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雪、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后,新茶饮行业迎来了第四家递交上市申请的茶饮企业。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23年,古茗GMV(商品销售额)达到192亿元,销售12亿杯饮品,门店总数超9000家。值得注意的是,在古茗递表当天,蜜雪冰城也随之在港股递表。从数据上看,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古茗和蜜雪冰城仍有不小的差距,2022年古茗净利润未及茶百道。
古茗2022年净利润不及茶百道
营收约为蜜雪冰城的三分之一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9个月,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72亿元和10.02亿元。同期,古茗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依次约为7.7亿元、7.88亿元、10.45亿元。可以看出,2023年前9个月,古茗的营收和净利润已经超过了2022年全年的水平。
在新茶饮行业,目前只有奈雪的茶2021年6月成功在港股上市;蜜雪冰城是第二家冲刺IPO的新茶饮企业,其在2022年9月预披露了A股招股书,拟在深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不过,今年1月2日,其转战港股,与古茗同一天披露招股书;第三家冲刺IPO的新茶饮企业是茶百道,2023年8月15日,茶百道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外,2023年,沪上阿姨同样被传出IPO,不过,其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不予置评。
对比这四家披露了经营情况的新茶饮企业,2021和2022年是这四家企业都有完整数据对比的两年。2021年,蜜雪冰城营收103.51亿元,远超于古茗43.84亿元和奈雪的茶42.96亿元,茶百道则当年营收最低,为36.44亿元。2022年,蜜雪冰城营收136亿元,古茗营收55.59亿元,比奈雪的茶多了超过10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营收154亿元,远高于古茗同期55.71亿元。
在净利润上,蜜雪冰城持续领跑,古茗与蜜雪冰城尚有差距。2021年,蜜雪冰城和茶百道分别实现净利润19.1亿元和7.79亿元,古茗当年净利润7.7亿元;2022年,虽然古茗营收高于茶百道,不过其净利润还是稍微低于茶百道,蜜雪冰城当年净利润约为古茗的3倍。2023年前九个月,古茗净利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同比增长264%,其与蜜雪冰城的盈利差距进一步缩小,不过,蜜雪冰城净利润为古茗的2倍。
2023年开店速度加快
单店盈利达37.6万
古茗的创始人为王云安,2010年他在浙江台州温岭开办了首家古茗奶茶门店。天眼查企业信息显示,2020年7月,古茗获得红杉中国、美团龙珠、充盈资本发起的天使轮投资;2021年1月,获得寇图资本发起的A轮投资。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推出107款新品,门店菜单通常保持在30款饮品左右,提供果茶、奶茶及咖啡三种饮品类别,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上述饮品类别销售量分别占比51%、38%及11%。古茗饮品专注大众市场,价格维持在11元~18元之间。
招股书显示,2022年,古茗门店数由2021年的5694家增长17.1%至6669家,2023年同比增长35%至9001家。2021-2023年,古茗加盟店数量分别为5689家、6664家及8995家。这也意味着,截至2023年年底,古茗直营店只有6家。
古茗提到,2023年,其加盟单店经营利润达37.6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率达20.2%,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在开设古茗门店超过2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经营3.1家门店。
从城市分布来看,专注二线及以下市场一直是古茗的开店策略。2021-2023年,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比都维持在77%~79%左右。
招股书还显示,2021、2022、2023年,古茗每年闭店分别为205家、342家和265家,三年共闭店800多家,闭店率分别为3.60%、5.12%和2.94%,古茗方面称,关闭门店的原因包括门店位置升级(通常门店周边商圈人气及客流量下降时进行)、物业租赁协议终止,或者是加盟商关系终止等。
不过,这一数据仍远高于茶百道的闭店率。2020年-2022年,茶百道闭店率仅为0.1%、0.2%、1.1%。
古茗招股书截图
提及未来发展规划,古茗表示,目前古茗在中国仍有19个省份尚未进驻,每年根据包括市场动态、竞争格局及其他战略考虑等多项因素选择目标省份,还将进一步扩张门店网络,提升市场占有率,古茗还称,将持续评估进入境外市场的机会。
靠B端盈利
加盟管理服务为古茗和茶百道营收差距关键板块
和蜜雪冰城、茶百道一样,古茗盈利主要靠B端。招股书显示,古茗的收入主要来自向加盟商销售货品及设备以及提供服务。
其中,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及设备为古茗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比一直维持在80%左右,销售商品及设备包括销售饮品的原材料,如新鲜水果、果汁、茶叶、乳制品及包装材料等,还有向加盟店销售泡茶机、制冰机等等。以2021年和2022年为例,古茗在这一板块营收35.47亿元和45.05亿元,而茶百道这一板块营收34.47亿元和40.20亿元,两者相差不大,不过,这一板块收入占茶百道总收入的接近95%。
古茗另外接近20%的收入来源于加盟管理服务,这一板块包括初始加盟费、持续支持服务费和提供培训及其他服务。这也是古茗拉开与茶百道盈利差距的主要板块,2021和2022年,古茗在加盟管理服务板块营收分别为8.32亿元和10.44亿元,而茶百道在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方面营收分别为1.59亿元和1.72亿元。
此外,古茗还有占比0.1%~0.2%的收入来源于直营门店销售。
古茗的销售成本也主要来源于商品及设备,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该板块成本分别为29.52亿元、38.07亿元和36.36亿元,占比分别为67.3%、68.4%及65.3%。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毛利率分别为30%、28.1%和31%。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冯家钜
入2024年,国内各家新式茶饮品牌都在加速资本布局。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和瑞银集团。
在招股书中,古茗自述自己是一家行业领先、快速增长的中国现制饮品企业。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
近期新式茶饮企业扎堆港交所,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古茗,在此胜算几何?
