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毕业考试精选:
第一套卷子
50题,每题2分,每十题之间有答案
1.内心起瞋恚huì,要以_____对治?
A:因缘观 B:不净观 C:慈悲观 D:自在观
2.人是众因缘和合而生,故名_____
A:众生 B:化生 C:人生 D:旁生
3.三宝是指_____?
A:断舍离 B:天地人 C:戒定慧 D:佛法僧
4.声闻是听闻到_____而悟道?
A:四圣谛 B:十二因缘 C:八正道 D:三法印
5.断除三界烦恼的圣人是_____?
A:佛 B:阿罗汉 C:菩萨 D:神明
6.写下《坛经》的禅宗六祖是_____?
A:慧远 B:慧能 C:慧可 D:道信
7.称为妙吉祥的菩萨是_____?
A:普贤 B:文殊 C:观音 D:准提
8.在家居士菩萨戒是受_____?
A:十戒 B:十重四十八轻戒
C:六重二十八轻戒 D:五戒
9.菩萨修行的位次初地是指_____?
A:发光地 B:离垢地 C:欢喜地 D:远行地
10.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经中称为_____?
A:三浊恶世 B:五浊恶世
C:七浊恶世 D:十浊恶世
1-10 答案:
1 C、2 A、3 D、4 A、5 B
6 B、7 B、8 C、9 C、10 B
11. 佛教最短的经是_____?
A:普门品 B:弥陀经 C:心经 D:金刚经
12. 净土三经是指_____?
A:般若经、华严经、法华经
B: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C:金刚经、心经、坛经
D:楞严经、圆觉经、法华经
13.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经典是_____?
A:般若经 B:法句经 C:四十二章经 D:阿含经
14. 第一位来到中国的大译经家是_____?
A:不空 B:鸠摩罗什 C:真谛 D:玄奘
15. 何谓三藏_____?
A:佛、法、僧
B:戒、定、慧
C:断、舍、离
D:经、律、论
16. 天台宗以哪部经为依据_____?
A:华严经 B:法华经 C:楞严经 D:圆觉经
17. 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是_____?
A:目犍连 B:舍利弗 C:大迦叶 D:须菩提
18. 佛陀弟子中,多闻第一的是_____?
A:阿难 B:富楼那 C:阿难陀 D:罗睺罗
19.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中,观音菩萨的道场是_____?
A:山西五台山 B:浙江普陀山
C:安徽九华山 D:四川峨嵋山
20.《维摩经》的理想世界是_____?
A:人间净土 B:十方净土
C:东方净土 D:西方净土
11-20 答案:
11 C、12 B、13 C、14 B、15 D
16 B、17 B、18 A、19 B、20 A
21.佛教史上第一座精舍为_____?
A:祇园精舍 B:竹林精舍
C:山谷精舍 D:鹿野苑
22.六度的正确次序是_____?
A:持戒,布施,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B: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C:忍辱,持戒,布施,精进,禅定,般若
D:精进,忍辱、禅定,布施,持戒,般若
23. 四大菩萨中,观音菩萨代表_____?
A:大智 B:大行 C:大愿 D:大悲
24.西方三圣是指_____?
A: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
B: 阿弥陀佛,大势至菩萨,地藏菩萨
C: 阿弥陀佛,普贤菩萨,观音菩萨
D: 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25. 东方三圣是指_____?
A:药师如来,日光菩萨,月光菩萨
B:药师如来,弥勒菩萨,地藏菩萨
C:药师如来,普贤菩萨,文殊菩萨
D:药师如来,观音菩萨,地藏菩萨
26.佛教以莲花代表_____?
A:智慧 B:清净 C:不贪着 D:慈悲
27.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此段经文出自_____?
A:地藏经 B:华严经 C:金刚经 D:六祖坛经
28.“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称为_____?
A:三皈依 B:三法印 C:三乘道 D:三法界
29.手握利剑,骑狮子座上的菩萨是_____?
A:观音菩萨 B:普贤菩萨
C:文殊菩萨 D:地藏菩萨
30.《心经》中的观自在菩萨是指_____?
A:弥勒菩萨 B:地藏菩萨
C:文殊菩萨 D:观音菩萨
21-30 答案:
21 B、22 B、23 D、24 D、25 A
26 B、27 C、28 B、29 C、30 D
31..印度中观理论的创始人是_____?
A:莲池大师 B:龙树大师
C:鸠摩罗什 D:道信大师
32.八苦中因身的不协调所引起的是_____?
