湃新闻记者 邵冰燕
一块2平方米的水泥地、一块硬纸壳、一张棉垫和一床临时的薄被,构成了王玉奇及其驻厂员工的临时床铺。他们最近已经在这张床上睡了20多天。
特殊时期,作为叮咚买菜豆制品项目的负责人,王玉奇正在带领上海金山区工厂的员工们共同打一场疫情期间的“豆腐保供战”。
王玉奇自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生鲜食品生产管理与加工制造的工作,是叮咚买菜内部公认的“豆腐专家”,也是一名入党超16年的老党员。
“上海特殊时期,不论是工厂的员工还是供应商,大家理解互助,相互配合,并且在管理中都非常自律。”王玉奇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做出上述感叹。
王玉奇介绍,无法跨省运输的物料,会有想方设法赶来支援的供应商帮忙接力运输。被困在工厂封闭区的拉豆渣的供应商,一直睡在自己车上,每天定时把豆渣拉出去,也全力配合工厂内所有的疫情管控措施。“大家面对疫情所展现出的韧劲和团结,甚至比平时还要更好。”王玉奇说道。
24小时运作,日夜班次接力日均产量翻5倍
位于上海金山区的银龙豆制品加工厂,目前共有60余名员工,是叮咚买菜自有品牌“有豆志”规模最大的生产工厂,主要生产上海市民餐桌常见的各类豆腐、豆干等豆制品。
近期,由于上海疫情管控力度逐步扩大,包括叮咚买菜在内的各生鲜电商开始承担起特殊时期民生保供的功能。豆制品作为民生必需品之一,平台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
受管控影响,上海部分豆制品工厂暂停生产,市场供应极为紧张。为了人员及生产安全,同时保证疫情期间的上海地区的豆制品供应,叮咚买菜金山银龙豆制品工厂自3月12日起进入闭环生产状态,王玉奇带领60余名员工在工厂长期驻扎,白天加班加点赶生产,晚上则在非生产区集体打地铺过夜。
“平台每次菜品被秒杀抢完,我也在尽全力带领工厂员工一起努力,再抓紧时间多生产一些。”王玉奇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刚开始工厂每日的供应量只有1万份,只用了几天时间,工厂机器24小时运作,员工从一个班次变到两个班次,两班倒的作业方式下产量立马就冲到了饱和。
在所有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叮咚买菜金山豆制品工厂的日均产量在大半个月内翻了5倍,从3月初的日产量1.2万份左右,达到最高每日7万份。据统计,在此轮疫情期间,叮咚买菜多家自有品牌加工生产工厂每日为上海市民的菜篮子供应豆制品超15万份/天、面点、面条等商品超18万份/天。
除了工厂的生产和防疫外,王玉奇还监测米面制品和工厂一些OEM管理。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为了保证工厂的正常运转,近七成的精力都用在处理供货与物流问题的协调周转。
工厂饱和加工,其间也出现了部分设备故障,但由于封控管理,厂商无法进厂维修。为保障生鲜产品一小时也不缺货,王玉奇称,只能先采用人力的方式代替某一段故障区进行工作,优先保障产能。再通过视频或者电话联系修理人员,自己连线学习,不停地去摸索解决问题。
为了保供,超出预估的极限产能也带来了原材料短缺的问题。王玉奇介绍,“我们几乎想尽一切办法来保证原材料的准时供应,我们用了短驳车、拼车或者各种中转方式,甚至向一些兄弟单位求助,暂时调拨原材料,还有求助将闲置或是自有的零配件拆下先运送过来应急。”
“冲在最前面,优先考虑员工,人是最宝贵的”
三月上旬,已经察觉到上海的疫情会对工厂造成随时关闭的风险,王玉奇立马搬到工厂。“由于不算老厂,在生产工艺、技术还有人员培养方面,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我去做。”王玉奇说道。
在3月27日晚接到浦东封控的消息后,王玉奇回家了一趟,又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通知到车间下面的所有员工。“大概有95%的员工全部立即都回到厂里面来了,整个速度也是蛮快的。”
在此次保供行动中,王玉奇作为管理人员,本可以选择居家办公,照顾同样被封控在家的7岁的女儿。但作为一名党员,他选择了奋战在抗疫保供的一线。与员工一起驻扎工厂,加班加点赶生产。保供增产,要效率也要保品质,有他这位技术专家的加入,也给一线的员工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由于封控时间较长,原有的供餐公司无法供货,只能靠前期自己购买的临时食材维持,加上召回的仓促,员工的饮食和住宿面临较大的挑战。
王玉奇介绍,“封控第一天,哪里有位置就睡在哪里,只有临时的被子和床褥,都是用纸板来当做一张床。第二天开始我组织把白天光线不强的仓储位置腾了出来,让员工睡得舒心一些。供餐公司停止运餐后,我们靠封控前买的大米以及自己生产的豆制品填了半周的肚子,封控后期通过兄弟企业和自有农场进货时带一些菜。”
