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业是英国受疫情冲击最为严重的行业之一。英国政府为促进餐饮业的尽快恢复,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半价优惠”活动,由财政部补贴一半的餐费。客流量恢复明显。
为鼓励民众外出就餐,从而刺激餐饮业以及周边零售业尽快从疫情打击中恢复,英国财政部推出了“就餐即帮忙”“半价优惠”的活动。根据规则,英国境内的餐饮业实体店,只要注册参与活动,就可以在8月间的每个周一到周三,为店内就餐的客人提供半价优惠,而另一半餐费则由英国政府补贴。其间这一优惠可以不限次数使用,但同时也有限制条款,如 “酒精饮料不包含在餐费内”,每人每餐最高优惠10英镑,约合人民币90元等。据报道,参与活动的店铺超过85000家,涵盖了麦当劳、星巴克等连锁店,米其林星级餐厅,以及不同规模的独立餐饮店等。
参与活动后,餐饮店需要每周通过政府网站向英国税务海关总署申报半价餐费补贴,款项会在5个工作日内汇达。英国财政部的报告显示,活动期间英国餐饮店平均上座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7%,并带动了周边商业街的客流量。活动进行两周后,政府共接到了3500万份半价餐费申报单,申报金额超过1.8亿英镑,约合人民币16亿元。
英国服务业协会首席执行官 凯特·尼科尔斯: 至关重要的是,180万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人,因为这个活动而重新开始了工作。
不过也有行业协会代表称,虽然这一活动为英国餐饮业复苏提供了强劲的支撑,但活动在8月底结束后,不少地区的餐饮业仍将举步维艰。(总台记者 李其林)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源:【商丘日报-商丘网】
3.2折地锅炖、3.4折吃牛排、4.9折吃火锅、5.1折吃烤肉……2023年以来,餐饮业烟火气稳步回归的同时,线上低价团购套餐也在不断增多。从咖啡茶饮到吃食正餐、从新开餐厅到知名品牌,各类餐饮商户为争取线上流量纷纷加入低价团购“大军”,满屏的“实惠”让不少消费者直言隔着屏幕动了心。
线上团购性价比突出
“这些菜品如果在店里单独点的话,价格在二三百元。这次我提前在网上团购了套餐,只花了不到100元。”元旦假期,在位于华夏路上的一家饭店内,市民陈先生说,现在与家人或朋友外出聚餐,会先在网上搜一下相关的团购,线上团购比直接去消费实惠很多。
此外,陈先生表示,在多个网上团购的App上,可以查看到此前消费者对于不同团购套餐的评价,有的评价很精准,而且图文并茂,避免了去陌生餐厅吃饭时“踩坑”。
“经常有外出吃饭的需求,但往往不知道去哪里吃。”市民刘女士称,与三五好友外出聚餐,是自己经常进行的友情促进项目,但是经常外出聚餐,大家都希望能品尝到不同的菜品或美食。“很多美食团购的App上都有团购量的显示或者排名,我们会选择团购量多的餐厅及套餐品尝。”刘女士说,线上团购的消费方式与线下直接消费相比,其价格相对实惠一些。如果遇到诸如“双十一”等促销活动的话,则能享受到更多的折扣。她说:“年轻人消费观念比较新颖,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不会无视性价比。有时候,即使到了餐厅门口,也会在网上搜索一下是否有团购。”
商家看重“流量为王”
“我经常刷短视频,看到美食的团购时,也会消费。”市民肖先生说,他认为通过短视频的探店、直播等方式,可以更好地了解饭店、餐厅的美食。
记者发现,随着抖音、快手等新型互联网平台兴起,我市许多饭店、餐厅借助“网红”推广、直播间低价、上新团购链接等营销方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目光,低价团购已成为街头巷尾众多饭店、餐厅吸引客源的“流量密码”。
“自从通过直播等方式开展线上团购业务以来,进店消费的顾客增长了3成。”归德路一家饭店的负责人表示,起初饭店的经营也是简单地“等客上门”,后来看到一些饭店、餐厅在抖音上进行直播,便进行了尝试。“效果还是很好的,客流和收入都明显增加了。”这位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说,团购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利润,但消费者提前通过App了解到店铺优惠力度后,会把店铺加入用餐备选清单,下一次再买的机会就比较大。同时,能为商户带来更多曝光度与客流量,也是商家实现薄利多销的一种营销方式。“有顾客说,家离饭店一二十公里远,就是看到了直播后,先在网上团购,然后才来店里消费的。”
线上消费要多注意
“消费者团购是为了实惠、好吃,商家目标则为薄利多销。商家保留利润空间的同时保证菜品质量,只有客户商家双方共赢,才能守住‘流量’。”对于悄然刮起的低价团购风能否长期维持,不少人持自己的观点。
有业内人士认为,餐饮行业打“价格战”的同时要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这是守住“流量”的关键所在。如果只一味推出低价团购却不注重质量,那么顾客仅会有初次团购尝试而不会成为店铺“忠实粉丝”。
商丘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前要仔细了解商品信息,注意商品和服务的真实品质与经营者所宣传承诺的是否一致,经营者是否利用不真实的交易评价进行误导。同时,要理性看待经营者开展的打折、赠送等促销活动,不要被过于低廉的价格吸引。
“要注意保存网购凭证,除了保留电子订单、支付页面等交易凭证,还要保存好交易聊天记录、产品宣传和服务承诺等信息,留意商品下方小字标注等注意事项。”该负责人说,消费者在网上团购消费过程中如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网络购物平台客户进行投诉,也可以拨打12315向消费者协会求助。
本报融媒体记者 鲁 超
本文来自【商丘日报-商丘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臣欢
据长沙晚报7月24日报道,长沙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公布了一批制止餐饮浪费典型案例。没有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张贴或摆放反食品浪费相关标识、没有及时提醒顾客打包剩余的餐食、用满减打折优惠诱导顾客多次点单等情况,餐馆老板不仅不能置身事外,还可能收到行政处罚罚单。
也许有人会觉得,点多少、吃多少、剩多少,完全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和餐馆老板没什么关系。然而,作为餐饮服务经营者,餐馆老板和消费者比起来,肯定对自家菜品分量更清楚,相对更了解餐品剩余、浪费的度在哪里,不少消费者也愿意听其建议点单。会不会造成浪费,还真的和店家脱不了干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就有规定,餐饮服务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浪费。这并不是把铺张浪费的责任“挪”到店家身上,而是让其履行提醒的责任和义务,更警醒其不要为了“多赚点”而诱导食客餐桌“多剩点”。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也一直在提倡“光盘行动”。好习惯的养成不仅依靠正面宣传与呼吁,同样依靠法治来护航。长沙市市场监管部门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就是让法律真正发挥威力,让餐饮服务经营者和消费者都明白哪些餐饮消费行为不能做、不该做、应避免做,哪些餐饮提醒应该有、应该为。譬如报道中提到,有店家以“消费满200元可以打折”诱导食客超量消费导致食物浪费,被给予警告处罚后依旧我行我素,最终被罚款1000元。如果说店家一开始是不知不可为,后来很明显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完全没有把反浪费放在心上。显然,店家被罚,该!而有了强硬的处罚措施做警醒,浪费行为才会越来越少,反浪费的合力才会越聚越强。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反对食品浪费,人人有责、人人可为、人人受益。不管是消费者,还是餐饮服务经营者;不管是在饭店、酒店还是在家里,我们都应做到向文明靠拢、跟陋习“拜拜”,绝不上演“舌尖上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