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周杰伦一句“华流才是顶流”,不仅让这位实力派偶像的人气再度高涨,也加速了国风、国潮概念在广大青少年心中落地生根的进度。
《青花瓷》《本草纲目》《霍元甲》《兰亭序》《东风破》……一首首带着典型东方元素的流行音乐,至今在歌迷中传唱不息。
周杰伦的这句话,表现的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还有对“原创”二字的重视。因为独一无二,因为风格鲜明,在才华与个性的彰显中,让其粉丝们找到了偶像无可替代的坚实理由。
音乐这般,茶饮亦是。
国内茶饮行业发展近40年,台式、港式、韩式、日式、泰式,到如今风头正劲的“国风茶饮”。茶饮行业已然在风格上有了自己的理解,走出了一批风格标新立异、产品独树一帜的连锁品牌。
但,茶饮圈有个难题:一种风格或产品的成功会引来一群追随者,被模仿、被抄袭之后,苦心积虑创作出的个性被“同质化”逐渐削弱。
如何破解?
最近,成都的一个茶饮店给了我们一些思考。
成都茶饮品牌-屿蓝湾
>01 ■
让奶茶返璞归真
成都有个“不说鬼话”的茶饮品牌
以我自然,合物自然。
在人间,不说鬼话。
一路清凉,自此仙凡有别。
……
今年2月,我在成都出差,见到了屿蓝湾第一家全新升级的店面,由于匆匆而过,留下的印象“这是一家主打茉莉鲜奶茶”的店。
半年之后,我深感看走了眼。
屿蓝湾门店内
>8月18日,成都建设路的网红小吃街上,屿蓝湾的新店在此开业。在与创始人老姚近7个小时的聊天中,我找到了“国风茶饮”,或者说中国茶饮的另一种形态。
和大多数茶饮老板一样,入行8年的老姚是个“技术控”。品类选择、原料把控、口味拿捏,都有自己的独到理解。
只看门店招牌,或许你的感受和我一样,屿蓝湾是一家“茉莉鲜奶茶”的专卖店。但,这仅仅是一个表象。
屿蓝湾以茉莉鲜奶茶为招牌
>老姚说,最初的slogan是“绽放中国茶之美”,虽然是个人初衷以及品牌的核心理念,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表达太空泛了。在还未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前,将消费者更有感知的一面展示出来,更清晰。
选择茉莉作为主打,有三个考量:
01 茉莉花在茶饮行业中是一个高频出现的品类,各家都有。这样一个普及性的品类,易于被消费者所接受。
02 从文化角度而言,茉莉花在古诗词中常被提及,更有《好一朵茉莉花》这样广为流传的歌曲,是国风元素的经典代表。
03 茉莉花的香气独特优雅,个性十足。在鲜奶茶中能够起到茶感、花香自带BGM的效果。这也是“茶饮追香”中最具辨识度的品类之一。
问题来了。几乎每个品牌都有茉莉花产品,屿蓝湾的有何不同?这就得从店里的那个“茶筐”说起。
店面中,屿蓝湾有一个“特殊展位”,用一个竹篓将泡好过滤后的茶叶放置其中,取名曰“余茶自取”。
“余茶自取”区域
>你可看到店员从操作台把泡过的茶叶底,倒进“筐”(焙茶笼)焙干,方便消费者携带,并感知茶的自然清香。
这顿操作明明白白,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家的茶未加科技与狠活。消费者带走的茶叶会被装入特制的茶袋之中,晒干后可作为香囊。
自然,就是屿蓝湾赋予自家“茉莉鲜奶茶”,乃至整个产品线的主基调。
屿蓝湾产品
>做奶茶的同行都知道,用鲜奶、原叶茶制作奶茶时,最难的是在茶香、茶感、奶味中获取平衡。主要原因在于原物料的不匹配。
幸运的是,在新茶饮近8年的发展过程中,连锁品牌已在供应链端逐渐找到答案。
以屿蓝湾的鲜奶茶为例,奶底选择的是新希望的7日鲜牛奶,为了增加整杯饮品的醇厚度,则会添加塞尚的天然奶基底,与茉莉花茶搭配后,我们会发现其花香在中段、尾端间均能贯穿,更为重要的是不会产生挂喉与油腻感,用一个词语概括,可称之为“干净”。
屿蓝湾产品
>除鲜奶茶外,屿蓝湾也卖鲜果茶。鲜果茶如何体现自然呢?答案仍在选材上。
