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07-25 04:34 中国经营报 显示图片
郭白岩
创客背景
金银珠: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2010年毕业之后在中国电影集团就职,负责电视剧动画片的项目流程管理,2012年年初离职之后开始走上创业之路。从20平方米的便当店开始经营,创立了北京唐西餐饮管理公司,目前单店年收入突破300万元人民币。
1965年的春天,一家有着红白雨蓬和黄色店标的普通餐厅,在纽约第一大道和63街的交叉口处开业了,这就是全球第一家Friday's餐厅,它的主人是一个香水商人。30年过去了,它独特的休闲环境,富于情调的音乐和精美的餐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商务人士来就餐。“主题式休闲餐厅的出现,给予消费者在高端酒店与家庭式小饭馆之间更多的选择空间。这种西式快餐,没有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的标准化口味,回归单店厨房,这样制作出来的手工汉堡、烤鸡一定是好吃又有新鲜感。”北京唐西餐饮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唐西餐厅”)创始人金银珠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回归“单店厨房”
没有中央厨房统一制作的标准化,汉堡做的好吃又有新鲜感,是金银珠一开始就追求的目标,“这也就是我要做的快餐与时下流行的各种品牌快餐的区别,那些洋快餐品牌,基本都是采用标准化的口味、冷冻的肉饼和各种快的元素相结合的方式,口味没有我的新鲜和独特,”金银珠说,“唐西餐厅的汉堡,从客人点餐到拿到手需要等十几分钟,厨师现场烹饪肉饼,肉饼的原材料从产地的上游,到唐西餐厅的厨房,一直处于保鲜的状态,不能冷冻,这样才能保持肉质的鲜美、多汁,手工汉堡配上新鲜的蔬菜和面包,在口感上和快餐冷冻肉饼有着本质的不同。”金银珠这样解释唐西餐厅的“慢元素”,认真经营好一个单店,把这个店经营成Friday's餐厅式的主题式休闲餐厅,相比“大而全”的传统菜品模式,金银珠的唐西休闲餐饮是以“小而精”为主。
谈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业想法?金银珠解释,一直做白领的她,内心一直有一个创业的梦想。在各种创业的摸索中,金银珠最终选择了餐饮。2012年,她在五道口开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便当店,专门经营手工汉堡,因为生意小,和供货商议价的能力很弱,为了保证质量,毛利也就很低。这一时期,金银珠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产品的研发和上游原材料的选择方面。
直到2013年,金银珠和她的创客团队才调整好经营方向,在北京五道口开出第一家唐西餐厅。这一次,消费人群的定位是介于国外休闲品牌和洋快餐之间,也就是自己做一家类似Friday's的餐厅,普通洋快餐的客单价基本都在20元左右,而唐西餐厅的客单价在80元左右,这样在人均消费上,区别了其他品牌,让一些追求时尚,在经济方面又略逊于高级白领的年轻消费者也能感受到“慢快餐”的文化。据了解,来这里消费的人群30%是学生,他们爱好时尚、又懂得生活,将会成为未来主题式休闲餐厅消费的主力。
单店模式成就慢快餐
在中国餐饮创客好项目大赛组委会主任马巍看来,要经营好一个单店,其经营模式设计应该是以特许经营权为主来设计经营组合,也就是说,单店既是特许经营体系的产品,又是特许经营体系的窗口。所以唐西餐厅在单店的选择和设计上,其重点是商圈与选址定位、单店赢利模型、商品与服务组合、单店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等方面工作。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单店是从零开始建设到维持正常运转的整个过程的设计,凭此设计可以建立起一个形象既定的单店和营销终端。事实上,高人气也源于单店单品的主打风格,相比一店多菜品的传统格局,主题餐厅更需专注于自身的特色与亮点。
