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职业餐饮网 孙佳瑶
麻辣烫“老大哥”,张亮、杨国福实至名归,但是你知道麻辣拌“大姐大”又是谁么?
她主打外卖麻辣拌,最高一天外卖800单,50平店日流水一万六;
创新采用“烫汤分离”模式,效率提高近10倍,用餐高峰期50秒极速出餐;
用麻酱口味占领华北,又在骨汤基础之上增加番茄口味挖掘南方市场,不到两年时间,全国开出240多家门店!
它就是人送外号“麻辣拌大姐大”的小谷姐姐!近日我们专访了其创始人张可。
(小谷姐姐创始人 张可)
一
满怀希望闯北京,却连赔3个月!
1、在老家小赚一笔,到北京二次创业遇挫!
餐饮小白初步入行,一般都会选择如何起步?加盟!
张可也不例外,由于自己不会做饭,不懂餐饮,自创品牌十分困难,所以选择了加盟知名麻辣烫品牌。
2年的时间,她的店在老家郑州做的业绩相当不错:“当时也是很用心在经营管理了,我记得房租才5000块钱一个月,我一天最高就能卖出4000块钱,确实小赚了一笔!”
但是后来,店铺面临拆迁,男朋友又刚好因工作要在北京发展,“只要我想赚钱,就算去北京也能赚得到,在哪创业都一样!”于是2015年前后,带着满腔热血,张可忍痛放弃了郑州的麻辣烫店,来到北京开始创业!
但是现实却接连给张可重创!
2、“高房租+同质化”,连赔3个月看不到希望!
北京和郑州的餐饮环境完全不同,高额的房租和同质化的竞争让张可一下就懵了!
“当时也没什么别的想法,就想着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之前怎么说也有2年麻辣烫经验,那么至少重新再做麻辣烫是可以保底的!”
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只能选址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下美食城,做主以外卖为主的麻辣烫,起名“小谷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开店后第一个月赔8000元,第二个月赔12000元,第三个月赔10000元……
前3个月连续赔钱,大家都对她不抱任何希望了,但是张可却一直不放弃,通过这三个月的时间不仅解决了几大痛点,还发掘了麻辣拌的广大市场,突出重围,一举成为地区美食第一名!
二
6大痛点逐一击破,最高一天外卖800单!
她是怎么做到如此亮眼的成绩的呢?
“平台抽成越来越吓人,根本赚不到钱”、“现在大家都做外卖,压根竞争不过,真是做不下去!”
对于外卖平台红利期已过的现状,大部分的餐饮人叫苦不迭,但是张可却在这样的情况下迎难而上,主打外卖,最高一天外卖800单!
1、用“烫汤分离”模式,出餐效率翻10倍
现如今全民外卖的时代,出餐效率是重中之重!
而效率是否高,是体现在制作模式上,目前市面上麻辣烫制作方法有两种:大锅烫,小锅烫。
小锅单煮的模式效率非常低,不能采用,而大锅烫却也有几大痛点:
1、大锅烫有一大锅的骨汤,店里的功率跟不上,频频跳闸,骨汤滚起来特别慢,中午压餐都要40、50份!
2、用餐高峰甚至一分钟之内就会进来几十单,汤滚不起来,青菜在汤里面一直浸泡就泄掉了,口感非常差。
为了解决效率的问题,张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烫汤分离”模式,效率提升了近10倍!
1)首先,电路大改造,让功率跟得上,让水可以迅速滚起来。
2)清水比骨汤更容易滚起来,并且通过多次更换清水,汤里不会有残留的“菜汤”杂味。
所以后厨变成了“烫汤分离”,一锅滚开的清水,一锅保温的骨汤。用滚烫的清水迅速把菜烫熟,之后直接浇上一勺保温的骨汤,可以直接迅速出餐。
3)把原来的一口大锅改成了12孔锅,既保证每一份菜受热均匀,又能同时做12份,效率极高!
改进以后的模式可以50秒-60秒极速出餐,用餐高峰后厨都不压餐,5分钟以内都可以全部送出,一天600份外卖毫无压力!
2、学奶茶做“封口”外卖,顾客好评提升30%
一个外卖为主的小店,顾客的评价是特别重要的,张可每天都会亲力亲为的回复顾客留言,每天都要回复到半夜。
渐渐的,张可发现,顾客有30%的差评都是来自于“撒汤”!
张可说:“当时2016年,大家还没有特别关注用户体验,外卖的包装基本就是一些透明盒子、塑料袋,那肯定会撒汤的啊,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从包装上下手!”