A:怨憎会 B:爱别离
C:生老病死 D:求不得
33.六度中的禅定是用来对治_____?
A:散乱 B:愚痴 C:瞋恨 D:贪婪
34.苦、乐、不苦不乐是属于_____的范围?
A:触 B:受 C:取 D:想
35.佛陀于_____入涅盘?
A:蓝毗尼 B:拘尸那罗 C:鹿野苑 D:舍卫城
36.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_____?
A:鹿野苑 B:蓝毗尼园
C:拘尸那罗 D:祇园精舍
37.佛经有云“人有三事胜过诸天”,即_____?
A:戒定慧 B:忆念梵行勤勇
C:贪瞋痴 D:断舍离
38.学佛应以_____为首要?
A:布施 B:正定 C:持戒 D:正见
39.供养父母是属于哪种福田_____?
A:悲田 B:敬田 C:孝田 D:恩田
40.哪一部经是佛无问自说_____?
A:金刚经 B:坛经 C:阿弥陀经 D:圆觉经
31-40 答案:
31 B、32 C、33 A、34 B、35 B
36 A、37 B、38 D、39 D、40 C
41.三毒之一的“贪”,要以_____之法来对治?
A:慈悲 B:禅定 C:智慧 D:持戒
42.以下哪一种不属于六道_____?
A:天道 B:畜生道 C:人道
D:饿鬼道 E:菩萨道 F:地狱道
43.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梵语,意译为_____?
A:三种菩萨道 B:佛法庄严
C:抵达彼岸 D:无上正等正觉
44.不绮语是指不说_____的话?
A:无意义 B:粗鲁 C:挑拨离间 D:骗人
45.慈、悲、喜、舍四种精神,称为_____?
A:四无量心 B:四圣谛 C:四念处 D:四菩提心
46.以下那个不属于十善业_____?
A:不邪淫 B:不杀生 C:不饮酒 D:不两舌
47.佛历元年是由什么时候算起_____?
A:佛陀出世时 B:佛陀证悟时
C:佛陀入灭时算起 D:佛陀初转法轮时
48.六度中不受外境所惑,保持清明的心境,来判断是非、邪恶的是指_____?
A:布施 B:持戒 C:忍辱 D.智慧
49.佛陀初转法轮宣说的是_____?
A:十二因缘 B:三法印 C:四圣谛 D:八正道
50.修行不问是与非、有理与无理,这是什么心呢?
A:慈悲心 B:无谓心 C:平等心 D:清净心
41-50 答案:
41 D、42 E、43 D、44 A、45 A
46 C、47 C、48 D、49 C、50 C
第二套卷子
1.世间一切有为法皆无独立性、恒常性,必须靠“因”、“缘”和合才有“果”,这是佛教的_____?
A:无常论 B: 因缘论 C: 缘起论 D:业报论
2.三界是指欲界、色界和_____?
A:空界 B:无欲生 C:天界 D:无色界
3.佛教所讲“色受想行识”是指_____?
A:五常 B:五明 C:五蕴 E:五处
4.菩萨教化众生必须博学多闻,要具备五明,其中内明是指_____?
A:逻辑学 B:佛学 C:工艺学
D:语言学 D:医学
5.藏地境内被称作圣母之水的山峰是哪一座_____?
A:南迦巴瓦 B:冈仁波齐
C:珠穆朗玛 D:贡嘎山
6.为纪念尺尊公主入藏而修建的寺庙是_____?
A:大昭寺 B:小昭寺
C:布达拉宫 D:哲蚌寺
7.“色受想行识”中的“想”是指_____?
A:物质 B:造作 C:感受
D:认知 E:意念
8.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日是农历哪一天_____?
A:二月初八 B:十二月初八
C:二月十五 D:四月初八
9.将真理告知大众在佛语中称作_____?
A:行施 B:法施 C:财施 D:心施
10. 以下哪一位佛不属于三世佛_____?
A:释迦牟尼佛 B:弥勒佛
C:燃灯佛 D:阿弥陀佛
1-10 答案:
1 C、2 D、3 C、4 B、5 C
6 A、7 D、8 D、9 B、10 D
11. 传说中佛祖是在_____树下圆寂入灭的?
A:娑罗双树 B:菩提树
C:娑婆树 D:梧桐树
12. 西藏神湖中的观相湖是指_____?
A:羊卓雍错 B:拉姆拉错
C:纳木错 D:玛旁雍错
13. 在佛教传入中原之后,修筑的第一座寺庙是_____?
