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陌生的大龙燚,有过新势力火锅品牌头牌的荣誉,也错过在顶峰时刻快速发展的时机,走过八年的大龙燚,迎来了自己第九个年头 ,在8周年庆典上,太古里的门店成功升级开业,紧接着又升级了位于东升街的门店,而在合肥的第一家联营店也要开门迎客,第九年,大龙燚可谓动作不断。
曾经,有过辉煌,有过沉寂,联谊过,也分手过,剩下的就是留在江湖的各种传说。
# 开局就是王者:成新势力火锅带头品牌
9年之前的这一天,二环路还在为了迎接盛会赶工高架,而创始团队拿下了当时被围得水泄不通的玉林生活广场,开起了第一家大龙燚火锅,时过境迁,大龙燚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升级与装修,而第一家的牌匾则一直挂在了总经理的办公室。这一群敢为人先的团队大多数来自媒体或者互联网的资深玩家,放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那个年代的Z,他们做餐饮一来就打破了天花板,算得上开启了成都餐饮的一个新纪元,从此互联网营销开始在各大品牌开始渗透,换一句高大上的互联网黑话来讲,拥抱互联网的践行者。
9年来,大龙燚也不枉这个践行者的称号,是一波又一波的事件营销刷爆了微博、朋友圈等各种社交平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打造了一个又一个记录,记忆犹新的权志龙、大暴雨、天天向上等等。此时,大龙燚正值盛世,据传加盟商络绎不绝。通过品招模式的大龙燚,面对热情的加盟商,仿佛显得不紧不慢,据传其有一整套严格的加盟商考核体系,针对团队、资源、资金、铺面、思维等等方面都有综合的面试打分,最终才能通过获得加盟代理权,通过这样严格的筛选,大龙燚也成功的打造出了诸如广东等优秀的区域,后来了解到,加盟商趁着大龙燚的品牌力是赚的盆满钵满。
●大龙燚 / ?二六
# 错失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再难成大哥
当然,也因为严格,相比其已经开始疯狂的成都火锅市场也错失的做得更大更强的机会,大量无法加盟大龙燚的加盟商,在者其他品牌力同等的品牌或者快召的诱惑下,交钱选址开店。那个时候成都火锅的金子招牌开始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了大江南北,200家规模的品牌是一抓一大把, 500家以上规模的也迅速壮大。而此时,大龙燚的门店数量则只是在缓慢增长,追求质量的同时却错失了最好的时代,也不知道如今大龙燚回看当年,是否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
进入2018年左右,大龙燚也来到了他的第5年,算得上一个久经沙场的高手了。此时记得当家人筷子叔的名句开始流传出来:火锅品牌也许会垮,但火锅行业一定不会垮。而这句话,仿佛也成了大龙燚的方向,但也因为这一个方向,你会发现,大龙燚三个字开始慢慢的各种话题、热点中成了稀有品,这可能算是一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吧。
●大龙燚 / ?二六
# 进入沉寂转行平台:成功也失败
没有人讨论的大龙燚开始进入了群众口中的“沉寂期”。
有外转内,少了市场的喧嚣,但江湖仍有哥的传闻,无论是官宣的还是小道的,你会突然在这段时间听到各种大龙燚与某某品牌开始联姻的消息,从大龙燚发出的新闻稿中可以读出大概的联姻的2个关键词:孵化、保障。孵化很好理解,帮助其市场扩张,虽说大龙燚没有做到市场上火锅门店数的前几名,但足够多的意向加盟商和多年的连锁管理经验,也确实能孵化赋能;第二,保障,大抵就是利用4年的建设的供应链体系,去帮助联姻品牌的标准化,包括原料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运输标准化。
