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上来说,其实便宜的材料并不等于味道不好,之所以便宜完全是因为没人会用、不好用、少人用。就好像很多朋友问冷冻的鸡骨架这么便宜,很想用在汤里,但出的效果不好,汤喝起来没什么鸡味。其实这种聊天我是很憋气的,这么久来你白看汤师傅写的东西了?冷冻鸡骨下汤没味道,你就不会炒一下鸡骨?就不会在汤里加鸡油?想用成本低的材料就不能用下脑子?
利润最高的米粉
老友粉在今年之前,可以说蝉联了几十年最赚钱粉面出品的榜首宝座,不是因为最好吃,而是它的成本最低。我试过买30块猪肉加猪杂卖出40碗粉的成绩,厉害吧,毒品都没这个利润。但这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梅头瘦7块钱一斤,老友粉还是5块一份。
< class="pgc-img">>
当时开店初期生意差,就想着折腾多一些出品,馄饨、饺子、炖汤、炒面、老友粉等等都上了。一个月后死伤一大片,仅牛腩和老友粉存活了下来,之后最令我诧异的是竟然有一半客人是冲着老友粉回头的。这真是又无奈又想笑,无奈的是我打着牛腩的招牌,客人却来吃老友粉,想笑的是这粉汤底是最便宜的猪头骨吊出来的,却如此吸引人。
< class="pgc-img">>
先来看这最低成本的猪骨汤做法:
主材:猪头骨一付半、50斤清水
副材:八角、陈皮、桂皮、大葱、老姜、冰糖、红枣、黄豆、大地鱼
做法:猪头骨焯水后吊12个小时
这汤总成本不超过15块,可能煤球另外花了两块钱,因为吊12个小时也是没办法,晚上要保留煤炉火种,所以只好晚上关门前开始,第二天早上煮好就能用。全程保持微开效果,做好的汤清澈见底,打上一勺猪油掺进去,浓香四溢。
赚钱从控制成本出发
开粉面店赚钱必须要做到两点,高技术和低成本,高技术等于好出品,成本控制会令你利润更加大!如果我说高技术等于低成本,不知道有没有人相信?评价好厨师的最高标准不是看做的菜有多好吃,而是看能不能把不好吃的菜做成好吃。用筒骨做好汤不叫本事,能把头骨做出筒骨的味道才叫能耐。
当然,汤师傅还没这个能耐,今天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成本控制二三事罢了。看过我文章的朋友可能都知道,汤师傅开店初期也是穷得叮当响的人物,菜市场哪个牛肉、猪肉摊主不给我赊到怕?弄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去赊高价的筒骨,但不管怎么样,店要开、汤要做,生意还得继续,那就用最便宜的头骨和脊椎骨吧,自己回去想办法调好点味道便可。
猪皮、猪油、猪头骨三大穷人开店利器!
很多人说头骨有股膻味,那请问你对头骨懂多少呢?猪脑和猪核去掉了吗?不去肯定就有膻味了,一般猪脑肯定是没有给你的,但要把残留的脑髓洗干净,再让杀猪佬把头骨里的两个骨核帮忙去掉,这下想有膻味都难了。
< class="pgc-img">>
然而单单头骨和猪油是不够的,猪油只能让汤有香味和回香,但想要汤有沉香的话,那就得用到猪皮了,洗干净过下油锅即可,不过吊制时也有诀窍,两个小时后必须拿掉,因为时间久的话猪皮就会被分解,汤就变得油滑,然而这并不是好事,油滑的汤进到粉面中会特别腻!
< class="pgc-img">>
猪油就不需要强调做法了吧,刚认识汤师傅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之前的文章,有详细猪油和鸡酱油加工操作。但对于猪头骨加猪油是有两种方法的,第一在汤煮好前一小时加,这样能使得油香充分溶解到汤里,第二就是在出品时加,效果是入口时就会非常浓香。
< class="pgc-img">>
以上的头骨、猪皮、猪油分别都是价格很低的食材,但价格低不代表味道差,分开的话是很难做出好味道,但组合在一起了呢?效果并不比筒骨逊色!鲍鱼鸡汤是好喝,但也是组合才有味道,分开就截然不同了,因此大家在材料应用上,一定要学会、尝试去互相搭配,这个是很关键的,就好比汤师傅教的牛骨汤,为什么反复强调不能单用一种骨?就是这个道理。
成本控制一定要从原材料上出发,技术越高就代表可以使用越便宜的材料,这就是最好的成本控制!