A:少林寺 B:桑耶寺 C:白马寺 D:潭柘寺
14. 以下那一位赞普在自己登位后开始实行大规模灭佛运动_____?
A:赤德祖赞 B:赤祖德赞
C:赤松德赞 D:朗达玛
15. 以下不属于拉萨三大寺的是_____?
A:大昭寺 B:色拉寺
C:哲蚌寺 D:甘丹寺
16. 八正道中分属戒定慧三学,属于慧学的有_____?
A:正见、正思惟 B:正语、正命
C:正定、正精进 D:正念、正语
17. 观十二因缘而悟道者,称为_____?
A:声闻 B:缘觉 C:罗汉 D:菩萨
18. 佛陀入涅槃前所度的最后一位弟子是_____?
A:阿难陀 B:富楼那
C:须跋陀罗 D:舍利佛
19. 二乘人是指_____?
A:人、天 B: 出家人、在家人
C:声闻、缘觉 D:富人、穷人
20.密宗所谓“三密相应”是指_____与佛相应?
A:心、意、识 B:身、口、意
C:知、情、意 D:受、想、行
11-20 答案:
11 A、12 B、13 C、14 D、15 A
16 A、17 B、18 C、19 C、20 B
21.牺牲自己的一切,冒险去帮助一切众生出离怖畏与痛苦叫做_____?
A:离苦施 B:无畏施
C:离怖施 D:所能施
22.藏传佛教四大教派是指 _____?
A:宁玛、萨迦、噶举、觉囊
B:宁玛、萨玛、噶举、格鲁
C:宁玛、萨玛、噶举、觉囊
D:宁玛、萨迦、噶举、格鲁
23. _____是印度佛教禅宗的初祖?
A:摩诃迦叶 B:阿难陀
C:舍利弗 D:菩提达摩
24.佛涅槃后九十天,由_____尊者领导五百名阿罗汉结集经典?
A: 目犍连 B: 舍利弗
C: 摩诃迦叶 D: 须跋陀罗
25. 被中国佛教尊为“八宗之祖”的是_____?
A:龙树菩萨 B:准提菩萨
C:观音菩萨 D:马明菩萨
26.佛教所说四生是指胎生、卵生、湿生和_____?
A:化生 B:旁生 C:往生 D:水生
27.佛教教旗,是根据佛陀成道时圣体所放出的色光制成的,有_____?
A:四色 B:五色 C:六色 D:六七色
28.菩萨所修的法门是_____?
A:三十七道品 B:十二因缘
C:八正道 D:六度
29.不搬弄是非,不离间他人感情是十善业道的 _____?
A:不妄语 B:不恶口
C:不两舌 D:不绮语
30.佛教的出家人姓“释”是由_____所提出?
A:玄奘大师 B:六祖大师
C:道安大师 D:弘忍大师
21-30 答案:
21 B、22 D、23 A、24 C、25 A
26 A、27 B、28 D、29 C、30 C
31..由凡夫从迷而入悟,由未觉而成觉,必须修_____?
A:四正勤 B:五力
C:四念处 D:七菩提分
32.三十七道品中重修智慧的是_____?
A:四圣谛 B:四念处
C:四正勤 D:四神足
33.六度法门中度愚痴的是_____?
A:般若 B:禅定 C:精进 D:持戒
34.浮尘根是指_____?
A:六根 B:地水火风
C:杂染的情识 D:知觉神经
35.早期的北传佛教的经典多用什么语言所写_____?
A:汉文 B:藏文 C:梵文 D:僧伽罗文
36.文成公主进藏带来了释迦牟尼_____等身像?
A:八岁 B:十二岁
C:二十五岁 D:三十二岁
37.修学佛教五乘共法,其中“乘”的本意是_____?
A:乘坐 B:上乘
C:车子 D:道路
38.”有漏“的意思是_____?
A:不圆满 B:不净 C:无为 D:有烦恼
39.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出自_____?
A:法华经 B:华严经
C: 阿弥陀经 D:楞严经
40.智者大师是_____的祖师?
A:天台宗 B:律宗 C:华严宗 D:三论宗
31-40 答案:
31 D、32 B、33 A、34 A、35 C
36 B、37 C、38 D、39 B、40 A
41.六度法门中善心布施可以度化_____?
A:瞋恚huì之人 B: 悭qiān贪之人
C:愚痴之人 D:散乱之人
42.随喜功德是什么意思?
