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创业者来说最难的是什么?选址、团队、运营……
其实餐饮业不同于其他的行业,在餐饮创业中,让最多餐饮人栽跟斗的就是选址,选到了合适的地点,几乎等于生意成功了一半。
小餐饮选址到底有多重要?
说到开一家餐饮店,让多数人头疼的大多都是选址。因为地方确实不好找,我们能想到的好地方,基本上是一铺难求,根本就没有空地方;等着出租的铺子,通常又在比较偏僻的角落,或者说存在各种个样的问题。
< class="pgc-img">>而且那些出租铺子的人能把自己的铺子夸上天,不管之前经营的多好或多坏,都能给你说的非常棒。真真假假,尔虞我诈。很多初次进入餐饮行业的人一不小心就会在选址上犯错误。
我们都知道,地方一旦选定了就很难变了,所以说选址一旦选错,就会影响整个后期生意的成败。
小餐饮选址到底有多重要呢?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句话:
1
选址定生死
在西安最繁华的商圈,一条非常繁华的街道上有一个商铺,这个地方我一直在观察,因为这是特别好的商圈,但是这个地方一直在换人,最长的也超不过半年。
所以我们一直在思考:
为什么很多商铺整天在换人?
为什么很多商铺整天在换项目?
归根结底就一点,这个地方根本不适合做餐饮。这跟你自己的能力、经营管理没有关系,选址我们毫不夸张的说,做餐饮如果选址选好了,基本上就算是跨进了成功的门槛,一旦选址选错了,后期在运营、营销上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效果还不一定理想,所以说选址可以决定生死。
2
选址定输赢
我有一个朋友,他开了6家餐饮店,其中有4家是赚钱,2家是赔钱的,经营一年之后,终于将那2家赔钱的店面关掉了。
餐饮老板在聊起来关店的时候,是这样说的:我们其实什么都没有错,错就错在选址上了。6家店产品一样、运营模式一样,甚至把最好的厨师、经理调到了那2家赔钱的店上,依然难以扭转生意不好的局面。所以说,输还是赢,在选址那一刻基本上就能决定了。
< class="pgc-img">>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会问,选址真的那么重要么?这里我要说,是的,选址很重要。选址并非是找个人多的地方这样简单,选址是一个系统、复杂的事情,选址涉及到餐厅的方方面面。
小餐饮选址的本质是什么?
我根据多年自己开店选址的经验结合我对餐饮的理解和认识,将选址的本质总结为五点,来为大家一一分享选址的本质是什么?
1
选址就是选客流量
一提到选址,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人多。每个人都知道选址要选择客流比较多的地方,例如:学校门口、商业中心、车站附近、超市门口等,这些位置都是餐饮人必争之地。
< class="pgc-img">>但并非所有的品类都适合这些地方,例如:西餐厅、小众消费品类并非适合人流量比较大的地方,潜在客户群多的地方对于他们来说才是最适合的。
首先我们来区分两个概念:
1、显性客流
显性客流就是大家都能看到人流比较多的地方,例如火车站、购物中心等。
这样的地方特点是:租金高、投入大、竞争大。适合比较有实力的或者吸客能力比较强的品类和品牌
< class="pgc-img">>2、隐性客流
隐性客流就是平常看起来非常冷清,人流不多,但是一到饭点就人满为患,大家出来吃饭了,例如郊区新兴的办公区。
这样的地方特点是:远离核心区域、客流不稳定、投资成本低、投资风险小。这样的位置适合餐饮新人,也得到餐饮新人的青睐,竞争压力相对小,在这些地方蓄势待发。
< class="pgc-img">>总结一句话:客流量大的地方并非一定好,远离核心区域的地方并不一定差。
2
选址就是定客群
不同产品用户群体不一样,市场定位也不同,我们在开店的过程就是在选客户群体的过程。
< class="pgc-img">>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客群之前要研究消费场景。首先我们要先梳理自己的产品,明确自己的客户群体是谁,消费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要在具体的销售场景里寻求答案。
3
选址就是选商圈
很多城市的商圈发展都是如下图这样一个脉络:
< class="pgc-img">>首先最开始最繁华的商圈在市中心,逐渐分为城市区域中心,然后在发展新的二级区域中心。
我们在选址之前,要确定商圈类型和商圈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商圈其特点是不同的:
1、刚兴起的商圈:需要3-5年的培养期,前几年可能不赚钱,后期潜力发展大,这时需要考虑自己的财务承受能力;
2、老商圈:进入衰退期,要计算成本周期,看看有没有胜算;
3、正当红的商圈:快速发展期,竞争红海,要看看自己胜算到底有多大。
不同的商圈受众群体不同,群体的消费能力,消费习惯都不一样,面对的竞争对手也不一样。
< class="pgc-img">>所以,在选址时就要考虑自己的品牌定位、产品定位、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从而进一步确定自己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商圈。
4
选址就是选择发展方向
我们来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德克士。
前期他是跟着肯德基、麦当劳一样在大的城市的核心商圈进行选址,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佳。
< class="pgc-img">>后来痛定思痛对自己的品牌重新进行了定位和梳理,由原来的一线转为二三线城市深扎,待有一定数量的客户群之后再重回一线城市。这样总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从农村到城市”的道路。
选址就是选发展方向,方向不是由创始人拍脑门决定的,而是要根据自身的运营能力,管理经验、资源配置、团队配置、供应链,以及自身的产品特征来决定。
5
选址就是找定位
最近几年,餐饮人都在讲定位。其实选址就是在选定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定位越精准,选址时目标就会越明确。
很多人一说到选址会一脸茫然,到处求教。这里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在找餐饮商铺前,最主要的是要想清楚这些问题:
你想卖什么?在什么样的场景里?卖给谁?卖多少钱?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他们是怎样做的?和他们相比你的竞争优势是什么?你的竞争对手是怎样选址的?
