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新闻见习记者 康旭阳
“是去吃火锅吗?现在取号要排两小时以上,我这有号马上就能进去吃。”11月28日晚19:50,在武汉一大型商场8楼,一位躲在扶梯口的男子叫住了路过的极目新闻记者。
顺着扶梯口往前走,是武汉上月新开的一家火锅店——巴奴毛肚火锅。前几日,“武汉黄牛代排队卖号被民警带走”的新闻火上热搜,倒卖的正是这家火锅店的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有“同伙”被民警带走教育后,黄牛们依旧像没事人一样在该店门口“顶风作案”,还和巡查的商管人员玩起了“躲猫猫”。
< class="pgc-img">>火锅店门口
80块钱一个号,成本就要30元
这家巴奴毛肚火锅是武汉首店。
极目新闻记者翻阅大众点评发现,该店“排队久”的相关点评有近200条,几乎每4条点评中就有1条抱怨排队排到崩溃,不少消费者控诉店门口有黄牛高价卖号、扰乱秩序。此前,商场联合公安部门对卖号现象进行打击,有民警前来将蹲守在门口的黄牛带走批评教育。但极目新闻记者探访时发现,黄牛们仍未收手。
11月28日,极目新闻记者搭乘商场扶梯至8楼,迎面撞上躲在扶梯口的黄牛。
< class="pgc-img">>躲在扶梯口的黄牛
“是去吃火锅吗?现在取号要排两小时以上,我这有号马上就能进去吃。”该男子叫住极目新闻记者,并拿出了他手中的排号单——B61号、中桌4人。
当极目新闻记者问有没有两人桌时,黄牛随即表示四人桌也可以坐。“两人坐四人桌不影响的,五点钟取的号,还有几桌就到了,给80块钱就行。”
在大桌和小桌的选择上,黄牛耍了些小心思,他们售卖的大多为4人桌,可容纳的人数更多,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极目新闻记者询价期间,又陆陆续续有人前来还价。“60块钱最低了,我们取票成本也要30多块钱。”黄牛说,因为该店限制一个人只能取一张号,所以他们花钱雇人取号,付了不少钱。
“40块钱吧。”一旁的女士砍价道。
“不行,那我就不赚钱了。”黄牛拒绝再降价。
接着,极目新闻记者走到火锅店门口取号,B87、4人桌,前面还要等待32桌。几位店员正忙碌地招待着排队的顾客,此时已经叫号到B55,还有6桌就到B61。眼看号即将折在手里,黄牛开始在扶梯口不停地向极目新闻记者招手,暗示价钱还可以再商量。
“楼梯口有黄牛卖号,有人管吗?”极目新闻记者询问服务台的店员。
“有黄牛卖号是吧?有人管,我马上联系保安过来。”该店员表示,商管人员会过来处理此事。
大约十分钟后,极目新闻记者看到,一名身穿制服的商管人员来到扶梯口,但此时黄牛已经偷偷逃走,商管人员拿出手机对照照片寻找黄牛,始终没有找到。等商管人员走后,黄牛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了扶梯口。
直到晚上21:40,极目新闻记者才在手机上收到了B87就餐的提醒。
不仅代排还代购,黄牛盯上网红店
黄牛卖号现象不仅出现在武汉,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该火锅店在南京新街口开业当日排到了490号,“南京火锅店排队号炒至2000元”的话题在当时被推上热搜。不过有网友表示,没有2000元这么夸张,向黄牛询过价,两人80元,四人100元,但是供不应求。
< class="pgc-img">>微博截图
“排队久”“有黄牛高价卖号”似乎是许多网红首店的通病。同在商场8楼的凑凑火锅,几年前在武汉首店开业时也是“一号难求”,但如今有了“新网红”巴奴开在旁边,无人排队的凑凑火锅略显暗淡。
对于不能卖号只能现场排队点单的网红店,黄牛们甚至想出了代购、转卖的方法。去年12月,茶颜悦色在武汉天地开业,每人限购两杯,在寒风中排队4个小时才能喝上,要想不排队只能从黄牛手中买。一杯16元的“幽兰拿铁”经黄牛转卖后高达100元。
就连台北路的一家板栗专卖店也常有黄牛出没。有消费者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和当初茶颜悦色入驻武汉时一样,现在每天都有黄牛在板栗店门口“趁火打劫”,原价25元一斤的板栗,经他们转手后卖40元一斤,自己排队的话要排上两小时才能买到。
是什么样的魔力,让消费者们不惜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排队,甚至花大价钱买号品尝?