A:顺从众生的心意,为众生服务
B:见到众生做善事,内心感到欢喜
C:以珍贵的物品供养十方菩萨
D:为众生做有意义的事
43.著名的唐蕃会盟碑树立在哪座建筑的门口_____?
A:大昭寺 B:布达拉宫
C:罗布林卡 D:小昭寺
44.下列哪个地方的佛教属于汉语系_____?
A:泰国 B:印度 C:日本 D:蒙古
45.玄奘、鸠摩罗什、真谛以及_____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
A:道信 B:不空 C:无念 D:惠可
46.手心、脚心、额头都长有眼的度母是_____?
A:绿度母 B:尊胜佛母
C:白度母 D:大白伞盖佛母
47.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剃度僧人出家的寺院是_____?
A:桑日寺 B:大昭寺
C:哲蚌寺 D:桑耶寺
48.世界最大的佛学院是位于_____的五明佛学院?
A:德格 B:喇荣 C:炉霍 D.道孚
49.松赞干布向哪个国家学习,进而创造了藏文_____?
A:印度 B:尼泊尔
C:巴基斯坦 D:斯里兰卡
50.佛陀在_____中宣说了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
A:般若经 B:地藏经 C:涅槃经 D:法华经
41-50 答案:
41 B、42 B、43 A、44 C、45 B
46 C、47 D、48 B、49 A、50 D
各位亲,你答了多少分?在下面留言吧!
感恩您的随喜转发,看看您朋友们的成绩!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传佛教的僧人喇嘛可以结婚吗?这个问题网上问法很多,回答问题的文章也很多,但是说得清的,暂时我还没有看到,问得五花八门,答的也是模棱两可,不清不楚。让人越看越糊涂,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发出一大波藏传佛教教派知识,越发让人糊涂了,于是便没人再深究追问最初那个问题,藏传佛教的教规教义到底允不允许教职人员结婚?
< class="pgc-img">藏传佛教教职人员
>一问题五花八门。有问藏传佛教的喇嘛可以结婚吗?堪布可以结婚吗?活佛可以结婚吗?上师可以结婚吗?仁波切可以结婚吗?活佛、珠古、喇嘛、阿拉可以结婚吗?班禅可以结婚吗?达赖可以吗?……
二答案不清不楚。有的说部分显宗的的可以结婚。有的说因不同地区和不同教派而异,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有的说部分红教的可以结婚,白教、花教、黄教不行,有人又说,宁玛派、萨迦派的不反对,噶举派、噶当派和格鲁派都不允许。
负责任的答案是:藏传佛教的教规教义是不允许教职人员结婚的。毛主席说过“西藏的喇嘛也不能结婚,不生产人。”
中国社科院下属某研究中心官方头条账号:“思想火炬”有一篇文章《毛主席的西藏平叛讲话,振聋发聩》,文章公布了,1959年4月15日,毛主席在第十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了关于西藏问题的讲话。(墙裂推荐大家去搜了看看,讲话语言朴实,充满了智慧和辩证,非常接地气,老百姓都看得懂),其中有这样一句原话是:“但是,有些规矩可不可以稍微改一下子?你们一百二十万人里头,有八万喇嘛,这八万喇嘛是不生产的,一不生产物质,二不生产人。你看,就神职人员来说,基督教是允许结婚的,回教是允许结婚的,天主教是不允许结婚的。西藏的喇嘛也不能结婚,不生产人。”
如果有人非要抬杠,举例子告诉我谁谁结婚了?我只能告诉他,法律从未禁止男婚女嫁。穿僧袍的不一定是出家人。
这不,前几年,英国籍演员张铁林还在香港举行了活佛坐床仪式呢!这不过是没有宗教常识,导致被骗子利用而上演的一场闹剧。
< class="pgc-img">张铁林香港坐床闹剧
>还有人反驳,台湾的某知名演员就嫁给了“仁波切”,还养育后代组建家庭。这事也只能在境外发生,在境外,因为没有专门的宗教事务法律法规规范,这就是宗教乱象。
< class="pgc-img">网传某知名女星嫁仁波切
>有的僧人,出生时没得选,被认定为活佛,自然起点很高,但他也得一步一步的走,走到中途他不走了,还俗了,他和普通的居士一样,就没有了教职人员的身份,但他自己呢又没有脱下僧袍,还在利用“三宝”收徒获取名和利,这就是宗教乱象。
也有人反驳说,花教萨迦法王就是昆氏家族世代传承,法王必须婚育,萨迦法王今何在?那不过是旧时地方政权的统治者,借宗教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产物,你问问“法王”他允许僧人结婚吗?