资料配图 图据视觉中国
(一)
门店超9000家
集中在华东华南
古茗创始人为王云安,2010年王云安在浙江省温岭的大溪镇开办了第一家“古茗”奶茶店。
2011年,古茗便开启加盟模式。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初门店数量来到了600多家。
此后古茗开店速度明显加快,到2020年底门店数量已超4000家,2022年底,古茗门店数量超过6000家。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古茗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门店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GMV(商品销售额)超过192亿元。
而在2023年底的这9001家门店中,古茗仅有6家为直营店,占比不到1%,其余均为加盟门店。
因此在商业模式上,古茗主要是通过向加盟商卖货和设备,以及收取加盟费等方式赚钱,所以古茗的客户实际上是广大加盟商。
来源:招股书
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9个月,古茗营收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和55.71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399.2万元、3.92亿元和10.02亿元。
企业收入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加盟门店数据的增加,以及单店GMV有所增加。
从古茗的门店分布来看,品牌更多布局的还是在下沉市场。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该公司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79%,同时,有38%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上述两个比例在按门店数量计的中国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均为最高。
来源:招股书
从门店分布的地域来看,截至2023年年末,古茗共布局15个省级行政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等区域,而华北、东北及大部分西北地区还没有布局。
总的来说,古茗这个新式茶饮品牌,主要深耕我国南方市场,通过加盟模式在下沉市场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但目前企业“偏科”的情况也同样存在。
(二)
市场竞争激烈
GMV增速下滑
由于行业门店低,新式茶饮赛道的竞争一直都十分激烈。
前面提到,古茗称自己是“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第一”。这是由于在招股书中,将均价在10元-20元的茶饮品牌定义为“大众茶饮”,将均价10元以下的茶饮品牌定义为“平价茶饮”。
通过这种价格排序,古茗也绕开了蜜雪冰城。
而事实上,截至2023年9月,蜜雪冰城共有36153家门店(包含旗下咖啡品牌“幸运咖”的2900家店),与之相比古茗不到一万家门店,显然还差距甚远。
与此同时,在古茗提到的定价10元-20元的“大众”赛道里,汇聚的对手众多,行业竞争更是激烈。
除古茗外,如茶百道、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品牌门店密度同样很高,除了已经递交招股书的茶百道外,沪上阿姨也传出了上市消息。
此外,近年来下沉市场,也成为了各家必争之地。2022年,喜茶与奈雪的茶相继宣布降价,同时,喜茶与奈雪的茶也均已开放加盟。
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从古茗单店GMV数据显示,在一些成熟地区其GMV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招股书显示,在8个“关键规模”省份中,2021年-2023年,除福建及江西的同店GMV增速处在上升状态,由7.4%增至12%,其余区域均处于下滑。
尤其是在大本营浙江地区,同店GMV增速已经从2021年的15.2%降至2023年的5.1%,低于全国同店9.4%的GMV增速,更远低于其他省份同店11.6%的GMV增速。
来源:招股书
同店GMV增速放缓,加盟商面临的压力也不小。
出于管理层面考虑,新式茶饮品牌一般都会优先邀请老加盟商开设新的加盟店。
根据招股书显示,古茗超2年经营经验的老加盟商占比可达75%,老加盟商平均每人开设3.1家门店。相较之下,蜜雪冰城是平均每位加盟商开设2.2家门店。
不过,这或许也会给老加盟商带来压力,可能此前的门店刚刚实现盈利,又要把资金投入到新开的门店之中,随着门店越来越多,客流不断被稀释,门店面临的经营压力也越来越大。
而需要注意的是,古茗加盟商关店意愿愈发明显。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退出加盟商占各期末加盟商比例分别为6.59%、7.22%、9.10%,呈上升趋势。
来源:招股书
对此,古茗也在招股书风险因素中表示:我们可能无法进入新的地域市场或扩大我们在现有市场的竞争力。
(三)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曾因偷逃税被罚
除了门店扩张层面面临一定压力外,食品安全相关问题,也是古茗在经营过程中需面临的长期挑战。
此前,古茗已经因为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以及媒体提及。
根据《国内奶茶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奶茶消费维权舆情数据共计31068条,其中古茗相关舆情占比为10.3%。
报告进一步分析指出,根据舆情数据显示,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涉及质量口感问题、卫生安全问题和管理安全问题。在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是奶茶中存在异物、擅自更改标签偷工减料、原材料变质等问题。
2023年8月28日,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古茗茶饮奔牛镇店内使用的不锈钢小料盒被检出“大肠菌群”。