“正好当时得到了杯盖奶茶的灵感,我看到奶茶这样的液体封口之后都不会撒,那么能不能把麻辣烫也封口呢?我就赶紧去工厂,发现全都是奶茶9厘米小口径,没有麻辣烫这么大碗的口径,只能订做机器,要2700一台,是卖茶机器售价的4倍!我当时一咬牙,就定做了一台!”
于是捧着最新定做的封口机器,张可开开心心的马上回门店实验!结果却大失所望,17厘米的口径太窄了,封边封不严,还是会有撒汤的现象发生!并且餐盒还是比较“脆”的那一批,会出现裂缝的情况。无奈只能再重新又定做一台18厘米口径的机器,在更新餐盒餐具!
全部更换完毕之后,第一个封口的麻辣烫出现在张可面前:“你别提我当时多开心了,就像傻子一样拿着麻辣烫来回晃,怎么晃都不撒汤,开心死了,我老公跟我求婚我都没这么开心,这钱真是不白花!”
不仅不撒汤了,而且还更加的美观,整体感觉都提升了不少,果然一周以后发现,顾客的好评提升了至少30%!
3、采用“干拌模式”提高夏天销量,把麻辣拌作为拳头产品!
就这样慢慢经营3个月,张可的店开始赚钱了,不到半年就做到了九元桥排行榜第一名!
但是渐渐的,进入了夏天8月份,张可发现,业绩下滑了!
她发现大家在夏天不太喜欢大汗淋漓的吃一碗麻辣烫,所以销量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一!这可怎么办呢?
于是她学习北京火锅涮羊肉的感觉,把麻辣烫做成麻酱味的麻辣拌!
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大受好评!马上有一大堆人变成了麻辣拌死忠粉,销量甚至一度超过麻辣烫!
麻辣拌越卖越多,顾客越来越喜欢,双平台一个月超过12000单!于是张可开始犹豫了,要不要把重点从麻辣烫转移到麻辣拌身上?
碰巧,2018年,天津一位餐饮朋友找到张可,看中了她的产品,想和他合伙开店!
经过一番市场考量,张可决定,全面升级,做麻辣拌为主的品牌,改名为“小谷姐姐”!
结果一开就爆火,光是外卖一天就卖出800单,更实在全国疯狂扩张,开出250家门店!
4、开创“拌、蘸两吃”吃法,麻辣拌外卖不再“黏”
麻辣拌外卖有什么痛点?由于都是浓稠的麻酱,外卖到顾客手中很容易就变黏了!
于是张可开创了“拌、蘸”两吃模式,将青菜用汤烫熟,麻酱单独放!
1、顾客在家里现拌,麻辣拌不在黏到一起,入口体验好。
2、顾客自己拌可以增强现场感,麻辣也可以根据顾客口味适量的放。
3、开发了蘸麻酱的吃法,顾客随意DIY,符合现在年轻人自由不拘束的特性!
5、采用“纠错红包”互相监督,让员工减少失误率
“我不知道别的老板怎么管理员工的,反正我是不善言辞,跟他们说话我都要打草稿,不知道怎么管理让他们不犯错,真是太难了!”
(不善于言辞的张可,前期与员工沟通工作,还需要在手机中打草稿,拎重点)
所以张可就把每天下午2点以后的时间空出来,观察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制定了一个纠错发红包的守则:找到错误的员工奖励3元,犯错误的员工口头批评不惩罚!
有了红包的鼓励,员工积极性马上调动了起来,出餐之前都会在三确认酱料有没有装错,地址核对正不正确,果然一个星期就见效了,错误率降低了80%!
每天张可也没发太多钱,也就60、70元,但是大家都把眼睛瞪的溜圆互相纠错,好评变多的同时,也更加团结了!
6、在南方开发番茄口味,全国开店240多家
目前小谷姐姐已经扩展全国,湖南地区、江苏地区、广州地区都有开店,那么问题就来了。
麻辣拌主要是麻酱的味道,走咸香路线,但是南方人普遍不爱吃麻酱,特别是长沙地区是完全不吃的,去那边开店要怎么办呢?
