份属于餐饮行业的品牌新媒体影响力榜单。
一个虚实结合的时代已经呼啸而来,打通才是这段商业史的主旋律。”
如果用来形容如今的餐饮行业,这句话似乎是最好的答案。
过去,我们总喜欢用“实体经济、传统行业”来形容餐饮业的特征,在以“好吃”为唯一竞争要素的年代,这种形容或许有它存在的意义。但如今,餐饮行业的竞争维度,早已从可见的实体产品,到非可见的信息媒体、互动体验。
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也不再仅仅停留于产品的有形价值。
餐饮行业,在不断重塑品牌与消费者的触点,而新媒体——无疑成了餐饮品牌影响消费者的重要战场。于是,我们看到了喜茶、连咖啡等餐饮新势力,以新鲜创意的玩法突破了行业的既定套路,让品牌势能快速崛起。
看到了海底捞、西贝、星巴克等成熟餐饮,以标新立异的内容,收获了无数消费者的认同……总有很多优秀的企业,能够更快地嗅到行业变革的机会,然后迅速行动,最终收获品牌价值。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同样优秀的餐饮品牌,却在新媒体的战场鲜有动作。
作为行业内首席自媒体,内参希望能够从那些推动餐饮新媒体传播的优秀品牌中挖掘价值,为行业的进化持续赋能。
所以,从今天起,为大家独家发布《中国餐饮品牌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
它将进行许多业内“第一”的尝试:
第一个以影响力为指标的餐饮品牌新媒体榜单,不对品牌论资排辈,不分企业新老大小,寻找推动行业新媒体传播价值的TOP100标杆品牌;
第一次根据餐饮品牌新媒体的特性,从7个维度系统评价品牌影响力;
《中国餐饮品牌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
今天发布第1期,统计范围为1月1日到3月31日
榜 单 背 景
这份榜单以2018年第一季度传播力最强的100个餐饮品牌公众号为着眼点,观察整个餐饮行业新媒体品牌传播的境况,并从发布次数、发布篇数、总阅读数、平均阅读数、点赞数、头条阅读数以及最高阅读数等7个维度做数据收集及统计分析,试图为餐饮行业的新媒体运营带来启发。
概 况
1.数据概况
2018年第一季度,榜单100强共推送图文1480篇,收获3715.4万次阅读,30.8万次点赞;平均一个账号第一季度共推送8.74次,平均每次发布1.69篇,单篇图文平均收获2.51万次阅读及208次点赞。
2. 关键位置
收获2018年第一季度餐饮品牌新媒体影响力前三甲的企业分别为“肯德基”、“星巴克中国”以及“麦当劳”;“胡桃里hutaoli-hh”(新榜指数:629.7)居于中位,“五十七度湘xiang57tbs”成为本次榜单100强“门槛”(新榜指数:528.2)
3. 极大值
在【发布次数】、【发布篇数】、【阅读数】与【点赞数】这些指标中,最大值分别来自这些公众号:
? “胡桃里”凭借28次推送,34篇图文(平均每月推送9.3次,发文11.3篇)——成为【发布次数】指标冠军;
? “肯德基”凭借72篇图文,716.4万次阅读——成为【发布篇数】、【阅读数】两项基础指标双冠王;
? “星巴克中国”第一季度共收获80188次点赞——成为【点赞数】指标冠军;
4. 品类概况
各品类上榜数量
从整体榜单来看,上榜最多的餐饮类型是中式快餐、火锅以及中式正餐,分别占据24席、17席与16席。而咖啡茶饮、单品店以及小吃分别上榜9家、8家与6家。其余品类均在3家及以下。
各品类中,排名第一品牌
榜单排名前三的品类中,指数第一品牌分别为【中式快餐-真功夫】、【火锅-海底捞】、【中式正餐-西贝莜面村】。
三家品牌无一例外的均为积累深厚的餐饮企业——平均年龄不低于25岁。
榜 单 亮 点
1.新兴餐饮品牌新媒体运营能力不容小觑
上榜新兴餐饮品牌共26席,占比26%,值得一提的是,榜单前10名中,出现了两家新兴餐饮——喜茶和连咖啡,分别占据了榜单的第4位、第7位。
可见新兴品牌即使企业规模、成长时间等硬性因素不如成熟餐饮品牌,但在新媒体运营上的实力不容小觑。但整体来看,占据榜单前十的还是以成熟知名品牌为主。
2. 榜单影响力分布整体呈现“一七定律”
榜单排名前十的餐饮品牌,整体阅读数为2610.5万次,占据整个榜单阅读总数的70.2%。剩余90%的餐饮品牌集体贡献29.8%的阅读数量——影响力呈现“一七分布”。
3.榜单中仅有三家品牌实现公众号平均阅读数10万+
上榜餐饮企业中,仅有“麦当劳、探鱼、外婆家”三家品牌的公众号平均阅读数实现10万+。其中,麦当劳在榜单中综合排名第3名,探鱼第14名,外婆家第19名。
可见探鱼与外婆家即使综合排名不在前十,但篇均影响力很高。
>饮行业衍生已久,而在O2O兴起后,餐饮O2O行业初创企业新生不断、迭代迅速,对传统餐饮行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餐饮行业媒介也随之活跃起来。亿欧网据网上公开消息,从①四大餐饮协会;②四大门户网站;③餐饮产业媒体;④自媒体四个模块对餐饮行业媒介进行盘点,如有遗漏,欢迎补充。