杨梅,是一个让茶饮连锁“爱恨交织”的品类。爱其风味独特,恨其稳定性差。
杨梅的痛点主要有三点:一是成熟度不够,果味不足;二是成熟度过高,会产生发酵味道;三是容易生虫。
老姚研究杨梅多年,对于自家原料做出三个要求:
01 在杨梅开始生虫的季节前进行采摘。
02 采摘时尽量多的保留其梗的长度,因为梗越长,其鲜度更易保存。
03 采摘后的杨梅快速运往加工工厂,生产为符合屿蓝湾标准的杨梅原料。
选择自然的茶、奶、果、糖等原料,将这些元素再进行排列组合,就是屿蓝湾店内所展示的“以我自然,合物自然,让奶茶返璞归真”的实际动作。
屿蓝湾产品
>在人间不说鬼话,则是表达品牌说到做到、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
这句话也有他意,如今的茶饮几乎在每个传统节日都会有营销动作,但被大多数忌讳的“中元节”少有提及,而此句话被屿蓝湾印在了大大的纸袋之上,作为“中元节”的限定周边。虽不刻意宣导,但却将传统文化运用到极致,可见其品牌对文化的理解之深,运用之极。
超凡于自然,是对“仙”的定义。
以自然之物为饮品根基,以文化属性升华饮品,让消费者在感受自然之物时,又在精神界面中获得超出物质的体验,这也就是那句“自此仙凡有别”的释义。
屿蓝湾中元节海报
>字字不提文化,又处处尽显玄妙。
屿蓝湾的玄妙不只在于产品,也体现在店面设计之中。
02 ■
中国风茶饮的N种可能
屿蓝湾先选择了“新成都风”
新茶饮,产品起始于港式、台式或欧式饮品,又超脱其中。
茶,这个有着几千年传承的自然之物,在历史变迁、沧海桑田之中,与建筑、音乐、绘画融合,形成了雅俗共享,能登大雅之堂,能入市井之家的“人间良药”。
茶馆,则是这一人间良药的绝佳承载。
川渝两地,茶馆林立。
青砖、竹椅、石凳、天井,或者露天的坝坝茶,形成了独特的“川式茶馆风”。烟火之气、诗与远方,在一盏茶、一张桌、一把椅的纵横阡陌中被完美演绎。
身处成都的屿蓝湾,借鉴老茶馆与当代美学空间两者的特征,将现代年轻人所追寻的闲情雅致、潮流时尚,巧妙地合二为一。
屿蓝湾门店内
>建设路上的屿蓝湾,整体以竹、木、石为视觉基调。进门是点单休息区,7步之后进入“阶梯大堂”。石梯为凳,光影做饰,简约之中却令人有了一种进入博物馆的空间交错之感。
再往里入,则是一场时空变化。
内庭白墙灰底,青瓦地砖,原木桌椅,再加上灯光的效果,像是走入了四川民居中的天井。仿佛间穿越至上个世纪30年代,闹市中的喧嚣戛然而止,市井中的悠闲迎面而来。
此间,听见一位外地游客小声议论,这个店要把“成都采耳”引入,在此一游,就能将成都茶馆文化体验得酣畅淋漓。
屿蓝湾门店内
>老姚是个茶饮人,也是个地地道道的成都人。将成都的茶文化、成都的生活气息,融入至屿蓝湾的店面中,是他对品牌的另一种期许。
外地游客的议论,或许正是对老姚所做努力,最好的认可。
///
屿蓝湾门店内
>如今的茶饮,不再只是一杯饮品,有人将其称为“社交货币”,其精神属性越发明显。
消费者对于茶饮的感知,也不再只是价格、原料,也在于店面装修、包材上的文字与图案能否让其心声感动,产生共鸣。
消费者永远是猎奇的,一个品类的不同表达,往往是吸引他们对新品牌前往打卡与购买的基本理由。如何为消费者创造这种理由,就成为了茶饮品牌竞争力中的重要一环。
在万千种风格中,屿蓝湾用合物自然、用成都文化,找到了品牌阶段性的定位。我们难以用“世间绝无”去概括和形容,但确能让人眼前一亮。
做自己,或许就是茶饮行业内卷下最好的“流量密码”。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末2天,茶饮老板都在沸腾。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又回来了,而且热度比去年还高:
史上最高营业额、排队N小时、忙到失去手臂、累晕在奶茶店……各种爆单的消息霸占了朋友圈。
大家到底创造了什么“神仙业绩”?我在全国范围内找了十几个品牌的老板,做了一个小调查。
“秋一杯”引发集体爆单!
