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屏幕都能把你馋哭的虾火锅除了古色鱼乡还有谁?古色鱼乡这次放的福利是三店通用,今天带大家去尝一下它们的味道,价格怎么样?let's go!
古色鱼乡在哈密已经7年了,这次元旦福利给大家上了什么样的团购福利?带大家了解一下。
他们家的鱼虾火锅是一锅两吃,先吃他们家鱼虾后涮菜,涮菜小料肯定也是少不了的。团购套餐里面还包含这些小吃,还有小料也是包含在内的。这边都是活鱼现宰,现选现称。
< class="pgc-img">>这次给大家推出来的两人餐,锅底有微辣、特辣还有五香,如果能吃辣建议吃特辣,非常的好吃。搭配九宫格,还有一壶酸梅汤。左下角团购只需118。
鲜香脆爽的大虾谁吃了不叫一声绝?这里面有黄瓜条,还有年糕打底,闻起来香气四溢,嚼起来特别的香。
< class="pgc-img">>如果是6个人来,别担心,他们家还有6人餐,是鱼虾双拼锅,也是店里的主打。吃完鱼虾双拼锅还可以后涮菜,有牛肉一些配菜,但是必不可少的是碳水,面条下在锅里真的是一绝。
现在还给大家推荐一个单品,就是小酥肉,可以和团购同时使用。
这次给大家推出来的元旦福利的团购套餐是三店通用,喜欢的虾粉们左下角团购。
为一个典型的广东人
饭桌上一定不能少的菜
就是——
一条靓鱼
阿妈说,起码吃之前
鱼还是活的,会游泳的那种
虽然吃新鲜的没有错
但还是要提醒下各位街坊
最近要多多小心
因为一种杀伤力大的病菌
可能就潜伏在你吃的鱼里
香港40天79人染致命病菌
其中7人死亡
最近,香港集中暴发了一种致命病菌,致死率达11%,比新冠在当地的死亡率(1.7%)还高!
那就是侵入性乙型链球菌。
一般来说,这种菌的常见传播途径是母婴传播,能导致孕妇产褥期脓毒血症、新生儿脑膜炎。但这一次,却发现在没啥联系的非血亲人群中传播!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通报,截至10月18日,香港40天里已录得79宗感染个案,包括42男37女,年龄在1个月至96岁之间。
他们主要出现了败血症、脑膜炎、化脓性关节炎或脓肿/蜂窝组织炎等症状。其中有7人已死亡,38人留医,34人出院。
放倒他们的
是饭桌上很常见的淡水鱼
对此,有感染及传染病科医生表示相当罕见!毕竟过去3年,入侵性乙型链球菌感染病例平均每月只有9-26宗。
而这次短时间内集中暴发,可能是和香港人常吃的一样食材有关:
淡水鱼!
据香港卫生防护中心调查取样,发现大多数感染者是厨师和兼职鱼贩,他们发病前,都曾接触过淡水鱼,如鲩鱼。
有的曾经吃过,有的说自己煮鱼时手上带有伤口。
而且,检测发现近一半患者,都感染了ST283乙型链球菌。这种型号的病菌,喜欢寄生于活鱼体内。一旦人吃了没有经过任何杀菌处理的鱼类,它就会立刻找到下一任宿主,且大面积扩散前,宿主不会察觉。
由此,工作人员推断,这79个人可能是通过血液(手上的伤口导致了感染)或食用没煮熟的淡水鱼中招。
并非世界先例
新加坡也曾“爆雷”,355人中招
其实,这次香港暴发的乙型链球菌疫情并非世界先例。早在2015年,新加坡国家环境局(NEA)就已公布在355例感染病例中,有150人被怀疑是因进食生鱼片而感染。这也是全球第一次的乙型链球菌大暴发。当年12月5日,新加坡宣布无限期禁止商贩、自助餐供货商等零售商售卖淡水鱼生鱼片,违者可被勒令停业。
一转眼,这场“大事件”已经过去了6年。
就在大家以为这要命的病菌要消停时,危险又悄悄卷土重来了
联合国发出警告!东南亚
正被恶菌肆虐,身体健康也中招
目前,除了香港,老挝、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发现了乙型链球菌入侵感染病例。其中,侵入性ST283乙型链球菌在泰国和老挝,感染人的比例更是高达70%,而且,超20%的感染病例为健康的成年人,没有合并症。
联合国联农组织由此发出警告,提示小心食用在东南亚地区广泛食用的淡水鱼——罗非鱼。
此外,广东养殖的虎纹蛙亦曾分离出乙型链球菌的ST283的变异型株。
专家称,一旦暴发必将导致严重感染,其死亡率非常高,不容小觑。
刚中招时有点像发烧
但后面会“吃”人骨头
侵入性乙型链球菌一旦入血,就能破坏人体不同器官,导致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可致死。
但一开始,它却会很“温柔”,以ST283乙型链球菌为例,初期人只感觉有点发烧、身体不适,并没有特别剧烈的表现;
等到后期,人的颈椎、脊椎、关节、脚踝等位置,都有可能被入侵,造成严重感染,甚至骨骼坏死截肢或死亡;
对于健康的人,这货同样狠——可造成人脑损伤等。
如果长期寄生在孕妇身上,它可能还会诱发宝宝脑膜炎。
所以,为了不发生血的教训,大家在处理淡水鱼时,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处理海鲜时一定要
戴手套、煮熟再吃
为了免受乙型链球菌拖累,专家建议,大家要避免徒手拣鱼,处理海鲜鱼虾时要戴手套,此外,手部有伤口、有免疫力问题或有长期患病的人要格外小心。
最后还要记得,海鲜鱼虾要彻底煮熟才能下肚。
特别是吃生滚鱼片粥时、打火锅点了脆鲩时,甚至在餐厅里吃酸菜鱼时(那些也是淡水鱼)。
虽然广东人吃东西讲究“鲜”,鸡有鸡味,鱼有鱼味,最怕煮过头。
但是最近这段时间,宁可煮熟一点,还是要安全第一!
