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华住Q1财报显示,其在全国404座城市,已开业4396家酒店,包括698家直营店,3470家管理加盟店和228家特许店,客房总数439614间。
而OYO酒店的最新数据则是,320+城市,10000+酒店,500000+客房。照此计算,OYO的确超越华住,跻身中国第二大酒店管理集团。
OYO迅速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采用“低门槛”翻牌加盟线路,选择将收益与酒店的营收捆绑,通过提升酒店营收获取自身更大的收益,真正与广大酒店业主成为“利益共同体”。
在餐饮领域,单体小店争夺战役也开始打响,快速占据市场、扩大联盟效应成为所有连锁餐饮品牌一致认同的战略走法。
之所以翻牌加盟能快速影响市场主要在于疫情的影响、中国本身夫妻店多、连锁率低等关键原因。
01疫情影响,餐饮闭店数量超100万
2020的上半年,生意难做,因为疫情的影响,大部分行业的KPI都表现惨淡,受影响的首当其冲就是餐饮业,眼睁睁看着一家又一家的门店陆续贴出“旺铺转让”、“门店招租”的无奈的告示。
2019年餐饮复合倒闭率达到100%以上,2020年这个数据正在以2-3倍的速度被刷新。
< class="pgc-img">>02餐饮夫妻小店多,品牌连锁率不到10%,太低
< class="pgc-img">>
根据2019年连锁发展报告,中国餐饮加盟市场已经进入市场整合阶段,其中中国餐饮品牌的连锁率仅为9.2%,不高于10%,远低于美国及日本的连锁程度。
餐饮品牌的连锁程度低,意味着有更多的个体创业者、夫妻店占据了餐饮的主流,亟待改造升级。
< class="pgc-img">>第四次经济普查显示,全国个体经营户超过6000万个,网商银行和支付宝的数据也表示,以个体户为主体的各类小店超过1亿。
其中58%是夫妻店或者亲友店,52%的小店员工总数不到5人,而且就在今年有55%的小店增加了人手,新招募了员工。根据有关数据显示,餐饮店铺中至少有500万经营业态为非连锁的个体小店。
03翻牌的经典案例带动
面对疫情冲击,众多小店如何转型升级,成为了很多夫妻创业者正在思考的问题,而对于连锁品牌来说,如何最快效率地提升品牌扩张速度,跟500万餐饮小店做结合是关键。2020年连锁品牌的新型扩张形式:翻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连锁品牌认可和使用。
2017年,觅姐麻辣烫凭借翻牌换门头,短短2年成长为具有千店规模的麻辣烫品牌,实现了门店规模和业绩的双丰收;
2017年,印度OYO酒店进入中国,以翻牌合作形式进行扩张,2019年5月,酒店规模已经破万;
2019年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开始进行翻牌扩张;
2020年,翻牌扩张的新时代,如何抓住这些红利!
单体小店争夺战役刚开始打响,快速占据市场、扩大联盟效应成为所有品牌一致认同的战略走法。
饮翻牌,纯属扯淡!
一个高利润行业,现在入局还有机会吗?我是做翻牌的,你是做餐饮还是做什么的?大部分是做餐饮的翻牌。
大家千万不要相信餐饮这个伪概念,是完全行不通的。一般来说,只要是经营不下去的这种店,绝大多数是没有钱再投资。
< class="pgc-img">>其他的品牌来翻牌,特别讲究。一线城市特别讲究品牌形象和体验感。不是说随便花点小成本,就可以把这个店换成你的品牌的。所以小成本翻牌的卖品牌,基本上都是割韭菜品牌。
< class="pgc-img">>编者按
疫情加速了餐饮业洗牌。
资本已经率先出击,强势餐饮企业紧随其后。
于是,餐饮业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洗牌,悄然拉开帷幕。
总第 2281 期
餐饮老板内参 王新磊 | 文
资本已出手
加华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宋向前说:“投资餐饮企业,现在是一辈子最好的机会。”
2月6日,加华资本正式宣布旗下基金以近亿元人民币,独家投资湖南文和友文化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此前,加华资本还投资了中式快餐第一品牌:老乡鸡。
宋向前对餐饮老板内参表示,加华资本是长期主义者,总体的投资理念是价值投资,可以忽略短期的业务波动。疫情之下,他们继续投资优秀的、有潜力的、赛道头部品牌。
除了加华资本,还有更多投资公司在寻找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已有十几家投资机构,不低于300亿的资本规模,等着“抄底”餐饮业。
< class="pgc-img">>
前几天,我写了“苏小柳开始抢店长”的文章。很多餐饮企业试图通过减薪减员,断臂求存。而苏小柳却在招聘店长。
文章发布之后,就收到多个投资公司项目负责人的电话。他们都表达一个共同的意愿:希望投资一些餐饮品牌。
事实上,正如宋向前所说,当前的确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现在,疫情就是一个试金石。让企业的实力和品牌的含金量,一览无余。
更为关键的是,资本获得了“主动权”。
此前,餐饮业良好的现金流,让很多老板对资本有排斥。现在,正好餐饮企业有病,投资人有药。
资本说服餐饮人吃药的理由也很动听:“这次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场洗牌,更是一次稳固头部地位的机会......”
强势品牌谋求多品牌
资本在行动,餐饮企业也在行动。
目前,已有多家餐饮企业在寻找机会,展开收购。
我梳理发现,基本上是三种布局。
第一种是用并购布局新增长空间。
比如,某餐饮企业老板发来短信说,“疫情重压之下,那些不错的品牌如果倒掉,就太可惜了。我想找些具有潜力的好品牌,用我们的组织、系统、供应链和人才体系,帮助他们插上翅膀高飞!”
毕竟是餐饮人,在合作方式上,这位老板也给出更具开放性的条件。
“可以入资,收购,即使我们占相对小股东也可以。甚至我们更希望保留他们品牌的个性和原本的组织弹性,只在双方互信下的关键点作管控。”
他说,这是一个实现双赢的机会。“潜力品牌得到持续发展。而我们也希望通过收购,布局未来。”
< class="pgc-img">>
第二种是用并购布局黄金价格带。
这是一家客单价比较高的餐饮企业。过去的翻台率得到了提升,但是营业额并没有增长。
老板决定,多品牌化发展。
如何多品牌化呢?
一是自我孵化,一是收购其它品牌。
但是,基本方向就是两点:优选品类,优选价格带。
有消息称,他们倾向于客单价80元左右的品牌。‘
为什么?
“80元”这个价格带,也被一些老板称为“黄金价格带”。
这个价格带,可以用产品、服务、场景,做出更高性价比。同时,又不像120元或160元的客单价,让消费者有痛感。
第三种是用并购布局新市场。
这类似老乡鸡的玩法。
老乡鸡在获得加华资本投资之后,翻牌式收购了武汉的餐饮品牌。目前,已经以800多家门店的规模,成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
这次疫情肯定会改变市场格局。
因此,有一些餐饮企业,希望通过入股或并购,希望通过并购深圳的餐饮品牌,以便快速切入深圳市场。
哪些企业最受青睐?
在资本和餐饮龙头眼中,哪些企业最受青睐呢?
资本更看中两个条件:“赛道”有没有做大的机会,“品牌”是不是处在头部位置。
这特别适合类似老乡鸡、文和友这种品类头牌。
但是,餐饮企业在寻找投资并购目标时,更看中的互补性。
这其中,主要有几个品类备受青睐:北派火锅、川式火锅、烤串、日式的烧肉、南方的粤菜、火锅等等。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资本已经做好准备了,您做好准备了吗?
如果有融资需求,可以提交您的企业信息,我们将向多个资本同时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