模块一:四大餐饮协会
一、中国烹饪协会
中国烹饪协会(英文名称China Cuisine Association,缩写CCA,简称中国烹协),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成立,并在民政部登记的全国餐饮业行业协会,成立于1987年4月。由从事餐饮业经营、管理与烹饪技艺、餐厅服务、饮食文化、餐饮教育、烹饪理论、食品营养研究的企事业单位、各级行业组织、社会团体和餐饮经营管理者、专家、学者、厨师、服务人员等自愿组成的餐饮业全国性的跨部门、跨所有制的行业组织。
二、中国饭店协会
中国饭店协会成立于1994年,由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是国家一级行业协会,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并接受商务部的业务指导,为全国饭店与餐饮行业的企业、相关院校、供应商、产业链企业服务,被民政部评为国家4A级行业协会,多次获得荣誉称号,并当选国际饭店与餐饮协会亚太区主席单位。现有万余家会员,下辖协经民政部正式批准的11个专业委员会,以及1个研究院、1个基金会和1个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三、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亿欧网了解到,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1997年在民政部注册成立,是连锁经营领域唯一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拥有企业会员1000余家,连锁店铺20万个,包括本土和跨国零售商、特许加盟企业、供应商等,在2001年零售会员企业销售额达到2.1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2%。协会从①政策协调;②企业合作;③行业培训;④资讯整合;⑤国际交流;⑥行业研究;⑥协会自律六个方面对会员进行管理和服务提供。
四、国际餐饮协会
国际餐饮协会(International Food And Beverage Association)由多家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餐饮行业相关企业共同联合发起,由具有从事餐饮业研究资格的组织与个人自愿结成。国际餐饮协会总部设在香港,秘书处设在北京,是一个非营利性餐饮自律性社会团体,旨在餐饮品牌国际化,在各地区开展商务活动。现今已有会员单位800余家,旗下有多个委员会,如烹饪专业委员会、饮食服务专业委员会等,为餐饮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管理、培训和联络等服务。
模块二:四大门户网站
一、腾讯网
QQ和微信,是提及腾讯时用户的第一反应,但腾讯的主要业务不局限在即时通讯方面,还包括浏览器、电脑管家、邮箱、下载工具、词典等。成立于1998年11月的的腾讯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并于200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公开上市。长期以来,腾讯坚持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的战略目标,布局多个网络平台,打造网络社区。腾讯在餐饮方面没有直接入口,但不乏餐饮周边信息和相关服务,将美食融入社交行为模块中。
二、网易美食
据亿欧网了解,网易成立于1997年6月,创始人为丁磊,其在开发互联网应用等技术方面始终在业内领先,并两次摘得中国十佳网站(CNNC评选)之首,现今产品服务包括网络游戏、电子邮件、新闻博客等。在餐饮方面,网易开设网易美食及美食悦图两个模块,为用户提供美食相关服务信息。
三、搜狐美食
搜狐成立于1998年2月,创办人为张朝阳,现今旗下产品包括数字娱乐产品及服务提供商畅游;颇受游戏供应商及游戏玩家信任的网游门户17173;与阿里巴巴合资成立的子公司搜狗等。搜狐美食是搜狐网开设的餐饮模块,下设探店、食谱、佳饮、美食圈、美食专题五个栏目,为用户提供美食信息、选择建议以及线上线下交流服务,以开设美食专栏订阅活动、美食好文征集等活跃用户。
四、新浪鲜城
新浪成立于1988年12月,创始人为王志东(已离职),是一家服务于中国及全球华人社群的在线媒体及增值资讯服务提供商。尽管新浪的主要产品服务包括新浪新闻、爱问搜索、UC、邮箱等,新浪却更多被标签为新浪微博。新浪微博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社区交流平台之一。餐饮方面,新浪开设新浪鲜城模块,已开发出鲜城移动客户端。网页版鲜城开设new、美食、休闲等餐饮相关栏目,APP覆盖北京、大连、广州等28个城市,提供美食周边服务。