基于此,唐西餐厅的真正特色在于把手工感和快餐食品相结合。在业界看来,要做好一个单店各种赢利方式的组合,快餐店的赢利模型其实就是一个服务利润,这种获利模型是单店在为其所选择的客户或目标消费群创造价值时获取回报的一种方式。
此外,在白天吸引了一部分以就餐为主的食客之外,唐西餐厅在晚上8点之后,变身为“静吧”,给客人提供酒水,进行多种模式的经营。在未来特许经营模式中,金银珠告诉记者:“第一个店在北京的五道口,现在经营状况良好,每天营业流水在8000元左右,我目前在三里屯、中关村等热门商圈已完成选址,在开好3家直营店之后,就可以适当放开加盟市场,但是这种加盟一开始仅限于资本加盟,具体的经营管理还是由唐西餐厅总部来负责,这样做才有利于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唐西餐厅独特的休闲环境、独特的餐饮产品和经营理念,原汁原味地将这个高端星级消费还原给大众时尚消费人群。”
专家导师团点评
投资机构代表人士——和君咨询合伙人田昊:
单品店,其实可以看成是街边小摊的升级版,对于像唐西餐厅这样体验感很强的单品店来说,最重要的一点是消费体验,有了第一次体验后,若感觉不错再度消费,是其留在消费者心中的秘籍,就像台湾最老的Friday's餐厅即将搬迁的消息一出,意外吸引许多消费者怀旧,业绩爆增4成以上的情况。第二点就是造成排队效应,或是羊群效应,也是消费心理的重要诱因,把握好以上两点,就会在营业额上有个质的飞跃。
餐饮业专业人士 —— 中国餐饮创客好项目大赛组委会主任马巍:
在新常态消费模式的变迁中,“休闲餐饮”逐渐成为餐饮业转型的代名词,从别具一格的装修风格到令人愉悦的独特格调,从团购点餐的营销渠道到专攻年轻群体的战略决策,从各种时尚个性的主题元素到独树一帜的私房菜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嗅到餐饮行业新的商机——休闲快餐,并渴望通过各种新颖的方式,抓住年轻消费者,打造新一轮的餐饮“潮范儿”经济。
品牌营销专家—— 裕春营销首席顾问陈朝晖:
所有项目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有开始就会有结束。关于单品店的项目,有一点需要看到,生命周期都比较短,可以理解为高曝光度缩短了项目的生命周期。只有踏实每一个经营环节,才能促使这种项目周期的延长。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单店商圈的划定和地址的选择及客户的定位是单店设计的重中之重,店址的选择应考虑目标单店的类型,考虑人流量、潜在的和现实的购买力。
何开好一家烘焙店?其中定位、选址、装修、运营、增加副业、经营模式、供应商选择每个环节都是需要仔细斟酌的。
今天欧小奇给大家分享烘焙店的十二种经营模式,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
01
选择经营模式
如今的市场竞争激烈,要想在区域内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选择正确的经营模式,与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吸引更多的人群,站稳自己的脚跟。
< class="pgc-img">>如何选择经营模式:
进行烘焙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
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市场位置,确定好自己的服务对象,为烘焙店的运营模式和产品定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综合分析消费者对某种烘焙产品的态度
目的是了解消费者的不同偏好和需要,以确定或调整运营策略。
进行市场调查,分析竞争对手,挖掘市场潜力
即根据竞争对手产品的市场定位,结合自己的开发技能、生产能力、商业资源和经济能力等,选择相应的经营策略,最大限度地挖掘市场潜力。
确定了经营策略之后,尽快把经营方案落地
方案要细化分解到具体的产品、布局、装修风格、管理模式等相关内容,并着手实施。
在进行了前四项工作后,还要有个测试调整期
对上述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反馈、修正,最后形成一个最合适的经营模式。
