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想找人谈恋爱。”
“每次都心慌气短,胸里好像有只小鹿乱撞……”
“整个人超!兴!奋!在床上滚来滚去完全睡不着,非常想干点什么……”
“变得话多、办事效率极高!”
“……会想找人打一架。”
喝过的人这么说道。
心悸、话多、兴奋、睡不着、想找人打架、甚至想谈恋爱?听起来威力堪比江湖中耸人听闻的那啥药,一滴下去黯然销魂真要命。
其实呢,这东西在座的朋友们百分之99都喝过。它,就是以奶茶、咖啡为首的“快乐肥宅饮料”。其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港奶”,以高纯度茶为特点,让各路英雄豪杰欲罢不能,玩的就是心跳。
来,中过招的举个手!小九看看有几个人!
中招完之后你想过这些问题吗?为什么喝完奶茶、咖啡等等快乐肥宅饮料后”反应”会这么大?它们都对你的身体做了什么?难道是被人下药了吗?我们那么喜欢喝快乐肥宅茶,真的会上瘾吗??
1奶茶让人心悸兴奋?
撇开什么高糖高热量发胖不说,咱们今天来说一说奶茶带给我们的“心动”感觉。
这是奶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在作怪。
咖啡里有咖啡因就算了,怎么奶茶里也有咖啡因呢?
这还真没骗人,奶茶的原料中有茶,而茶含有茶碱和咖啡因。
虽然名字听起来不相像,但茶碱和咖啡因是两个好基友,长得很像,在生物和化学作用之下,很容易出现可逆变化。就如我们常喝的红茶、乌龙等来说,咖啡因含量都是比较高的。
一杯奶茶里含有的咖啡因完全可能不输咖啡。南京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经发布网红奶茶专项抽检结果分析报告,什么1 点点、CoCo 都可、奈雪の茶啊等等都被检测了,检测结果发现咖啡因普遍存在,含量最高的一杯相当于 3 杯美式咖啡或 6 罐红牛。
除了咖啡因,茶碱过浓和过量会容易“茶醉”,就是一些空腹饮浓茶或平时少喝茶的人,喝完茶之后感到不适,如心悸、全身发抖、头晕、四肢无力、胃不舒服、想吐及饥饿现象。
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喝完奶茶之后,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了。
其实,咖啡因还会通过更为复杂的神经机制提高多巴胺水平。多巴胺水平的提高,使用者便感受到才思敏捷、精神兴奋。说到这个多巴胺,小九之前也说过,人在恋爱的时候大脑皮层会分泌这个东西,所以如果产生兴奋、恋爱般的感觉,也不是没有道理。
2 兴奋,会上瘾吗?
有人因为咖啡因带来的兴奋而苦恼的同时,有些人会感到精神十足,甚至提高了工作效率。
咖啡因虽然会带来一些“反应”,但是它其实也是个好东西。
咖啡因除了能让你头脑清醒。还可以加快人体代谢,提高输氧能力。也可当做药物使用,它能使脑部的血管收紧,减少脑部血液流动,可以用作缓解头疼的“特效药”。即使是一次服用小剂量也能产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正性心理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咖啡因有利于预防II型糖尿病,对预防帕金森症也有神效。
咖啡因能增强体力、毅力和耐久度,有些运动功能性饮料里也有它。
要说“健康功效”,抗氧化或许就是咖啡和茶的最大优点。咖啡因能够让抗氧化酚类物质的功效翻倍。有研究显示,每天喝2杯或以上咖啡的人,其整体死亡率要比不喝咖啡的人低14%。
有好,也就有坏。凡事都有个度,过度就危险了。
快速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中毒。2015年年末,日本NHK电视台报道了一例:20岁年轻男子因为过量摄入咖啡因中毒致死。
这位小伙子在加油站工作,因为时常日夜颠倒,为了提神,经常将功能饮料作为日常饮料。
也许是提神的作用不够明显,他还服用含有咖啡因的药物,最终因为短时间摄入过量的咖啡因导致死亡。
虽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依靠大量咖啡持续提神。有数据显示,咖啡因成人口服致死量一般为10g,这个数值只有当直接消费纯品时容易达到。平时喝的奶茶咖啡,达不到这个剂量,撑死还比较有可能。