当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之后,你自然而然就清楚要在什么样的位置开店了。
< class="pgc-img">>019年07月24日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这是第【426】篇
别被虚假的流量繁荣骗了
——张大宽
开店选址的逻辑
开店选址,一直是餐饮的重中之重。
都说选址是一家店成功的一半。
至于这个一半是怎么算出来的,好像也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但选址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选址,其实背后选的是流量,选的是客群。
所选的铺面,流量少了,则很难维持盈亏平衡。
若客群不匹配,即使流量充裕,也不一定能盈利。
昨天看到某创优品选址的例子,觉得很有参考价值,你也可以作为参考看看。
< class="pgc-img">>地铁站和购物中心,选谁?
某创优品在初期开店选址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一个是地铁站,人流量充裕,租金还不算很贵。
另一个是购物中心,流量相比于地铁站来说少一些,但租金却比地铁站更贵。
怎么办?选哪个?
如果按照流量越多越好的思维,自然是选择地铁站了。
用销售公式套一下
营业额=流量*转化*客单价*复购率
很明显,只要流量巨大,哪怕转化率低,客单价不高,复购率也不高,都没关系。
但购物中心里,虽然流量少,但价格更高,难道这里的流量就应该更贵吗?
猜测没意义,于是他们就进行了一次测试,在地铁站和购物中心隔开一家店,用事实来检验。
现在,请你停下来,猜猜到底哪家店生意更好?
恩,你猜对了,是购物中心。
WHAT?
为啥是流量更少的购物中心,而不是人流量巨大的地铁站?
原因是这样的
地铁站的流量虽然巨大,但都是行色匆匆的“过路客”,对他们来说,压根没有时间在店里停留闲逛,甚至都没功夫往店里看一眼。
换句话来说,就是有效流量太少了,看似流量巨大,实则都不是自己的顾客。这只是虚假的流量繁荣而已。
那购物中心呢?
能到购物中心来的顾客,都是来逛的,他们就是拿时间到这里来“消磨”的。
不进这家店,就进那家店,看似流量比地铁站少,但都是有效流量。
所以,开在购物中心的店,比开在力量更大的地铁站的店,生意更好。
某创优品在开第一家店的时候,同样也遇到了选址的问题。而且最终这家店被迫关店了。
咋回事呢?
他们的第一家店,是开在广州花都,这个地段非常棒,人流密集,且被麦肯系的店环绕。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个位置肯定没毛病。
然而限时却打了脸,无论怎么折腾,就是不赚钱。
原因是啥呢?
城郊市民觉得,这家店的装修太“性冷淡”风,不愿意进去。
而进去的顾客,又觉得东西太便宜,担心是假货不敢买。加上当时品类结构也有问题,店面面积也太大,最终无奈关门。
< class="pgc-img">>选流量,别忘了选客群
从某创优品的案例,说明选址,不仅仅是选流量,并不是说流量越多真的就越好。
重要的还是你服务谁,你为谁提供价值。
你所选的地址,和你的目标客群是否吻合,看似繁荣的流量里,你的目标客群是否足够?
之前我的一个朋友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心气满满的开了家早餐店,当时选址考察的时候,一点都不缺人,早上人山人海的。
结果店开起来,就是不赚钱。咋回事呢?