模块三:餐饮产业媒体
一、中国吃网
中国吃网由广州赛风科技有限公司和东方美食联和打造,隶属于东方美食国际传媒,以合作发展、优势互补、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原则,成立于1996年,原名“东方美食网”,是当时中国最权威的餐饮行业杂志期刊《餐饮经理人》、《烹饪艺术家》的官方网站,2006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吃网”。2009年12月份与原广州赛风科技网站合并。合并后,中国吃网定位于服务广大餐饮企业及相关从业者的餐饮行业门户网,提供及时的行业资讯、专业管理资料、在线咨询问答等聚合服务。2010年9月29日,中国吃网上线2.0版,增加对会员间互动交流的关注,鼓励会员间进行行业分享交流。
二、中国餐饮网
中国餐饮网成立于2004年,以“用心沟通,真诚服务,共建餐饮互联网未来”为宗旨致力餐饮行业资讯信息提供及餐饮企业信息化服务,专注于餐饮行业资源整合,紧密结合行业网络需求,提供专业解决方案。目前中国餐饮网已经与国内多家机构及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线上线下活动与餐饮行业企业。亿欧网据网上公开消息得知,网站现今拥有近10万的注册企业会员,包括了餐饮行业相关的所有上下游企业,超过半数以上的访问者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三个重要区域,访问者包括餐饮经营者、中小型投资者、餐饮供应商及其他访客。
三、职业餐饮网
职业餐饮网成立于2006年,专注餐饮服务,致力打造餐饮新闻资料中心、人才中心、商务中心和交流中心。亿欧网了解到,其现今已有近5万注册会员,囊括餐饮行业相关上下游企业,开设新闻栏目、管理栏目、厨师栏目等,并提供餐饮从业相关资料下载,以及餐饮企业加盟店信息,是一家针对职业餐饮人群开设的行业网站,并已建立微信公众号,据称有50万关注量。
四、红餐网
红餐网隶属于广州红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立足于餐饮行业及相关上下游产业的专业服务提供商,集行业活动策划、项目策划顾问(、行业人才招聘培训、市场宣传推广于一体。现今红餐网网站日访问量达到6万PV(移动5W+PC 1W),社区注册人数3万,日均活跃人数2千。
亿欧网了解到,微信公众号有40万餐饮从业者粉丝人群,日阅读量达到50万,每日新增2000以上关注。线下有多个行业社团,包括: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广东省厨委会等并设有红餐汇这一餐饮精英聚合平台。
五、亿欧网
亿欧网创意形成于2013年底,网站在2014年2月9日正式上线,隶属于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O2O咨询平台和研究机构,在餐饮O2O模块深耕餐饮行业,落地餐饮公司实际运营,成立不满两年,已举办过多次行业及垂直领域交流大会,在业内好评如潮。
截至2014年2月底,亿欧网就已经成为了O2O行业流量最大的媒体,2014年3月获得知名自媒体人陈中种子轮的投资,2014年6月获得盈动资本天使轮投资,2015年6月获得高榕资本、乔景资本、熊猫资本和德同资本的一千万元A轮投资。
亿欧网致力于用移动互联网(Online),助力传统产业(Offline)转型升级。有别于大而全的科技媒体,亿欧网坚持深耕O2O领域,以“移动视角、实体重心、国际视野”为特色。亿欧网以媒体切入,逐步摸清O2O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整合产业链需求。
六、掌柜攻略
掌柜攻略成立于2015年1月,隶属蓝色地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为宋宣,是一个根植传统商业、白术传统商家掌柜了解最新线上服务商,提供经营攻略和案例的平台,现已于2015年6月份获得200万元天使投资,投资方为风云基金天使。
据亿欧网了解,掌柜攻略成立初衷是做餐饮人的产业媒体,致力挖掘餐饮行业变革背后的价值。掌柜攻略旗下有掌柜公社餐饮人社群,社群内核心成员2000余人,来自海底捞、黄太吉、西少爷、呷哺呷哺等多个餐饮品牌、餐饮供应链企业。掌柜公社通过定期举办线下活动、线上分享,进行行业内餐饮干货交流。
模块四:自媒体
一、餐饮老板内参
餐饮老板内参成立于2013年8月,隶属于河南瓦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为秦朝,是一个专注餐饮出爱之行业的自媒体平台,现已于2015年7月获得狮享家新媒体基金2000万元Pre-A融资,种子天使融资在2014年7月完成,由微玺投资投资数百万元。在亿欧网2015年7月26日的报道中,餐饮老板内参微信订阅粉丝达到22万,秦朝称:”餐饮老板内参以媒体为中心,成为餐饮及其产业链高价值用户的入口,同时打造社交和服务平台,将涉及媒体出品、教育培训、互联网金融等业务。”