但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醒,虽然不至于造成死亡,咖啡因超出剂量会产生依赖甚至上瘾,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乏力等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咖啡因崩溃”。
喝多少是过量呢?如果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咖啡因摄入量标准,即健康成人单次摄入 200mg 以下、全天摄入 400mg 以下的话。以南京抽检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奶茶为例,咖啡因含量高达为 304.17mg/kg,如果一天喝 3 杯,就可能超标了。
3、平时喝奶茶可以注意什么
来,小九说这么多,再给你们总结点小经验。
①知道自己反应大的同学,最好不要喝茶啊咖啡啊浓度高的饮料了。在此特别点名指出港奶,别喝了。小九喝了两天都合不上眼。特别是睡前6小时,谁喝谁作死。
②每天的奶茶、咖啡要适量,不能过量。它的提神只是让你比较感受不到睡意,而不是真的把你的疲劳带走了。或者可以换换口味泡茶喝。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具有安神的功效,使得茶中的咖啡因释放的要慢,喝茶提神比喝咖啡更柔和一些,只要不是浓茶,也不会让你难受。
③老人、孕妇、儿童等人群属于比较敏感的人群,不宜过多摄入,否则会引起上文说到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④实在想喝的,建议不要空腹喝,可以吃点点心。不过这样一来,奶茶高糖高热量的名声不是白打的,再加上点心,你的体重也……(微笑)。
><>喝完想找人谈恋爱。”
“每次都心慌气短,胸里好像有只小鹿乱撞……”
“整个人超!兴!奋!在床上滚来滚去完全睡不着,非常想干点什么……”
“变得话多、办事效率极高!”
“……会想找人打一架。”
喝过的人这么说道。
心悸、话多、兴奋、睡不着、想找人打架、甚至想谈恋爱?听起来威力堪比江湖中耸人听闻的那啥药,一滴下去黯然销魂真要命。
其实呢,这东西在座的朋友们百分之99都喝过。它,就是以奶茶、咖啡为首的“快乐肥宅饮料”。其中的优秀代表就是“港奶”,以高纯度茶为特点,让各路英雄豪杰欲罢不能,玩的就是心跳。
来,中过招的举个手!小九看看有几个人!
中招完之后你想过这些问题吗?为什么喝完奶茶、咖啡等等快乐肥宅饮料后”反应”会这么大?它们都对你的身体做了什么?难道是被人下药了吗?我们那么喜欢喝快乐肥宅茶,真的会上瘾吗??
< class="pgc-img">>1、奶茶让人心悸兴奋?
撇开什么高糖高热量发胖不说,咱们今天来说一说奶茶带给我们的“心动”感觉。
这是奶茶中的咖啡因和茶碱在作怪。
咖啡里有咖啡因就算了,怎么奶茶里也有咖啡因呢?
这还真没骗人,奶茶的原料中有茶,而茶含有茶碱和咖啡因。
虽然名字听起来不相像,但茶碱和咖啡因是两个好基友,长得很像,在生物和化学作用之下,很容易出现可逆变化。就如我们常喝的红茶、乌龙等来说,咖啡因含量都是比较高的。
一杯奶茶里含有的咖啡因完全可能不输咖啡。南京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曾经发布网红奶茶专项抽检结果分析报告,什么1 点点、CoCo 都可、奈雪の茶啊等等都被检测了,检测结果发现咖啡因普遍存在,含量最高的一杯相当于 3 杯美式咖啡或 6 罐红牛。
除了咖啡因,茶碱过浓和过量会容易“茶醉”,就是一些空腹饮浓茶或平时少喝茶的人,喝完茶之后感到不适,如心悸、全身发抖、头晕、四肢无力、胃不舒服、想吐及饥饿现象。
也就不难知道为什么有些人喝完奶茶之后,为什么反应这么大了。
其实,咖啡因还会通过更为复杂的神经机制提高多巴胺水平。多巴胺水平的提高,使用者便感受到才思敏捷、精神兴奋。说到这个多巴胺,小九之前也说过,人在恋爱的时候大脑皮层会分泌这个东西,所以如果产生兴奋、恋爱般的感觉,也不是没有道理。
< class="pgc-img">>2、兴奋,会上瘾吗?
