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红餐产业研究院
7月21日,“申唐首届全球火锅底料节暨申唐梦工厂开业仪式”,在四川眉山举行。
活动现场,申唐产业(以下称“申唐”)的眉山梦工厂,获得了全球企业增长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颁发的“全球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规模第一”的市场地位认证。
申唐产业董事长、九眼桥品牌创始人唐申透露今年上半年,申唐的业绩增长超30%。
在价格战四起、内卷加剧的当下,申唐如何逆势增长?这场活动,还透露了什么信息?
< class="pgc-img">>全球规模第一的
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开业
7月21日,500多位餐饮人齐聚眉山,其中既有周黑鸭、张亮麻辣烫、喜家德、夸父炸串、杨记隆府、楠火锅等品牌创始人,还汇聚了千万粉丝大V、媒体代表、八大菜系八大师、32个国家的餐饮代表团等嘉宾。
< class="pgc-img">>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挑战全球第一锅”开锅仪式。
据了解,这口大锅的直径13.8米、面积达150㎡,历时8天制造而成,可供138人同时品尝。申唐在锅中投入了2吨重的麻辣红油火锅底料及各类新鲜食材,吸引了众多嘉宾驻足品尝。
此外,现场还打造了美食市集,卤味、饮品、串串等展品让人应接不暇,嘉宾们纷纷来到摊位前参观、品尝。
< class="pgc-img">>当日下午,唐申发表了“中国味道赢战全球”的主题演讲,表示未来申唐将聚焦“调味料+预制菜”这一主航道发展,同时还会加大开拓海外市场,坚持海内外双重布局。据其透露,申唐已经在今年成立了海外事业部。
< class="pgc-img">>在上柿集团董事长鲁小旭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杨记隆府创始人杨勇、领投雁董事长魏成江、周黑鸭创始人周富裕、黄记煌创始人黄耕、信良记CEO李剑、朱光玉火锅馆创始人梁熙桐、申唐产业创始人唐申等多位餐饮大咖围绕餐饮行业发展展开了思维碰撞。
申唐还与周黑鸭、中国饭店协会进行了签约仪式,未来将在业务方面进行合作。
本次活动中,最引人关注的环节就是申唐被授予了“全球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规模第一”市场地位认证。
< class="pgc-img">>沙利文方面称,其对全球范围内火锅底料工厂进行了半年的调研后,公司作出研究确认后,评定眉山申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为“全球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规模第一”。沙利文合伙人、董事总经理杨晓聘,现场为申唐授予了“全球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规模第一”市场地位确认证书。
据了解,该工厂占地面积100亩,设计年产能17.5万吨,设计年产值35亿。
新工厂的顺利开业也意味着,申唐的生产力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那么,这个工厂,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 class="pgc-img">>投入全自动智能产线,
餐饮定制能力再升级
眉山梦工厂主打火锅底料,同时也生产鸡精调味料、方便食品、固态调味料等各类产品。整个工厂的设计年产能达17.5万吨,包括10万吨的火锅底料产能、6万吨的复合调味料产能和1.5万吨的预制菜产能。
17.5万吨的年产能,能确保梦工厂为餐饮客户提供充足稳定的产品供应。先进的设备工艺、系统化的数字化管理流程,则让梦工厂拥有了快速的供应链响应速度和高质量的交付标准。
据厂长何君透露,该工厂从接收客户订单到完成交货,通常只需7天。
过去,复调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较低。申唐注意到了这一市场情况,并预判智能智造会是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梦工厂从设计之初,就严格按照自动化智能智造的方向来设计。
< class="pgc-img">>开业当天,嘉宾们陆续参访了工厂智能生产大楼、研发楼及文化展厅。走进梦工厂,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科技感。比如,工厂内引入了多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清洗系统可以实现管线和设备的在线清洗。
目前,梦工厂已经实现了主要原料的自动化输送、产品在管道中的自动输送以及高速包装的自动化,未来还会朝着自动化分拣装箱的方向升级。
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可以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光是大规格的方块火锅底料,1小时的产能就可以达到6吨。
数字化,是梦工厂的另一大亮点。工厂内采用了MIS系统,实现了自动配、投、炒、运一体数字化。通过对工厂的数据进行整合打通,生产流程中的信息传递、运营协同更高效,产能调配也更精准。
< class="pgc-img">>为了提供更佳口感的产品,梦工厂也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迭代升级,目前形成了三大技术优势。
其一,自主研发了柔性定制设备,提升30%生产效率;其二,通过冷却线实现清汤产品低温护色,通过过滤线实现油脂产品在线过滤;其三,通过专利技术实现生鲜精华直接萃取。
此外,梦工厂还严格实行“一物一码”,夯实食安保障体系。梦工厂从原料投放、出厂检验到物流发货的整个过程,都可以追溯。
自成立以来,申唐一直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积极推动餐调的安全化、规范化发展,致力于成为一家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
据唐申透露,在污水排放的处理上,申唐投入了近2000万元,其污水处理厂排放出来的水,水质可以达到养鱼的标准。
< class="pgc-img">>专注调味品22年,
打造出8000多个餐饮味道配方
拥有全球规模第一火锅底料单体生产工厂的申唐,2015年才正式切入火锅底料赛道,不到10年时间,申唐如何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呢?