产能快速增长,人力面临紧缺,代替部分故障设备的工作也造成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量。为了减轻夜班员工的不适应,王玉奇在车间现场也跟着员工一起倒夜班干活。封控前期自给自足没有经验经常拿不准供饭量,王玉奇也是优先保证员工先吃饱。
王玉奇告诉记者,“员工们都有同理心,封控期间大家都相互理解,工作和生活上相互配合。大家都在最困难的时候,其实不用讲太多的大道理,只要作为一个党员,我自己比员工冲在前面,优先考虑到了员工,对大家的激励性都是非常大的。”
特别防疫时期,除了“保供”豆腐,更需要对闭环管理的驻厂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及确保衣食洗漱正常。临时防疫封控的要求,叮咚买菜餐饮研发中心的大厨听说供餐有困难时,当夜驾车2个多小时驻厂为员工做饭,确保饮食供给;随着封控时间的延长,叮咚农场听说工厂食材短缺时,立即联系通过拉豆渣的车辆给工厂带来大米和蔬菜;员工没办法洗澡时,有住宿舍的员工把自己宿舍贡献出来让大家轮流去洗澡。
“人是最宝贵的。”对王玉奇来说,疫情中确保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是这场保供战中最珍贵的财富。“大家在工厂驻扎已经很辛苦了,住宿条件没办法改善,一定要让大家吃好,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对他和他们的家人负责。”
责任编辑:是冬冬 图片编辑:金洁
校对:刘威
年上海豫园灯会以浪漫气息十足的“一夜鱼龙舞”灯组迎来巨大客流,老街里、九曲桥上挤满观众。
把时钟拨回1980年,上海市民对豫园灯会的热情不亚于现在。“当时,中断近半个世纪的上海元宵灯会,终于又一次回到老百姓的生活中,着实在上海滩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规模有限,却依旧吸引了大批民众前来观灯,一夜入园达五万人次,有亲历者如是回忆:
‘新北门、老北门一带的人民路,以及丽水路和旧校场路上,处处是家长牵着孩子,孩子拖着兔子灯的观灯人群。第二天捡到元宵夜被踩掉的鞋就有几箩筐。’”
沈思睿从报纸中找到了1980年记载豫园灯会盛况的内容
2月24日元宵节,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三级调研员、上海方志讲师团讲师沈思睿在徐家汇书院开讲“过年,上海人都去哪里轧闹猛”。
沈思睿从《上海通志》中引述上海汤团的特色
沈思睿将方志史料与现实联系,与读者分享方志中的年俗内容,以及上海人过年最喜欢去的“打卡地”。从张灯结彩的豫园到摩肩接踵的庙会,从琳琅满目的年货街到人头攒动的餐饮食肆,上海人的春节,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沈思睿以图片、视频结合史料,在历史的细节中找寻年的味道。生动的讲述引发观众会心的笑声与共鸣。
上海方志讲师团和徐家汇书院联合推出“何以上海 志在YUE读 ”系列活动
这是何以上海“志在YUE读”的首场讲座。当天,这一品牌在徐家汇书院发布了年度活动清单。
“志在YUE读”是由上海方志讲师团和徐家汇书院联合推出的主题品牌活动。成立于2023年8月的上海方志讲师团由上海地方志系统的青年业务人员组成。他们通过深入挖掘志书宝库,将厚重的地方志成果转化成大众喜闻乐见的课程和故事。
“志在YUE读”依托地方志丰富的文史资料和专家资源,结合重大活动和社会热点,面向市民读者策划开展相应主题讲座、CITYWALK城市走读、读者沙龙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2024年,该活动将以上海人的“衣食住行”为主题,多角度、多形式、多途径解码城市历史变迁、社会面貌、文化特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上海故事,让不了解上海的人了解上海,让了解上海的人更爱上海。
当天发布的清单中,就包括“‘咖啡市’是怎么诞生的:魔都咖啡简史”“‘博物馆之都’形成记” “ 一起‘扒火车’:魔都火车站简史”等切中读者兴趣点的主题。同时,在一些重要的日期,“志在YUE读”还会结合热点,推出相应主题。如在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推出“老底子的上海人去哪里看电影”;8月上海书展期间,将推出“书展来啦!解码上海出版背后的故事”;在“双十一”期间,推出“老上海‘剁手’指南:魔都百货一到十”……
据悉,每月“志在YUE读”开讲前,均会通过“徐汇文旅”“方志上海”发布活动预告,开通预约通道,方便市民读者参与。
发布会上,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向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赠送上海地方文献,供来馆读者参考阅读。