有人因为咖啡因带来的兴奋而苦恼的同时,有些人会感到精神十足,甚至提高了工作效率。
咖啡因虽然会带来一些“反应”,但是它其实也是个好东西。
咖啡因除了能让你头脑清醒。还可以加快人体代谢,提高输氧能力。也可当做药物使用,它能使脑部的血管收紧,减少脑部血液流动,可以用作缓解头疼的“特效药”。即使是一次服用小剂量也能产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正性心理作用。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咖啡因有利于预防II型糖尿病,对预防帕金森症也有神效。
咖啡因能增强体力、毅力和耐久度,有些运动功能性饮料里也有它。
要说“健康功效”,抗氧化或许就是咖啡和茶的最大优点。咖啡因能够让抗氧化酚类物质的功效翻倍。有研究显示,每天喝2杯或以上咖啡的人,其整体死亡率要比不喝咖啡的人低14%。
有好,也就有坏。凡事都有个度,过度就危险了。
快速过量摄入咖啡因可能引起中毒。2015年年末,日本NHK电视台报道了一例:20岁年轻男子因为过量摄入咖啡因中毒致死。
这位小伙子在加油站工作,因为时常日夜颠倒,为了提神,经常将功能饮料作为日常饮料。
也许是提神的作用不够明显,他还服用含有咖啡因的药物,最终因为短时间摄入过量的咖啡因导致死亡。
虽然这是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他依靠大量咖啡持续提神。有数据显示,咖啡因成人口服致死量一般为10g,这个数值只有当直接消费纯品时容易达到。平时喝的奶茶咖啡,达不到这个剂量,撑死还比较有可能。
但也是给我们的一个警醒,虽然不至于造成死亡,咖啡因超出剂量会产生依赖甚至上瘾,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乏力等症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咖啡因崩溃”。
喝多少是过量呢?如果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咖啡因摄入量标准,即健康成人单次摄入 200mg 以下、全天摄入 400mg 以下的话。以南京抽检咖啡因含量最高的奶茶为例,咖啡因含量高达为 304.17mg/kg,如果一天喝 3 杯,就可能超标了。
< class="pgc-img">>3、平时喝奶茶可以注意什么
来,小九说这么多,再给你们总结点小经验。
①知道自己反应大的同学,最好不要喝茶啊咖啡啊浓度高的饮料了。在此特别点名指出港奶,别喝了。小九喝了两天都合不上眼。特别是睡前6小时,谁喝谁作死。
②每天的奶茶、咖啡要适量,不能过量。它的提神只是让你比较感受不到睡意,而不是真的把你的疲劳带走了。或者可以换换口味泡茶喝。茶叶中含有茶氨酸,具有安神的功效,使得茶中的咖啡因释放的要慢,喝茶提神比喝咖啡更柔和一些,只要不是浓茶,也不会让你难受。
③老人、孕妇、儿童等人群属于比较敏感的人群,不宜过多摄入,否则会引起上文说到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
④实在想喝的,建议不要空腹喝,可以吃点点心。不过这样一来,奶茶高糖高热量的名声不是白打的,再加上点心,你的体重也……(微笑)。
文章来源:39健康网(www.39.net)
>来越多的青少年爱上喝奶茶。南都资料图
自从上了大学后,吴玉就很喜欢喝奶茶,一两天就喝一杯,对她来说,一天不喝奶茶就会没什么精神,还容易吃不下饭,只要喝了奶茶,当天就会感到特别满足。像吴玉这样隔三岔五就喝奶茶的年轻人并不少。今年,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团队对北京5281名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对象中有21.3%的人每周喝2-3杯奶茶,20.6%的人每周喝4-6杯奶茶。
奶茶爱好者们共同推动了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上涨。相关报告显示,去年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038亿元。但在茶饮消费规模上涨的同时,前述研究团队却发现,年轻人喝奶茶存在“成瘾”的现象,而奶茶“成瘾”与年轻人的不良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那么,街道上随手可得的奶茶,真的会让年轻人上瘾,并由此产生焦虑、抑郁吗?
