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现场,吴奇安大师与新收的三名弟子
国智智库.西部发展观察网讯(刘思佳 曾一峰) 10月22日上午,中国首批注册烹饪大师、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从艺54年的行业元老吴奇安大师收徒仪式在成都市成华区客家广场举行。原成都军区少将冯玉光,四川锦江宾馆驻店总经理、四川省烹饪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朴,中国首批注册元老级烹饪大师蓝其金先生等10余位行业大师、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及嘉宾等近六百人参会。据悉,截止目前吴奇安大师门下已有特三级以上厨师弟子22名,遍布全国各地。
中国首批注册元老级烹饪大师蓝其金先生宣读《祭灶君文》
在业界人士和嘉宾的见证下,拜师仪式正式开始。众徒弟上场分左右八字排开,紧接着吴奇安大师上场,嘉宾致辞,拜灶王,徒弟跪拜敬茶,宣读《祭灶王君文》。在严肃而热烈的气氛中,吴奇安致辞说,自己在1962年入行时,厨师还是一个十分清苦的行业,许多厨艺材料和书籍都无法买到,学习的道路十分艰辛。如今厨房越来越现代化,各种食材一应俱全,但对厨师的要求却在不断提高。如今的厨师,不光要拥有过硬的厨艺技术,还要懂电脑、懂餐饮管理。当前,餐饮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厨艺作为传统手艺,讲究的是技艺传承,很多东西无法从书本和网络获得。自己身为行业前辈理应承担起“传承发展川菜文化,培养优秀接班人”的责任。此次收徒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年轻一代的从业者继承衣钵、打牢基础,将川菜文化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的拜师仪式
吴奇安特别强调,自己的弟子不光要拥有扎实的厨艺基本功,还一定要有优秀人品和敬业精神,要能认清餐饮行业的新情况,要符合川菜新时代发展的新需要。
拜师仪式上,原成都军区少将冯玉光对吴老的从业生涯进行了回顾。他称赞吴老作为特级大师,仍然兢兢业业、不断进取,一直以来都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创造了厨师生涯的无数辉煌。如创新创造了以麻辣酥皮鱼为代表的近30余个川菜新菜品,培养了大批事业有成的弟子,弟子中人才辈出。吴老长期以来关心、鼓励、帮助年轻人,让年轻人更有信心,更能坚持,更加努力,更能创新。
原成都军区少将冯玉光致辞
中国首批注册元老级烹饪大师蓝其金先生讲到,吴奇安大师从业50多年以来,潜心钻研,真实做人,踏实做事,现在依然还在三尺灶台,为川菜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四川川菜调味商会会长刘原福说,吴大师对传承发展川菜文化所做的工作,让川菜文化更加红火繁荣。
本次拜师的新弟子肖丁凡代表本次拜师的三位弟子发言。他说,感谢老师将他们收为弟子,自己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厨艺学习机会。作为厨师行业从业者和食材供应商,十分珍惜。在今后的学习中,将以高度的热情和激情,学习老师良好的人品,高超的技能,为行业的继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吴奇安大师大弟子、客家印象天地坛酒楼运营总监曾建设
大弟子、客家印象天地坛酒楼运营总监、1989年拜入吴奇安门下的曾建设说,拜师以来,自己在老师身上看到了对川菜菜品继承发展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到了老师优秀的人品和卓越的厨艺技术。他谨遵师训,敬业爱业,坚守职业道德,立志要将烹饪作为自己的终生事业。曾建设还表示,当代川菜的发展,不少人过于追求外形美观,对川菜的口味反而忽略,开始舍本逐末。川菜的发展,应该在坚持口味的基础上继承精髓进行创新,而不能脱离根本。
四川大嘴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邱雪峰致辞
本次活动承办方四川大嘴天下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邱雪峰表示了对此次拜师典礼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邱雪峰表示,作为一家创业型新兴餐饮公司,大嘴天下用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成长为餐饮界一颗新星,公司旗下现已有多家餐厅。下一步将与吴大师进行战略合作,启动供应链项目, 以十余年的餐饮行业从业经验为依托,通过供应链,将生产活动进行前伸后延,打造市值达1000亿以上的供应链上市公司,利用互联网与技术实现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让餐饮企业与供应链实现无缝对接。
吴奇安大师与部分弟子合影
吴奇安,1963年开始学习厨艺,是全国首批中国烹饪大师。他勤奋努力、潜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形成独特的厨艺风格。先后任成都锦江烹饪学校、眉山康达烹饪学校、新东方烹饪学校客座教授,并在四川多家高星级宾馆酒楼和饭店担任高级顾问,致力于酒店菜品的设计创新、品质提升,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2年,吴奇安大师以中国烹饪专家身份,赴约旦王国担任主厨;1986年至1995年期间,先后在四川省人民银行、白芙蓉宾馆(四星级)、成都军区锦苑宾馆担任主厨和高级顾问。先后接待了原国家领导人,承担了中央部委、人民银行,四川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等重要活动的接待任务,受到了相关领导的高度赞誉。2002年,被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称号;2003年,被授予“川菜烹饪大师”称号。现任四川省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专家顾问,四川省餐饮业认定师、国家餐饮业一级评委。2017年7月,应上海电视台邀请,参与已在海内外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的“一带一路”川菜饮食文化、川菜特色厨艺专题新闻片拍摄;2007年,在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川菜辉煌20年表彰大会”上,荣获“突出贡献奖”;2013年,出版了《我与川菜传承创新》一书。