2023年3·15期间,武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中,古茗就“光荣上榜”。案例显示,2022年3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本汉古茗奶茶店生产经营感官不良的食材、擅自更改保质期,被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5元,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而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古茗”关键字有超过1300条相关投诉,消费者投诉内容主要集中为产品有异物、商家态度恶劣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食品安全相关问题外,古茗还曾发生一起与偷逃税有关的处罚事件。
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科技于2018年6月14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金及附加共计2360万元,并对其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古茗科技已于2022年1月前全部结清少缴税金及附加、罚款及滞纳金。
对于此次偷逃税的原因,古茗解释称,“在成立初期,古茗科技并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以适应业务快速增长、确保履行全部须予妥善履行的税务申报责任”。
快速发展起来的古茗,应该如何对加盟商实施有效管理以及如何加强自身管理,减少食品安全等相关负面事件的发展,成为了企业需要面临的长期挑战。
小结:
密集开店,实现规模效应,这是古茗为代表的大众新式茶饮品牌当下共同的发展方向,但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偏好易转移,古茗能否笑到最后,这考验着企业对产品与品牌的长期布局能力。
红星新闻记者 刘谧
编辑 杨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class="pgc-img">>乐乐茶亦在2019年下半年获峰尚资本领投新一轮融资。”
作者:Stone Jin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
据公司情报专家《财经涂鸦》消息,在喜茶、奈雪的茶等几大头部企业不断刷新融资纪录甚至向IPO发起冲击时,近期又有一家名为“古茗”的新式茶饮品牌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目前“古茗”的对外品牌宣传名为“古茗茶饮”,但其实则为一家奶茶连锁品牌。
而“古茗”新增的两家投资机构,正是目前国内估值最高的新茶饮品牌“喜茶”的主要投资方——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美团旗下的龙珠资本。
显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红杉资本一贯的投资策略——“押赛道、不押单一企业”。换言之,至少在红杉眼中,国内新茶饮赛道的增量空间仍然不小,或能诞生更多的“明星品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浙江古茗科技有限公司6月29日发生多项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加至1.08亿元,新增股东则包括龙珠资本旗下的长沙湘江龙珠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企业、深圳龙珠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红杉资本旗下的深圳市红杉瀚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FA机构冲盈资本旗下的途觅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前述变更主体于2018年6月12日才成立,但事实上古茗早在2010年就在浙江台州温岭大溪开出了第一家门店,这一开店时间早于喜茶的2012年和奈雪的茶的2015年。
2011年4月,古茗第一家加盟店开业,即开启连锁经营模式。根据“古茗”官网介绍,2013年11月古茗的门店数突破100家,2017年5月突破1000家;而截至今年4月,古茗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超过3000家门店,2019年新开门店平均每天卖出超过550杯。
《财经涂鸦》查阅古茗的加盟信息后发现,其将温州、台州和诸暨三地定义为“饱和区域”,即暂不开放加盟;福建、江西、云南三省定义为“发展中区域”,即少量开放;而重点开拓的区域则包括浙江(除上述三市)、安徽、广东、河南、湖南、四川、江苏、湖北以及重庆。
在古茗为数不多的对外宣传稿件中,其屡次强调“起家于三、四线城市”、“主攻下沉市场”、“大众型的消费品”等关键词。
从这一角度来看,古茗显然希望不与喜茶、奈雪等在一线城市“厮杀”,转而向更低线的城市拓展。某种意义上,这也就能解释为何相较于投资规模更大的直营单店,“古茗”倾向于更适合下沉市场的加盟模式。
当然,市场下沉伴随着一个痛点便是物流体系无法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为此,古茗曾斥资4000万元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建立仓储基地并自建冷链配送系统,在保证原材料新鲜的同时降低运输成本。
SKU方面,目前古茗共有8大系列总计30余款产品。
可以说,无论是投资方阵容还是品牌成立时间,古茗的这一轮融资释放出的一个明显信号便是:国内新茶饮赛道的竞争仍在继续,且不仅仅聚焦于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
今年3月和6月,36氪先后报道“喜茶获高瓴资本和Coatue(蔻图资本)新一轮投资”、“奈雪的茶即将完成来自深创投的近亿美元融资”;而另据《财经涂鸦》了解,另一知名度相对较高的乐乐茶同样在2019年下半年获峰尚资本领投新一轮融资。
可以预见的是,今明两年国内新式茶饮赛道的比拼将日趋“白热化”:向上将是何时能诞生“新茶饮第一股”,向下则是是否能有更多新品牌崭露头角,在已呈现相对“红海”的市场环境中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