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获悉,餐饮垂直媒体掌柜攻略获得 1000万元 Pre-A轮融资。投资方来自机构及产业投资者,但具体细节并不方便透露。此前,2015年6月 掌柜攻略曾获得来自风云资本的200 万元 天使轮融资。
掌柜攻略成立于2015年3月,由前搜狐科技记者宋宣、叶峰涛发起创办,致力于打造餐饮行业专业 B2B 产业媒体。目前,掌柜攻略也开始涉及垂直行业教育方面的内容,将重点放在了微信公共账号和勺子课堂上,通过原创深度餐饮行业内容 + 餐饮学习课程和学习型社群服务于中小餐饮行业从业者。
掌柜攻略创始人,2名前搜狐记者
宋宣告诉邦哥:
此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勺子课堂”的技术和人才引进上,将加快餐饮行业垂直教育布局。
餐饮行业急需专业化的内容
“整个餐饮行业的职业化是大势所趋,所以大家对专业的内容、培训是非常渴求的。”这是宋宣创业初期对餐饮行业大趋势的判断。
掌柜攻略的内容以网站 + 微信公共账号为载体,通过原创 + 转载形式,对餐饮行业进行报道和梳理。不过宋宣告诉创业邦,他们的网站已经关闭,以后将以微信公共账号为唯一载体,且全部内容将原创。目前,掌柜攻略共有17名员工,7位记者负责原创内容,记者每周完成2-3篇稿件,但是每天只发1篇,强化内容的质量和有效性。
关于关闭网站,宋宣的解释是,网站存在的意义不大,更多的餐饮老板希望能看到的是能够切实解决他们在日常运营中问题的内容,比如如何选址,如何营销,如何经营用户等等具体方法论。
目前勺子课堂有 53 个行业导师,30 场餐饮行业公开课,通过在线培训已经覆盖了四万人次的精准人群。目前掌柜攻略公共账号有 20 余万粉丝,其中 74.1%为餐饮老板,这里面又有 65%为 1-3 个店面的中小餐饮老板。
面向中小商家,打通餐饮行业供应链
在餐饮行业的垂直领域,还有一家媒体“餐饮老板内参”在2015年7月获得吴晓波狮享家新媒体基金领投的2000万元投资。
但是掌柜攻略创始人宋宣告诉邦哥:
他们两者的打法不同,餐饮老板内参走的是中高端路线,打社交,比如不久前和中欧商学院联合做了一个课程,报价12.8万。而掌柜攻略则主要面向的是中小商家,且打的是垂直领域的教育布局。
中国餐饮行业的现状是高度分散,最大的百胜市场占比也不过1%,像西贝这样的知名的餐饮品牌,市场占比大概只有千分之一。宋宣认为海量的中小商家,才是广大的市场所在。
宋宣告诉邦哥:
现在大量的线上平台正在转型做To B端的业务,我们正在享受这样的红利。餐饮行业有3000万从业者和500万职业经理人(职业店长、职业厨房运营),虽然看上去人群不大,但是他们的付费意愿非常强。
由于餐饮行业的供应链很长,从人力、财务、供应链等各个环节都存在大量的机会。我们通过内容+服务的形式摸索垂直行业媒体的变现之路,目前通过“勺子课堂”切入餐饮行业的服务市场,未来还将进行餐饮行业垂直招聘、金融信贷、供应链服务等方面的尝试。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服务区餐饮,又火起来了。
总第 3404 期
餐企老板内参 余从 | 文
在江浙沪的服务区里干餐饮
好赚啊!
正月初三(1月24日)中午12点,内参君一行人把车停到温州永嘉服务区,准备买点吃的垫垫肚子。
还没开车门,内参君就感受到了“要排队”的信号——空车位不多,服务区门口满是人。进到里面一看,果然!