这不仅与申唐的经营策略、产品创新密不可分,创始人的远见也为申唐的快速发展指引了方向。
成立初期,申唐的主打产品是鸡精、味精。彼时,唐申发现,太太乐等国际巨头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要超越它们实在太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餐饮商家对于出餐效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复合调味料赛道还蕴藏着发展机会。
申唐调整方向,将复合调味料作为主打产品,专注为连锁餐企提供味道整体解决方案。据唐申透露,以鸡精为主打时,申唐的年销售额在两三千万元左右。切入复调行业6年后,申唐实现了30倍的增长。
在唐申看来,一家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选择对的方向,再把事情做对。
截至目前,申唐已经服务过5200余家餐饮品牌,产品进入了280余个城市的22万多家餐饮门店。
< class="pgc-img">>凭借20多年沉淀的研发实力及对消费市场的深刻洞察,申唐打造出多款爆款产品,旗下的七大系列产品,基本覆盖了餐饮全域,也帮助公司在细分赛道积累了一批稳定客户。
比如,火锅领域有海底捞、楠火锅、蜀大侠等;冒菜领域有三顾冒菜、冒菜西施等;炸串领域有夸父炸串、胡夫炸串;快餐领域有米村拌饭,中式正餐领域有杨记隆府、麻六记等。
除此之外,申唐还与不少供应链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美好食品、徽记食品、串姐东兴食品等。近期又与上市卤企周黑鸭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 class="pgc-img">>除了获得国内餐饮商家的认可,申唐还顺应中餐出海的浪潮,在2年前就开始探索海外业务。目前,申唐产品已销往了欧美、东南亚、澳洲等地区的26个国家。最新成立了海外事业部,既体现了申唐对于海外业务的重视,也将更好助力申唐在全球市场不断挺进。
成熟的产品体系、严格的出品标准,则是申唐能够拥有良好行业声誉、赢得国内外客户认可的另一关键。
申唐拥有800多名员工,单研发队伍就有100多人。在中国烹饪大师彭子渝的带领下,研发团队持续为申唐带来创新成果。
除此之外,申唐还组建了10个研发实验室。除了火锅、调味粉、小吃汤料、预制菜、中餐等细分品类外,申唐还对原料、产品运用、感官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这些成果也为产品风味创新提供了智力支持。
< class="pgc-img">>在研发方面不吝惜投入的申唐,目前拥有8000多个sku和20余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
申唐对研发的重视程度,放到整个复合调味品领域,都是很罕见的。申唐也密切关注消费市场的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比如,申唐会随季节推出各类风味新品,再比如针对这两年火热的砂锅菜、酸汤火锅、鲜烧牛肉,申唐也推出了相关调味品。
拥有“重研发”基因的申唐,逐渐发展成为了复调领域的全能型选手,火锅、串串、冒菜、粉面、快餐、卤味、小吃、烧烤、中餐等各种业态的餐饮企业,都可以在申唐找到合适的餐调产品。
“未来,餐饮企业的制胜之道可能有2个。第一,技术创新。第二,就是模式创新。伴随着信息越来越对称,模式创新这条路很有局限性。申唐未来要坚持走技术创新的道路”。唐申强调。
考虑到客户不同需求,申唐会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在效率、质量、成本、利润率上做平衡,满足客户对产品的性价比需求。比如,申唐开发了汤料、调味粉等产品,帮助餐饮商家快速调制高汤,提升出餐速度。
< class="pgc-img">>在成本控制上,申唐的火锅底料9.9元起,助力火锅餐企提升利润空间。
比如,申唐一袋500g重的醇香火锅底料,纯牛油含量超过60%,还搭配了3种辣椒、24种香料炒制,定价仅为9.9元。同类产品,友商的定价多在15元。对比之下,申唐的价格降低了34%。