不少年轻人奶茶“成瘾”
“没有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问题”
吴玉并非易胖体质,起初她长期喝奶茶也没有出现过任何身体不适,前阵子男友生病想劝她一起戒奶茶,她忍了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忍住。
到了今年11月中旬,吴玉因为腹痛难忍去医院做检查,发现便秘严重。医生劝她,尽量不要喝奶茶,吃饭要规律。她才开始试着控制自己,从喝奶茶改为喝果茶,从一天一杯改为一周一杯,不过这同样未能坚持太久。
吴玉每天还是会忍不住喝茶饮,她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前天,我买了一杯茶饮,被人拿走了,我又马上重新下单买了一杯,昨晚又喝了一杯。
与吴玉一样,今年21岁的小甲也是每天或隔天就喝一杯奶茶,这种饮食习惯从她初中就开始。于她而言,奶茶就像是一种零食,有的人喜欢吃肉,她不爱吃肉,偏爱奶茶。
小甲本身患有哮喘,医院的忌口清单列了足足两页纸,但是她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叮嘱,照常吃这些要求被忌口的东西,小甲认为吃完对身体也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于是,她对喝奶茶的态度也一样。
小甲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她不认为奶茶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就算有,也可能和“外卖致癌”“辣条添加剂多”同等程度,“反正有事再吃药或者忌口就好了”。
三周前,小甲因为咽炎咳嗽了十来天,这段时间里她还是一直喝奶茶,毕竟医生根本没有要求忌口,不过因为要准备考试,小甲决定近期改为喝无糖的奶茶或者喝牛奶。
几年前,杨妮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喝奶茶,天气热的时候一天一杯。她所在的广州大学城,有两个茶饮品牌卖的奶茶,单杯售价只要几块钱,喝起来毫无经济负担。于是,她跟同学聚餐时会买一杯,运动后会喝一杯,口渴时会喝一杯,去图书馆时再来一杯。
杨妮向南都湾财社记者直言,“当时觉得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喝两杯。”杨妮记得,大四那年,有一次她找工作时面试表现不佳,回到大学城,她就自动去奶茶店排队了,就是想让自己开心一点。
“当时应该是无意识上瘾了”,杨妮说,“有时候喝完奶茶一夜失眠。我也劝过自己不要喝,但是那时还很年轻,比较猖狂,觉得熬一晚半晚不是什么大问题,反正健康管理意识不强。”
直到后来,杨妮检查出因患有甲状腺疾病,心跳过快,她才开始戒奶茶。虽然不一定与喝奶茶有关,但她觉得自己喝完奶茶时也容易亢奋,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怦怦地跳得更快。但在自己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现在的杨妮有时候还是会心痒痒地想喝上一杯。
今年26岁的张颖从四年前就开始爱上喝奶茶,以前每天至少一杯,有时候出去玩一天还会喝两三杯。张颖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他也知道自己喝奶茶的频率比较高,也偶尔会去医院测血糖,但是他所在的建筑行业工作压力较大,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想吃点甜的,喝奶茶加小料,再配个小蛋糕。就这样,喝奶茶成为了张颖日常的习惯,心情不好的时候喝多些,心情好的时候也喝得多。
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
有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喝奶茶已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街头巷尾涌现了越来越多的奶茶店,也让他们几乎可以随时随地都喝上一杯。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3年新茶饮研究报告》,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国在业的新茶饮门店总数约51.5万家,较2020年底的37.8万家增长了超36%。
新茶饮的消费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前述报告,我国新茶饮消费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0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去年受到疫情影响,年增速仅3.5%,不过整体规模也达到了1038亿元。