活儿是个好活儿,但在短短的时间里,大龙燚联姻了很多品牌,不过在后来来看,有的只是“一夜情”,而有的也成了“贫穷夫妻百事哀”,不了了之。其实很不难理解,成一个巴掌拍不响;败,也同样是。两个基因完全不同的品牌的联姻,并不是能一蹴而就,当然也有因为在当时的大龙燚,同时扶持了太多的品牌,而自身实力不足而导致的输出不够。而在后来,不管是通稿中,朋友圈中,也在很难看到联姻的消息了。
●大龙燚掌舵人:@筷子叔 / ?二六
# 拔地而起的工厂:花费上亿开底料厂
但并没有改变大龙燚做火锅行业的基建的目标。于是,在2020年,朋友圈开始出现了一个叫做由大龙燚加持的远方云天,开始正式以自己的底料厂,吹着号角,进入了行业市场之争,可要知道,成都火锅品牌虽多如牛毛,可拥有自己底料厂的则屈指可数,随之而来的消息,则是,大龙燚将要凭借“远方云天”IPO。
听起来天方夜谭,但也在情理之中。火锅底料市场已经成为符合调味料第二大细分市场面对C端的底料市场已经突破200亿,并有望在近两年突破400亿,而面对B端市场,则是一个万亿级的大蓝海。相比火锅C端市场的头部拥挤,底料市场的头部赛道则宽松了许多,前五大企业市场总占比约为33%,且尚未有企业占比超过10%,排在前五的企业主要有红九九、颐海、天味、德庄、红太阳等。而其中,德庄则是由品牌转向供应链的成功典范,也许大龙燚的目标就是,在新时代下,再创一个“德庄”。
似乎市场很大,但道路自然崎岖。记事本了解到大概在当家人筷子叔说下“火锅行业不会垮”的这句话时候,就已经有了心里的底料厂蓝图。2019年上马项目,据传1期投入了1.3亿,60亩,算是重仓押注了这条赛道。开始24小时不停的运转,抓客户跟进,抓研发跟进,“每一项工作都很细,节奏很赶,压力很大”来自内部员工的“吐槽”。而就在这种追赶下,投产不到一年的时间,据悉已经服务了3000+的门店,年产值开始突破10亿,向25亿迈进,而那时,据传还有80亩的地盘投入。
似乎大龙燚目前的路径又和海底捞很像,做了供应链开始做培训。
除了供应链端的远方云天,大龙燚一直默默存在的一个部门商学院,开始出道,堪比微海。笔记本知道,早在2017年左右,大龙燚就一直有一个商学院,做内部培训,根据门店实际经营的状况和流程,来编制更新培训教材,当然也对外输出,在和大龙燚合作的项目中有幸享受过一次,而在那个时候,谁也没想到,突然一天的朋友圈,被刷屏了一般,商学院开始和协会合作,开始了对外培训。也许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但这样大量对外宣发还是第一次,不难理解,经历过8年实战的培训部会比外部咨询更懂餐饮门店之难,且更能有实实在在的落地方案,同时,餐饮咨询市场有着庞大的需求,而咨询又是一个有力的抓手,在落地实战之后,则是后端供应链介入,为远方云天供血,为B端赋能。
●远方云天 / ?二六
走过很多路,每一条路都是杀出来的血路;
走过很多步,每一步都是如今的基石;
也许,大龙燚可能再也没有机会站在火锅品牌门店前三的榜单里;
但大龙燚的金字招牌,还在发力,去实现5年活下来400家门店的目标;
而错过时间,大龙燚会用另外一条路追赶,创造出更大的市场。
“火锅品牌会跨,但火锅行业不会垮”,如今的结果,是偶然,也是必然。
—E N D —
网红”和“实力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冲突关系。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艳子,编辑:洪君。
“我在成都看到龙”、寻找成都“大满贯”锦鲤、吃一百送一百、“好运锦鲤”抖音直播……
近日,火锅品牌大龙燚高调庆祝“出道”10周年,以一己之力,点燃了消费热情。
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骚操作”,也让不少业内人士感慨:10年了,为什么大龙燚还是这么会玩?
