仙草的6亿元融资。另外,战略融资有7笔,天使轮融资则有11笔。
< class="pgc-img">>如果把时间线拉长一点,我们也不难发现,茶饮行业受资本青睐不是今年才有的事,而是已经延续几年了。NCBD(餐宝典)的上述全景报告显示,从2019年至今,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融资金额,茶饮都是整个餐饮行业最吸金的几个品类之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茶饮和资本的双向奔赴这方面,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茶饮企业对于上市的热情,短期看是消退了很多,但业界普遍认为,未来几年会有多家茶饮企业奔赴资本市场。
4 结语
包括茶饮在内,今年整个餐饮行业都不太景气。有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躺平,即便有人还在进击,也显得比较谨慎和保守:整个行业呈现出“守”势。
但是,这种“守”并不是毫不动弹地“死守”,那些有想法、有野心的企业,无一不在抓紧时间狠练内功,期待在会后能大干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