为了地域口味差异,小谷姐姐开发了很多新味型:番茄口味、川味麻辣拌等等口味,均在南方市场销量特别的高,特别是番茄口味,在上海销量甚至一度超过北京麻酱口味的销量,受到南方顾客的喜爱。
当然除了开发新的味型,麻酱也是不能少的,所以在南方地区,麻酱的重量由120g减为100g、更注重汤汁的味道。
就是这样的根据不同地区差异化调整味型、汤底,才让小谷姐姐在全国范围都收获粉丝,累计开店240多家,还登上了天津卫视的创业中国人,成为麻辣拌大姐大!
职业餐饮网小结:
逃避解决不了问题,随波逐流更是没有出路!
小谷姐姐虽然是加盟张亮麻辣烫入行,但是却特别善于在经营过程中发现问题,用切实的行动高效率的解决问题,才不断的发现新市场,找到新商机,成了现在的“麻辣拌大姐大”!
千里之堤,始于足下,只有不断改进,不断优化,才能创造更多的辉煌!
< class="pgc-img">>家好,好久不见。
从过完年到提笔的今天,真是发生了好多事情,稍微翻翻推送就不得不感叹,这个世界变化的越来越魔幻了。
通常我在开篇都会唠叨几句,基本上都是写的当天这个时间段的事情,结果这段时间里我每次想起提笔,刚写完就有了新的事情,索性删了重新写,然后再删再写,快成评论集了。
后来想了想,我是个写餐厅评价研究菜的,你们关注我也是为了在这些资讯里找个舒服的地方好好吃一顿,那我何必去蹭这些热点,毕竟有多少人就有可能有多少真相,而事实只有一个。
在一个事情发生,人们陷入悲痛中时,无论是出于善意或者其他,都会有人讨论、揣测、追问,在信息有限的前提下,更多的“人”急迫的试图讨论或者推演出答案。
每天都有无数的谣言被创造,很快又会被推翻,然而真相从来都不是从情绪中诞生,真相只诞生于证据。
出于善意,我更愿意把这些行为的动机理解成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给受难的人和家属以交代。
我知道人的悲伤难以面对长久的等待,一个简单粗暴的结果更容易让人接受现实,所以才会有各种阴谋论、谣言和人血馒头,口水战逐渐演变成了更多人的无妄之灾。
任何事件严谨的调查都是必要的、是负责的,也是漫长的,虽然大多数人的关注热情很难撑到调查报告公布的那天。
作为一个各种角度下的幸存者、幸运儿,我们该做的和能做的还是等待,等待并非毫无意义,停止无端的揣测,不代表停止追问,用理性的等待代替情绪的发泄,我们追问的目的不是为了嘲讽、泄愤,是为了规避下一次灾难的发生,尊重专业,敬畏生命。
好好活着,从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幸存者,只有好好活着,才是对那些曾经质朴而鲜活的生命最大的敬意。
有没有点最近朋友圈里“R民日报金句摘抄”内味儿了?
话是这么个理儿,没必要那么矫情的说,还是那句话,好好吃饭呦~(郑秀生先生千古)
最近确实手头忙的事情比较多,外加上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单独拿出来一写的新餐厅,就把最近吃的碰到的餐厅写了个合集,大家权当解闷。
那咱们就开始吧。
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厅 |
中源骨头馆(水厂路店)
骨头馆这种自助餐厅我记忆里邯郸也红火过一阵,只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类餐厅就逐渐不流行了,去年昙花一现的开过几家,点评刚写完没几天就倒闭了,搞得我底稿写好了却没必要发了,还在经营的也成了质量、味道、分量、价格四选二的存在。
这家餐厅我是早有耳闻,偶然的机会朋友带着我去吃了一顿,印象非常好,可以说是我回邯郸以来低价位自助餐厅和骨头馆吃的最满意的一次。
水厂路过了28中再向东走个几十米就是,在农校小区的路口不远。