“图个新鲜。”25岁的沫沫是位探店达人,她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只要是火到要排长队的店,她都去吃过,其实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就是热衷于去网红店打卡。
“人越多就越想去试试,下班后去网红店排队打卡也是一种消遣方式,可能很多人和我一样。况且排队等座并不是说就在店门口坐着等,可以和朋友出去逛逛再回来,我还蛮享受这个过程的,但我觉得花钱买号没必要。”沫沫说,特别是经黄牛转手的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宁愿不吃也不会去购买。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日,热点君对于一则新闻表示震惊!
因火锅店太火爆,引发了黄牛集团倒卖排队号,严重影响顾客利益和商场秩序,被民警带走。
话题是微博武汉同城榜第一,并且登上了全国热搜!看来表示震惊,并且直呼“干得漂亮”的不止热点君一人。
甚至有网友爆料,称花了150元买了黄牛票后,还等了2个小时,不买黄牛号估计要等待5-6个小时。
就是说,即使额外花了这个钱,你还是要等,不然就是5小时起步的漫长等待。
这意味着,等叫到你的号的时候,本想吃个午饭变晚餐,晚饭已变宵夜的节奏了。咱就是说,吃个饭而已,要不要这么拼?
“心疼武汉的小伙伴,吃一顿饭居然需要排队这么久,好夸张!”、“这会不会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什么火锅这么翘?”……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震惊。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火锅店,这么火爆?
甚至衍生出了黄牛团伙,还让武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只为吃上一顿饭。
//
虽然视频中没有给到商家特写,但是从武汉国际广场的露出,以及在镜头的晃动中,眼尖的热点君发现了这家火锅店正是巴奴。
两个月前才入驻武汉的巴奴,作为武汉首店人气日益暴涨, 店门口大排长龙,翻台吃饭的现象乃是常态。
即使门店门口也已贴出抵制黄牛的告示,呼吁大家理智消费,还是挡不住群众的热情。打开大众点评,热点君发现,在爆排长队的情况下,它仍霸占武汉热门火锅榜TOP1。
花费大半天,只为吃个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意这么做?
据了解,巴奴并不是一时走火的网红店,而是已经创立了20年的川渝火锅品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特别火爆。
此前,巴奴南京首店开业的时候更是夸张,排队号甚至被炒到2000元而登上热搜,由此可见“连续5年登必吃榜”并非浪得虚名。
火爆到什么程度?今年10月,一则微博话题说,奥运冠军许昕与队友们一起到巴奴上海门店聚餐吃火锅,因为太过火爆,许昕于是低调等位排队,结果被粉丝认出,纷纷围观求合影。
凭借长期积累的人气和口碑,在武汉“一开就爆”的它,并非偶然。
早在武汉疫情期间,巴奴与武汉便有了不解之缘。危难时刻,巴奴全力支援武汉并捐赠了700余万款物,暖心与良心的举措,令巴奴粉与武汉人大呼“正能量满满”、“良心企业值得喜爱”!
可见,在火爆的背后除了口碑之外,还得益于品牌温度的加持。
其实不止是巴奴,诸如此类的“排队效应”,在武汉已逐渐常态化。
//
从街头小吃、到餐饮品牌,武汉人在觅食记的路上从不妥协,对于美食的渴望也愈发执着。
当长沙本土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开到武汉的时候,武汉天地作为武汉首店,也成为了武汉人热情“攻陷”的对象。
即使工作人员举着宣告牌警告大家排队也不一定喝得到的现实,队伍照样排了两个弯延伸到了马路上,人气只增不减,黄牛更是飙到了100元一杯的高价。
“在此排队需要7个小时”、“每个人限购2杯”的紧俏标识,也没有劝退武汉人。
相反,在品牌的吸引力下,性子急的武汉人也变得极具耐心。
通过长时间的等待,随着期待值的增长,与现场氛围的兴奋烘托,到手的优越与满足感与是往常无法比拟的。
不仅如此,还有武汉犄角旮旯的推车美食、市井街道的小吃,在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下,也迎来了属于它们的巅峰热潮。
比如,在网络铺垫盖地的“打卡攻略”下,迎来第二春的武汉市井老街——粮道街,人多的时候排队现象随处可见。
节假日时期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队伍可以拐弯排到居民小区门口,还有陈大炎铁板鱿鱼、饼万兴·金丝牛肉饼等小吃店,排队时长达到40分钟。
不论你是清晨赶早从汉口跑到武昌过早的班子,还是从外地打飞的打卡的外地食客,凡是在热门摊位,来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排队。
包括最近兴起的街头汉堡和路边咖啡,已经制霸了武汉人的朋友圈,掀起一波街头浪潮。