< class="pgc-img">据说这是个美国家庭
>还有人反驳,日本有的和尚就可以结婚,其实早期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也是不结婚。
< class="pgc-img">日本“和尚”结婚
>但明治维新后,日本寺庙大多数代代相传,寺里的僧人并不是传统和尚,而是寺庙的管理者“坊主”,可以娶妻成家。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日本寺庙里的“僧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传统和尚的身份,而是寺庙的管理者,在日本称其为“坊主”。
为什么藏传佛教的教规教义不允许教职人员结婚的?
一、万法归宗,佛教的教规教义使然。
佛教教规教义是相通的,不论南传、汉传,还是藏传。《楞严经》中有很扼要明显的定论,“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成其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都要求出家人,首先要远离"淫欲"。佛教中的“五毒”:贪、嗔、痴、慢、疑,要求出家人远离男欢女爱,不能痴迷感官。佛教中的“五戒”:杀、盗、淫、妄、酒,要求出家人不能邪淫。《地藏经》中,地藏菩萨在地狱中救度众生时,说“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要求出家人戒掉对感官享受美色的追求。
二是追根溯源,喇嘛教产生历史决定。
公元七世纪初,这差不多是伊斯兰教产生的时期,吐蕃赞普(国王)松赞干布迎娶唐王朝文成公主,并将汉佛教引入吐蕃,给于佛教僧侣有利的宗教政策,到公元八世纪,赞普赤松德赞颁布一系列政策大力引入印度佛教,并吸纳和结合藏地原始宗教苯教,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很多并不具有教职人员身份的藏民,在农闲时也身着僧袍在寺庙服务,甚至很多非出家人,学习和掌握了一些宗教知识后也也开始主持和参与一些类似宗教活动的民俗活动,其实是他承担了一些原始宗教苯教的职能,这也导致了僧俗难分现象的存在。
< class="pgc-img">居士们都回家农忙去了
>一些地区的藏传佛教寺庙,一到了农忙季节,寺庙里空空如也,几乎见不到几个穿僧袍的人,有的寺庙甚至关门大吉。比如红教宁玛派藏文称“钦巴”,他们在寺院念经做法事专门从事类似宗教活动的民俗活动,又娶妻生子并从事日常生产活动,他们自然不可能受具足戒,也就不是佛教教职人员了。
人人能科普,处处有新知#
吐蕃作为雪域高原唯一一个强大的帝国,是气候造就,但也与历代赞普的努力不无关系,简单科普?下?这段历史!
< class="pgc-img">>吐蕃王族称为“悉勃野”氏,该部落称为蕃地六牦牛部,简称蕃部,蕃部统一青藏高原以后,就以蕃或者大蕃来称呼这个政权,最早的蕃部首领叫聂赤赞普,大约出生于西汉惠帝刘盈在位期间。他与之后的6位王被称为天赤七王,再之后出现了上丁二王,中列六王,八德王,下赞五王。这28位首领,基本上都是存在于传说中,有的甚至只有一个名字,没有实际的事迹,这也就是蕃部的原始社会形态。
< class="pgc-img">>蕃部的第29代首领赤聂松赞,30代仲念德如在位期间,蕃部开始走向奴隶社会,到了仲念德如之子达布宁塞时期,蕃部已经逐步吞并了藏南诸部,开始朝着拉萨附近的森波政权进发,森波王残暴不仁,导致民怨沸腾,大量森波王部下的奴隶主,如娘氏,农氏,韦氏几大家族相继投靠了蕃部,正当达布宁塞准备发兵森波的时候,天不假年,征服森波的历史重任落到了他的儿子南日轮赞身上。南日轮赞在位伊始,便征服了森波,控制了整个拉萨谷地,这里也开始成为蕃部政权的核心地带,他在位期间,吐蕃基本征服了大半个西藏,但毕竟发展的太快,他在位后期,各地叛乱势力蠢蠢欲动,他自己也被敌对势力毒死,于是乎,吐蕃帝国的实际开创者赤松赞登上了历史舞台,他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13岁继位,在韦旁多热义等老臣的支持下,一步步平定叛乱,稳定局势,征服新的领土,直到最后象雄政权被征服以后,吐蕃基本统一了西藏,还控制部分青海和四川的领土,633年,松赞干布建立吐蕃帝国。638年,吐蕃吞并吐谷浑,势力延伸到了青海湖,当是时,吐蕃政权带甲20多万,成为高原第一强国。640年,经过多次互相战争(大唐和吐蕃一开始互相瞧不起,看不上,觉得人家是土鸡瓦狗),吐蕃重臣噶尔东赞域松(禄东赞)奉命替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这也就是著名的文成公主入藏,从此吐蕃真正开始了与大唐相爱相杀的2个世纪。