由于奶茶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今年清华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做了一项研究,试图了解奶茶“成瘾”是否会对年轻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
这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北京的5281名大学生,平均年龄20.6岁。2023年8月,调查相关的论文《新型成瘾:青少年中新出现的奶茶成瘾问题》发表在《情感障碍杂志》上。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对象中33.7%的人一个月喝2-3杯奶茶,21.3%的人每周喝1杯奶茶,21.3%的人每周喝2-3杯奶茶,20.6%的人一周喝4-6杯奶茶。
有调查结果认为
奶茶“成瘾”与患焦虑症风险相关
除了“奶茶消费频率”外,该调查通过“持续渴望/依赖症状”“内疚感”“戒断症状”“耐受症状”“无法停止”“有意停止”等维度对奶茶“成瘾”进行测量。结果显示,女性和年龄较小的人与奶茶“成瘾”程度呈显著相关,而收入高低则影响不大。
该调查还测量了奶茶“成瘾”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显示,奶茶“成瘾”与年轻人不良心理健康结果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奶茶“成瘾”程度越高,患抑郁症、焦虑症和有自杀意念的风险就越高,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的影响后,风险分别高出了26%、22%和4%。此外,这个研究还发现了奶茶可以作为间接影响因素,在孤独感和焦虑、自杀意念等心理健康问题中起到中介作用。
不过,2023年10月,瑞士洛桑大学心理研究所的Juan Carlos Hugues等人在《情绪障碍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关于奶茶上瘾的爆料——对Qu等人(2023)的回应》,指出了前述研究的不科学性。
其认为,前述研究存在过渡泛化上瘾行为的问题,背离了物质上瘾最基本的物质有害性标准。其次,该测量标准采用了物质使用障碍标准(SUDs)来调查奶茶“成瘾”,导致可能将常见行为归为成瘾,并且容易变成“因果互证”。最后,抽样样本不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根据该研究下结论会带来对喝奶茶这一日常行为的污名化、病态化,若制定政策则会存在过度监管的风险。
焦点1
隔三岔五就想喝一杯,就是成瘾了吗?
像吴玉、小甲一样,经常喝奶茶的年轻人不少,这种一喝奶茶就隔三岔五想再喝一杯的状态就是成瘾了吗?
对此,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欧俏文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消费者喝的奶茶越来越多,主要是因为现在奶茶店遍地,加上奶茶的广告效应,才会导致消费量越来越高。此外,奶茶口感较好,比较甜,喝完会有一定的满足感,可以获得一些快乐多巴胺的分泌。不过,这种消费习惯跟上瘾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有一些人通过喝奶茶提神,主要是对奶茶中的咖啡因产生依赖,但这更多的也只是一种依赖行为,谈不上上瘾。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科主任皇甫丽同样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一般而言,有害物质才谈得上会导致上瘾,奶茶本身不是有害物质,糖分、碳水化合物摄入多了会对身体产生一些影响,但喜欢并习惯喝奶茶就像吃巧克力、喝咖啡或者其他食品本质上是一样的,更多是一种爱好。
皇甫丽认为,奶茶在物质性上不像毒品和香烟一样具有比较高的危害性,大众在对待喝奶茶这件事情上,无需特殊化、标签化,比起当作疾病来诊断,更需要做一些正向的引导。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欧阳俊在接受南都湾财社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些消费者喝奶茶就停不下来,是因为奶茶中含有糖分,糖分较高会刺激大脑神经分泌较多的多巴胺,让人兴奋愉快。奶茶很可能是给到他们一些情绪上的帮助。每个人在面对压力时的应对机制不一样,有些人会找朋友聊天,或唱歌,有些人在其支持系统里没有找到情绪释放的出口,就可能寻找替代物,这时候他们可能会找到奶茶、咖啡、香烟。