肉以棒骨扇骨为主,偶尔会有点柱骨,如果你跟我一样觉得柱骨肉不好啃死气的话,可以嘱咐一句少来柱骨多来棒骨。
以我最爱的棒骨来说吧,整体肉质软嫩,不死不紧不柴不酥,处在火候正好的软嫩弹糯阶段,筋膜处咬感和嚼头兼具,在耍骨头这个领域里算的上表现极其优秀,跟我在北京时候解馋的几个骨头馆不相上下,口味酱口咸香,回口不酸不过咸,比较有趣的是锅底里还有不少麻椒,一开始还好奇,吃着就发现这点麻椒的去腻增香的作用尤其明显,能连续吃不顶,很不错。
说到连续吃了,这家餐厅的上肉速度奇快,从你坐下安顿好最多两分钟就会先端上来一盆,一般按人头数多一两块的量给,而补肉的速度更是惊人,招手给大姐示意一下,不出十五秒立马就见着大姐端盆过来补肉,写到这里我想说“谢谢你补肉女侠”。
除了让人满意的大骨头之外,硬菜一般还有肘子和红烧肉,其他荤菜随机出现,我从第一次去到现在四五次去最少三样硬菜一般都四样硬菜,其他蔬菜丸滑之类的在展示柜里放着,随拿随取每天都更新,干净又卫生啊兄弟们,配的下酒小菜里凉拌菜至少四样,花生蚕蛹等下酒小物件也有个三四样,洋葱大蒜这类伴嘴增香的完全不用担心,随吃随补一直都是新鲜货,时令的水果至少还有两样,可谓是种类十分丰富。
共41元/人(39餐费,2餐具和纸巾),个人感觉还是挺超值的,口味、份量、种类、价格、卫生均可拉满的六边形战士餐厅,解馋过瘾的不二之选。
嗨啤-遇川湘
这个餐厅如果你关注我比较早的话,我其实是写过一次的,评价极其糟糕,能再去是因为我特别欣赏的一个厨师去那工作了,这个厨师我很早之前写过,俩链接我都放在这里,你们感兴趣可以再去点点看,就当前情回顾了。
星级大厨开小店,简易房里的好手艺“炒鸡锅”评测
精准踩雷率高到离谱的嗨啤音乐主题餐厅评测
基本没有换太多的装修,人员的话就厨师团队变化了,我就不再赘述其他,拿我这几次去比较喜欢的菜品来说吧。
黄焖鮰鱼78,盘型上气派精致,端上来这个菜就让人觉得值,汤底浓郁粘稠既有荤香又有鱼香料头味轻,鮰鱼我一般不太会形容说鲜美,大多以肉质香嫩来说,可能我吃到的鮰鱼都是普通货吧,这个鱼是我相熟的厨师主要来做,所以每次来也必点,鱼肉新鲜松软,嫩如酥,夹起一块颤颤巍巍的入嘴时仿佛还在游,舌头与上牙膛一碰即化开在嘴里,那感觉美得就像是一个极其享受的胖子刚吃完炸鸡的最后一口,满足的吮完手指又旋了一个玻璃瓶的冰可乐,往躺椅上一摊,顺势打了个可乐嗝,大概就是那么爽。
手撕猪心(28左右),同是这次新换的厨师团队出品,凉菜和卤味我记得说是一个师傅,手艺不错,猪心是自己先卤制好再撕条凉拌,通常我吃外面的卤味熏酱之类的,都不爱再拌一下,一个是本身做的就不错吃个肉香,另外一个原因是大多数熏卤店凉拌手艺比较差,并不能提味去腻增香,这个师傅做的就比较到位,所有的凉拌料给的都是能够增加肉香提升口感和去腻去腥的,这就算是做的比较明白的厨师,其他凉菜我也吃了,印象最深的还要数这个手撕猪心,肉质弹软,有略微的韧,耐嚼耐咂摸,底味给的也够香,脏器味没有,肉香味突出的明显,越嚼越想,同时酸口给的香足,柔和的酸香配合葱丝香菜梗给肉的质感提升了一层,还把卤味的滑腻口感去的干干净净,对卤味的理解和对凉菜的理解都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的菜里还有香辣藕丝和红烧肉我吃着也觉得表现的不错,没再赘述是因为藕条比较常规,大多做的都不差,香辣味型邯郸上这个菜的餐厅拿捏的都比较好,我也说不出什么更多的优点,红烧肉的话纯粹是因为我自己做的更好,这个虽然也不错但是不如我自己做的,这俩菜价格也在30元左右,满分百分的话这俩菜也是85分以上优秀的水准,这个价格的话还可以再加五分,90分。
餐厅在金碧苑小区一期底商的最东侧,临着陵西街,停车什么的也方便,人均的话50-70之间就可以吃的非常好了,素菜更便宜一些,我介绍去的朋友一家吃素比较多,一桌菜十个人办了个会员才花了300块,真是让我没想到。
老孙家肉夹馍