有老板累晕在店里
万万没想到,今年的“秋一杯”,比去年来得还要早一些。
去年9月,秋分时节,“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上爆红,掀起了一阵奶茶热。
今年8月7日,刚刚立秋,一大早朋友圈、微博就刷屏了,而且热度比去年更胜一筹。
我马上询问了朋友圈的茶饮同行。厦门品牌快乐番薯,在疫情+下雨的双重压力下,仍然卖出了今年最高营业额。
东北品牌700CC的一家门店,一小时超过100单,全天营业额超过了1.3万。
700CC一家门店在8月7日的销售情况
>云南的麒麟大口茶,接连爆单排队超过2小时。
麒麟大口茶
>湖北荆门的百特茶,响应疫情防控要求主推外卖,8月7日当天外卖从早到晚,出杯量超过平时的2倍,老板和店员“几乎累晕在店里”。
而悸动烧仙草,超500家门店营业额过万,外卖营业额涨幅178%,外卖订单量涨幅152%。
云南小店喏喏茶,6个小伙伴一天出杯2000+,美团一天577单,创造了5年营业额之最、出杯速度之最。
书亦烧仙草更是直接在微博发了一条消息:“各位亲爱的伙伴,因今天门店爆单,导致部分订单配送时效延长,对此造成各位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延迟感到抱歉。”
“秋天的第一杯咖啡”,也因为接着奶茶的高光出现供不应求,均价6~8元/杯的幸运咖,多家门店日营业额破万。
朋友圈里的非茶饮行业人士,也都不约而同的在朋友圈晒奶茶。
立秋当天晚上,微博热搜紧跟其后,“喝完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失眠了”的热搜,阅读量过亿,在一些同城热搜榜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又来了#排到话题量第一。
还有网友真情实感吐槽:“我就想在奶茶店兼个职,没想到死在了‘秋一杯’手里!”
“3个人,平时三四千的业绩,昨天卖到了九千,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半,没吃饭、没坐一下,忙到崩溃,发誓以后永远不在立秋当天喝奶茶……”
为什么今年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比去年更火了?
秋天第一杯奶茶
为什么今年更火了?
如果说去年的火爆,是毫无防备,那么今年的火爆,可以说是“早有预谋”。
1. 茶饮品牌早已“摩拳擦掌”
蜜雪冰城官微在8月7日早上7:55分,就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话题,发出了“下次见面,你想请谁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当天中午12点,又在微博发起活动:“转发@你在乎的人,雪王送奶茶桶”,下午17点又专门为以“秋天第一杯奶茶”为主题,制作条漫。
古茗则邀请代言人章若楠,到古茗杭州的滨江天街店做一日店长,给粉丝们做“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喜茶的官方微博在秋分当天下午发出思乡龙眼即将下线的消息,并倡导大家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留给它们。
除此之外,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益禾堂等品牌纷纷以#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为话题发布微博,该话题的阅读量已经突破24亿,讨论量超过110万。
在微信公众号,品牌也在立秋之前就已经开始营造气氛:
深圳品牌“屿蓝湾鲜果茶”在8月6日,就发出了“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微信内容。“人在茶在”在微信公众号发出“秋天的第一桶奶茶”倡议,并且放出了新品6.7折的福利款。
一些中小品牌在线下也都做好了准备,新乡封丘的海狸甜时甚至提前早早制作了“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吸管立牌,烘托氛围。
2. 冠军“奶茶控”玩梗,助推热度
奥运冠军也按捺不住对奶茶的向往,8月7日当天,陈若琳晒出郭晶晶的手工奶茶,并晒出两人合照发文称,“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我郭姐给我做滴,幸福的冒泡”。
另一个奥运冠军何雯娜,则在昨天下午13:47,在家边看奥运会边喝奶茶,并发文“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搭配靓丽的花泳比赛,赏心悦目”。
冠军、明星的加入,助推“秋天第一杯奶茶”热度攀升。
3. 大V加入,“秋一杯”覆盖全网
微博粉丝1.03亿的头条新闻发微博:“比起贴秋膘,喝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显然是更要紧的事,网友纷纷去奶茶店排队了!”单条微博转发量3610、讨论量4381,超过了其平时的其他微博内容。
就连大熊猫也躺着中枪,因为没有及时睡觉,被萌宠博主发布了#喝完秋天第一杯奶茶失眠了#的话题。
吃喝玩乐博主,则纷纷在各大平台账号上发布如何在家自制“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教程。
8月7日、8日,B站大量博主上传奶茶测评、教程
>各平台大V都纷纷发文、发视频,蹭“秋一杯”的热点,只要你在这一天看手机,无论微信微博,还是抖音快手,都逃不过“秋天第一杯奶茶”的围攻。
4. 一场全民参与的“奶茶狂欢”
这个周末的朋友圈,就是一场大型秀场,不管是老板请,还是老公送,或者是和闺蜜一起喝,最不济的也要在家泡杯红茶加上特仑苏。
和去年纯在消费者端发力不同,今年从素人到明星,从消费者到品牌,从行业到平台,从朋友圈到社交平台大V,大家一起合力打造了一场热度更高、范围更广的“秋天第一杯奶茶”狂欢。
如果说双11是电商的节日,那么“秋天第一杯奶茶”,能成为新茶饮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吗?