综合深圳卫健委、大公报、橙新闻
来源: 广东广播电视台今日最新闻
锅里的亚硝酸盐和嘌呤怎么来的?
最近有条食品安全新闻,说是从“自热火锅”里检出了亚硝酸盐。这条新闻并没有引起食客太大的情绪反应。因为经过多年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网友们都已经建立了“剂量决定毒性”的科学理性。
从题目当中就能知道,自热火锅中检出亚硝酸盐的数量比较有限。如果真的含量很高,就不会使用“检出”这个词汇了。——“检出”这个词,现在通常用在“能测出来,但没超标”的情境下。这次检出的产品,最高的两款,亚硝酸盐含量分别为7.10mg/kg、7.95mg/kg。既没有超过蔬菜加工品的标准,也没有超过肉类加工品的标准。
按这个含量,要达到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数量,就意味着至少要吃十几公斤的自热火锅食物,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所以,想吃自热火锅,可以继续愉快地吃。
有人问:在普通火锅里会不会也有亚硝酸盐问题呢?这里重点和大家讨论一下火锅里的亚硝酸盐问题,再简单说说嘌呤和其他问题。
这四种情况会有亚硝酸盐产生
火锅不会凭空产生亚硝酸盐,不是原料中带进来的,就是从硝酸盐转化而来的。因为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多种食品中,包括蔬菜和肉类加工品中。火锅中有肉类,有海鲜,有蔬菜。因为亚硝酸盐易溶于水,这些食物中的亚硝酸盐,就会随着煮制跑到火锅汤里。
1.长时间存放或反复煮制的新鲜蔬菜
新鲜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非常低,通常会低于4mg/kg。但是,叶类蔬菜和根茎类蔬菜当中,都含有很多硝酸盐。它们本身没有毒性,但可以提供产生亚硝酸盐的原料。
蔬菜采收之后,毕竟还要运输、销售,被餐饮企业购买之后,也不一定当天吃掉。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生蔬菜当中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会逐渐升高。
不过,如果你取出蔬菜烹调的时候,看到蔬菜的状态良好,没有萎蔫、发黄、掉叶甚至水渍化(像是水泡过)的情况,那么亚硝酸盐过高的风险还是微乎其微的。一旦到了掉叶乃至水渍化的状态,亚硝酸盐的含量就失控了,万万不可再吃!从这一点来说,火锅店的蔬菜通常都做得比较好,能够保证卖相,而家里的蔬菜反而有可能萎蔫掉叶了还舍不得扔……
不过,即便叶类和根茎类蔬菜看起来新鲜,其中所含的硝酸盐,在溶入火锅汤之后,经过反复的翻滚煮制,也会有一部分转变成亚硝酸盐。大白菜和娃娃菜、各种绿叶菜、萝卜这些涮锅里的常见蔬菜,都属于硝酸盐丰富的食材。所以,煮过大量蔬菜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火锅汤里的硝酸盐含量是会逐渐上升的。
2.餐馆的自制发酵蔬菜
火锅里也可能会放入一些酸菜、泡菜,干制的蘑菇木耳,乃至罐头蔬菜和速冻蔬菜之类的蔬菜加工产品。
按我国食品安全标准,蔬菜类加工产品的亚硝酸盐含量应低于20mg/kg。比如泡菜啊,酸菜啊,盐菜啊,酱菜啊,速冻蔬菜啊,蔬菜罐头啊,都需要遵循这个标准。
合格的蔬菜加工品,其实是相当安全的。经过焯烫、煮制等过程,原料当中的硝酸盐含量已经降下来了,再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的风险极小。
蔬菜干货类要经过泡发,其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都会在泡发时大部分溶出,所以也没有产生大量亚硝酸盐的风险。
但是,餐馆在供应酸菜、泡菜等发酵蔬菜时,如果自制产品的工艺不合理,有杂菌污染,也没有达到20天以上的发酵时间,那么也非常容易引入过多的亚硝酸盐。
3.不新鲜的鱼虾和肉类加工品
肉类鱼类等新鲜食材当中也是天然含有亚硝酸盐的。不过也很低,每公斤中也就几个毫克的水平。但是,不新鲜的鱼虾,以及各种肉类加工品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就要高多了。