温州永嘉服务区 内参君拍摄于2023年1月24日12:03
>长条式的建筑里大概有20家店,9成是餐饮。餐饮品类丰富,有米饭快餐、串串、粽子、牛肉汤、麦饼等,其中还有连锁餐饮品牌。
餐饮店布局相似,不少都是外面一个L型的档口,里面几张小桌。也有大店,它们有5、6间小店的大小。
午餐时段,每家餐饮店的队伍都从店内排到店外。并且排队只能解决“买到”的问题,如果顾客想买完就能坐下来堂食,还需要有人帮忙提前在人海里搜寻“盘子里东西不多”的桌。
用餐高峰时段,服务区里的餐厅上座率差不多都达到100%,并且翻台速度也很快。
服务区餐饮店似乎只需要把菜做出来,就能卖出去,获得令人羡慕的上座率和翻台率。
并且在这里,菜品的利润空间也比较可观。自选快餐店的快餐,2菜1汤2碗饭共计90元(点的分别是梅干菜炒肉、炒香干和瘦肉丸紫菜汤)。麦饼店的麦饼,售价是25元一个,而在温州市区,它的单价是8-12元。
一位大众点评网友1月24日写下的永嘉服务区点评
>春节期间,江浙一带的服务区餐饮普遍生意都很好。
下午4点左右,晚餐高峰期来临之前,内参君到了杭州的萧山服务区。
内参君16:09在肯德基下单,取餐号已经排到383号。一个甜筒没吃完,取餐号突破了400。
大众点评显示,这家店的客单价是35元。假设这家店一天能卖600单,那么一天的流水就有2万1千元。
服务区餐饮,是个机会点!
< class="pgc-img">>“服务区”向“商业综合体”发展
“服务区餐饮”向“商场餐饮”发展
江浙一带的服务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吃桶泡面休息一下”的地方了。
这几年,高速服务区持续向商业综合体发展,服务区餐饮也越来越有商场餐饮的感觉。
一些服务区还成为小红书网友的打卡地,被称为“神仙服务区”,它们有这2个特点:
1、场地设计“赛”商场
从外面看,这些服务区基本不会是平房或者2层楼,而是一个大型建筑,有艺术化的视觉外观。
从内部看,服务区里面功能区丰富,每层都有清晰的地图导览。
江苏阳澄湖服务区
>2、餐饮品类丰富,连锁品牌入驻
服务区餐饮向商场餐饮靠拢。一方面,服务区餐饮的品类丰富,一些服务区不仅涵盖餐饮大品类像米饭快餐,还有涵盖到多个细分品类如猪脚饭、煲仔饭。另一方面,服务区里出现了很多连锁餐饮,有海外连锁餐饮品牌如肯德基、麦当劳、汉堡王、星巴克、DQ等,也有国内连锁餐饮品牌如面包新语、绝味鸭脖、吉祥馄饨、老娘舅等。
服务区餐饮的“进化”是多方长年累月努力的结果。
以前服务区餐饮是一个封闭的体系,一般餐饮人没有渠道进驻。所以它一直在餐饮人关注范围的外圈。
2014年,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的意见》,明确择优引进社会知名品牌,推进专业化、连锁化经营管理,统筹相邻服务区资源配置,促进资源节约与高效利用。鼓励创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管理品牌、服务品牌或产品品牌。
近几年,交通枢纽的餐饮业不断变革,越来越社会化、平价化。
其中,以浙江商业集团“高速驿网”为代表的“代理机构”用互联网的思路建立了“1家运营商+n个品牌连锁主力店+x个品牌特色店”的新型商业模式。
1家运营商指自己,n个连锁主力店指“驿佰购”“驿佰味”“驿佰居”“驿佰乐”“驿佰行”等“驿”字头店,x个品牌特色店指星巴克、肯德基等连锁品牌。
2014年6月,“高速驿网”举办八省一市服务区交流会,实施“走出去”战略,让服务区运营的“浙江样本”走向全国。截至2021年底,“高速驿网”品牌已管理浙江省外55对高速服务区。
各地高速服务区也在积极合作,加强美食传播。
有全国性的美食交流:江苏、浙江在2020年、2021年分别举办了两届高速公路美食节,经选拔、来自全国12个省市的高速服务区的厨师团队现场开启厨王争霸赛。
也有省内的美食汇集:比如浙江,在2021年10月,推出“浙江服务区美食地图”。
第二届中国高速美食节
>浙江服务区美食地图
>餐饮门店也在做改变。
有网友反馈,永嘉服务区中现在的“3+2快餐”之前叫“驿百味”,是最近重新装修的。网上还有人发了“3+2快餐”设计方案。
服务区的餐饮,也和社会餐饮一样努力地更新迭代。
所以,服务区成为打卡点,服务区餐饮“有赚头”,是多方努力的结果。
现在去服务区开店
能赚钱不?
