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的核算成本和收入对于餐饮业很重要,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有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房租及水电等等,这些成本怎么核算?可以通过销售额的计算、不同菜品的利润分析等,只要了解清楚,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还是可以提升盈利能力的,下文还有餐饮行业的成本管控制度,学习一下吧!
餐饮行业成本和收入核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餐饮业成本管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655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蔡大柒
预测净利润增长 59%
萨莉亚又赚麻了
日本连锁餐厅萨莉亚发布预测称,2024财年(截至2024年8月)的合并净利润将比上财年增长59%,达到82亿日元。
更早之前的合并财报显示(2022年9月-2023年5月),营业利润增至上年同期的3.4倍,达到35亿日元,包括中国业务在内的亚洲业务起到拉动作用。
重新开放线下用餐的2022年财年(2021年9月1日~2022年8月31日),萨莉亚快速回血1442.7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74.12亿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56.6亿日元,折合人民币2.91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3倍。
这其中,依旧是中国市场贡献最大。
两年财报数据显示,这个“最low的西餐厅”,在一片颓势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赚得盆满钵满,独自美丽。这背后,萨莉亚是如何“抠抠搜搜”,降本增收,发展壮大的呢?
低价竞争时代
萨莉亚在打一场“准备十足”的仗
在解读萨莉亚的“抠门大法”前,先要了解下萨莉亚在日本创立的故事。
1967年,第一家萨莉亚在日本千叶县开张,彼时的创始人正垣泰彦还是一名东京理科大学的大四学生。
起初的萨莉亚以西餐为主,生意非常惨淡,几乎无人光顾,还在第9个月时遭遇了一场大火,被烧个精光。
被母亲鼓励重新振作起来的正垣泰彦四处借钱,重新开店,分析当地餐饮后,发现了意大利餐饮这一市场缺口,转作意大利菜。
虽然调整了市场定位,但生意一直没好起来,正垣泰彦研究了好久,最终采用了降价大法,先降30%,没人来,再降50%,还没人来,最终降到70%时,迎来了食客的大爆发。
“真正好的东西,应该是既便宜又好吃。”正垣泰彦的理念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餐饮9.9元套餐风行的当下,萨莉亚是老前辈,在降价潮中真实打拼过的,经验丰富。这是萨莉亚在这两年大赚特赚的原因。
此外,还有与时代背景的“深度契合”。
1992年,萨莉亚开始腾飞,门店数激增。此时日本正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经济持续低迷,1992-1999年,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均为负增长,人变穷了,口袋里没钱了,高性价比又不难吃的萨莉亚自然成为了最优选。
日本90年代的餐饮状况与当下的中国餐饮有一定相似之处,萨莉亚的“90年代腾飞”在中国再次复刻。
我,萨莉亚,不仅要打弹药充足的仗,还要再打一次“低价时代的搏杀战”!
时代契合,降价能打,这是萨莉亚这两年财报中亚洲业务,特别是中国业务表现突出的原因。
萨莉亚的“省钱大法”
靠什么掀翻三座成本大山?
14块的肉酱意面,9块钱的玉米浓汤,20多块的披萨,60一瓶的红酒,还有18元的焗蜗牛……这样的物价,简直是“穷人”的快乐天堂。
接近100种菜品,包括牛排、披萨、意面、甜品、冰淇淋多个品类,30元吃饱,50元吃好,100元就能吃出减省版的法国大餐,面对食材、人工、房租成本三座成本大山,萨莉亚有着怎样的省钱大法呢?
选址:热门商场“偏门位置”
常去萨莉亚用餐,总有这样一种体验,满商场找萨莉亚,它不是开在犄角旮旯,就是藏在电梯后面。但高性价比的强烈引力又会指引你,坚定地找到萨莉亚!