02
十二种主流经营模式
按照目前中国烘焙市场的产品分类组合及经营现况,目前市场上可以分为下列12 种主流经营模式。
1.以销售各类蛋糕(含外送业务)为主的蛋糕店
这类蛋糕专卖店的经营者一般坚持不制作,不销售面包类产品,以蛋糕销售为主要业务。
例如北京的“窝夫小子蛋糕店”以及台湾百年老店“长崎蛋糕店”,文案很美的“诺心”蛋糕店等等。
< class="pgc-img">>2.以销售各类面包为主的专业面包店
以面包产品为主要销售产品的“面包专卖店”,主旨是把烘焙面包做“精”,不制作不销售蛋糕类产品。
例如上海的石窑面包就是一家以面包为主要产品的烘焙店。
< class="pgc-img">>3.以销售面包+蛋糕为主的传统面包店
这是大众最最常见的烘焙店铺类型,店内产品种类多而全,多开在社区或者商业街附近,满足周围居民的日常需求,是目前国内烘焙市场占有率最多的经营模式。
< class="pgc-img">>4.以销售蛋糕+饮品为主的复合型蛋糕店
这类经营形态的复合型蛋糕店,客户多定位为都市白领的下午茶,提供外带或外送服务,因此适宜开在商业中心但又不仅限于此。
上海的LADY M就是蛋糕+饮品模式的代表,店内主要产品为千层蛋糕,并有饮品销售,针对的主要需求是都市高级白领下午茶。
< class="pgc-img">>5.以销售面包+蛋糕+水吧(咖啡厅)为主的复合型烘焙店
以销售"面包+蛋糕+咖啡厅"为经营形态的复合型烘焙店,是目前国内各大城市较常见的大型面包店经营模式。
一般营业面积较大,可以提供顾客较多座位,除了提供简易水吧服务外,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的迅速崛起的行业背景下,外卖成了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这类店面多开在城市的购物中心或热门楼盘的临街商铺。
< class="pgc-img">>6.以销售面包+蛋糕+便利商品为主的复合型蛋糕店或便利店
目前主流的便利店的都可以算作这种模式。店内主要以便利商品为主、烘焙商品为辅,为更多顾客提供购买的便利。
例如便利蜂、橘子便利、罗森超市、7-11便利超市等等,都已陆续进入烘焙市场的竞争,目前大部分的社区超市及便利店都有烘焙产品销售。
< class="pgc-img">>7.以单独销售西饼品类为主的专业店
主要销售西式的点心和糕饼,包括酥、派、挞、曲奇、饼干、泡芙、果冻、慕斯等。
此类西饼专业店在港台地区较多,如依莎贝尔、皇楼、丹比等等,在国内也有西饼店开始崛起,比如幸福西饼、专营蛋挞类的西饼的塔挞TART。
< class="pgc-img">>8.以销售西饼+面包+蛋糕品类的复合型糕饼店
以销售西饼+面包+蛋糕品类的复合型糕饼店,以圣安娜、美心、AILI、好利来等著名大型烘焙名店为代表。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饼类产品也越来越普及,成为了很多店铺的必选产品。
< class="pgc-img">>9.以销售面包+蛋糕+主题展示+咖啡厅为主的复合型面包店
一般入驻于聚集广大初创业者的孵化器,或者市中心。
以书店为主题的台北市马可波罗面包店,以咖啡为主题的上海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选品鉴馆都是此类的代表。
此类模式建设与运营成本高昂,回报慢,利润风险高,故市场份额不大。
上海的星巴克咖啡烘焙工坊及臻选品鉴馆是一家咖啡烘焙与零售相结合的全新零售业态,凭借新颖独特的创意饮品以及与众不同的沉浸式咖啡体验被称为“咖啡奇幻乐园”。
< class="pgc-img">>10.以销售面包+蛋糕+洋快餐品类为主的复合型面包店
目前在国内大江南北各地,都已出现此类以销售面包+蛋糕+洋快餐品类的复合型面包店,有愈演愈烈之势。
< class="pgc-img">>11.以西餐厅+蛋糕+西点+面包品类为主的复合型烘焙餐厅
这类复合型烘焙餐厅大多在一线城市,客群受西式文化影响较大,定位偏高端,客单价较高。
在上海以雷诺特、OUR bakery、FASCINO BAKERY等为代表。在台湾有布蓝里烘焙餐厅,FM,风尚等为代表。
雷诺特法式西点,主打档次感与格调感,突出法国的浪漫气质和优雅生活,赢得了上海众多小资们的喜欢。
< class="pgc-img">>12.以中式糕点为主的新中式烘焙店
新中式烘焙店是近年来新晋崛起的模式,发展迅速。