贸易街挨着二中擀面皮东走十来米的老店,比二中要年轻一些,这家店是我回来之后一直爱去的果腹店,刚回邯郸时候二中那排队太多,正好这离得不远空调开的特足,就坐下吃了一次,没想到一口回到西安。
读书时我在西美住了半年多,还记得刚到那的时候,肥瘦肉夹馍才1块钱一个,不夸张的说当时因为实在太好吃,先连着吃了一个礼拜的肉夹馍,美院后面那条街挨家挨户的吃,在邯郸我感夸口,没有人比我更懂肉夹馍。
尤其是后来离开西安(美院文化分没过。。),到处都写着肉夹馍,吃一个失望一个,在陕西的肉夹馍面前,你们顶多算烧饼夹肉(没有对驴肉火烧赤峰对夹不敬的意思啊,特指挂着肉夹馍做烧饼夹肉的),没想到本想歇脚的店竟然做的如此之妙。
“馍酥肉香”,进店能看着挂这么一幅字,谁写的我还真没注意落款,光顾着吃肉夹馍了,但也确实是馍酥肉香,字如其馍,口感肥滑爽酥咸香袭人,边吃边拿剪子绞耳朵都不知道疼,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美,那叫一个撩咋咧,吃过这个手艺的肉夹馍,那外面的烧饼夹肉都不能叫凑合了,那嘴都送不进去,生理排斥~虽然住的不算太近,但凡馋这口了,总得想法过来吃一个。
跟肉夹馍配的有凉皮和擀面皮,这俩做的也不算差,料味足辣油香,追求辣度的话这家怕是满足不了您,但是我吃过这家的之后就少去二中那排队了,毕竟肉夹馍实在太优秀。
肥瘦馍我比较推荐,纯瘦馍略少了些香气,8块一个,外面烧饼夹肉都得5块了,相信我你爱这个的话,多那3块是值的,
正宗川味-红楼梦酒楼
胖姐的店,我时不时就会提起的餐厅,每个月怎么也得去五次以上的地方,对我来说如果拿胖姐的餐厅来凑字数那简直不要太容易。
每年我都会在红黑榜里再次介绍一下,对我来说再多的溢美之词都不足以让我表达对这家餐厅菜品的热爱。
我在这里点菜比较固定,一个时间段可能重复点的概率多一些,就写一下这段时间的吧。
蒜苗炒腊肉,蒜苗的时节应该是快过去了吧?再就该是蒜薹和大蒜的时候了,我很喜欢蒜苗炒的,不论是回锅肉还是腊肉还是鸡蛋,能用蒜苗的时候我都愿意配菜换成蒜苗,配点肉一炒蒜苗的滋味香的馥郁,油香、肉香、烟熏香、蒜苗独特的香,恰到好处的盐度把这些香味融合起来,层层递进又舒服,下酒又下饭。
担担面,其实这个面很早就有,我这么多年一直没点过,我一直觉得菜配饭更好,直到有次小酌,邻桌点了几份,胖姐端过去的时候香味勾着我忍不住的打量,一下就相中了,等人家吃完我问胖姐这是啥面,胖姐以为是我问用的什么面条,给我解释说这面是她特别订做的,鸡蛋比例更多要比市售的口感上再弹韧一些云云,听到这我就已经有点流口水了,赶紧叫了一碗。面上来有层肉臊,筷子拌开藏在碗底的料香就搅了上来,香的肆意,我之前吃过的担担面更像是拌面,这是个汤版的,肉臊干香,汤体丰腴浓郁,面条弹韧滑爽,要是喝了两杯来这么一碗,可太惬意了,等吃完了我才想起问名字,胖姐说这就是担担面呀。真是小瞧了,没想到菜单上那么不起眼,吃起来这么精彩。
京酱肉丝,虽然是川菜馆倒是没做四川版本的酱肉丝,不过我只是知道分川版和京版,没吃过川版的酱肉丝,说是味道差不多,酱肉丝是不给豆腐皮的下饭菜,这菜来历也挺有意思,大意就是陈姓老师傅为了年夜里满足小孙子想吃烤鸭的愿望,用肉丝卷了豆皮,早先京版(河北我印象里一开始就是豆腐皮)的用的倒也是鸭饼,后来才慢慢都用了豆腐皮,来历有机会再细说吧,先说菜,胖姐这垫菜除了葱丝还配了点黄瓜丝,一筷子夹好包上豆皮整口咀嚼那可真是香到头了,柔润细腻的肉丝带着甜香酱香,边嚼边觉着隐约还复合出一种炼乳的甜蜜,太香了简直,好吃到停不下来。
鸡丝黑粉皮,这菜我后来才知道,胖姐其实只做凉拌黑粉皮,那会儿我嫌单吃个黑粉皮寡淡就多嘴问了一句能再加点啥么?胖姐就说可以做鸡丝黑粉皮的,这菜我就这么一直点下来了,算是菜单没有生点出来的,这个小凉菜好吃的点很多,调味顺滑不呛口不过度,鸡丝鲜香嫩的像是咬了一口云朵,黑粉皮软韧又滑嫩,同样是嫩的两个口味追求,却又嫩的那么有层次,很独特。