餐饮O2O微信公众平台,由深圳名典餐饮有限公司市场企划总监罗华山完成认证,定位为餐饮业线上线下营销互动圈子,是WeMedia联盟成员。公众号开设互动和精粹两个栏目,其中互动栏目包括社区和活动、精髓栏目包括今日热文、干货案例以及历史文章。公众号以定期推送文章的方式为用户提供餐饮咨询,并以地区划分开始多个餐饮交流微信群,近期,群内开始定期推出餐饮行业知名从业者进行从业经验分享。
三、餐饮O2O之道
餐饮O2O之道是微信公众认证平台,由哗啦啦提供内容支持,隶属于北京多来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完成微信认证审核,公众号开设案例精选和之道沙龙栏目,案例精选包含堂食、外卖和快餐三个餐饮品类;餐饮O2O之道沙龙定期开设,受到亿欧网、掌柜攻略等媒体支持。
四大协会成立,餐饮行业开始规范化,随着时代发展,餐饮行业也慢慢繁荣,四大门户网站开始分设餐饮模块,随之衍生众多餐饮产业媒体,近两年又出现很多餐饮行业自媒体。除了文中盘点企业之外,现今地方性餐饮行业以及相关美食网站也有很多媒介产生,如及中国名厨、健康食品、农业行业协会、相关菜谱网站等。餐饮行业资讯也不在局限网站,APP、微信公众号都在成为餐饮媒介的传播入口和与用户沟通入口,并且社区的概念不仅在实业方面逐渐升温,在媒介方面也在慢慢成为一个发展趋势。
本文作者张俊宝,微信:moseqingqian,关注本地生活服务;亿欧网专栏作者;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亿欧网”;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亿欧网对观点赞同或支持。
注:文章中所涉投融资额度来源于企业或相关机构或公开资料,亿欧网已经尽量核实,不对融资额度做品牌背书;欢迎各方监督核实,如融资额度不实,欢迎向亿欧网举报。
| 红餐网
时尚奢侈品牌的尽头,是咖啡。
9块9咖啡商战下,Miss Dior、Coach、Vivienne Westwood等一批“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也来搅局,纷纷跨界卖起了咖啡。
奢侈品品牌密集布局咖啡赛道的背后,是怎样的生意逻辑?
奢侈品品牌卖咖啡,价格同样奢侈
8月8日,薇薇安·韦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在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开设的咖啡店正式对外营业。
红餐网在美团App查询到,该咖啡店设立在Vivienne Westwood品牌服装店的二层,店内有4张桌子,能容纳8个人堂食。店内为消费者提供近30款餐饮产品,分为“茶拿铁”“咖啡”“蛋糕”“冰淇淋”系列,售价在25元—79元不等。
△图片来源:截图自美团App
不过,对于这样的价格,一些消费着在社交媒体上直呼不敢恭维:“从来没喝过那么难喝的咖啡,完全对不起这价格。”“性价比太低了!一个蛋糕69块,还不好吃。”
奢侈品品牌卖咖啡,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尤其是近几年,越来越多高端的品牌咖啡馆开始涌现。
在魔都上海,蔻驰中国首家咖啡馆(The COACH Coffee Shop)于7月底在上海黄浦区开业。美团显示,该店同样开设在COACH专柜内,产品涉及咖啡、茶饮和冰淇淋,价格在20-78元不等,人均价格43元。
- 2023年12月,Dior咖啡馆落地上海前滩太古里,空间设计以宝蓝色为色彩基调,店内售卖咖啡、甜点以及正餐,人均价格424元;
- 2023年6月,梅森马吉拉(Maison Margiela)在北京开设Maison Margiela Café北京首店,售卖咖啡、茶饮、甜品,人均价格88元;
- 2023年4月,Ralph Lauren在北京新门店中开设咖啡板块,人均价格62元;
- 2020年11月,蒂芙尼(Tiffany & Co.)在北京SKP开设一家拥有蒂芙尼蓝特色的咖啡店,主推下午茶,产品涵盖咖啡、蛋糕、鸡尾酒,人均价格270元;
……
除了开设品牌咖啡馆,奢侈品品牌的咖啡快闪店也与日俱增。
今年七夕,由Miss Dior联手Grid Coffee在北京三里屯推出限时快闪,推出两款限定咖啡——售价分别为48元及42元;7月底,日本高端珠宝品牌MIKIMOTO在上海张园开出限定10天的快闪店,售卖蛋糕和咖啡,价格在68元—108元不等;3月,在Gucci Ancora线下空间与新品发布现场,Gucci选择与中国精品咖啡品牌Grid Coffee 、Blue Bottle Coffee、%Arabica 展开合作。
咖啡成为了奢侈品品牌热衷的跨界赛道。
为什么奢侈品都爱“喝”咖啡?