他的店,在一个学校旁边,他考察的时候,正是家长送孩子的时候。
而能这时候送孩子的家长,要么是吃过饭了,要么就是带了饭去单位再吃,再加上是老校区,年龄大的人都习惯在家里吃。
开业搞活动五折的时候,老人们都来尝个鲜,回复正价之后,就没人来了。
这就是被“虚假的流量繁荣”蒙蔽了眼睛,没看清到底有多少是自己的顾客。
所以说,选址,不但要流量,还要看有效流量,有多少是你服务的顾客,只有这部分人群足够支撑你的店,才能更好的活下去。
><>我是大宽,每天一篇原创文章,解决一个餐饮问题。
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与大家一起交流。
你有哪位朋友是不是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可以把今天的内容分享给他,或许你能帮到他。
著作权归张大宽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转载请注明:作者:张大宽 微 信 个人 ID:BG9FBG,头条号:餐谋张大宽。
019年5月29日
餐饮的本质就是流量,转化率,复购。只有第一步做好了才有资格谈以后。
而选址就是找流量,在互联网之前的时代,流量获取就一个途径那就是门店的过路客。
而现在借助互联网把钱花在网络宣传上也是不错的方式。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位置差,就要求你有网络营销的能力。
很多餐饮小白都是先吃好某个味道/选定某个品牌,然后就要开店了,可是第一关的选址可能就注定你要失败了。
信酒香不怕箱子深的逻辑早就不成立了,之前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竞争。
< class="pgc-img">>餐饮的选址有两个思路,你想的越清晰就越接近成功。
一是带着你技能或者品牌去找位置
二是先找位置然后看缺什么,往里填项目
今天说清楚第一种,最最重要的就是你要清楚自己的技能或者品牌的客群定位,然后能精准的描绘出你za客人特征,也就是用户画像:消费能力,年龄,吃饭需求,男女比例,消费时间等。
- 我们拿烧烤举例说明白一点。老李想开店,会基本的烤串和几道海鲜,味道还挺好,但是做的东西不够漂亮,精致。这基本就决定了你的定价,在北京的话70-80元。年龄层,男女比例方面:由于不够新颖,所以来吃饭的都是些35-45岁的爱喝酒的男士居多。吃饭需求是:能吃好喝好就行,别太贵,其他要求都不高,属于社交属性,朋友小聚。
这些基本信息都出来了,是不是找位置相对清楚了,装修,定价也基本可以确定了。可以看出来老李头的店是夫妻店的形式,面积别太大,房租低,周边年龄层35-45,晚餐消费的住宅区。
然后兢兢业业的服务好每个客人,短期内也不太可能盈利。是个长期投资策略,赚辛苦钱。
但是如果老李不懂这些分析,觉得找个房租贵但人多的地方。或者选择大学生的圈子就基本上没开业就失败了。
当然如果老李的手艺超级棒,也可以考虑做店其他的附加值,比如包装成二十年老店,那可能来的就是都是吃货们,这时候属性又变了。而吃货们的流量从哪来?绝对不是过路客,吃货流量在网络或者转介绍。
然后我们分析下画像的各种要素
消费额:这个当然是越高越好,但是让客人多花钱的是需要理由的,装修,品牌,故事,服务,食材,背书,位置,新颖等,看看你擅长什么,有什么资源。
年龄层:这个是要求你对当地饮食习惯的了解,根据菜品定好年龄层,再找符合这个年龄层的位置。这点很重要,比如老人区就卖麻花,年轻社区就卖西点。
吃饭需求和餐饮时间一起说,也就是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是吃饱,社交,商务,家庭。
- 吃饱的要求是快餐,肯德基,面,一至两个人,中餐居多,适合开在写字楼附近,上班族聚集的地方。
- 家庭的要求一般中餐较多,要有大桌,比如李家小馆,晚餐居多。
- 商务的优先需求是安静和档次,比如各种海鲜酒楼,晚餐居多。
- 社交要求热闹,要有喝酒气氛,比如各种串店,晚餐居多。
- 还有一种轻社交/小家庭这个没什么要求,基本上是你做的东西恰好符合他今天的口味,比如海底捞,绿茶,串串香都行,中晚餐。
- 男女比例会影响你的菜品结构,毕竟女人和男人还是有一些口味上的差别的。
明白了这些你再去看别的餐饮店,然后想想他们为什么火,而为什么有的店东西做的不错却生意不好,基本可以了然了。
下一篇讲清楚第二个思路先找位置然后看缺什么,往里填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