晚上十点才营业的街头汉堡,武汉人顶着夜里的寒风,在还没出摊的时候就开始排队,相当积极且自觉,那股子狠劲仿佛刻划在了DNA里。
热点君的同事也前去打了个卡, 在气温7℃的中山大道街头排队3小时,终于在凌晨1点,才吃上刷遍朋友圈的网红汉堡。
这样的场景每晚都在上演
月亮不睡我不睡
宛如武汉人的露天派对
有意思的是,武汉人在排队这一现象中,也摸清了门道。
从错峰出行,自备椅子、充电宝1.0,到手机远程呼叫骑手2.0,不断进阶,出人意料。
武汉人为了吃饭有多拼?光是这个阵势出来,的确不容小觑。
带上恶搞防风面罩
排队中的武汉人还不忘凹造型
保暖了自己也娱乐了他人
< class="pgc-img">>一边排队一边上网课
时间管理的学霸在此
打卡&学业两不耽误
< class="pgc-img">>“渴了么”已到达战场
饿了么外卖 不止送餐 还送饮水机
手机远程订单,是高级玩家了
< class="pgc-img">>自备躺椅,凉拖上阵
通宵排队等待开业的武汉人
排名越靠前阵容装备越到位
< class="pgc-img">>当然,人们对于体验的见解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便发出了否定与质疑。
“排队7个小时,我不如坐高铁去外地买。”
“这些人都不上班吗,实在不懂哪里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排队,我不理解。”
“都是炒作,这阵风吹过去就没有了。”
“排队五小时、吃饭50分钟,到底值不值得?”
热点君想说的是,对于值不值得这一看法,因人而异。
有人觉得排队也是一种体验,大家按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性消费获得开心就好。
并且,对于排队到底是“美味认证”还是“跟风行为”的争议,并不能以偏概全。
毕竟有些武汉老字号和用心经营几十年的品牌餐饮,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口碑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能持续火爆的原因并不是群众们的一时兴起,也绝非舆论所致。
民以食为天,武汉人为了吃饭可以这么拼,是件好事情。
向来胃口刁钻的武汉伢们,对于吃颇为讲究。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们能否凭实力征服武汉人的胃,是种考验,也需要对于出品和服务保持高标准的追求。
这样一来,武汉的吃货们也会有和更优质的用餐体验,和更多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总归最后一句,请理性消费,抵制黄牛。
毕竟,边排队边举报黄牛的武汉人,真的很拼!
日,对于一则新闻表示震惊!
因火锅店太火爆,引发了黄牛集团倒卖排队号,严重影响顾客利益和商场秩序,被民警带走。
话题是微博武汉同城榜第一,并且登上了全国热搜!看来表示震惊,并且直呼“干得漂亮”的不止热点君一人。
甚至有网友爆料,称花了150元买了黄牛票后,还等了2个小时,不买黄牛号估计要等待5-6个小时。
就是说,即使额外花了这个钱,你还是要等,不然就是5小时起步的漫长等待。
这意味着,等叫到你的号的时候,本想吃个午饭变晚餐,晚饭已变宵夜的节奏了。咱就是说,吃个饭而已,要不要这么拼?
“心疼武汉的小伙伴,吃一顿饭居然需要排队这么久,好夸张!”、“这会不会是商家的营销手段?”、“什么火锅这么翘?”……不少网友纷纷表示震惊。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点击可查看视频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火锅店,这么火爆?
甚至衍生出了黄牛团伙,还让武汉人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只为吃上一顿饭。
//
虽然视频中没有给到商家特写,但是从武汉国际广场的露出,以及在镜头的晃动中,眼尖的热点君发现了这家火锅店正是巴奴。
两个月前才入驻武汉的巴奴,作为武汉首店人气日益暴涨, 店门口大排长龙,翻台吃饭的现象乃是常态。
即使门店门口也已贴出抵制黄牛的告示,呼吁大家理智消费,还是挡不住群众的热情。打开大众点评,热点君发现,在爆排长队的情况下,它仍霸占武汉热门火锅榜TOP1。
花费大半天,只为吃个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乐意这么做?
据了解,巴奴并不是一时走火的网红店,而是已经创立了20年的川渝火锅品牌,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特别火爆。
此前,巴奴南京首店开业的时候更是夸张,排队号甚至被炒到2000元而登上热搜,由此可见“连续5年登必吃榜”并非浪得虚名。
火爆到什么程度?今年10月,一则微博话题说,奥运冠军许昕与队友们一起到巴奴上海门店聚餐吃火锅,因为太过火爆,许昕于是低调等位排队,结果被粉丝认出,纷纷围观求合影。
凭借长期积累的人气和口碑,在武汉“一开就爆”的它,并非偶然。
早在武汉疫情期间,巴奴与武汉便有了不解之缘。危难时刻,巴奴全力支援武汉并捐赠了700余万款物,暖心与良心的举措,令巴奴粉与武汉人大呼“正能量满满”、“良心企业值得喜爱”!