萨莉亚当前主要门店大多集中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门店多开在城市的热门商场内,交通便利,人流密集,但都不是黄金铺位,大多是偏一点的地方。
这样既享受了商场的高流量,又避免了高额的房租成本。
在装修方面,萨莉亚不搞花头,不搞主题店,千店一面,简单为主,吃过千百家萨莉亚,总有种在吃一家的错觉。
萨莉亚甚至还会盘下一些竞争对手倒闭的门店,装修、设备接着用,能省则省,简单装修下,直接开门营业。
食材:从土地到餐桌的全套供应系统
萨莉亚的超低物价,背后有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的支撑。
在日本,萨莉亚的番茄种子是自研发的,还有种植、养殖基地。
像萨莉亚就有特定品种的生菜育种权,将种苗交由农户生产,由于育种期的严格把控,生菜品质的均一性得到了极大提升,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性。
此外,食材是直采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蔬菜来自日本,红酒来自意大利的自有酒庄,肉类来自澳大利亚的牧场。
在采购方式上,萨莉亚以N年的方式进行采购,也就是每年采购N斤食材,采购量固定,价格也固定。这样子会有效避免价格变动带来的成本增长。
此外,萨莉亚还在日本有六家工厂,澳大利亚有一家,为门店供应基本食材、肉类和乳制品。
早在十年前,萨莉亚就实现了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采用了供应链的数据化+无线点菜机,来管理供销存系统的数据。
进入中国后,由于种种限制,萨莉亚只能采用第三方合作的形式采购食材,但N年稳定采购的合作方式被保留了下来,让采购成本稳定下来,不会出现特别大的波动。
人力:有限的时间,服务效率最大化
在人力成本上,萨莉亚固定服务员不多,有很多兼职员工,主要向学生、家庭主妇等无经验人群进行招募。
管理特点则是有效时间内效率最大化,上菜时要一次端很多菜,回厨房时也不能空手回,要把空盘子端回去,餐桌上不能有空盘子。
餐饮人该向萨莉亚学什么?
当下的餐饮业,呈现着极其矛盾的状态,一边是品牌的急速扩张,另一边是倒闭潮不断袭来,一边是各种食材涨价,另一边是餐饮低价战频频打响。
餐饮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哪?或许萨莉亚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回归基本,不断提高效率。
正如创始人正垣泰彦曾在《萨莉亚革命:世界独一无二的餐饮连锁诞生秘话》一书中写道:
“连锁的本质并不是要做出生意多么兴隆的店铺,而是要做出销售额平平,但仍可以产出足够多利润的店铺。”?
没有计时漏斗和服务员真切的承诺,10分钟内萨莉亚就能把菜上齐。在日本的萨莉亚,每位顾客的平均逗留时间只有15分钟。
萨莉亚高营收的背后,是超高的翻台率。而餐饮人可以更多研究的思路,就在于如何“一边省着钱,一边多赚钱”。
方法之一是中央厨房的建立,所有原材料都在中央厨房处理好,在门店厨房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烹饪,只需要将加工好的食品,按标准加热,上桌即可。
萨莉亚的厨房,号称没有一把菜刀。
这样的高度标准化一方面能降低用人标准,降低人力成本(不仅不需要那么多员工,更不需要成本特别高的厨师),将每个人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同时还能缩减厨房的面积,变相扩大了前厅
方法之二便是萨莉亚神奇的部门——“工学部”,就是通过各种细节的优化来提升效率。这些优化是日本精细化管理的极佳体验。
比如专门的番茄切割器,5秒钟就能切好番茄,不用一刀刀切;比如特质的沙拉酱,丝滑柔顺,省去摇晃的3秒钟,能轻松挤出。
再比如专门设计的拖把,有自动加水功能,轻轻一摁,就能自动流出水,省去了繁琐的打水环节。
虽然只有三五秒,但每日重复的次数,再加上门店数,就能积累出巨大的数字。每一处细节的调整都能产生大效能。
总结来看,餐饮人所能尝试的,除了参考萨莉亚在选址、食材、人力等方面的传统降本增效思路,或许也可以换个角度,用制造业的思维来“重塑”餐饮业,通过提升各个环节的生产力,降低人力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来提升整体的生产力,进而真正做到“一边省着钱,一边挣着钱”。
个做餐饮的朋友最近很苦恼:餐厅每天生意都不错,一年忙到头,结果年底一算账,发现不但没赚钱,而且还亏了不少!这是为什么?