(另外说一下,老友粉是广西人比较爱吃的一种现煮米粉,口味咸、酸、辣,胃口不好或宿醉时来上那么一碗,会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具体做法网上找找就好。)
<>饪讲究的是调和五味,对于调和五味,可以说是十分广泛的话题,香料自然是在其中,而汤底也是其中之一,关于汤底是调味剂的概念,很多朋友会觉得不太对劲,但是细想一下,这个概念还是有它的道理的,这里为什么要说这么一个道理,因为单汤底被当成一种调味剂看待时,在使用上便会更加的有序,而不是传统的用一大锅,东西一倒熬一大锅。
< class="pgc-img">>将汤底归位调味剂之后,再回头来看面汤的制作,卤水的制作,火锅的底汤等,理解起来便会更为的立体。像是卤水,将汤底看为调味剂之后,便是在清水的基础上加入了汤底调味,再结合上香料和酱料,三者共同谱写的一道美味,面汤的烹饪和火锅底汤也一样,在将汤底归为调味剂之后,其实对于整体质量的把控是更加有力的。
< class="pgc-img">>像是我们传统的汤底材料有鸡、猪骨、牛骨、羊骨、鳝鱼骨、虾和花蛤等海鲜,鸡和羊骨出来的汤底是鲜浓,鸡和猪骨出来的汤底是香浓,鸡、猪骨、鳝鱼骨出来的浓郁而醇厚的口感,鸡和鳝鱼骨出来的鲜甜,花蛤和虾等海鲜则是提高鲜味,各种材料熬制的汤底是各有特点,就像是老抽、生抽、耗油等不同的酱料一样,都有起不同的特色,区别对待按需而取用,对于味觉质量的把控是有不少好处的。
< class="pgc-img">>举个例子,这是一位做精细菜的朋友的做法,它用鸡架和猪大骨熬汤,汤凉透之后加入些鸡肉末蒸熟,滤去肉末之后成为汤底,取一份汤底加入娃娃菜便是一道清汤娃娃菜,取一份汤底,加入清水,搭配桂皮、小茴香、草果、八角等香料熬制,便成了一道私房卤水,加入酱油、草果、生姜等调味之后,便可以做出一道自己的私房牛肉面,用他的话说,就是一种对食材资源的有效管理,而这种管理的本质,便是它将汤底作为调味剂使用,这样一来,远比直接熬一大锅汤要实用得多。
>、自制筒骨火锅底料
主料:筒子骨敲段500克、方竹笋100克、豆腐皮100克
调料:料酒5克、鸡精8克、盐2克、热清油10克、老姜2片、大葱2段
做法:将筒骨放入汤锅中加清水,上火烧开,撇去浮沫,转中小火熬4小时,加入调料、方竹笋、豆腐皮烧开即可。
注:可以在炖好的骨头汤里加点牛奶,乳白的汤色更吸引人,也更有营养。
二、自制老鸭火锅底料
主料:老鸭1只、笋丝200g
调料:当归5g、大枣4枚、莲子20g、枸杞10g、百合5g、盐8g、鸡精15g、料酒10g、热清油10g
做法:将老鸭洗净切块,放入锅中,烧开后撇去浮泡,转中小火烧4小时,将所有中药材用热水泡软后洗干净,放入熬制好的老鸭汤中,加调料、笋丝,烧开即可食用。
三、自制羊杂火锅底料
主料:羊杂、羊骨、羊肉
调料:盐、胡椒粉、味精、料酒、白芷、桂圆肉、陈皮、杏仁、葱、姜、蒜、香辣油
做法:洗净材料,锅内加清水,待水开后,放入羊肉、羊杂、羊骨,用大火烧,舀出浮沫。然后加白芷、桂圆肉、陈皮、杏仁等,同时加生姜,再熬1小时以上。食用时再加盐、胡椒粉、味精、蒜末、葱花、香辣油等调料。
注:如果担心羊杂火锅汤底温热,可以加入莲子和麦冬降降火气。莲子有清心泻火的功效,麦冬也是味滋阴清热的中药。
四、自制三鲜锅火锅底料
主料:火腿100克、鸡肉100克、平菇250克、白菜500克
调料:盐5克、胡椒粉1克、味精1克、猪油50克、老姜片2片、大葱2段
做法:将平菇撕成大片,火腿、鸡肉焯熟后切成4cm长、2.5cm宽、0.3cm厚的片。炒锅置中火上,下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平菇、菜心炒一下,再加鸡肉、火腿炒匀,而后加入精盐、1000毫升鸡汤、胡椒面、味精、老姜、大葱烧沸,再舀入生火后的火锅内,待烧沸出味上桌即成。
五、自制牛骨火锅底料
主料:牛骨头
调料:姜片、葱段、醋、食盐
做法:牛骨头剁成小块,冲洗干净,冷水入锅,煮开之后,撇走血沫;将焯好的牛骨放进高压锅中,加入拍打过的姜片、适量的葱段、滴入几滴食醋,加入足够多的清水,盖上盖子开始压煮;煮好牛骨汤后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
小贴士:
1.牛骨的血沫较多,多煮一会,多撇几次才能撇干净。
2.熬煮牛骨汤的时候,滴入几滴醋可以将牛骨中的钙质更好的溶解到汤里面。
3.炖的时候不要放盐,吃的时候再加。
4.不要放味精调味,会影响牛骨原有的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