申唐还会助力餐企的营销手段、产品运用创新。比如,开业、促销、周年庆、年会等重要节点,申唐会为餐饮企业提供资源支持,助力餐企破解营销乏力难题;申唐还会安排专属调味师上门指导产品应用,帮助客户解决产品运用难题。
结 语
获得市场地位认证,既是对申唐过往实力与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也明确了申唐在火锅底料供应链赛道上的市场地位。过去20多年的发展,申唐陪伴了5200多家餐饮企业成长。
在餐饮供应链领域耕耘多年后,唐申也注意到,餐企和供应商的关系早就发生了变化。“二者早就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产业链上的相关利益者,如果分工不平、利益分配不均,产业链生态将会失衡”。
在他看来,要构建和谐健康的产业链生态圈,应该要做到上下同欲,让上下游企业都能赚到钱。而供应商要甘当绿叶,要先学会成就客户,在服务好客户的同时把企业做大做强。
唐申也坚信,做食品就是做良心,申唐立志做一个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
他也给自己和申唐定下了未来要做的事:坚持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有幸福感,为客户提供品质过硬的产品,做到价格厚道,让中国味道走向世界。
注:本文配图由申唐产业提供,餐饮供应链指南经授权使用。
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探讨了餐饮企业在“万店时代”中,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确立其核心竞争力。今天,我跟大家进一步分析,除了数字化技术之外,支撑万店连锁企业崛起的“底气”还源自于基础设施的完善+高效的供应链的发展。
数字化技术、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供应链的发展,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餐饮企业在“万店时代”中崛起的三大支柱。
一、首先我们来分析下供应链对于餐饮企业的重要性
从马克思发展观点来看,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有低级到高级的上升式变化发展。
比如:
-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蛮荒混沌逐渐走向国家文明;
- 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
同样道理,伴随着政策变迁、技术迭代以及消费需求升级,餐饮行业也是从无序走向有序,也就是标准化、规范化,连锁化发展。
一个餐厅存活最重要的是什么?对消费者而言,毋庸置疑,一定是“好吃”,口味最为重要,那么一家餐厅如何保证出品的菜品品质的呢?关键点就是一个好的厨师和采购适合的食材,厨师依靠的是常年积累的厨艺及经验,而食材则靠的是精挑细选最合适的食材,比如有些牛肉面餐厅老板在选购做浇头的食材时,会选用牛后腿靠近臀部新鲜的牛霖,它比较瘦,筋也少,易于成型,因此适合作为牛肉面的浇头使用。
给大家举个例子:
1、多年后当你重返母校,漫步于熟悉的校园小道,心中泛起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一幕幕如电影般在脑海中回放。而最让你怀念的,莫过于与宿舍好友经常聚餐的校门口小馆。走进餐馆,你发现老板依旧忙碌,你选了一个曾经大家常坐的位置,静静坐下。在熟悉的菜单上,你毫不犹豫地点了一份回锅肉盖饭,期待那一碗记忆中的味道。然而,当回锅肉盖饭端上桌,你发现曾经那份熟悉的味道已不复存在,这不禁让你感到一丝失落。
这种变化,只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厨师换人了,二是问题出在了食材身上。无论是哪一种,都会让你为那个怀念味道而感到失望。
2、再举一个例子,全中国的海底捞,你闭着眼睛随便挑一家,口味相差无几。
这就是供应链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区别!