其实就是财务管理出了问题,没有提前计算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关系,光看到了营业额,却没看到你的成本花费比营业额还高,这样又哪来的利润呢?餐厅老板想要赚到钱,就首先要考虑好你的营业额去掉你的成本后,还能剩下多少。
那么餐厅成本包括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一、租金成本
现在出来创业开餐厅的人,大多都是租的商铺,所以这个租金成本是最不能忽视的,在所有成本里面也是租金成本占了大头。不同地段,不同大小,租金相差很大。
有个做酸菜鱼的朋友在杭州黄金地段的某商圈租了个店面,该地段客流量是真的不少,每天都有很多客人进店,但是租金也贵,一年四十万,去掉其它成本,累死累活挣个四五十万,也只能抵个租金。
而另一个朋友,在一个小商圈租了个铺子,做的是川菜馆,租金只要七八万,附近顾客虽然少了点,但是用了一些营销策略之后,顾客上来了,生意也还行,一年下来,纯利润也有二三十万。
从这两个例子也可以看出来,租金成本不可忽略。餐厅老板一定要把握好租金成本在整体财务支出中的比例,并估算预期收入和成本的差值,才能做出合适的方案。
< class="pgc-img">>二、员工成本
随着我国物价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员工工资也越来越高,而在服务行业,老板要考虑的除了员工工资外,还要考虑如果员工流动太频繁,员工成本会更大。
有个中餐馆老板前段日子就跟我诉苦说,好不容易花一年时间培养出几个得力员工,结果过完年就跳槽了,又要花时间重新招人、栽培,又费时间又费精力,培养阶段还不敢放心把客人交给新人服务,导致店里忙的时候整个大厅就一个员工服务,给很多客人留下了坏印象,生意也变冷清了。最后算下来由于员工流失率高损失了店里一大笔钱。
过完年员工集体跳槽,那就说明你工资没给到位或者说没给人上升空间,让人觉得这家餐厅待久了没希望。最好的做法就是雇佣员工的时候就要看仔细,需要吃苦耐劳有上进心的,工资不可以太低,平时也不能压榨员工,该给的福利都要给,并且给这些员工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让每个人都有上升的空间,才能减少员工流失率。
三、材料成本
一家餐厅的材料成本也是每天的固定开支,在材料上一定要多上心,选择优质价廉而且信誉好的供货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千万不能昧着良心用不好的材料,以次充好,也不要抱着侥幸的想法,以为不会被发现。老话说得好,夜路走多了,总会遇见鬼。
前段时间有家非常有名的火锅店就被爆出来,用的材料很多都是隔夜货,非常不新鲜,甚至馊了都还端上桌。这件事经过媒体的报道,人人都知道这家店的菜不干净,上门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少,后来就直接倒闭了。
< class="pgc-img">>当然如果良心做餐饮,材料用得好了,成本也会更高,很多餐厅老板在这方面也花费了很多成本,如何减少这方面的成本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库存。挑出几样顾客常点的菜放在菜单上,剔除一些顾客不常点的菜,只储备热销菜的原材料,这样也会跟着减少库存,避免材料的浪费。
四、营销成本
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营销推广无处不在。做餐饮的或多或少都会做一些营销活动,但由于餐饮人本身对营销渠道的不熟悉,导致花很多成本但是没有达到什么效果。
有个开火锅店的张老板,在网上找了个活动策划师,帮自己策划了几场营销活动,砸了十几万下去,顾客倒是有来一百多个,但都是为了占便宜来的,而且来了一次就走,根本没有再持续消费。像这种营销成本就是纯浪费的。
当然不是所有的营销方式都是赔钱的。有个在苏州开中餐厅的朋友就很聪明,他也请了专门策划活动的人员来做营销活动,但是在做推广之前,会提前把营销方案的可行性都分析研究一下,再进行小范围的测试,测试结果如果是可行的,才会大范围推广。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社群营销把老客户聚集在一个群里,通过拼团、砍价、优惠券、抽奖等商家服务工具在群里、朋友圈进行推广宣传。通过老客户的转发分享形成裂变,带来好几倍的潜在客户,然后再发店铺优惠活动,给店里增加了很多生意。
营销是一家店的核心,营销才有生意,所以营销成本也是一定要考虑在内的。
< class="pgc-img">>另外,实体店营销中还有很多方法和策略可以尝试的,如果你想获取更多营销方案,可以看看公众号导流宝。导流宝提供各种免费的商家活动工具与活动攻略,并且拥有72投广告平台的广告资源,覆盖8亿多用户,分分钟带来1000客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