< class="pgc-img">>“玩”了10年的火锅品牌
提起大龙燚,很多人可能会先想起6年前的“暴雨免单”事件。
2017年7月的一天,成都突下暴雨,彼时大龙燚高喊“暴雨阻挡你的那顿饭,我们请了”,做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请成都吃货们免费吃火锅的活动,在微博、朋友圈引发霸屏式传播,成为餐饮圈经典的营销范本。
事实上,大龙燚操盘成功的营销事件还有很多,比如2017年,登上美国纳斯达克巨幅广告牌,成为国内首家跑到时代广场去打广告的火锅品牌。还有2018年,引发超1亿人关注的“成都锦鲤”事件;2019年的“首个火锅主题航班”,2022年的“火锅巴士”……
再比如这次10周年活动上的“我在成都看到龙”事件,借助七夕节的热度,用15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上演科技“游龙秀”,浪漫告白成都,全网曝光5000万+,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官媒转发点赞。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抖音@新华社快看截图
种种事件,看似简单,却难复制。
此前,大龙燚创始人柳鸷曾向红餐网剖析过大龙燚营销的逻辑,一是从用户本身的需求出发;二是要独特、好玩,能最大程度地调动用户的参与互动,引发自传播。
在他看来,更多时候品牌营销拼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谁的动作更快。因此,在大龙燚的营销策划过程中,时效性和执行力也是被反复强调的两个原则。
相比很多传统餐饮人,有很强媒体基因属性的大龙燚团队更擅长捕捉消费者的心理,将品牌营销做到“润物细无声”。
< class="pgc-img">>而除了创始人基因外,大龙燚的营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和城市个性深度融合,通俗地说,就是能和成都人玩到一起。
大龙燚营销总监任俊直言,大龙燚发端于成都,擅长对这座城市的“品性”进行洞察,“一个品牌要变得真实可触碰,就要和城市、市民有机融合与链接,而这正是大龙燚的独特性。”
< class="pgc-img">>顶着“网红”光环的实力派
因为出色的品牌营销,大龙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贴上了“网红餐厅”的标签。风头正盛时,也有人“预言”它这种打法火不了多久。
事实证明,“网红”和“实力派”并不是非此即彼的绝对冲突关系。
10年过去了,“网红”大龙燚不仅没有“昙花一现”,还从一间玉林的小铺面,成长为全球门店超300家的连锁品牌,背后还有远方云天、辣海工厂等供应链支撑。
没有一家餐企能只靠营销长红10年,尤其是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火锅赛道。餐饮历史上太多这样的案例,靠营销起势的品牌短时间内风光无限,结果速生速死。
< class="pgc-img">>换句话说,取得上述成绩的大龙燚,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实力派”。
据红餐网了解,十周年前夕,大龙燚火锅传统制作技艺获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大龙燚火锅3.0焖制工艺,使底料味道更加丰富醇厚,有效缓解了传统火锅在熬煮过程中发苦、糊锅等问题。如今,这一口混合20余种香料,采用3.0焖煮工艺精心炮制的天然、健康、0添加的非遗锅底,便是大龙燚十年磨一剑的硬实力之一。
< class="pgc-img">>与口味直接相关的产品,也能直接体现品牌的实力。大龙燚在菜品上的推陈出新其实有目共睹,今年推出的镇店四火系列:“火山挚恋·岩浆牛肉”“椒麻草香鲜毛肚”“火焰虾豆花”“橙皮鲜牛肉丸”等创新菜品在市场上的认知度都极高。
就拿“火山挚恋·岩浆牛肉”来说,摆成火山口形状的麻辣牛肉,在顾客的注视下倒入热乎乎的火山岩浆(胡萝卜汁),顿时烟雾伴随“岩浆”涌出,神似火山爆发的景象,味觉和视觉冲击力满分。
“以辣为本,还火锅以火锅”“本来的样子,才是最美的样子”,大龙燚在十周年喊出的品牌主张,不仅体现了其在锅底和产品的打磨和创新,更体现了大龙燚作为“实力派”火锅品牌的初心和自信。
< class="pgc-img">>而若论大龙燚最核心的实力,则不得不提后端建设。
后端建设对连锁餐企的重要性,已经无需赘述。早在大龙燚创立的第二年,柳鸷就开始着手探索后端供应链。
此后几年,其先后创立了四川远方云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四川辣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借助后端供应链的赋能,持续优化提升大龙燚的经营。
据了解,远方云天和辣海成长得非常快,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集风味研发、智能制造、品控检测、仓储物流、商贸流通为一体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商,服务超10000家餐饮门店,其中不乏一些全国知名度高、品牌实力强劲的连锁餐企。
< class="pgc-img">>对抗贪婪妄念,才能走得更远
在大龙燚10周年宣传片中,有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最初的目的地,才是最远的目的地。小步慢跑,不疾不徐;藏住锋芒,才走得到远方。
过去10年,大龙燚只开了300多家门店。这几年,更是每年多以十几或者小几十的速度开店。在标准化、连锁化程度极高的火锅赛道,这样“佛系”的战略定力显然是另类的。