< class="pgc-img">>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孙子芒松芒赞继位,因为年幼,政权落到了噶尔东赞手中,噶尔东赞执政期间,吐蕃彻底征服吐谷浑,兵锋进入西域,开始成为大唐,大食以外,西域的第三股大势力,从噶尔东赞专权开始,一直到他儿子论钦陵,噶尔家族人才辈出,实际控制了吐蕃49年,一直到芒松芒赞之子赤都松赞在位期间,698年,他发动政变,推翻噶尔家族,论氏的众多人才逃到大唐,为大唐尽心尽力,成为大唐之后平定安史之乱和二王四帝之乱的主要功臣家族。
吐蕃经过噶尔家族连续40多年的征战,早已民怨沸腾,赤都松赞掌握政权后没几年也病死,留下一岁的儿子赤德祖赞(尺带珠丹)继位,为了防止隔壁邻居大唐趁乱进攻,大臣们商议给赤德祖赞迎娶一位唐朝公主,这也就是金城公主,金城公主的婚姻一开始是一个骗局,为了怕大唐欺负主幼国疑,吐蕃欺骗唐朝说,赤德祖赞已经14岁了(实际才7岁),金城公主的出嫁,为唐蕃迎来了久违的和平,但和平很脆弱,双方的边将为了军功,不断挑起战争,多次议和,多次撕毁,一直到赤德祖赞去世(755年),双方依然征战不休。
赤德祖赞死后,儿子赤松德赞继位,他也和松赞干布,赤祖德赞被合称吐蕃三大法王(对佛教贡献大的君主),赤松德赞在历代史书(包括藏文史书)里都被记载为金城公主所生,但根据敦煌出土文书记载,他应该是那囊氏的儿子,因为他出生的时候,金城公主已经去世3年。赤松德赞继位之初,唐朝就发生了安史之乱,吐蕃乘机攻取了河西和陇右诸地,并且开始了对西域的攻伐,唐朝自顾不暇,只能默默承认。吐蕃在此期间,势力范围进入中亚,向南直接打到了恒河,疆域达到极盛,但极盛之后带来的就是衰败,因为连年征战,国力耗损,民族矛盾尖锐,赤松德赞为了缓和矛盾,大力推行佛教,靠佛教的势力来压制各大家族和异教徒势力,自此,佛教势力开始大跨步的发展,成为一股极为重要的政治势力。
< class="pgc-img">>赤松德赞(797年)去世后,牟尼赞普继位,他是一个怀有仁心的统治阶级,他大力主张财产合理分配,触及各方利益,在位不到2年就被毒死,他弟牟如赞普继位没多久也被害死,利益集团又扶持了他俩的弟弟赤德松赞继位,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傀儡,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赤德松赞为了保命,继续扶持佛教势力,借以抗衡各大家族,在位期间,提倡和平,矛盾渐渐缓和,极其不容易的谋了一个善终,815年去世,儿子赤祖德赞继位,这就是三大法王的最后一位,也是相对来说,最差的一位。
赤祖德赞(赤热巴巾)能有这么高的声望,跟他大力推崇佛教密不可分。他在位的时候,吐蕃已经日渐腐朽,随着大唐逐渐缓过元气,吐蕃也开始由攻转守(唐朝大约在785年以后已经形势逆转,逐渐占据上风),赤祖德赞平庸的度过了20多年以后,838年,还是被利益集团干死(不得不说,吐蕃内斗是真特么凶)
利益集团扶持了达摩赞普上台,为了背后势力的利益,达摩赞普大肆灭佛,但问题是,佛教势力也不是吃素的,843年,达摩赞普被佛教徒刺杀身亡,他的2个儿子被2股势力分别裹挟,吐蕃王朝灭亡。享国209年。
吐蕃帝国是高原唯一的强盛帝国,与大唐相爱相杀了2个世纪,大唐能一直撑着一口气,也是因为吐蕃还在,866年,混战了20多年的论恐热和尚婢婢先后推出历史舞台,唐朝这场旷日持久的战役终于胜利,然后自己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了,也是一种警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