产品以传统中式糕点为主,结合现代的技法加以改进,在装修设计和产品包装上往往都独辟蹊径,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视觉效果,十分受年轻人喜欢。
詹记宫廷桃酥王、鲍师傅、泸溪河、广莲申、墨茉点心局、虎头局渣打饼房等都是新中式的代表。
例如虎头局渣打饼房,年轻化的装修有着极强的设计感,产品走轻量化便捷化的路线,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 class="pgc-img">>其实,创业开店并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需要方面考虑,我们才能打造独具特色的店铺,吸引客源。
< class="pgc-img">>顶和生活在北京这座城市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工作平平,工资平平,日常爱好就是逛街吃喝。不加班的时候,去北京朝阳公园旁边的蓝港逛逛,看上中意的东西,晚上回家拼多多,被她称作「生活里的小确幸」,一个在很多年前就被人们过分滥用的短语。
对于小确幸这件事,小顶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和痴迷,在同事看来就是抠门和占小便宜,她不以为然,「赚什么钱就要有花什么钱的心态,我去逛牌子店吃高档菜,也没有前段时间『真名媛假扮假名媛装真名媛』那个底气」。每次逛完蓝港,地下一层的萨莉亚是小顶的必去之地,在商圈一众人均百元的餐厅中,这家 20 元吃饱、30 元吃好,50 元吃到扶墙出门的「意大利餐厅」简直就是餐饮界之清流。
很明显,她不是唯一对萨莉亚情有独钟的年轻人。餐厅在用餐高峰时间从不缺人流,遇上周五周六排队也是经常的事情,大众点评上 UGC 为萨莉亚自动生成的标签是:性价比高、菜品种类丰富、上菜快、口味赞。
上次听到一家连锁餐厅拥有这样的评价,仿佛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这样一家乍听名字有点摸不着头脑,但多接触几次就会深陷「萨莉亚教」的魔幻餐厅,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西餐届的沙县小吃。
< class="pgc-img">>红白绿三色的搭配,加上没什么设计感的 Logo,萨莉亚看起来像是一个停留在了上个世纪的国产西餐品牌。不少在学生时代第一次踏进萨莉亚的人并不知道的是,这其实是一个日本舶来的意式餐厅,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红白绿原来是意大利国旗的配色。
萨莉亚的全名是萨莉亚意式餐厅,前身是日本千叶县的一家只有 30 多个座位的廉价家庭西餐。在餐厅成立初期,有一位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的年轻人,会利用课余时间在这里打打零工,学习物理的他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商业头脑,就这样一步步从临时工成为了餐厅的高级职员。
< class="pgc-img">左上角为萨莉亚的 Logo,红白绿三色的搭配,与意大利国旗的配色相同。? 萨莉亚
>直到 1968 年,日本萨莉亚株式会社成立,当年的年轻人成为了餐厅的总裁,也就是帮助萨莉亚后来开拓全球 1517 家门店的正垣泰彦。20 世纪 80 年后期,伴随日本战后经济的繁荣,来自意大利时尚风格在日本流行起来,也掀起了一股意大利菜的狂潮。
这股热潮不是空穴来风,从日本西洋料理店元祖的「良林亭」到《日本料理大全》中写「洋食乃日本食品」,西洋料理渐渐从高处走下来,进入到更多日本民众的生活之中。为了迎合百姓的口味,料理人不断改良西餐的口味与呈现方式,意式料理便在那一时期诞生。其中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那不勒斯意面(ナポリタン),将煮好的意面和洋葱、青椒、火腿等用番茄酱翻炒而来,是二战后经由日本横滨的洋食厨师入江茂忠改良而成。像是《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侠饭》等经典日本下饭剧中都出现过它的身影,形似意大利菜,实则和意大利一点关系都没有。