对此,大龙燚董事会曾多次公开表示,大龙燚如果想快速扩张,每年开300家门店都没问题,跑得比较慢的主要原因是想让加盟商、合作伙伴尽可能存活得更久。
柳鸷也反复告诫自己和团队,要克制赚钱的欲望,不要盲目扩张,根据后端的供应链、培训体系和加盟服务体系,能服务多少家就开多少家。
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大龙燚一边谨慎开店,一边夯实后端供应链。最终,这个战略也为大龙燚带来了品质、高效和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为自身的连锁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生出了服务B端火锅企业“高质量陪跑”的能力。
< class="pgc-img">>据透露,接下来,大龙燚仍会贯彻小步慢跑的战略,重点发力供应链、组织能力的建设。
前不久,大龙燚被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授权为餐饮职业经理人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的实训基地,有优先吸纳优秀人才的便利,以此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保持组织活力。
组织能力不断提升是企业增长的根基。
疫情期间,大龙燚通过精简员工,保证骨干员工的收入,以此保持了核心团队的稳定,进一步优化了组织效率,夯实了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在大龙燚,有很多员工的工龄超过了5年、8年。人员稳定,一些新动作的推进速度就比较快,成功率也比较高。
稳定之外,每个人还得不断成长,成为专业的人才,如此企业的经营效率才能不断提高。柳鸷说,大龙燚内部推行项目制,鼓励每一个员工发起创业项目,就是为了激发员工的主动性。
可以说,如今的大龙燚,既能解决人的问题(招生、培训),又能解决产品、供应链的问题,已经从一家单纯的火锅企业进化为一个全能的餐饮赋能平台。
今年以来,火锅市场竞争加剧,仅上半年新注册的火锅店就有1.7万家,洗牌也日益激烈。大龙燚的能力边界如此延伸,将部分角色转变为服务商,就像淘金路上的卖水人,总能够活得很好。
能力愈强,生命力也愈发旺盛,虽走得慢,但走得稳,终会走向基业长青。相信这样一个企业,下一个10年定会更精彩。
注:本文配图由大龙燚提供,红餐网经授权使用。封面图来源:大龙燚
<>人说:“在成都做餐饮,撑得住一年,是英雄;撑住三五年,就算老店。”
2018年,恰好是大龙燚走过的第5个年头。
在这个极具意义的时间节点,其创始人柳鸷接受了红餐(微信号:hongcan18)专访,聊起了大龙燚的“发迹史”,以及业内关注的营销、加盟等热门话题。
01 再来一次,未必会有“大龙燚”
按柳鸷的说法,这个诞生之初便一路开挂、令无数餐饮人羡慕嫉妒的火锅品牌,是一个意外收获,因为创业之时他只是抱着玩儿的心态。
扎进餐饮业之前,柳鸷是成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人,管理过西祠胡同(当时最火的一个大型综合社区网站)都市版块,把“成都都市生活”做到了全国版块第一;和朋友合伙创办运营过“成都在线”——成都市最大的BBS,曾经做到西南片区第一名;还曾在搜狐做过房地产编辑。
在“网上”混迹的这10多年,柳鸷积累了丰富的互联网营销、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同时结识了一帮美食达人和餐饮老板。
2013年微博正火的时候,柳鸷开始在微博上帮一些餐饮商家写文推广,获得了不少粉丝的认可。后来就起了玩心,“推一家火一家,干脆自己做一家吧”。
于是,爱吃火锅的他兴致勃勃地准备开一家火锅店。
< class="pgc-img">>因为有丰富的餐厅推广经验,柳鸷深知打造品牌势能的重要性。火锅店开始装修时,他就通过各种营销手段制造悬念,先声夺人。比如每天在微博上直播进度、邀请媒体人转发、配合活动预热等。
开业当天,200平方、17张桌子的小火锅店,招牌还没挂上,就已经有顾客排队了,最旺的时候,单日最高营业额超5万,翻台率达13轮,成为当时成都餐饮市场最耀眼的一匹黑马。
截至2018年6月,大龙燚除了在成都拥有玉林、九眼桥、科华、春熙、花牌坊、太古里、马鞍北路、外双楠鹭岛店(装修中)、盐市口店(筹备中)等9家直营店外,在全球各地还拥有210余家加盟店。
< class="pgc-img">>这样的发展是柳鸷没有预料到的。在他看来,他只是恰好赶在对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
“我一直觉得我们的运气蛮好的。2013年正好是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兴起的一个高峰期,大龙燚顺势而为赶上了这波红利。如果再来一次,未必有那么幸运。”
02 “网红”和“实力派”并不冲突
外界赋予大龙燚的各种标签,如“最会搞事情的火锅店”、“只靠营销的餐企”、“网红火锅”等,无论是褒是贬,柳鸷从来都不回避。
“营销就是我们的优势,这也和我的背景有关,我做过十几年互联网,特别是在搜狐的那几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对现在的打法有很大帮助。”
确实,相比很多传统餐饮人,媒体出身的柳鸷更擅长捕捉、利用消费者的心理,将营销做到“润物细无声”,看似简单,却难以复制。
“无论是什么规模的营销,大龙燚在策划之初始终遵循两个出发点:一是从用户本身的需求出发;二是独特、好玩。在策划过程中,遵循时效性和执行力两个原则。更多时候营销拼的不是想象力,而是谁的动作更快。”
以2017年轰动全国的“暴雨营销”为例。
当天,成都突降暴雨,远在新西兰的柳鸷看到顾客在大龙燚点蜡烛吃火锅的景象,临时起意决定回馈消费者一个免单福利。40分钟的准备过后,大龙燚对全成都的吃货宣布:“暴雨阻挡你的那顿饭,我们请了!”
