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奶茶店的盈利空间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销售额方面: 平均而言,一家位于繁华商圈且经营良好的奶茶店,日销售额可能在数千元到上万元不等。但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店铺的位置、品牌知名度、产品特色以及周边的人流量等因素。例如,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一家知名品牌的奶茶店,在高峰时段可能会有大量的顾客,日销售额相对较高;而在一些人流量较小的地段,销售额可能会大打折扣。
成本方面:
- 加盟费通常是一笔较大的支出,可能在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之间。
- 原材料成本约占销售额的 30% - 40%,包括茶叶、牛奶、糖、水果等。
- 店铺租金在不同地区差异显著,繁华地段每月租金可能高达数万元。
- 员工工资也是一项重要成本,根据店铺规模和当地工资水平,每月可能需要数千元到上万元。
- 设备采购和维护、水电费、营销费用等也会占据一定比例。
利润计算: 假设一家奶茶店日销售额为 5000 元,月销售额约 15 万元。原材料成本占 35%,即 5.25 万元;租金每月 1.5 万元;员工工资每月 2 万元;水电费、设备维护等其他费用每月 5000 元。那么总成本约 9.25 万元,月利润约为 5.75 万元。
然而,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情况中,盈利空间可能会因为市场竞争、季节变化、经营管理水平等因素而有很大的波动。
一些数据显示,约 30%的奶茶店能够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约 50%的奶茶店处于收支平衡或略有盈利的状态,还有约 20%的奶茶店可能面临亏损。
总之,加盟奶茶店的盈利空间并非固定不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通过有效的经营管理来提高盈利水平。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4日电 (闫淑鑫)近日,“新式茶饮”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先是中国邮政跨界卖奶茶,吸引不少消费者排队购买;紧接着奈雪的茶终于通过上市聆讯,成为准“新式茶饮第一股”,且打破了此前“流血上市”的传言,2020年经调整净利润1664.3万元人民币,扭亏为盈。
邮政入局,奈雪上市,奶茶的钱真的好赚吗?
< class="pgc-img">>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资本疯狂追捧
近日,一家设在福建福州市中邮大药房内的名为“邮氧的茶”的奶茶店“走红”,吸引不少消费者打卡、排队购买。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大药房为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旗下药品零售药房。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中国邮政集团全资子公司中邮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邮氧的茶”则是中邮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引进的合作项目。
邮政入局新式茶饮,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近年来,新式茶饮的火热,吸引了不少资本加入。
以喜茶和奈雪的茶两大头部品牌为例,天眼查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喜茶已完成三轮融资,投资方包括IDG资本、今日投资、高瓴资本等,A轮、B轮融资金额合计超5亿元,C轮融资金额虽未公布,但有消息称,此轮融资后喜茶估值或超160亿元。
奈雪的茶则已完成五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天图投资、弘晖资本等。最新一轮融资是在今年年初,彼时,据媒体报道,奈雪的茶已完成了C轮1亿多美元的融资,领投方为太盟投资集团(PAG)。本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20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
< class="pgc-img">>喜茶和奈雪的茶的融资历程。数据来源:天眼查 中新经纬闫淑鑫制图
此外,有传闻称,奶茶界“拼多多”蜜雪冰城也已完成首轮20亿元的融资,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完成后,蜜雪冰城估值超过200亿元。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新式茶饮赛道已发生近十起融资事件,总额超8亿元。
赚钱也很烧钱