正是因为如此,萨莉亚顺势搭上了意式料理的快车,正垣泰彦重新调整了餐厅的经营思路,深信「按照廉价方针就可以卖出商品」,将菜品价格下调了 70%,不可谓不勇。不仅如此,菜品种类也是应有尽有,从米饭到夏巴塔,从海鲜到蜗牛,这对当时没有条件出国旅游的人来说,十分钟就能收获想象中的意大利美食之旅。
< class="pgc-img">那不勒斯意面,形似意大利菜,实则跟意大利一点关系都没有。? 《侠饭》
>这种多快好省战略为日后萨莉亚的迅速扩张打下了很深的群众基础,也最终成为我们今天认知里它的样子。
哪怕在今天的后疫情时代,长时间的经济不振,外食产业的销量低迷,连吉野家都在去年陆续关闭了全球 150 家门店,萨莉亚仍有 1000 多家店铺活跃在各国的土地上。
< class="pgc-img">>日本本土的成功,让萨莉亚将目光瞄准了更广阔的亚洲市场。
北京申奥成功那一年,中国区的萨莉亚餐饮公司(Shanghai Satsuria Drinking Co., Ltd)在上海成立,开出了自己在大陆的第一家分店,那时徐汇区南丹路的人潮涌动,可能有一半都要归功于萨莉亚。
意面原来有肉酱和青酱之分,米饭加上芝士可以烤着吃,披萨是能拉丝的面饼,意大利不只有米兰罗马,还有博洛尼亚托斯卡纳,萨莉亚成为一代人的西餐启蒙,随即又在北广深扎根,甚至还开到了香港台湾新加坡。
< class="pgc-img">菜品丰富、价格低廉的萨莉亚,成为了一代人的西餐启蒙。? 萨莉亚
>6 块钱一杯的葡萄酒,9 块钱一碗的意大利面,还有雷打不动的 7 元软饮畅饮。这样的价格在 21 世纪的第二十多个年头,十分令人恍惚,甚至比学校食堂还便宜。要知道在今天,一份加肠加蛋的街边烤冷面,也能卖到 9 块钱。
「让中国客人吃到便宜的意大利菜」,是萨莉亚最初在中国的经营宗旨。人们开玩笑说萨莉亚是「贷款开店」,它背地里却在闷声发大财。就拿疫情发生之前的 2019 年来说,如果把必胜客与萨莉亚的年度营收与门店数量做一个换算,二者的营收旗鼓相当,前提是萨莉亚的客单价要便宜上一半。更不用提受到疫情冲击后,在必胜客陆续有 300 多家门店陆续倒闭、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的时候,萨莉亚依旧稳得不行,踏实地走着自己的低价之路。
薄利多销的道理,被萨莉亚吃得透透的,而「萨莉亚究竟为什么这么便宜」,成为困扰很多消费者许久的问题。其实,在几十年间,萨莉亚早就总结出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萨莉亚模式」,既能保证菜品质量的稳定,又能将成本压到最低。
< class="pgc-img">萨莉亚拥有一众忠实消费者,图为网友多次打卡萨莉亚之后手绘的部分菜品。? Instagram
>抛开人工与租金不谈,从食材生产到上桌,中间一环套一环,天灾人祸、政策行情,但凡上游受了影响,下游就一定遭殃。这也是为什么如今餐饮人均越来越高,菜品却不一定见起色的原因。
萨莉亚的聪明之处便是建立了一个全托式的中央厨房。虽然中央厨房在今天早已不在是行业新秀,并大有成为连锁餐厅主流之势。不同的是,萨莉亚的中央厨房不是餐厅规模的简单扩大,而是餐饮食品工业化的载体。上游种植养殖基地,中游垂直采购、下游烹饪加工,全由自己一气呵成,基本不给中间商赚差价的机会。
在日本综艺节目《原来如此高校》中,AKB48 曾前往餐厅体验打工生活,节目组总结出萨莉亚的低价秘诀只有六个字:效率,效率,还是效率。
< class="pgc-img">用喷水拖布代替吸尘器,以节省打扫的时间。? 《原来如此高校》
>餐厅内部专门设有工学部,为了提高餐厅的运转效率,单独研发出了一套效率系统。通过反复实验验证,来排除掉餐厅内部多余的职位和部门,甚至连用喷水拖布代替吸尘器的细节,也被严格计算在内。如此一来,餐厅员工便可以身兼清洁与帮厨两大重任,节约了人员经费。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节约成本的思路,例如取消托盘的使用,而是由工作人员手持上菜,即给了顾客在快餐厅享用高级料理的观感,也省去了器物成本。在日本的萨莉亚,甚至可以达到一把菜刀都没有的程度,所有的改刀和整型全由标准化工具来完成,又快又统一。
薄利多销也好,时间就是金钱也罢,萨莉亚实践着机场名人传记里才会出现的励志口号,最重要的是,它成功了。
< class="pgc-img">>或者说,萨莉亚本萨,才是成功学的化身?
