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晚报掌上长沙1月4日讯(全媒体记者 周丛笑 通讯员 田原)湖南省统计局今日公布数据:2020年1-11月,湖南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各项效益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规模工业整体经营效益提升。1-11月,全省规模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3569.56亿元,同比增长3.9%,比1-10月提高0.1个百分点;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803.23亿元,增长7.0%,比1—10月回落2.2个百分点;企业亏损面为8.6%,比1—10月降低0.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37%,同比提高0.16个百分点。
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长较快。1-11月,全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利润741.90亿元,同比增长25.1%。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372.81亿元,增长46.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126.98亿元,增长34.6%;通用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86.94亿元,增长26.1%。
大中型企业效益回升明显。1-11月,全省规模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372.36亿元,同比增长4.0%;实现利润总额1044.58亿元,增长10.2%,比规模工业增速高3.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38%,同比提高0.36个百分点。
适时地休克,是让自己活下去的招数。”拥有7家高端餐饮(包括未下山、朱砂记等)的老板杨先生这样说。
【黎明前的黑暗】
12月20日前后,随着全面放开的进行,大家开始被“羊群”笼罩。在长沙开了8年花店的李小姐说,2022年圣诞节的鲜花订购率只有去年的一半。街上几乎没有人。
杨先生的7家餐厅也在这时候销售额直线下滑了90%。他果断关停了6家店,食材、能耗、人资成本、杂项费用都是每天要面对的压力。“那段时间很焦虑,压力巨大,而且员工也在陆续阳了,手里可用的人也没有了。”
△杨先生经营的未下山餐厅推出了外送服务
五一新村宵夜示范点的炭烤肥牛,以前不排队吃不到,但那几天日均只能做到5000元左右的销售额,这家店人均90,也就是说一天下来只有零散的几桌客人。“每天都在亏本。”老板只好做出停业3天的决定。
开在商场里的秋金小炒,用餐高峰期,甚至只有一桌。
和多数餐饮断崖式下滑不同的是,做糖水的芝九草堂,在那个星期接到了比往常多3倍以上的外卖订单。“每天还没开门就有快40个订单”,老板说,那些天基本都是定烤梨、姜茶。20-22元一个的烤梨,一天可以卖100多个。
杨先生甚至做好了长期关店的准备,他觉得短时间内大家很难恢复堂食的热情。
【曙光】
让人意外的是,元旦三天,长沙好像突然被除颤仪救回一般。步行街、解放西再次人山人海。第一批“阳康”的年轻人回到街上,迎接2023年的到来。
秋金小炒放开前日均销售额大概5000元左右,元旦三天总共做了10万8的销售额。芝九草堂,从放开前日均两三千元的营业额飙升到日均破万。炭烤肥牛也在元旦将营业额提升到日均40000多元销售额。
杨先生关停的6家店全部开启,上座率完全恢复到了开放前。“大家的热情远超出我的预期。”杨先生说。
这一波“回血”给不少坚守着的餐饮老板注入了兴奋剂,“也许没有预期那么糟糕。”但更多的会焦虑“狂欢过后,会怎样?”