这么多资本涌入这一赛道,新式茶饮究竟赚不赚钱?或许我们能从奈雪的茶的招股书中找到答案。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建立一间奈雪的茶标准茶饮店耗时两至三个月,视乎各茶饮店的规模及位置而定。截至2021年3月31日,开设每间标准茶饮店及奈雪PRO茶饮店的平均投资成本约为人民币180万元、100万元。2018年及2019年开业的奈雪的茶茶饮店整体上实现了15.5个月的茶饮店投资回收期。奈雪的茶茶饮店于往绩记录期间的首次盈亏平衡期约为4个月以内。
也就是说,开一间奈雪的茶茶饮店,投资180万元,4个月内就能实现盈亏平衡,15.5个月可回本。而据媒体报道,肯德基的新店投资回收期大约为2年,必胜客则为3-4年。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奈雪的茶一直在疯狂开店。招股书显示,2015年11月,奈雪的茶才在深圳开设首间茶饮店。而在2018年-2020年,其门店数量不断暴增,从155间、327间一直到2020年的491间,截至2021年5月31日,其门店数量已达到556间。
< class="pgc-img">>奈雪的茶门店数量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奈雪的茶招股书 中新经纬闫淑鑫制图
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赴港上市并不是因为缺钱,“我们过往其实融资不多,2020年之前都只有天图这一家投资人,我们从一家店到全国500多家店,到17000名伙伴,钱从哪里来?门店自己挣的。”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奈雪的茶分别实现收入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不过,由于较高的原材料成本、租金成本、人员成本、营销成本等,奈雪的茶此前曾连亏两年。2018年、2019年,该公司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亏损5658.0万元、1173.5万元,2020年才扭亏为盈,盈利1664.3万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奈雪的茶实现收入9.59亿元,录得经调整净利润730万元。报告期内,奈雪的茶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6.8%。
“奈雪的茶之前之所以亏损,主要是该公司在扩张、营销等方面的成本压力较大,所以前期出现了盈利难的问题。不过,大部分的茶饮品牌还是能保证盈利的,整体来看,行业利润水平相对较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
申万宏源曾在研报中提到,茶饮行业投资回收期一般在1-1.5年左右,企业盈利仍有优化空间。申万宏源称,通过对单店模型进行拆解,奈雪的茶成熟单店营业利润率预计在25%左右;相对成熟的中端加盟品牌,如一点点,其加盟业主的经营利润率可以在25-30%之间;蜜雪冰城则为15%左右。
至于后续改善,申万宏源认为,大面积门店仍承担品牌营销作用,假设未来开店将以小面积店为主,则预期同店利润率也将结构性提升;同时,规模扩大带来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降低成本及总部费用率,从而提升利润率水平。
新式茶饮的钱并不好赚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国约有34.8万间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为13元,其中约有3400间高端现制茶饮店,其现制茶饮的平均售价不低于20元。同时,约10千间现制茶饮连锁店(界定为全国拥有1间以上门店的品牌)在全国经营约21万间门店,其中约有100个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在全国经营约2500间茶饮店。
摆在这30多万间门店面前的一个日趋严重的问题便是产品同质化。只要有一款产品开始在消费者中流行,其他品牌都会争相推出类似的产品。因此,定期推出创新及优质的产品、提高消费者忠诚度的能力对于新式茶饮品牌来说尤为重要。
奈雪的茶在招股书中提到,其平均每周推出大约一种新饮品,自2018年以来该公司推出了60种季节性产品。同时,奈雪的茶称,在中国大众中进一步建立品牌知名度以吸引新客户并留住现有客户,亦需要在销售及营销上进行持续大量投资。
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奈雪的茶分别产生广告及推广开支3938.4万元、6748.4万元、8217.2万元。然而,并不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都具有这一实力。
< class="pgc-img">>资料图 中新经纬摄
除产品同质化问题外,如何守住食品安全红线,也是该行业的一大挑战。前段时间,蜜雪冰城旗下一门店被曝出篡改食材有效期、违规使用隔夜奶浆等,一度引发热议。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蜜雪冰城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是因为其低利润扩张以及加速开店。“蜜雪冰城定价偏低,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导致其对员工以及门店的管理出现漏洞。”