针对一些消费者难以戒掉奶茶,欧阳俊认为,主要也是因为如果奶茶能给其带来情绪价值,在他工作、生活上面对的压力没有发生改变时,单独把他的快乐系统抽走,肯定会让他感到难受。如果喝奶茶会让他心情舒服,那在遇到不舒服的情况时,他还是会喝奶茶,这个行为会慢慢巩固,像条件反射一样,越来越巩固时就容易变成一种“瘾”。但是,奶茶并不像毒品一样含有成瘾的成分,之所以会有成瘾的效果,主要是内心的反应机制导致的,奶茶只是刚好勾到的导火索。
不过,欧阳俊透露,奶茶很难谈得上真的戒不掉,它并不像其他真正让人容易上瘾的物品,奶茶忍一忍还是能戒掉的,临床上暂时没有接到相关患者的咨询。
皇甫丽同样认为,一些消费者出现了对奶茶的心理依赖,“一天不喝一次奶茶就没精神”这种类似“上瘾”症状,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奶茶,“奶茶只是焦虑、抑郁情绪的一种替代表现,源头并不在奶茶”。临床上她遇到有病人来咨询暴饮暴食或者是所谓“游戏上瘾症”,她认为这些“爱好”都是表征,关键是要发掘出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个行为满足了你的那些需求、渴望或者缓解了伤痛,这些才是‘瘾’出现的真正原因”。
对于皇甫丽的说法,杨妮深有感触。杨妮因为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疾病,心跳过快,她开始戒奶茶,并开始尝试着运动。但是后期,她又转向了汉堡炸鸡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在情绪有变化的时候,她就会想吃。杨妮表示,“有点暴食倾向,体重也跟着暴涨,但毕竟吃是我生活中唯一的乐趣。”
焦点2
有品牌茶饮咖啡因含量超过红牛?
多个品牌称具体含量不便透露
在采访中,多位医生认为,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根源不在奶茶。不过在营养科医生看来,奶茶喝多了确实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治医师曾婷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奶茶中通常含有糖,摄入过多的糖会导致热量较高,导致肥胖,从而增加患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风险。部分饮品会用代糖取代添加糖,代糖虽然热量极低,但是长期摄入对肠道菌群和胰岛功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许多奶茶中还含有植脂末,反式脂肪含量比较高,如果长期饮用,可能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奶茶中的植脂末常常成为话题的中心,随着消费者对茶饮中的植脂末越来越在意,今年以来,不少茶饮品牌都推出了宣称不含植脂末的产品。
就在11月29日,书亦烧仙草宣布,接下来全系饮品都为“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11月中旬,沪上阿姨在推出一款轻乳茶时也强调了是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无氢化植物油;8月,茶百道推出了4款真鲜奶茶,采用100%生牛乳,同样主打无植脂末、无反式脂肪酸、无奶精;7月,霸王茶姬宣布其旗下超2000家门店投入“0奶精、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的奶基底。
不过,除了植脂末、糖外,欧俏文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奶茶中含有的一些鞣酸、草酸,也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茶饮中含有咖啡因,人喝了之后可能会引起失眠。
曾婷表示,奶茶中含有的茶多酚、糖等元素通常不具有成瘾性,不过,茶饮中含有的咖啡因则可能导致成瘾。咖啡因摄入过量会诱发心率加速、心悸、四肢麻木等症状,同时对神经系统也会有一定影响;长期过多摄入还会引起血压和血糖的升高。
前不久,霸王茶姬公开了茶饮中的咖啡因热量就曾引起热议。霸王茶姬一杯580毫升的经典款饮品伯牙绝弦中咖啡因含量约为128毫克,同种规格的玫瑰普洱咖啡因含量约203毫克,其茶饮中的咖啡因含量甚至超过了自称能缓解疲劳的红牛饮料,2罐250ml的红牛咖啡因含量为75毫克。
南都湾财社记者向其他茶饮品牌了解其产品咖啡因含量的具体数据,多个品牌相关负责人透露,茶饮中含有茶确实会有咖啡因,但是具体含量不便对外透露。
曾婷建议,很多研究表明,大部分成年人一天摄入咖啡因在400毫克以内相对安全,体重比较轻的人,或者特殊人群,则要依照自己的适应能力来选择。例如咖啡因不耐受的人、孕产妇、经期女性、儿童、胃溃疡/胃炎患者等,应少摄入含有咖啡因的产品。
(应受访者要求,吴玉、小甲、杨妮、张颖均为化名)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詹丹晴 实习生 王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