二、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发展进入快车道,社餐正加速进入千店、万店时代
来自《2023年中国餐饮大数据白皮书》的数据显示,中国餐饮连锁化率已由2018年的12.8%增长至2023年的34.3%,整个行业进入连锁化狂奔阶段。对比美国50%的餐饮连锁化率,中国餐饮连锁化具有非常广阔的增长空间。
万店时代预示着一个新的节点,餐饮行业步入连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加速度阶段。这是一个未来不可逆的大趋势。
万店崛起的“底气”是什么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几个典型的餐饮类型商户,率先步入万店的几家企业,如正新鸡排、绝味鸭脖、华莱士等等,都是做“鸡”和“鸭”的生意。鸡、鸭肉品牌崛起的主要“底气”,是成熟供应链的支撑。
比如鸡肉供应链,我国白羽肉鸡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现在已经是所有中餐供应链中最成熟的食材产业链。
一方面,养鸡的周期短,白羽鸡只需要40-45天,可以支撑起市场的快速扩张。
另一方面,在麦当劳、肯德基的推动下,鸡肉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从食品安全标准,到养殖、生产、加工、冷链运输、仓储到门店,再到配套供应服务商,鸡肉有着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链条。在上游,就有中粮、正大、圣农、泰森、新希望、温氏、仙坛、春茂等国内外顶尖鸡肉供应商。
再说到鸭肉,中国算得上是“肉鸭第一大国”。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白羽肉鸭工作委员会监测数据,近年来我国肉鸭饲养量逐年递增。2018年年底白羽肉鸭祖代存栏2550单元,到2019年底达到5300单元,2020年达到5800单元的历史最高值。
每一个餐饮企业背后,都有一个成熟的供应链体系的支撑,餐饮供应链,是大多数人未曾关注的生意。餐饮供应链赛道内的企业也不像互联网企业一样谈情怀、讲故事,所以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餐饮供应链企业一直是藏在餐饮企业的背后,不为人所知。
三、藏在餐饮门户背后闷声发大财的供应链企业们
1、餐饮企业经验风险高,没规模效应,仅靠门店盈利很难
餐饮这一行是个辛苦活,365天夜以继日的干,但是赚钱却很少,而且还要忍受着团购平台、外卖平台的高额佣金盘剥。
餐饮门店的抗风险能力也太弱了,抛开“口罩”不说,有的时候探店的一个差评,可能就毁了一个产品品牌,参考“一荤一素一汤一手雷”的案例(这是一个网络梗,源自短视频博主“二百者也”的探店经历)。
想要做大做强就更难了。门店是个重资产模式,但凡开一家门店,都离不开租金、食材成本、物料设备投入、人员的投入,每多开一家店,这种固定成本就会水涨船高。
虽然做餐饮门店不赚钱,为什么大家依然乐此不疲的疯狂扩张开店呢,这个赚钱的秘密就藏在了“品牌+供应链”这里。
2、品牌+供应链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核心资产
让我们来扒一扒几家知名餐饮企业的财报,以老乡鸡为例,其上游的养殖业、屠宰加工和零售业务是其盈利的核心支柱;再来看蜜雪冰城,其最赚钱的板块来自于其供应链服务,财报显示其87.08%营收源自于供应链收入;而海底捞背后的供应链公司颐海国际,比海底捞还早了两年上市,市值高达473亿港元,这还仅仅是海底捞的一条供应链。
无论是拥有数千家加盟店的连锁品牌,还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直营连锁企业,它们都通过“品牌价值+供应链”的模式实现了盈利,因此餐饮企业而言,最优质的资产就是其供应链!
品牌运作需要一套成熟的机制及数字化运营来支撑(此前我有写过),而供应链来说,则依靠的是稳定高效的上下游合作伙伴了。
四、电商、新媒体的发展,众多供应链企业走到了台前
“随着电商和新媒体的发展,众多原本居于幕后的供应链企业开始走向前台,逐渐为公众所熟知。
以往,这些企业主要服务于B端餐饮客户,很少直接面向C端消费者。然而,得益于物流冷链技术的进步和线上销售渠道的多样化,供应链企业现在有机会通过多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其影响力和市场认可度也随之提升。
在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海底捞同款”或“麦当劳专供”的短视频、直播,这些都是供应链企业主动站到台前的体现。
从整个中餐产业链来看,可以看到它包含速冻食品、卤制品、生鲜、果蔬及复合调味品等多种食材品类,供应链企业通过实施规模化运营,不仅降低了餐饮企业食材的采购和生产成本,还为餐饮门店提供了快速更新菜单和推出新口味菜品的能力,从增强了餐饮门店的竞争力。
举例来说,肯德基(KFC)能够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夜市餐品,如沈阳大鸡架,这背后就得益于供应链企业的强大支持。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使得餐饮品牌能够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及时推出创新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变的口味需求。