店开在老丹兰对过五金街上,五金小区东门北侧,特别值得专程前往的一个老店,几个朋友闲来相聚,自己小酌一杯都很合适,店小不起眼,菜和胖姐是亮点。
< class="tableWrapper">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厅 |
四季青酒店
四季青酒店也算得上个老餐厅了,光我有印象就已经装修过三次了,说来好笑,我还在那给人做过一场婚礼当得司仪,所以对这个酒店印象比较深,印象里菜品量大价格挺实惠,有点国营饭店那种意思,这次去看着倒是更上档次了些,装修像是刚翻新过,也挂上了新派鲁菜的标。
酥皮肘子78,酥皮肘子上菜时候是一整个端上来,看一眼之后会问你要不要撕一下,后厨撕好之后再给你端来,抛开菜来说,这次所有的餐盘上是能看出来花了价钱的,当然了翻翻菜单也看得出来,价格同样也上去了。肘子是提前压好的,底口给的挺足的,旁边的几个蘸料里腊八蒜倒是给的挺不错,这俩好比朱时茂和陈佩斯的主角和配角,肘子趁的腊八蒜特别好吃。菜的整体呈现更像是虎皮肘子的模样,因为酥皮肘子跟我面前这盘实在是不能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半点关系都没有,酥皮肘子更像是烤肘子的那种样式,外面有个包浆的壳,或整个上或分切。
要是按成菜模样趋近的虎皮肘子来说呢,应该是先炸出虎纹再煮或者压,这个看着更像是先压了,出餐时候再上色炸,炸的火候也不够,跟像是用油又热了一下,所以整体吃起来不光酥皮没有呈现,还挺油,瘦肉部分又比较干柴,好在撕的还算比较细碎,当个下酒慢吃的也能凑合,但是整体来说这个菜做的不到位或者说的直白点,就是不会做。
爆炒牛心管78,爆炒菜的火候感还可以,上菜之后盘底就点油没汤汁,我觉得欠的那一分是从后厨端来的时间,稍微的少了点爆炒的镬气,牛心管就是牛黄喉,涮火锅时候肥厚肥厚的就是它,薄的是猪心管,这东西没啥好说的,做熟了就是吃个口感脆弹,厨师盐量把握的极其准确,再多一点就发苦了,顶口的盐压住了其他所有的味道,连配菜蒜薹这种跟香菜一样一加进去就能一枝独秀的味道都盖的死死的,不愧为百味之首,另外这菜的价格说实话给的有点少。
带皮驴肉56,咸啊,沾了蒜汁醋也不能改善太多,盐口太重压住了所有该出现的香气,看着是肉但吃的却是盐。
如果60分是及格线,当餐的表现大概在55分吧,距离优秀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不过硬件条件来说其实是能满意的,不论是摆拍服务还是上菜速度餐厅环境,都算是一个中档以上的水平。
比较让人不解的是餐厅八点就开始问“要不要加菜要不要加主食”,“后厨要下班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可能是我复兴区去的少,邯山区这边的不管大店小店,只要别太晚(过了11点)都没有说这么早就撵的。
还有个比较好玩的,结账小票上餐厅自己的名字打错了。
一措再措(向阳路店)
这家餐厅我很早之间推荐过,那会儿烤的还不错,算是我在邯郸能吃的愿意吃的为数不多的烧烤店之一,后来陆陆续续也来过几次,确实是应了那句话,每次来都有新失望,所以后面就不来了,这次是听我弟说最近去吃了一次,吃的还行,正好我在这附近带着朋友来少吃点。
炸灌肠18和果仁菠菜16,灌樟也不知道为啥一直写灌肠,整的我费老劲给外地朋友解释北京那灌肠和邯郸这灌樟,炸的很一般,火候不太足,存油比较多,腻口,凉了蘸一下蒜酱会稍微好一点。果仁菠菜做的太着急了,菠菜焯水之后投凉没再挤水,吃嘴里一股自来水味儿,很失败。
五花、羊肉筋、羊脆骨、鸡皮,我翻了一下我最后一次来时候的评价,整体烤的发干要么就是没烤透五花过腻,可能是换了后厨烤串师傅,对这家的烤炉不熟悉。结合现在的表现来看,这位烤串师傅应该是已经掌握了烤炉,那就好办了,就是这位师傅的烤串思路跟我不匹配,他的烧烤追求就是干,我的追求是嫩,这是我不欣赏的风格,另外脆骨那玩意烤这么干是真咬不动。