西藏自治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西部书画院院长瞿传国为收徒仪式题写“川香天下”
吴奇安大师热爱烹饪事业,他厨艺精湛、高风亮节、德高望重,正在为川菜事业的持续繁荣与创新发展,为培育更多的烹饪专业人才继续贡献力量。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45岁的李静正为丈夫的重病感到焦虑。她的丈夫张明因急需昂贵的手术费用,李静不得不向她的妹妹李燕求助。然而,李燕和妹夫王强却拒绝了她的请求,理由是他们自己也面临经济压力。
第二天一早,李静还在焦虑中,突然,门铃响起。她打开门,发现是王强和李燕站在门口。王强脸色凝重,手里提着一个沉重的包,李燕则满脸不安。王强宣布,他们决定带来一笔钱,并希望能够帮助她度过这次难关。
当李静疑惑地接过钱时,王强突然从包里拿出一封信,信中写着他们之前的拒绝并非出于冷漠,而是因为他们已经陷入了一个更大的困境。王强透露,他和李燕在最近的一次投资中亏损了大量资金,现在面临着严峻的财务问题,他们的决定其实是出于对自身经济状况的考虑。
这时,李静的目光落在包里的另一件物品——一个古老的木盒。李燕解释说,这个木盒原本是他们家族的传家宝,里面藏有一笔资金,只能在极端困境下使用。李静感动于他们的诚意和家庭的团结,决定不再追问细节,只是感谢他们的援助。
李静得知丈夫的手术顺利后,决定将木盒的资金用于修复家庭关系。她与妹妹的关系因这次事件变得更加紧密,王强和李燕也从中找到了重新振作的勇气。最终,家人们的团结和无私互助让他们一起度过了最黑暗的时刻,迎来了新的希望。
月20日,四川成都、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领导及家政同仁100余人到山东大嫂集团参观座谈。山东大嫂集团总经理何霞带队热情接待,并主持座谈交流活动。济南市商务局副处长王勤海、边芳,山东现代家庭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工会主席刘庆勇参加本次活动。
参观团在对企业文化长廊、学校校园文化,以及学校学员上课的情景、实操课堂进行观摩考察后,双方在合一堂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
座谈交流会由何总主持,何总首先向来参观考察的领导以及同仁介绍了山东大嫂深耕家政服务17年的发展状况。何总是山东大嫂创始人,她是这样描述“家政”概念的:做家政是一份事业,更像是一个故事,山东大嫂就是70后的自己从失业又创业的故事。在山东大嫂集团发展的历程中,2009年提出家政服务的“三个职业化”,即家政公司职业化、服务员职业化、雇主职业化,引起了社会的很大关注。“三个职业化”的提出,提高了公司规范化、标准化的运转机制,增强了对服务员的尊重与保护意识,提升了对雇主的包容与管理。以此,形成一套可执行、可操作、可发展的家政职业化道路。
提到山东大嫂由传统人工服务转向智能化发展的操作平台,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学习兴致。山东大嫂ERP系统升级工程也是公司运营的重要项目,目前已经真正实现了一切业务从线上完成,从匹配到客服,所有人的工作在系统内清晰可见,客户网上签单、支付、面试,服务员上岗前的档案建设、上岗后的考勤打卡、工资结算和发放等服务,包括各种数字化统计报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山东大嫂数字运营体系建设获得国家12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专利,家政行业内“一张大嘴走天下”现象在山东大嫂实现了终结。今年上半年,“山东大嫂小程序”微信端成功上线,进一步提高了服务工作效率,服务员线上考勤打卡,雇主线上签约等一系列的强大功能推进山东大嫂再一次迈向科技化发展。
四川省商务厅处长熊金华、成都市商务局书记王有辉听到何总的介绍后一致表示,对山东大嫂的发展深表敬佩之意。他们说,山东大嫂立足本土发展,做实家政产业,在科技探索中提高生产力,替代传统人工劳动力,很值得在场的企业学习。
银川市商务局副局长马金祥在下午的座谈中表示,家政行业对于银川当地来说,还是个新兴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的道路上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方面,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运行还需要向山东大嫂品牌家政企业学习。他表示,以后可以多输送“老板”们到山东大嫂商学院进行深造学习,将山东大嫂家政体系“搬”到银川,带动提高当地家政行业的“大家政”服务。
座谈会最后的“现场答疑”环节留给了参会企业,何总对企业提出的问题均进行了一对一的回答。何总用热情的姿态欢迎大家今后到山东大嫂做客,家政商学院是培养专业家政老板、家政精英的学堂,何总邀请大家到山东大嫂家政商学院学习、提升,共同为家政行业发展助力。
行业交流,携手共建“大家政”服务,营造良好的家政风气。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消费的新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做实做细家政行业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