与必胜客、麦当劳之类的洋快餐连锁品牌不同,你几乎很少会在网站或街边看到萨莉亚的广告,甚至连店铺选址,也是在商场不起眼的角落或者地下一层。萨莉亚仿佛一支被放在货架最下层的酒,却冲上了超市最受欢迎的商品榜单。
< class="pgc-img">去年,萨莉亚开始转型走简约现代设计路线,店面装修风格和菜品价格都有所调整。? 萨莉亚
>不靠广告的萨莉亚,走的是口碑传播这条路,在人人离开手机寸步难行的数字社会,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连在上面逛一圈便能将上海安福路时尚街拍尽收眼底的小红书,也给了萨莉亚格外的宽容。
好像无论城市新中产如何崛起,有机风潮超级食物再怎么流行,便宜始终是大众眼里的第一要义。
走进餐厅,你会有一种错觉,好像时光在这里静止了,不光光是餐厅的装潢,还有价格上的纵横比较。在萨莉亚吃饭,没有什么包袱之说。愿意前来餐厅就餐的人里,不分年龄、无论职业,都能在这里拥有一份自己才懂的慰藉。拖家带口的家庭聚餐,中小学生吃完饭之后抄个作业,囊中羞涩的年轻男女轻松约会,社畜内卷打工人也能豪横点上好几道菜,谋求个内心大满足。
< class="pgc-img">在萨莉亚吃饭,没有什么包袱之说。哪怕是消费水平不高的人群,也能收获满足的一餐。? Instagram
>虽然萨莉亚被称为西餐届的沙县,但二者风评却有不小的差异。
用直营代替加盟,萨莉亚的扩张策略保证了各个门店的口味和品控都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差距。所以与其说萨莉亚的厨师队伍是餐桌前的指挥家,更不如说是被安排在固定位置的乐手,拆分、加热、组装,模式工作、各司其职,连沙拉酱要倒几圈都有标准。在炒菜机和料理包已经见怪不怪的当下,萨莉亚的海鲜焗饭和甜虾沙拉,来得明显要真情实感得多,基本也不会出现买家秀卖家秀相差悬殊的情况。
总有人带着吃路边摊的预期前往萨莉亚,收获的却是跨过及格线的味道。也有人拿吉野家、味千拉面等同源自日本的连锁餐饮作比较,感慨「同是中央厨房,萨莉亚多了些性格」。
去年年底,升级版萨莉亚 2.0 餐厅面世,开始把触手伸向了中高端餐饮的蛋糕。店面一改往日《请回答 1988》里的西餐厅风格,走上了现代工业风的路线,菜品价格也在原版的基础上进行了调升。只可惜,2.0 版本丢失了原本的价格优势,餐厅的定位与受众人群面貌模糊,有些出力不讨好的嫌疑。
< class="pgc-img">甜品提拉米苏和芒果布丁。? 萨莉亚
>换句话说,是萨莉亚给自己造了一座围城,在它进入中国的近十年间,培养出了餐厅的品牌风格与一批忠实簇拥。他们看中的是餐厅的物美价廉和平易近人,反观追求餐饮体验与优质环境的那批人,并不会因为菜品变得精致、环境追赶潮流就轻易走进萨莉亚的世界。
餐饮界的浪潮阵阵,萨莉亚看似岿然不动,却也稍显得力不从心。食品安全、偷偷涨价、服务态度参差、外卖与堂食之间的平衡、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力后劲不足……这个平民餐饮品牌在一波波大风小浪之后,靠着此前积累下的老本,偶尔吃力,依旧能打。
至于是城外的人想进去,还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又在深圳开了时尚风新店的萨莉亚,先选了后者。
参考资料:
Saizeriya 萨莉亚株式会社サイゼリヤ · 沿革
Saizeriya 萨莉亚(中国)官方网站 · 关于我们
《新时代的日本企业全球化战略》经济产业
《吃过萨莉亚的上海人,一半都给了“差评”》网易
《网红餐饮日渐增多,让许多人可以“随便点”的萨莉亚显得很酷》STCN
《极致性价比意式餐厅,你的城市也有萨莉亚?》什么值得买
《人均消费仅 30 多,却年入 100 亿元,萨莉亚意式餐厅凭啥?》36 Kr
《萨莉亚连续 24 个月营收利润双增长,仅仅是因为低价策略?》餐饮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