风干牛肉串,依然是来就点的小玩意,吃着有滋有味挺有意思。
< class="pgc-img">>这家店现在的问题比较大,生意能看得出来挺好,但是管理却没跟上来,要服务没服务,我跟不同的服务员和前台要热水,一直到吃完也没送上来,关键是我还找不到热水在哪接,卫生间的味道已经大到可以从洗手池就闻到了,提神醒脑,为什么我要说提神醒脑呢?因为餐厅实在是太吵了,不光就餐环境嘈杂还配着各种网络神曲,不亚于让你去迪厅震了俩小时,吃完一顿饭我脑浆子都有沸腾感,走出餐厅门的一瞬间有种恍如隔世的清净感,还有就是上菜速度实在太慢了,本来能吃30分钟了不起的菜,硬生生拖了俩小时才上完。
绿茶(新世纪店)
绿茶开在邯郸是有日子了,我是因为之前在外地工作时候公司附近就有一家,老去吃老去吃给吃腻了,所以即使知道绿茶开在邯郸也提不起兴趣再去,百无聊赖的逛街走到这了,想着记忆里的绿茶不是太差,就这么进去了。
绿茶烤鸡(半只)36,口味整体来说比较均衡,椒麻提味,咸口和辣口都算刚好,肉质外皮焦脆,刚上桌时汁水感也可以,称得上嫩弹,缺点是为了保温这底下是个加热盘,随着时间肉会越来越干柴,鸡肉的离骨度也比较低,随着加热汁水的流失,会变成黏再骨头上,既不好咬也不好吃,另外撒的葱花实在太蔫了,看着就不新鲜。
古法糟酿圆子22,酸度超过了甜度,入口微甜之后全是一种不自然的醪糟酸,汤体的粘稠度可以接受,但是整体味道还是过酸了,喝完咽下去的回味有点像喝多了酒吐完那味儿,另外这碗边哩哩啦啦的实在是不好看,传菜的基本功没练好。
三色凉面18,鱼籽土豆沙拉18,不要点这俩菜,会变的不幸。第一次上来时候面是生的,我说怎么刚上来就坨了,夹都夹不开,费半天劲搅拌开一尝,嗯就是生的,土豆沙拉上的鱼籽是蔫的不新鲜了,入口就感觉出来不对劲。叫来店长问问怎么回事,店长跑去后厨回来说,因为后厨觉得生一点好摆造型所以就做的生了,鱼籽一直这样,因为后厨化冻之后就这样,听了这个解释,我甚至不心疼自己点了这么糟心的玩意,我有点心疼这个店长,这就是后厨胡说八道骗他呢。哦对我都尝了,三色凉面重新做了之后确实熟了,但也仅限于此,难吃到让我开始思考难道调料有什么药用价值?土豆沙拉本身调味比较寡淡,该用到的蛋黄酱鸡蛋什么的都没用,既没有口感也没有味道。
腊八蒜烧肥肠45,整餐表现最优秀的一道菜,即使没有前面所有的陪衬单独来说,这个菜做的也算的上是优秀水平了,肥肠软弹,色泽红亮,入口酸甜均衡咸香滑弹,配菜的腊八蒜单独吃也非常可口,除了份量上确实稍微小一些没啥毛病,当餐最佳。
作为最早一批网红餐厅气质的绿茶,环境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同样的也是因为这些环境设计,造成了维护的难度增加,打眼一看挺好,细看甚至还有点诡异,同样的诡异之处还有工作人员带给我的感觉,我所见到的所有,对所有,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种极度社恐感,能不说话就不说话,能躲开你就躲开你,唯一一个能正常交流的就是出了问题来解决的店长,吃完走的时候我看店长一个人靠在餐厅外的玻璃护栏处发呆,挺心疼他的。
鸿来顺津味包子
前几天跟朋友聊起来包子铺哪家好吃,细数几个有点名的这几年都不好好做了,朋友提起这家还不错推荐我去尝尝,正好我得去那边医院就中午稍微晚点一点多去的。
到店时候虽然过了高峰期人还是蛮多,桌子都没太来得及收拾,人走了菜盘汤碗的摆的挺满,边边角角的烟灰是真多。
邯郸又不靠海我很少点带海货的馅,看着肉三鲜价格比肉馅的还贵点,想来是有他的道理就点了这个,配一碗丸子汤,点菜的姐姐们眼见得岁数能当我姨想着按天津的规矩还是叫了结界(音)。
