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8日,记者从济南市提振消费稳增长主题系列发布会获悉,为响应济南市建设标准化试点城市工作要求,在济南市商务局指导下,济南市饭店协会编制了《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规范》《济南名菜通用规范》《济南名吃通用规范》》《济南餐饮名店通用规范》《济南烹饪名师、大师通用规范》五大标准,于当天正式发布。这在山东省内尚属首创。
五项标准的制定,经过了对济南市餐饮行业的多轮专项调研,广泛征求了包括多位资深中国烹饪大师、学院教授、品质餐厅创始人等业内专家的意见及建议,会同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协会负责人多次召开主题研讨会,最终成稿。
五项标准系统构建了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其中,《绿色餐饮经营与管理规范》在环境保护、节约餐饮、文明餐桌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必达标准,涉及基本要求、认定程序、环保标准、健康要求、监督管理等内容,共设置6个打分项,202个采分点,将进一步助力餐饮行业节能降耗、绿色发展,为济南市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济南名菜通用规范》明确了“济南名菜”评定具体标准,突出鲁菜五味均善、唯中唯和特点,在地域特色食材选取、菜品所在餐厅3年内无食品安全事故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要求。《济南名吃通用规范》在菜品的历史传承、文化底蕴、百姓认可和5年内市场销量等评选标准上做了具体规范。《济南餐饮名店通用规范》以打造品质餐厅为主题,旨在突出济南文化底蕴,讲好鲁菜故事,关注餐厅的历史传承、技艺创新、地域特色和业界影响力,在设备设施、节能环保、食品安全、运营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做了规范要求,为济南市打造一批餐饮品牌标杆企业,助力行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济南烹饪名师、大师通用规范》在认定程序中以是否具有人社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为基本标准,进一步规范名师、大师评选资格,旨在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济南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治文表示,标准化、品质化、绿色化是餐饮业的主要发展趋势。济南市通过出台餐饮行业标准,鼓励餐饮企业菜品创新、烹饪技艺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促进高端餐饮精致化、大众餐饮精细化发展,提升餐饮业的整体服务品质,构筑餐饮产业生态圈,助力全市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段婷婷 报道)
京报讯(记者陈琳)5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我国制止餐饮浪费国家标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标准兼顾了堂食、外卖等不同用餐形式,覆盖了旅游饭店、机关食堂等重点场景,能够基本满足各方落实反食品浪费工作的实际需要。市场监管总局将加快研制绿色外卖、旅游自助餐、机关食堂反浪费指南等国家标准,不断健全节约型餐饮标准体系。
据介绍,市场监管总局从今年3月启动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以来,标准技术司充分发挥国家标准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围绕“定标准、学标准、用标准”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反食品浪费法》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在“定标准”方面,会同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落实《关于以标准化促进餐饮节约反对餐饮浪费的意见》,截至目前,已发布《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等8项国家标准,正在研制《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等4项国家标准,拟立项6项国家标准,此外还将制止餐饮浪费的要求纳入旅游民宿、旅游度假区等其他标准中。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介绍,针对各地餐饮业态和习俗不同,还因地制宜,推动地方和学协会以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形式,与国家标准形成“组合拳”。比如,“坝坝席”是川渝农村地区特有的传统民俗盛宴,为彰显主人的热情好客,往往大操大办、铺张攀比。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重庆市合川区三地餐饮行业协会针对这一现象,联合发布《农村集体聚餐节约行为规范》团体标准,从制止餐饮浪费的角度对农村集体聚餐制定了技术指标,涵盖群体聚餐中的席前准备、菜单设计、采购贮存、加工制作、席间服务全流程,并明确了餐厨废弃物管理、行业及群众自律行为规范。该项团体标准发布后,三地迅速组织开展了系列宣贯活动,采取线上培训与线下宣贯相结合、集中学习与乡村厨师自学相结合、总结宣传与试点示范引领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标准宣贯。根据标准前期实施情况估算,三地预计每年在农村集体聚餐中将减少餐饮浪费约26%,其中粮食节约8%,肉类节约14%,蔬果类节约4%。
浙江省发布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食堂餐饮节约管理规范》地方标准。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餐务管理中心按照该标准要求,持续强化菜单设计、采购验收、运输储存、粗加工、烹调、售餐、用餐、回收等环节的控制要求,从采购员到就餐者,全方位、全流程加强对机关食堂供餐环节的精细化管理。科学调整菜品数量、分量,推行小份、半份、小碗等多种计量方式核准定价;餐前引导适量点餐,餐后提醒帮助打包;设置自助添菜台,根据需求自助添菜;在各餐厅派驻文明就餐劝导员全程进行监督和提醒等。以省行政中心为例,经实施评估:食堂泔水垃圾减少2/3、粗加工废弃物减少1/3,日均粮食节约1/5,日均蔬菜节约1/3,全年回收食材边角料达5万余斤。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
明日报北京5月6日电(记者陈海波)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司长刘洪生6日在该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制止餐饮浪费国家标准体系已基本建立,标准兼顾了堂食、外卖等不同用餐形式,覆盖了旅游饭店、机关食堂等重点场景,能够基本满足各方落实反食品浪费工作的实际需要。
刘洪生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发布《饭店业信用等级评价规范》等8项国家标准,正在研制《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等4项国家标准,拟立项6项国家标准。此外,还将制止餐饮浪费的要求纳入旅游民宿、旅游度假区等其他标准中。
同时,针对各地餐饮业态和习俗不同,因地制宜,推动地方和学协会以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形式,与国家标准形成“组合拳”。目前,各地制修订制止餐饮浪费相关地方标准共61项;相关行业协会制定制止餐饮浪费团体标准20余项,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07日02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