比如香肠、火腿、培根、午餐肉等,哪个都会含有亚硝酸盐,我国许可的残留量是30-70mg/kg(因具体产品而异,有些国家甚至放宽到100mg/kg)。这可比自热火锅里测出的含量高多了。在餐馆吃涮锅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观察一下,涮的肉类是否添加亚硝酸钠腌制。
有些店家为了让肉类不容易腐败,涮熟之后呈现粉红色卖相好,以及吃起来有火腿风味,有可能添加亚硝酸钠腌制。为了让肉类变嫩,使用嫩肉粉处理肉类,而嫩肉粉产品中也有可能添加了亚硝酸钠。这些腌制时添加的亚硝酸钠,都可能从肉中溶出跑到汤里。
4.其他来源
此外,火锅底料中也自带少量亚硝酸盐,不过其含量通常都符合国家标准。火锅调料中,添加的韭菜花、葱花、香菜碎等,如果原料不新鲜,都可能引入少量的亚硝酸盐。不过,毕竟吃的总量不多,基本上不用担心中毒风险。
顺便说一句,亚硝酸盐属于有毒物质,但并不是“剧毒”物质。
火锅汤的嘌呤受汤底和食材影响大
汤里不会凭空产生嘌呤,是汤底中含有嘌呤,或者是食材中的嘌呤溶出来跑到了汤里。火锅汤中的嘌呤含量,可能受到几个因素的影响:
1.用了什么汤底
用海鲜汤底、肉汤汤底,那么其中的嘌呤含量就比较高。如果用白水作为汤底,那么刚开始吃的时候,汤里的嘌呤的含量会很低。
2.加入了多少鱼肉海鲜
如果只是涮青菜,是不会产生很多嘌呤的。即便涮蘑菇,也不会有很多嘌呤,因为鲜蘑菇中的嘌呤含量比肉类还要低,所谓蘑菇高嘌呤的说法,是来源于干蘑菇的数据。谁会吃那么多干蘑菇呢?水发后含量就会大大降低的。
随着涮入鱼、虾、肉类,汤里的嘌呤含量会不断上升。开始在汤里涮肉之后,肉中的嘌呤含量会下降。但随着汤越来越浓,嘌呤含量越来越高,到后来,汤里的含量甚至会超过肉里的含量。这时候,涮过的肉中,嘌呤含量完全不会下降。甚至在汤里涮的蔬菜,也因为汤里的嘌呤进入到菜里,嘌呤含量变得更高。
3.汤的煮制时间和浓缩情况
如果加水较多,汤就会被稀释。如果加料多、加水少,汤里的含量就会升高。
健康吃火锅,把握住这七点
结合营养问题一起考虑,要想安全又健康地吃火锅,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1.涮锅的时间别太长。时间越长,蔬菜中部分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的风险就越大,溶出重金属的风险也越大。1小时之内吃完最好。
2.控制鱼肉类的总量不要过多,鱼肉类和蔬菜类的比例以1:1到1:2为好。这样既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有利于减少亚硝胺类致癌物形成,又能保持营养平衡。
特别是吃自热火锅时,因为其中的蔬菜非常有限,也不够新鲜,最好还是自己配上一些水灵灵的绿叶蔬菜,或加两个番茄。这样既没有亚硝酸盐的担心,又能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改善营养平衡。
3.煮蔬菜的时间不要太长,要及时捞出食用,以免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过度损失。
4.在汤已经含有大量脂肪的情况下,再放入蔬菜,可能会裹挟汤表面上的脂肪,所以不妨把表面的浮油撇去再加入蔬菜。
5.注意各种食材的新鲜度,也要注意肉类食材是否添加了亚硝酸钠。添加亚硝酸钠后的肉类,涮熟之后会呈现粉红色,而不是浅褐色或白色。
6.最好选择清汤锅,盐和脂肪的起始含量较低。
7.注意火锅底料和蘸料的新鲜度。如果感觉味道不新鲜,下次就不要再吃这家店啦。
如果需要控制血尿酸水平,那么就要少涮些鱼肉海鲜,更要避免喝久涮的火锅汤。想喝汤的话,就在嘌呤含量还没有上升之前早点喝。想吃肉,也要在刚开始涮的时候吃,这时涮了之后的肉嘌呤含量还能少一些。不妨多吃蔬菜少吃肉。(范志红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中国科协聘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