那么,为何奢侈品品牌们都爱“喝”咖啡呢?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认为,国内日益增长的咖啡消费人群以及市场,是这批奢侈品品牌跨界做咖啡的一大原因。
此前库迪咖啡首席策略官李颖波也曾对外表示,中国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从7年前的6杯已增长至目前15杯。尽管增长速度已经很快,但与欧美等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欧美地区的年人均咖啡消费量高达600杯以上,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的年人均咖啡消费量也接近300至400杯。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咖啡产业规模达到2654亿元,近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7.14%,预计今年将增至3133亿元。
“自9.9元咖啡等营销活动的兴起,培养了更多年轻人的咖啡消费习惯。飞速发展、高需求粘性的咖啡,已然成为中国市场稳定增长的消费宠儿”。唐欣认为,咖啡赛道能够触及更多的年轻消费人群,这一定程度上吸引了奢侈品品牌对咖啡的涉足,因为能增加品牌在年轻消费人群的曝光度。
比如从喜茶、Manner的联名事件不难发现,让年轻人“全款拿下人生中第一件奢侈品”成了相当好使的流量密码。不少奢侈品品牌为增加曝光度,纷纷“下凡”搞跨界联名、卖咖啡。
红餐网留意到,每一家高端的品牌咖啡馆设立之初,都会在社交媒体上有较高讨论度,迅速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事实上,卖咖啡并非这些奢侈品品牌牌本意,它们更希望通过咖啡、蛋糕等,这些大家更容易接触到的品类去拉近品牌与大众的距离,吸引更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Z世代人群前来体验,为品牌注入更多年轻化调性。毕竟相比起步价万元的包包,一杯咖啡的价格更是亲切”。唐欣说到。
MIKIMOTO品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希望通过咖啡这种年轻人喜爱的生活方式,更加贴近年轻消费者,为他们带来更多生活方式体验,吸引新的消费群体。”
9.9咖啡围剿下,奢侈品咖啡还卖得动吗?
近几年,国内咖啡市场在瑞幸、库迪等连锁品牌的带动下,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尤其是“9.9元咖啡战役”,至今都是中国咖啡市场的“主旋律”。一批以星巴克为代表的“高端”代表的咖啡品牌,也不得不下场内卷,价格也一降再降。
因此在9.9就能买到一杯咖啡的时代,动辄30元,甚至上百元的咖啡价格,往往会被视为原罪。
尽管这批奢侈品咖啡大都以“咖啡饮品+甜品”的模式进行设计菜单,产品价格在30元到100元不等,但相较于普通咖啡店,这价格也实在不算便宜。
偏高的价格,如果在产品出品上还等不到保障,难免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红餐网在社交媒体上也留意到,大众对于奢侈品品牌所开设高端的品牌咖啡馆,不满主要集中于“价格”和“服务”以及“出品”上。
- “拍照很好看,但别对咖啡有太多期待。只能说花68块买了个奢侈品品牌入场券,加得到一杯寡淡无味的咖啡。”
- “咖啡不好喝!而且服务态度一点也不好,买奢侈品挑客人就算了,卖个咖啡还挑客人吗?”
- “咖啡难喝,东西难吃!打卡一次就不会再来的店,建议还是老老实实卖奢侈品吧,餐饮还是别碰了”。
- “隔行如隔山,饮料难喝还死鬼,除了拍照好看,一无是处。”
- “咖啡根本不值68块,还没9.9的瑞幸好喝。”
……
不过,似乎也有奢侈品品牌意识到这点,开始用“免费咖啡”进行引流。从5月—10月,Dior咖啡馆每日下午3-5点限量推出80杯饮品免费领,吸引不少消费者前去“薅羊毛”。
做餐饮是长期主义,短暂的热度换不来长久稳定的经营。唐欣说到:“面对仍处于快速变动期的中国咖啡市场,奢侈品品牌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将自身品牌文化和咖啡相结合,形成自身独特优势,以此反哺品牌业务。否则,即便背靠再有名气的的奢侈品品牌,只要咖啡不好喝,东西不好吃,消费者就不会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