上海市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表示,地方志是徐家汇书院馆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志被誉为‘地方百科全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海先后开展了两轮修志,共计编撰300余部志书,全面、客观、系统地记录了上海城市发展历程,全景式呈现上海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为我们呈现一个奇妙却真实的上海。”
批知名餐饮单位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吃到罚单。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期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桂源铺、满记甜品、85度C等餐饮品牌旗下的门店存在违法行为。
85度C门店当天制作“后天”蛋糕
经查,津味(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老沪闵路分公司(85度C上海凌云店)擅自将3个彩虹酸奶蛋糕的制作日期修改为2020年3月10日后对外销售(实际制作日期为2020年3月8日)。该蛋糕单价为188元/个。
徐汇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标注虚假生产日期、保质期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违反该规定的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或者告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注销临时备案。
桂源铺门店用过期淡奶油做奶茶
2020年4月13日,桂缘(上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归昌路分公司(桂源铺上海融创精彩天地店)从上海志雨贸易有限公司进货84盒雀巢淡奶油(生产日期:2019年11月3日,保质期至2020年5月3日)。
5月5日,当事人又从位于浦东金桥的另一家桂源铺加盟店调拨了24盒雀巢淡奶油(生产日期:2019年12月4日,保质期至2020年6月3日)。
上述淡奶油共108盒,当事人将其作为食品原料添加入对外销售的“招牌特调奶茶”。
至案发,上述淡奶油除已在到期前使用掉的部分外,其余均已过期,但当事人仍继续用于制售奶茶,共使用7盒,剩余13盒。
当事人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食品,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满记甜品门店饮料菌落总数超标
2018年11月13日至2020年5月6日,信恒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市普陀区曹杨路1888弄20号一层104-2单元设有曹杨路分公司(满记甜品真如星光耀广场店),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该店已于2020年5月6日注销)。
2019年4月11日,普陀区市场监管局对上述门店经营的芒果冰(现制饮料)进行抽样,后经检测,结果为菌落总数超标。
根据上海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现制饮料》,冷加工现榨饮料和冷加工现调饮料的菌落总数分别不得超过10万CFU/毫升和5万CFU/毫升。
菌落总数是一个指示性指标,是指被检样品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培养后,每单位样品中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目,也就是通过未来细菌的成长情况,来“推测”这种食品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条件是否合格、可控,以及被细菌污染的程度。
菌落总数超标,说明相关食品生产加工时卫生条件不佳,可能污染食品的细菌较多,该环境下制作加工的食品更容易变质。
当事人构成了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行为,今年7月,普陀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作者:陈玺撼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