【天亮】
元旦过后,芝九草堂的梨子销量冷静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养生类受到热捧:炖桃胶,姜母茶,银耳羹,双皮奶这些,“大家开始注重养生了。”老板说。
芝九草堂一家60平的店,可以做12桌。现在每天都能有8000-10000元的销售额,是放开前的4-5倍。区别在于,堂食和外卖的比例变成了1:1,以前堂食是要比外卖多2-3倍的。
杨先生的7家餐厅也都恢复到了放开前的客流量,包括今年的年夜饭,7家餐厅已经预定到90%以上,基本上全满了。
峰值过后,老板们不再愁客源,困扰落回到员工身上。大部分餐厅的员工回岗率还不够。年纪大的员工恢复比较慢,多数还不能回岗工作。还有一部分回老家养病后就不愿意再出门,想年后再进城开工。有一部分00后的小年轻,甚至提出了辞职信,想先玩一玩或者换个工作。
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员工他们的稳定性更高,回岗率也更快。
芝九草堂的老板说,现在店里一个员工要做平时两个半人的活。秋金小炒的老板也反馈店里一人需要胜任多职,前台有时候也得帮着去洗碗。
△正在装修中的未下山滨江店,投资3000万
对于2023年,老板们有着不同的计划。
秋金小炒的老板说今年的计划是稳定现有的两家店。2021年开的一个店,到现在1年多了,都没回本,没分一次利润。遇到1次修路4次疫情,想放弃很多次了。但现在看到希望了。准备今年还是好好搞起来。
芝九草堂的老板这家店已经开了12年,她说有信心会越来越好。
杨先生目前有一个投资了3000万的庭园餐厅正在装修中,原计划年前开业,现在打算年后再开。计划2023年再开两家新店。他说在目前还不算明朗的环境下愿意继续投资开店,最重要的是“强大的品牌力、多年积累的各方面资源、极强的客户粘性、专业且优秀的团队、创始人超级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潇湘晨报记者杨叶子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经记者:潘婷 每经编辑:易启江
近日,长沙银行发布了一连串公告,披露了去年的财务数据。年报显示,长沙银行去年实现营收180.22亿元,同比增长5.91%,净利润53.38亿元,同比增长5.08%,盈利能力处于行业优异水平,在上市城商行中表现亮眼。同时,长沙银行决定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2元(含税)。
资产规模突破7000亿元
2020年,长沙银行资产规模跨过7000亿元大关,达到7042.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98%。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不良率进一步下降至1.21%,创2018年以来最低记录,拨备覆盖率达到292.68%,较上年末上升12.7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
零售业务方面,截至2020年末,长沙银行零售客户数1468.82万户,同比增长10.77%;零售客户资产管理规模(AUM)2217.3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67%;财富客户64.70万,同比增长22.72%,本土市场的客群优势稳步扩大。
个人存款规模1732.03亿元,同比增长28.26%;个人贷款规模1293.62亿元,同比增长26.83%。个人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占比为37.95%,同比提升3.07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为41.07%,同比提升1.89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长沙银行零售金融交出亮眼成绩单:截至2020年末,呼啦活跃商户交易金额467.3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68%。信用卡累计发卡228.72万张,较上年末增长44.85%。信用卡垫款余额207.4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6%,新增信用卡发卡70.82万张,消费类交易笔数4637万笔,较上年末增长88.63%,交易金额522.19亿元,较上年增长41.77%。
长沙银行董事长朱玉国在年报致辞中表示:零售金融历时四载转型已居C位,存贷款份额逐年攀升,但船到中流浪更急。当前零售金融的发展形态正发生深刻变化,从存款立行到中收突破再到生态圈布局,长沙银行零售转型步入数字化驱动下“基础存款+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生态圈”四轮驱动的智慧金融新时代。
新增科技金融贷款47.83亿元
作为生态银行,长沙银行还重视科技服务,报告期内新增科技金融贷款47.83亿元,新增国际贸易融资投放75.64亿元,为2300余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融资超过240亿元。完善投行金融服务,创新推出应收账款债权融资、疫情防控债权融资、双创债权融资等业务,投行业务新增347.48亿元。
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2020年全年,长沙银行为71户重点防疫企业发放26.34亿元专项再贷款,为1674户小微企业发放13.69亿元支小再贷款,位列湖南法人银行之首。发行全国首单15亿元小微金融债、全省首单20亿元双创金融债,成功发行第二期小微金融债40亿元。
在分红方面,长沙银行公告称,综合考虑全体股东的合理投资回报、未来战略发展规划和持续满足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本年度拟分派普通股现金红利总额为12.87亿元,占长沙银行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25.64%。
同时表示,留存的未分配利润主要用于推进战略规划的实施落地,继续深化转型发展,不断优化和调整业务结构,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保障长期稳健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