中新经纬客户端注意到,此事曝光后,一位蜜雪冰城的加盟商曾表示,“但凡有的赚,都不会做这种事。蜜雪单价太低,但是现在房租贵,人工贵,外卖收费率高,只能从这边省出一点。”
朱丹蓬称,食品安全问题是国内新式茶饮店的一大隐患,其中以加盟为主的品牌更容易出现问题。
“新式茶饮是一个不错的赛道,但该行业事实上已经进入了红海竞争的状态,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各品牌就只能靠品质来决胜了,谁能够更好地吸引消费者,让消费者反复购买,谁能够不断地推陈出新,给消费者更多新鲜的尝试,这些都是当前困扰新式茶饮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江瀚认为。
发展前景仍被看好
据灼识咨询报告,按零售消费价值计,中国现制茶饮于2020年的市场总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提到,品牌升级、强IP推广、供应链整合、数字化升级、网红营销等创新手段,使得新式茶饮避免了传统茶饮的红海搏杀。
“新式茶饮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茶饮文化,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偏好,更紧紧抓住了Z世代消费者需求。新式茶饮90后消费者占比达55%,远高于传统的原叶茶和袋泡茶。”中信建投称。
此外,该机构指出,从消费者画像来看,50%以上新式茶饮消费者月均可支配收入在8000元以上,82%的消费者具有高等教育背景。这部分消费群体品牌忠诚度更高,且更加重视健康营养等元素,对产品价格敏感度较低。
另一方面,疫情与数字化加速了茶饮消费中外卖占比,品牌借助外卖服务降低了对经营场地的依赖,节约租金成本的同时维持较高的经营效率。数据显示,2020年,奈雪的茶的外卖订单占比已由2018年的7.5%增至31.9%。
申万宏源研报指出,中国现制茶饮行业正处于加速成长兑现红利时期。该机构认为,茶饮行业与餐饮行业类似,消费者口味偏好的多样性和消费的高频性决定了其极度长尾的特征。“喜茶、奈雪的茶与海底捞在门店选址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按照海底捞门店空间类比,我们认为单一中高端茶饮品牌全国范围内门店数量远期潜在可拓展到3000家以上。”
中信建投也提到,国内现制茶饮行业具备较大发展潜力,近年仍处于高投入和差异化竞争期。
“随着越来越多的玩家加入,新式茶饮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高速增长的节点,在这一节点下,整个行业仍具有继续扩容的空间和可能性,对于市场参与者而言,未来比拼的更多是品牌效应以及规模壁垒,同时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朱丹蓬表示。(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者丨周欣樾 编辑丨江昱玢
上市三个月的茶百道,盈利预警了。
1-6月,公司净利为3.8亿元至4.1亿元,同比下滑36.45%。管理层将其归咎于外部环境影响及让利供应商。
这匹成都闯出的茶饮黑马,由王霄锟、刘洧宏夫妇创办。16年时间,从街边奶茶小店迅速扩张,门店超8000家。
4月下旬,王氏夫妇迎来高光时刻,现制茶饮上市潮中,率先上岸。卡位大众价格段的,茶百道面临激烈竞争。
截至8月16日,茶百道市值约百亿港元,较发行时跌超六成,这未妨碍夫妇俩的扩张节奏。
跑马圈地
王氏夫妇持续跑马圈地。
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茶百道门店已突破8500家,较4月上市时的8016家,4个月内新增近500家。
加盟店占大头,截至2023年底,有7921家,同期,直营店只有6家。
据沙利文,按2023年零售额计,茶百道在中国现制茶饮中排名第三,份额达6.8%。
前两名中,蜜雪冰城在省会城市的加盟费用约21万元,古茗在23万元左右,茶百道高达30万元。
“加大对加盟商的政策及费用支持力度。”王霄锟招揽同盟,一定程度上,造成净利下降。
“随着租金上涨,看好让利加盟商的‘共赢’策略。”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
选址也有讲究。
“区域保护在50-400米范围,具体要工作人员实地勘测。”茶百道客服团队告诉记者,平均毛利高达62%至65%。
只是,奶茶难卖。
“成本在增加,销售额仍在原地踏步。”
一位加盟商向《21CBR》记者透露,自己的门店销售额回到了2019年的水平,房租、人工还在上涨,毛利为52%。
据披露,每家门店日均销售额,由2021年的7414.1元,下滑至去年的6887.2元,相当于一天少卖526.9元。
同期,店均销量由16.3万杯,减少至14.3万杯。
另一位加盟商则坦言,赚钱与否,要看区位,“大体市场已饱和,东北那边还是有机会的”。
记者就最新加盟优惠政策询问茶百道方面,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企查查显示,王霄锟、刘洧宏两人合计持股82.73%,为公司实控人。按8月15日收盘股价估算,夫妻俩身家约77.5亿元.
