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焦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民以食为天,在挖掘餐饮消费潜力方面,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了多项务实举措。包括提升餐饮服务品质,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鼓励地方传承发扬传统烹饪技艺和餐饮文化,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支持地方开展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鼓励国际知名餐饮品牌在国内开设首店、旗舰店。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院服务经济与餐饮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京桥说,餐饮业与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关联,促进餐饮消费对整体消费市场的增长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赵京桥说:“餐饮消费是服务消费的基础组成部分,也是服务消费中日常消费频次较高的服务类型。这次国务院发文把餐饮消费作为挖掘基础型服务消费潜力的首要任务,突出了打造知名品牌,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饮食文化,繁荣特色小吃产业,培育地方餐饮促消费平台,引进国际知名餐饮品牌等工作任务。”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餐饮消费持续迭代升级,人们在“吃什么”之外,更在意是否吃出特色、吃出健康、吃出品味。
进入暑期消费季,广州一家老字号粤菜馆的菜单不断“上新”,推出了芭乐水果茶、茅根竹蔗粥等美食新品,还将传统茶点融合现代元素,给消费者带来更清凉舒爽的夏季美食体验。
消费者林女士说:“我觉得挺好喝的,它有一种酸酸甜甜的味道,让人不会感到很腻。”
餐厅负责人张望新说:“我们一直秉承老字号、新活力,不断地创新,将一些新的元素融入菜品里面,给年轻人带来更好的体验感。”
柳州螺蛳粉、淄博烧烤、天水麻辣烫……这几年,一个接一个城市因特色美食迅速火出圈,不仅带火了一座城市,也促进了特色小吃产业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从品质和品牌两方面入手,推动形成更多餐饮消费新趋势、新场景,打造差异化餐饮消费体验,可以更好满足消费者对美食的新需求。
欧阳日辉说:“现在大众化的餐饮消费已经非常普及,但是有品质的消费供给还不足。有品质的餐饮服务不等于高消费,在于‘名’‘优’‘特’的打造,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
今年上半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7.9%,总体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态势,而且增速也比商品零售额快4.7个百分点,对社零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2.8%。
消费者舍得在美食上花钱,餐饮企业也要在食品安全、口味、服务模式等方面下功夫,精益求精。赵京桥说,此次《意见》提出了多项着眼于餐饮产业发展和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赵京桥说:“小吃品类众多,具有突出的地域文化特点,符合休闲消费需要,同时也日益受到年轻消费群体的喜爱。培育小吃产业集群,对于进一步提高小吃的产业化组织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国际餐饮品牌的引进可以进一步丰富餐饮选择,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同时这些知名国际餐饮品牌的引进,可以在竞争中进一步提高国内餐饮的管理水平和品牌的国际竞争力。”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表示,各个地方应建立健全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着力培育餐饮消费热点,积极优化餐饮业营商环境。
王东堂说:“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办好‘中华美食荟’系列促消费活动,以及‘中华美食文化季’有关活动;培育、认定一批中华美食街区,推动提升餐饮业数字化水平,推进餐饮与商贸、文旅融合发展;指导地方加快发展特色餐饮,培育特色小吃产业集群。今年商务部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了‘三餐四季’美食文旅节目,取得很好的收视效果和宣传效果,在激活餐饮消费活力、有效带动地方美食文旅消费方面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近,太原市民李女士在太二酸菜鱼就餐时发现,店里的米饭由“按碗收费”变成了“按位收费”。李女士说,“以前是4块钱一碗,现在是米饭自助,4块钱一位,可以无限续。”