“秋一杯”,会变成奶茶狂欢节吗?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已经列入了2020年十大网络用语。
微博上一个#为什么立秋要喝奶茶#的话题下,一个高赞回答是“因为希望在微凉的秋天,收获第一份温暖”。
“这已经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快乐番薯品牌负责人说。
本质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一种低成本、轻操作的社交货币。和晒房晒车晒包晒表相比,52块钱,能把恩爱秀得清新脱俗,何乐不为?
它甚至变成了一种聊天时的“破冰问候”,和去年七夕的孤寡青蛙类似,这些神操作的爆红,都是在群体性孤独心理下,一种对惊喜或温暖的“上头”。跟风过后,收获自我认同与心理满足。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新茶饮行业又一次全民级别的破圈,甚至大有和双11一样成为每年固定消费节的趋势。
形成消费节的意义在于,在每年固定的时间段里,人们会产生自发的群体行为,商家也更便于借此来来引导用户消费。
电商平台的双11购物节,带动了个体经营、信息科技以及快递行业的繁荣。
而目前来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需要行业、媒体、消费者共同努力持续打造,才能形成固定的“奶茶节”。
虽然和双11相比,现制茶饮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但当奶茶从一种商品,变成一个社会现象、一种文化、一个节日,相比于其他类型饮料而言,这是就是一种行业的胜利。
而当“秋天第一杯奶茶”把秋天变成一个充满温暖的时刻,让人能用花钱找点乐子的方式,从日常琐碎的焦虑中逃离,也是一种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
届年轻人,越来越爱索取情绪价值了。
最近,代数学家就抓住这点,上架新品“躺平拿铁”,上市当天就破了新品记录,实现了销量的“断层Top1”。
其实,换个角度看,今年卖得好的产品,从原料到创意,多少都带点“情绪属性”。
怎么理解呢?
销量“断层Top1”
一款劝年轻人躺平的咖啡热卖
品牌上新,越来越懂情绪撩拨了。
昨天(9月20日),代数学家联名塞尚上了3款很特别的咖啡:“躺平拿铁”、“都会过去的澳白”和“我没事美式”。这有点丧又有点挣扎的名字,希望在越累越卷,越卷越累的时代,表达一种“躺平是为了更好地出发”的生活态度。
这种戏谑的方式,正打在年轻人的嗨点上:一边喊着躺平,一边停不下“内卷”。产品一推出,上市当天就破了新品记录,实现了销量的“断层Top1”。
很多顾客反馈“终于看到无乳糖奶的门店应用,乳糖不耐者要奔走相告了”。
当然,“躺平”不止是个概念,要真的和产品契合才有价值。
两款奶咖升级使用了塞尚0乳糖超滤奶,奶味自然清甜,并且0乳糖,不会带来乳糖不耐,主打一个肠胃舒适,心情松弛。
起码在喝奶咖这件事上,让年轻人可以无忧躺平。
把情绪深刻表达,代数学家还和塞尚联名做了“躺平卡”,购买产品限量赠送的“反骨帆布包”。
总体来说,不管是在店里点单喝到的产品,还是可以带回家的趣味周边,品牌都在替年轻人表达着情绪,有时躺平、有时反骨,但累了就可以到店里休息一下,打造心灵疗愈感。
透过代数学家这一系列动作,我们换个视角看饮品上新,会发现:好的产品除了风味,都多少带点情绪属性。
< class="pgc-img">>用产品表达品牌情绪
最近很流行
复盘近期新品,每一款新原料、新产品的推出,都在营造和品牌高关联度的“新情绪”。
1、真:奶基底升级,明朗且迅速