车流量是高速服务区餐饮的晴雨表。来往的车多,服务区餐饮就有生意,来往的车少,服务区餐饮的日子就不好过。
显著的风险:生意和车流量强相关、难发力外卖
服务区和一般餐饮不一样。一般餐饮还能发力外卖、发力零售,做第二、第三营收曲线。服务区餐饮店的配送范围内是高速路和山区、农田等等,做不了外卖,在做零售上也没有突出的优势。
这是服务区餐饮明显的短板。过去三年,居民出游频次下跌,服务区餐饮也收到了很大影响。
机会与趋势:全面放开后车流量回升,服务区吸引餐企入驻
但因为人流量大这块非常长的长板,它一度也被很多餐饮人看成“宝地”。
全面放开后,伴随节日期间的免高速费政策,居民出游热情高涨,服务区餐饮业重新变得热火朝天。
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日均流量达4500万辆,同比2022年增长32%,同比2019年增长15%。
有网友说,海南商场的停车场里,有着全国每个地区的车牌。
春节服务区热闹非凡,但节后高速恢复正常收费,疫情后续情况还不能确定,不同的人对出行也有不同的看法。
现在,也有一些地方的服务区已经敞开怀抱、拥抱餐饮和其他业态。不同服务区的招商条件不同。
浙江交通集团2022年10月公布了《浙江省商业集团浙北区萧山服务区其他面食(米线)项目招商公告(第二期)》,据公告,招商乙方餐饮品牌入驻萧山服务区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
一,证件齐全,主体一致
二,营业额达标,给服务区交提成——公告给的参考数据为,年限低基准营业额为178.2万,提成比例26%;
三,平价——门店的商品或服务定价不高该品牌城市标准连锁门店定价,优先以杭州市区门店为参照标准;
四,财务方面接受服务区统一管理——营业收入采用“代付代收”模式;
五,给服务区交管理费——三年经营管理费总和预计139万元
河北高速公路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6月在官网上发出招商公告为例,服务区餐饮基本上没对餐饮经营人提什么条件。
申请人资格要求一项的内容可以概括为:没营业执照问题、没信誉问题、没破产或犯罪,独立经营。
内参君发现:在服务区开餐饮店,还有一个可能会卡住很多人的隐性要求。
浙江的公告发出时间是10月19日,登记截止时间10月23日,中间是5天时间;河北的公告发布时间是6月27日,截止时间是7月1日,也是5天时间。
时间紧迫。这表明餐饮人如果想要在服务区开餐饮店,必须持续观察跟踪相关信息,且行动力强。不然,餐饮人很有可能了解到这件事时,招商就招完了。
你觉得高速服务区餐饮能做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香辣鸡翅、红烧鱼、包菜……10个菜,口味微辣,总共169元。”头一天和客户谈好了菜品和价格,约定好时间。下午3点,湖南长沙市“95后”女孩“葵葵子”准备出发“上门代厨”。
2022年以来,全国多地兴起一股“上门代厨”热潮。不少人在各类社交平台留言,可为附近用餐需求者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并赚取一定费用。相关内容在多个平台的热度持续攀升。
“上门代厨”为何流行?这一服务有什么特点?行业背后又隐藏着哪些风险?半月谈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上门代厨”服务兴起
“上门代厨”的“厨师”多是厨艺爱好者,消费与服务双方点对点联络达成共识,“厨师”上门烹饪,线上收取服务费。2022年以来,“上门代厨”现象在多地兴起。美团2022年10月至12月数据显示,“上门代厨”的搜索量环比上涨533%。
两到三个菜58元,四到五个菜78元……半月谈记者在小红书、闲鱼、抖音等平台发现,北京、上海、武汉等多地的用户发布了提供不同菜系的个人“上门代厨”服务宣传广告。根据各地消费水平和菜品数量,“代厨”收费标准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如需代买菜、洗碗等则另外收费10元。
2022年11月初,辞职在家的“葵葵子”偶然刷到“代厨”信息,平时就擅长做湘菜、川菜和西餐的她有了兴趣,当即比照着发布了一条。“没过多久,就有人私信咨询我。”“葵葵子”说,每天接单2至3次,一个月时间她收入1万多元。