先端来的是丸子汤,汤鲜香清爽,喝上一口浑身暖流走完一圈,舒服得很,葱花香菜给的也够味,单就汤来说很不错,丸子吧,就一个字能形容,“柴”,一点肥的没有,可能不吃肥的会欣赏吧,但对我来说实在是太柴了,比我嚼个槟榔还木渣渣的口感。
包子等来时汤也就不烫了,醋碟备好来上一口,好家伙,咸,油,腻,诡异感涌上心头再上脑,细细咀嚼这馅料也太诡异了,吃的出来口感的只有胡萝卜,看得出来的只有红胡萝卜和绿韭菜,剩下的就是如车链子油泥一般的混合物,单独尝一点又如忙碌一天睡前的牙垢,说黏吧还挺滑,说有形吧又一碰成泥,刚那口汤的暖流正好走到了胃里正向上涌。
唯一的优解是包子咬开把那柴丸子填进去吃,可惜丸子和包子数量不匹配,吃东西这个事吧一旦细观察就哪哪都不舒坦了,嘴里是个折磨,旁边的老哥哥们几个老烟枪一直熏着是个折磨,桌子椅子上的烟灰和没收拾的残羹冷炙堆在一起也是个折磨,赶紧走了了事。
另外这餐巾纸是收费的。。。。要么你买一大包要么就。。。
成吧各位,这次我就写到这里,上面的这几家店算是我最近这段时间里印象比较深能拿出来一说的,等下次攒够一波我再写合集,如果等不及可以去我的大众DP那看,那边更新的更快一些,小店也比较多,咱们下次见。
里建兴始于1984年,40年老店因为城市建设从四里搬到了滨北西堤,过马路就能看白鹭飞翔看筼筜入海,四里建兴西堤店环境雅致,庭院小花园雅致包厢宽敞大厅,最近推出了尾牙套餐,尾牙年会什么很合适,今年第一顿尾牙聚餐直接冲四里建兴了,点了2288元一桌的10人的鸿运当头宴,各种海鲜菜招牌菜汇聚。
< class="pgc-img">>进门海鲜池冰鲜区,现挑现选丰俭由人,或者直接尾牙或者其它套餐排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咸蛋黄焗鱿鱼:金黄香酥,爽脆鱿鱼包裹着咸蛋黄,层次丰富口感咸香嫩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野生沙虾白灼:野生的大小只不一,白灼保持原味鲜美,蘸酱吃大只小只都是鲜美Q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清蒸东星斑,葱姜丝铺在东星斑上,碧绿点缀红色的鱼身,清蒸最能体现东星斑名鱼风采,皮Q肉嫩鲜美滑爽,尾牙宴年年有鱼好兆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目鱼干焖猪脚:目鱼干营养丰富,独特香气渗透到猪脚,猪脚软烂入味满满胶原蛋白,啃起来非常过瘾。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清蒸小青龙:5只小青龙对半摆满一盘,红彤彤格外喜庆,很适合尾牙气氛,小青龙饱满多膏肉质鲜美爽嫩,底下粉丝吸收了汤汁鲜香,很硬的主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咸骨芥菜心煲:咸香排骨鲜美虾仁清爽芥菜心,汤头鲜美好喝,热热来一碗很舒服。
< class="pgc-img">>豆干炒三层肉:豆干煎到两面金黄,吸收了三层肉油香,三层肉也很入味。
< class="pgc-img">>香酥肉:食肉动物很爱这道,肥瘦相间满口留油浓香酥脆,生菜包不仅解腻口感也更丰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溪鱼椒盐:炸得香酥小溪鱼,直接整只吃下,然后喝上一杯最合适。
< class="pgc-img">>大文蛤水鸭汤:超大的文蛤清炖水鸭,汤头清甜好喝,水鸭肉紧实鲜嫩,这道滋补汤头不仅清甜好喝,而且清热消火滋阴润肺。
< class="pgc-img">>闽南特色卤面:满满的海蛎各种配料丰富,汤头浓郁美味卤面主食,连吃了两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