< class="pgc-img">>活动一出便在微博、朋友圈刷屏了,与此同时,成都所有媒体甚至新华社等全国性媒体全部自发跟进报道,实现了霸屏式传播。
柳鸷策划的成功营销案例还有很多,也正是因为这样出色的营销,大龙燚成为不少人眼中的“网红”餐厅。
“‘网红’和‘实力派’其实并不冲突。没有餐厅能只靠营销生存下来,很多人只看到大龙燚前端的营销,没有看到我们为后端建设做出的努力。”
柳鸷深知后端建设的重要性。2015年,大龙燚的重心开始向供应链倾斜,不断发力完善研发、品控、生产、物流等各个环节。
2017年,大龙燚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供应链系统,并开始与成都的多家餐饮品牌共享供应链,通过集中采购,帮助合作伙伴获取低价原料。
< class="pgc-img">>2018年,大龙燚和成都人气餐饮品牌“集渔泰式海鲜火锅”、“牛华八婆麻辣烫”、“独门驿烤肉”达成了品牌战略合作,开始输出运营、供应链等后端资源。
“未来,大龙燚将不再单纯是一个品牌管理公司,而是一个品牌加速平台。明年开始,大龙燚的供应链系统将服务全球近1000家门店,不仅仅是大龙燚旗下的品牌,还包括其他有需求的餐饮品牌。”
03 道不同,不相为谋
除了营销外,大龙燚的加盟是最为行业津津乐道的。
很多人一直不理解,一个如日中天的火锅品牌,为什5年却只拓展了210余家加盟店。
“事实上,大龙燚每年都会接到8000多通加盟电话,如果想快速拓张,一年放300家都没问题。”柳鸷说道。
他经常告诫自己和团队,“要克制住赚钱的欲望”,不能盲目扩张,后端的供应链、培训体系和加盟服务体系等,能够服务多少家加盟店,就开多少家,只能少不能多。
“2016年三十几家,2017年六十几家,2018年72家,每一年的加盟名额都是提前规划好的。”
< class="pgc-img">>为了保证加盟店的存活率,柳鸷在挑选加盟商时也格外谨慎。
“并不是你抱着钱来,我们就放给你做 。‘道不同不相为谋’,只有认可大龙燚的经营理念,才有合作的基础。”
加盟商除了要认可大龙燚提出的“小面积多股东制”外,运营、管理、营销三大理念也必须相同。
“小面积”:大龙燚每家店都不大,所有特许经营店和加盟店,最大面积不超过600平,餐位在30张左右。“小店的生存和成功几率会大很多。”
“多股东”:大龙燚加盟商不能是个体加盟商,需要是多股东制。股东群分为管理股东团队(2~3人,绝对控股,占60%~70%)和资源股东(10人左右,股份占30%~40%)。管理股东统管运营管理,资源股东只贡献资源,不参与管理。
在严格的加盟体系下,大龙燚的加盟店存活率一直维持在95%以上。对于出品,柳鸷简单答道,“广州的大龙燚和成都的大龙燚没有区别”。
< class="pgc-img">>4 结语
2018年是大龙燚的第5个年头。
这一年,大龙燚孵化了全新子品牌“如在蜀老火锅”,与“大龙燚火锅”、“大龙燚火锅外送”、“大龙燚随身锅”、“包煮婆麻辣火锅菜”等组成了集团品牌矩阵,朝品牌多元化迈进。
同时,大龙燚还和成都人气餐饮品牌“集渔泰式海鲜火锅”、“牛华八婆麻辣烫”、“独门驿烤肉”达成了品牌战略合作,尝试平台化发展。
谈到未来的规划,柳鸷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的规划很简单,就是没有规划,我们从来不做远景规划,因为市场变化太快了。”
然而,在采访中,他还是透露出了一些想法,比如,2018年会着重“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以及尝试垮区域直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