多名受访的“厨师”表示,目前各地“上门代厨”服务发展火爆,有的甚至成立了“上门代厨”公司。不少人都在考虑整合资源,未来形成团队化的“代厨”服务模式。
火爆背后呈现新特点
“找‘代厨’比找厨师便宜,还可以经常换菜系。”家住武汉的刘先生告诉半月谈记者,家里有老人和孩子,出于食品安全的顾虑,“代厨”更让人放心。
他给半月谈记者算了一笔账,按6道菜的标准,一次花去88元服务费和120元的原材料费,比起出门就餐和找专业厨师,价格低,吃到的菜质量高。此外,“代厨”们直接晒出擅长的菜系,信息透明。
半月谈记者梳理发现,时下盛行的“上门代厨”还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一是从业者更加广泛。受访人士分析,烹饪爱好者是“上门代厨”的主力。他们或兼职、或全职,将爱好变成工作。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上门厨师”不乏上班族、宝妈等群体,他们常利用空余时间为他人提供“上门代厨”服务。在某平台多个“代厨”宣传广告评论区,都有人留言“怎样做‘代厨’?”
二是“上门厨师”和消费群体双年轻化。多位“代厨”告诉半月谈记者,“代厨”圈子多为“85后”“90后”,甚至“00后”,年轻群体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其服务对象也以同龄人为主。
一位互联网从业人员表示,“上门代厨”主要以网络社交平台为沟通媒介,且年轻群体是各类社交平台的主要用户,依托平台即时通讯的特点,双方相互交流更方便、高效。“客户大都是年轻人,通过‘上门代厨’,我还结交了不少朋友。”加入“代厨”队伍有一段时间的“90后”退伍军人大鹏说。
三是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不少长期叫外卖、不会做饭或没有时间做饭的消费者对新鲜、特色的餐饮有需求,便寻求“代厨”服务。除了生日宴会、公司团建等常见类型,“代厨”们接到的用餐咨询还包括健康饮食、减脂轻食、月子餐等五花八门的需求种类。
引导“上门代厨”健康发展
多位受访者表示,“上门代厨”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以促进灵活就业,带动消费,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餐饮的需求。但“上门代厨”准入门槛较低,也存在一定风险。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俊杰表示,“代厨”过程属于食品生产环节,如何保障服务品质和食品安全,缺乏相应的规范。
胡俊杰说,“上门代厨”主要依托社交平台私信建立联系,属于“你情我愿”的交易,对“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缺乏人身安全保护。如,不排除某些人心思不正,抱有犯罪目的。此外,“上门厨师”在烹饪过程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纠纷如何解决尚无依据。
半月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门厨师”和消费者双方均对安全风险问题较为关注。不少消费者会提出查看“上门厨师”的健康证。“上门厨师”也会通过聊天的方式判断安全性,再决定是否“上门代厨”。
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律师喻曦表示,“上门代厨”是一种新兴的服务关系,可能构成劳动关系,也可能构成劳务或雇佣关系,且不同情况下法律性质不一。此外,“上门代厨”多是私下通过微信或支付宝支付的方式支付服务费,如果金额巨大,可能还会涉及税金问题。
对于目前尚存在的风险和争议,胡俊杰、喻曦等表示,“上门代厨”作为社会分工细化的新职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相关部门应正面引导和规范该行业健康发展。如,参照网约车、家政等成熟的服务管理模式,确定行业准入门槛,完善支付方式、纠纷解决路径等事项,对整个服务过程量身定做质量评价和管理办法,从而全面完善和规范“上门代厨”行业。(半月谈网 记者:田中全 邓楠)
来源:半月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