数据显示,2018-2023年,中国现制茶饮行业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5.2%,比软饮料高出20个百分点。
风还要再吹一会儿。
差异打法
王氏夫妇广结同盟,去年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进账2.31亿元。
加盟商们购买设备、奶茶原材料,则是王霄锟的主要收入来源。2023年,“销售货品及设备”贡献54.19亿元。
为打出差异化,王氏夫妇从“品牌形象”入手。
去年4月,他们将茶百道的英文名从“chabaidao”变为“ChaPanda”,商标也从熊猫耳朵变为更直观的大熊猫形象。
更早时,两人推出“丁丁猫”熊猫IP,强化成都地域特色。
“商业租金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毛利率的30%以上,特别是一二线市场。”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茶百道避开大多数同行进驻的购物商场,将社区作为主战场。有数据显示,选址在住宅区的门店比例达40%。
店面数量攀升,管理难度同步加大,其加盟商一度也被曝使用隔夜、过期食材等行为。
“(事发后)总部加大了对门店的管理。”一位店员告诉记者。
他举例,公司明确要求小料不能过夜,倒掉小料时还需要专门录视频,“水果要求看得到的新鲜感”。
另一位经销售表示,各种水果、罐头物料、吸管叉子,由公司统一配送。其中,水果基本都是当天配送,保障鲜度。
出于时效考虑,2018年,王霄锟便组建外卖团队,在加盟店下单的外卖,由总部统一安排送达。
2023年,外卖渠道营收由2021年的61.14亿元,增至99.82亿元,线上销售占比近6成。
相对应,线下门店面积多为30-100平米,前台以外卖及自提服务为主。
“减少门店投入成本,能降低闭店率。”业内人士表示。
修炼内功
茶百道加速狂奔,与早期形成鲜明对比。
2008年,王氏夫妇在成都温江二中附近,开出首店。2016年,门店数才破百,且多集中在成都地区。
茶饮业后起之秀涌现,王霄锟意识到品牌扩张的重要性,2021年重组公司架构,供应链管理成为重中之重。
同年,王老板建立可降解包装产品工厂、茶叶工厂和果汁工厂。
到去年末,茶百道拥有21个多温仓库,总面积约8万平方米。
王氏夫妇还与第三方合作打造配送车队,在北京、成都等地开辟出41条夜间配送路线,保证97%的门店,配送次数达到一周至少两次,核心城市实现了日配。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640万元,用于饮品研发等。据称,茶百道饮品原料70%以上是自研。
产品上,分为经典、季节、区域三大品类。
其中,经典茶饮占总SKU的4成,畅销产品包括杨枝甘露、招牌芋圆奶茶等,标价在6-22元,均价为13.9元。
季节产品以应季原料、风味和主题为特色,例如“乌漆嘛黑”“青提茉莉”;区域产品侧重当地水果特色,比如“黄皮打香柠”。
后两类标价稍高,在12-26元区间,平均售价为16.6元。
王霄锟夫妇,也不得不应对价格战。
茶百道点单小程序中,首页注明了“会员周三全场饮品免费升杯”“加入社群,天天9.9元喝奶茶”等优惠。
例如,老盐柠檬茶、盐盐冰淇淋两杯合计会员价16.9元,平均8.4元/杯。
茶饮出海潮中,王老板不落人后。
1月,茶百道海外首店在韩国首尔开启试运营。
“韩国是准入门槛相对高的国家,严苛的食药检测,(帮助日后进入)高准入的国家。有很多的东南亚游客,利于日后拓宽市场。”管理层表示。
当前,茶百道已在海外落地8家门店。其中,韩国4家,泰国和澳大利亚各2家。
现制茶饮已成红海,王氏夫妇也在寻觅更广的天地。
图片来源:茶百道,除标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