8月,茶百道推出的“真鲜奶茶”获得市场好评。据了解,为了更好口感,这款产品坚持以天然成分为主,奶基底以21天鲜奶搭配特调高原牛乳,主打“真好茶、真鲜奶、真纯净”。
以及7分甜、ARTEASG奶茶、阿水大杯茶等多品牌,都开始使用升级的“0植脂末、0反式脂肪酸、0奶精”的真奶产品。
代数学家使用的这款塞尚0乳糖超滤奶,强调0乳糖,也是通过真实的成分表现,凸显乳制品本身的健康、真实、功能价值。
同样,在消费领域,乳蛋白4.0g/100mL的特仑苏、酶解的0乳糖牛奶等乳制品,都是在用具体指标强化高品质价值。
用一眼可见的“真”,传递最直观的健康姿态,产品是最直接的载体。
2、醇:体现风味价值
更容易被感知的,还是在口感上。
比如近段时间,轻乳茶产品在饮品店流行。成都品牌屿蓝湾做得格外用心:不仅茶叶精选特级茉莉鲜花和茶胚窨制,奶底也选用鲜牛奶和塞尚的天然奶基底复配,以增加风味的醇厚度,达到茶香、茶感、奶味的平衡。
代数学家用的这款奶,也在强调自带清甜感,和中浅烘咖啡豆搭配能中和酸味,和深烘豆子搭配能中和苦味,体现更好的适配性。
奶的风味,来自于技术。
据了解,这款0乳糖超滤奶选用的是来自宁夏北纬38°黄金奶源带的高品质生牛乳,利用超滤膜分离技术物理分离部分乳糖,再通过酶解工艺,将乳糖深度酶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最终达到不含有乳糖成分、风味清甜、口感醇厚顺滑的特点。
无论运用于咖啡、茶饮中,还是直接饮用,都能让消费者感受到最直接的风味优势。
8月底SIAL CUP 咖啡师全能赛中,这款奶也得到冠军选手和专业评委的一致认可,无论风味表现、与咖啡融合度、以及打发奶泡的表现,都达到了赛级的水准。
此前的CBC总决赛,季军选手苏旭东也选择了塞尚的0乳糖超滤奶作为牛奶咖啡环节的乳品,0乳糖中单糖的甜感中和了烘焙度较浅的咖啡豆的酸度,更加凸显了豆子的风味。
3、潮:持续创新带来尝鲜欲
咖啡品牌里,体现更明显的,是通过多上新传递品牌创变能力。
根据咖门《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取样9个连锁咖啡品牌,在2022年上新291款产品。再结合饮力实验室推出的月度产品报告,2023年咖啡品牌上新数量较2022年还在增加,每月至少上架4、5款,且类型更多样。
具体到产品上也很有亮点。比如Peets咖啡的红波旁蜂蜜气泡美式,一杯美式产品,不仅加入气泡水实现更丰富刺激的口感,还融入一款塞尚的“透明牛奶”,进一步刺激其果香风味。
还有星巴克的冰震浓缩、代数学家的0乳糖奶咖、瑞幸的茶咖、酱香拿铁产品等等,都在通过新工艺、新原料快速上新,打造新潮、有创新力的品牌形象。
到任何时候,“足够特别”,都是一种对年轻人有天然吸引力的产品特质。
< class="pgc-img">>代数学家这个品牌,犹如其名字,从2015年在苏州创立至今,一直以科学的信念、甄选世界优质咖啡豆,出品咖啡。
比如这款躺平拿铁的制作,使用的K1拼配咖啡豆,是以云南水洗咖啡豆为基础,增加日晒发酵型的云南搭配清新风味的埃塞俄比亚以及坚果风味的哥伦比亚进行混合的豆子。
这一套精选和拼配下来,可以让消费者在黑咖啡中喝到焦糖、柑橘、烤坚果、乌龙茶等香气,在牛奶咖啡中衍生出陈皮、白巧克力以及奶油饼干香气。
如果想要更具风味特性的咖啡豆,还可以尝试S系列咖啡豆,以城市苏州为主题进行每月上新,为消费者不断升级咖啡体验。
高品质、仪式感、调性、生活方式,是精品咖啡自带的质感和优势。如今,不止咖啡豆,这份质感也在通过乳制品等更多类型原料传递。
而当一款产品,从风味引领进阶到生活态度引领,无论是“躺平”还是“反骨”,都会让年轻人找到认同、主动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