此外,供应链企业还通过集中采购、集中加工等方式,提高了原材料的利用率和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时,规模化生产也有助于保证食材的质量和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可靠和放心的餐饮体验。
头部餐饮企业背后,都有着数家供应链企业支撑,如泰森食品、辛普劳公司,百麦等等,泰森、嘉吉、圣农、辛普劳、麦肯、蓝威、宾堡、味好美和金鲜食品,这些公司目前是麦当劳全球最大的几家供应商。
而国内同样,宝立食品客户数量包括了肯德基、必胜客、麦当劳、德克士、汉堡王、达美乐等众多餐饮品牌。
做纸杯生意的恒鑫生活。恒鑫生活旗下客户包括喜茶、益禾堂、蜜雪冰城、Coco奶茶、古茗等知名茶饮品牌。
综上所述,供应链企业在中餐产业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供应链不仅是餐饮企业当下的运营基础,更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下一篇中,我们将从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出发,详细阐述供应链如何在餐饮行业内不断细化,形成针对不同品类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我们也会分析它是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创新服务,推动整个餐饮产业链的高效运作和持续发展。
作者:闯爷,公众号:闯爷用户增长实战笔记
本文由 @闯爷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class="pgc-img">>一位朋友,是某高端品牌的常客,也算是VIP。那么这位朋友,定期会收到品牌店工作人员发来的新品图样,待朋友对某些图示新品感兴趣后,工作人员就将新品实物邮寄给朋友,让其选择。基本上,每次朋友都会购买一些。
这种营销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是能够满足顾客使用功能的需求,二是能够帮助顾客节省到店去看、去试的整体时间,三是能够让顾客感受到被重视感!
这家品牌的这种做法值得被学习。
还有一家比较大众化的品牌,也同样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它就是老乡鸡。(备注:这绝不是软文)
在去安徽之前,笔者几乎没有听说过老乡鸡这一餐饮品牌。
后来到了安徽,朋友带我吃的第一顿便饭就是在老乡鸡里面吃的。吃饭时,朋友的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如果在外面吃饭,基本上都会去老乡鸡。
笔者的这个朋友对于吃,还是比较挑剔的,然而他居然将老乡鸡当作“食堂”,这不由得让笔者开始认真打量这家餐厅。
笔者的朋友当时点了老乡鸡的几个招牌菜以及鸡汤,笔者第一次吃的时候,觉得菜品的味道还是不错的。
笔者又特意观察了一下餐厅的上座率以及翻台率,也很高。
这是笔者第一次在老乡鸡用餐时的感受,后来,又接连去过几次,每次去的时候,如果处于饭点,那么店内基本上座无虚席,同时点餐处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候点餐。
老乡鸡,这个品牌如此赢得人心,靠的是什么?
一是口味。总体而言,老乡鸡的餐品,无论是菜品、汤品,还是面食等,其口感适宜。餐厅说到底,有风味佳、口感好的餐品,是赢得消费者的基础。
二是环境。老乡鸡的用餐环境:窗明桌净,看上去比较卫生,从而也会产生菜品也是比较干净卫生的联想,再加上透明可视的菜品操作间,更让消费者加强了菜品比较干净卫生的认知。
三是出餐速度。关于老乡鸡单个订单出餐速度,笔者没有进行过精准的计时,预估在十多分钟左右,有的订单出餐速度可能更短。出餐时长短,意味着什么?一是餐品的前端准备的比较充分,所以才能让供应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二是出餐速度快,可以给消费者更好的用餐体验,以及在单独时间内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四是标准化。此前笔者曾与老乡鸡店内的一位工作人员聊天,从其不完整、系统性的表述中大致可以得知,一是每道菜品的加工已经流程化,比如一道菜品由食材、调料等组成,那么先放什么食材,烹饪多长时间,再加其他食材、调料等,有着明确的要求。二是流程的标准化,比如切菜,将菜分割成多大尺寸的菜定,也都有具体的要求。三是,规范操作的监督,比如操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都会被公司进行线上考核……所以,这种严苛、规范的管理与技术标准的执行,能够保证餐品口感的一致性。
四是出新餐品的速度。或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觉得一家餐厅的菜品味道很好,那么可能就会经常去这家餐厅用餐,但是如果去的次数多了,也会吃腻了。而老乡鸡会进行周期性的菜品推新,那么当顾客吃腻了某些“老菜品”时,而“新菜品”就出来了,就能增加顾客的粘性,让顾客持续消费。
老乡鸡,从一个地域品牌,快速成长为全国性的品牌,店铺数量据称超过1200家,每天的客流量突破60万人。它能够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