盯上米饭自助的,不止太二酸菜鱼。最近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米饭由按碗收费变为自助无限续”,让顾客实现“吃米自由”。在某种程度上,米饭自助是餐饮价格战的一种体现。
餐饮“价格战”表现如何?未来还会继续吗?8月5日、6日,山西晚报记者对此展开调查。
餐厅盯上米饭自助
“之前我们在半天妖烤鱼吃饭,米饭3块钱一碗,分量特别少,我们一家三口吃了5碗才勉强吃饱。像烤鱼、酸菜鱼这类菜品,本身就很下饭,每次光点米饭就花不少钱。”来商场吃饭的陆女士说,“今天来店里吃饭,发现菜单上写着米饭2元一位无限续,现在可以放开肚子吃了。”
经常在米村拌饭就餐的周女士也有同样的发现,她说,之前米村拌饭的米饭是按碗收费,一碗3元,后来改为按位收费,3元一位,可以无限续。“最近他们家的米饭直接免费了,消费者可以在自助区自取。”
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以米面为主食的小型连锁餐饮店提供米饭自助无限续服务的居多,除米村拌饭、太二酸菜鱼、半天妖烤鱼外,花榕稻、和府捞面、鱼你在一起、小木屋拌饭等多家餐饮品牌线下店内的米饭,也采取了“自助”或“按位收费”的模式,价格多在2—5元。虽然有部分连锁餐饮店在“米饭自助”领域打得一片火热,但也有一些较出名的连锁餐饮店没有跟进。巫山烤鱼、鱼酷、黄记煌三汁焖锅、胖哥俩肉蟹煲、吕氏疙瘩汤、厨子下山、椒爱·水煮鱼川菜等的菜单上都依旧显示大米饭按碗收费,价格在一碗2—3元不等。
餐饮价格战愈演愈烈
米饭自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餐饮价格战的一种具体体现,除了米饭“卷”起来,餐饮界的价格战也正在以其他形式“愈演愈烈”。
在火锅赛道,呷哺呷哺今年5月宣布菜单调整,单人餐均价58元,双人餐均价130元,平均客单价不超过60元,餐单价普遍下调10%以上。
海底捞、楠火锅也在近期官宣降价。海底捞旗下“小嗨火锅”推出了49元单人套餐,锅底9.9元起。楠火锅推出1.9元的素菜、9.9元的鲜牛肉、39.9元的锅底,人均消费降至70—80元。
在西式快餐赛道,汉堡王在8月5日推出“招牌汉堡,周周9.9元”活动,连续四周将招牌汉堡价格降到9.9元。此活动不仅覆盖了堂食、外送、电商等渠道和场景,不设任何消费门槛,消费者甚至不需要加入会员,不需要“任意消费”。
除了汉堡王外,不少品牌陆续将汉堡价格降到10元之内。麦当劳连续数周推出“十元吃堡”活动,肯德基通过“指定汉堡券”将多款汉堡价格降至9.9元。此外,德克士、达美乐等海外品牌以及华莱士、塔斯汀等本土品牌也在加速布局,通过低客单价策略吸引消费者。
“现在餐饮企业选择的促销价已经不计成本。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餐饮品牌的竞争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餐饮品牌都在推出大折扣以吸引消费者。”相关行业专家分析,价格战反映出餐饮行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为吸引到更多消费者,部分餐厅不得不采取降价的形式。”
餐饮“价格战”还会继续吗
自餐饮“价格战”打响后,一大批头部品牌、连锁餐饮企业“主动应战”,餐饮行业价格战还会持续吗?
餐饮行业专家表示:“单从价格战的影响来看,这波冲击可能还没到最高点。餐饮企业在价格上的调整符合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符合了消费者对于高性价比的诉求。这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餐饮消费的红利还是客观存在的。”
也有不少餐饮经营者认为价格战并不是长久之计。“目前餐饮人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降价,降价似乎是餐饮人唯一的选择。但是除了降价之外,餐饮行业仍有其他出路。”餐饮经营者认为,“餐饮企业建立竞争力,要在价格和品质之间、成本和情感之间、效率和体验之间找到平衡点,餐饮不仅要讲价格、讲成本,还要讲品质、讲感情、讲体验。”
价格战在短期内可能会吸引顾客,增加市场份额,但长期来看,它可能会导致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下降,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价格战往往伴随着成本的压缩,这可能会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最终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和品牌声誉。因此,餐饮行业应该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增长方式。
本质上,无论有没有价格战,餐饮都会是一场持久战。提升产品的价值;优化原料采购、储存等环节,减少损耗;提供更具情绪价值的服务;打造差异化的体验空间……在价格战之外,餐饮人还有很多值得发力的空间。
做餐饮还是要秉持专业、务实、长期的精神,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好,把经营管理做好,不管什么时候这都是永恒的主题。
山西晚报记者 赵德伟 实习生 刘畅
(责编: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