可见,在火爆的背后除了口碑之外,还得益于品牌温度的加持。
其实不止是巴奴,诸如此类的“排队效应”,在武汉已逐渐常态化。
//
从街头小吃、到餐饮品牌,武汉人在觅食记的路上从不妥协,对于美食的渴望也愈发执着。
当长沙本土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开到武汉的时候,武汉天地作为武汉首店,也成为了武汉人热情“攻陷”的对象。
即使工作人员举着宣告牌警告大家排队也不一定喝得到的现实,队伍照样排了两个弯延伸到了马路上,人气只增不减,黄牛更是飙到了100元一杯的高价。
“在此排队需要7个小时”、“每个人限购2杯”的紧俏标识,也没有劝退武汉人。
相反,在品牌的吸引力下,性子急的武汉人也变得极具耐心。
通过长时间的等待,随着期待值的增长,与现场氛围的兴奋烘托,到手的优越与满足感与是往常无法比拟的。
不仅如此,还有武汉犄角旮旯的推车美食、市井街道的小吃,在社交网络的广泛传播下,也迎来了属于它们的巅峰热潮。
比如,在网络铺垫盖地的“打卡攻略”下,迎来第二春的武汉市井老街——粮道街,人多的时候排队现象随处可见。
节假日时期的赵师傅油饼包烧麦,队伍可以拐弯排到居民小区门口,还有陈大炎铁板鱿鱼、饼万兴·金丝牛肉饼等小吃店,排队时长达到40分钟。
不论你是清晨赶早从汉口跑到武昌过早的班子,还是从外地打飞的打卡的外地食客,凡是在热门摊位,来了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排队。
包括最近兴起的街头汉堡和路边咖啡,已经制霸了武汉人的朋友圈,掀起一波街头浪潮。
晚上十点才营业的街头汉堡,武汉人顶着夜里的寒风,在还没出摊的时候就开始排队,相当积极且自觉,那股子狠劲仿佛刻划在了DNA里。
热点君的同事也前去打了个卡, 在气温7℃的中山大道街头排队3小时,终于在凌晨1点,才吃上刷遍朋友圈的网红汉堡。
这样的场景每晚都在上演
月亮不睡我不睡
宛如武汉人的露天派对
有意思的是,武汉人在排队这一现象中,也摸清了门道。
从错峰出行,自备椅子、充电宝1.0,到手机远程呼叫骑手2.0,不断进阶,出人意料。
武汉人为了吃饭有多拼?光是这个阵势出来,的确不容小觑。
带上恶搞防风面罩
排队中的武汉人还不忘凹造型
保暖了自己也娱乐了他人
< class="pgc-img">>一边排队一边上网课
时间管理的学霸在此
打卡&学业两不耽误
< class="pgc-img">>“渴了么”已到达战场
饿了么外卖 不止送餐 还送饮水机
手机远程订单,是高级玩家了
< class="pgc-img">>自备躺椅,凉拖上阵
通宵排队等待开业的武汉人
排名越靠前阵容装备越到位
< class="pgc-img">>当然,人们对于体验的见解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声音,有人便发出了否定与质疑。
“排队7个小时,我不如坐高铁去外地买。”
“这些人都不上班吗,实在不懂哪里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排队,我不理解。”
“都是炒作,这阵风吹过去就没有了。”
“排队五小时、吃饭50分钟,到底值不值得?”
热点君想说的是,对于值不值得这一看法,因人而异。
有人觉得排队也是一种体验,大家按照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理性消费获得开心就好。
并且,对于排队到底是“美味认证”还是“跟风行为”的争议,并不能以偏概全。
毕竟有些武汉老字号和用心经营几十年的品牌餐饮,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口碑赢得了食客们的喜爱,能持续火爆的原因并不是群众们的一时兴起,也绝非舆论所致。
民以食为天,武汉人为了吃饭可以这么拼,是件好事情。
向来胃口刁钻的武汉伢们,对于吃颇为讲究。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家们能否凭实力征服武汉人的胃,是种考验,也需要对于出品和服务保持高标准的追求。
这样一来,武汉的吃货们也会有和更优质的用餐体验,和更多的选择,何乐而不为呢?
总归最后一句,请理性消费,抵制黄牛。
毕竟,边排队边举报黄牛的武汉人,真的很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