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上班起的早,深夜下班床上倒”,这恐怕是两点一线的单身“工作狗”们最真实的生活写照了。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外卖、泡面、添加剂奶茶成了我们的“最佳伴侣”。然而美美的吃喝下去,全是不健康的味道。难道,一个人就不能拥有精致生活吗?
这不,你们的小可爱邓伦最近就发现了一个人精致生活的法宝——九阳不用手洗的豆浆机Ksolo,既能让你“十指不沾阳春水”,又能随时随地,快速一键get想喝的饮品,还能健康“享瘦”,是不很心动?
懒得有理有据,Ksolo为你解放双手而生
都市节奏飞快,无处不是“996”。想来妈妈每天早上自制的那一锅热腾腾的豆浆,好像也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一日三餐无外乎也是路边摊打个包、叫个外卖果个腹。即便担心添加剂、塑料包装的安全性,也是有心无力,实在没有时间动手洗洗洗。
别担心,有了Ksolo一切都不是问题。只需将想喝的豆料放进Ksolo,动动手指按下启动键,就去安心的开会、讨论、写PPT、回信息……最快只要5分钟,300ml单人份豆浆就会自动流进玻璃杯。
更绝的是,当你享用美味豆浆的时候,Ksolo会自动感应,从后置水箱进水自动清洗,清洗完的废水会自动流入余水盒,彻底解放双手。
“比下电梯取趟外卖的时间还快。”“关键不用动手,在繁忙的工作节奏中还能偷得一丝闲情逸致,真叫人懒得理直气壮!”不少办公室白领都被Ksolo解放双手的“黑科技”圈粉种草。
极致小巧,办公派桌面“饮吧”专为你而造
“不用手洗”的原创科技让白领们直呼“解放双手”,Ksolo极致小巧、时尚Q萌的造型更是让人为之心动。现在的家电产品都喜欢往大了做,好像你住的是几千尺的豪宅,一开机就是一锅饭、一盆汤的,嘿,能吃个三五天。
反观Ksolo,体积也就相当于一个瘦小的开水壶,放在办公桌上任一角落都不占地,搭配今年最潮流的珊瑚粉、珍珠白两款“外套”,繁忙的工作间隙看上一眼,整个人心情都明亮不少。
除了豆浆,果汁、米糊,Ksolo样样拿手,还能当做热水即饮机使用,名副其实的办公派桌面“饮吧”。并且,Ksolo在工作时,最高声音只有65分贝,就像烧开水一样安静,完全不会打扰到工作。
“工作一忙起来,经常忙到没工夫去饮水机接杯水喝,所以我喜欢把它放在办公桌上,随时都能补充水分。”白领刘玥认为Ksolo给她的生活同时带来了便利和美。
只要5分钟,Ksolo为你量身打造“全日制享瘦”
为了帮你生活的更精致,Ksolo还随机匹配了邓伦独家轻养瘦身三部曲料包:藜麦红豆薏米、藜麦紫薯燕麦和藜麦大豆杏仁,满足瘦身爱美人群祛湿、减脂、增肌不同阶段所需。并且每一份料包正好是300ml的单人份,省心省力更近一步。
做文秘工作的小薇是个“减肥专业户”——嘴上减肥喊得勤,体重却只涨不降。“嘴馋,爱喝奶茶啊,因为以前印象里,豆浆就是配油条的早餐,完全没想到它还能做出不亚于奶茶的花样和美味,完全颠覆想象!”Ksolo既带来美味、又保证了健康,这让小薇很兴奋。
“喝4杯豆浆才相当于一杯牛奶的热量,完全不用担心长胖。”“而且我听保健医生讲,豆浆里的大豆异黄酮、配糖体、皂苷这些成分,又美容又可以抑制脂肪吸收。”“我现在坚持每天用Ksolo打一杯豆浆取代晚餐,果然瘦了,皮肤也好了”……一说起豆浆的好处,办公室的姑娘们通通打开了话匣子。
是的,一个人的精致生活,并不需要金山银山来堆砌、也不需要环游世界的豪气来彰显。它是一种用心的生活态度,以享受和喜悦的心情去面对生活的方式。
国日报网9月2日电 加拿大全球研究网站(Globalresearch)8月31刊登的英国学者科林·托德亨特(Colin Todhunter)所著的《为确保美国继续保持主导地位而设计的粮食和贫困危机》一文中称,对全球农业进行控制,几十年是来一直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关键。现在人们看到的是全球各国粮食价格飞涨,但问题不在于粮食短缺,而是在于美国及其机构对内在缺陷的全球粮食系统的操纵,以牺牲人们的需求和真正的粮食安全为代价,也使得许多国家从粮食自给转变为粮食短缺地区,有效地将各国陷入依赖和债务之中。
联合国:3.45亿人处于“饥饿紧急状态” 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8月30日的报道,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U.N.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的数据,7月份全球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3%,价格可能会继续上涨。化肥价格也在上涨,导致食品价格上涨,因为成本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俄乌冲突后,化肥价格飙升。这反过来又影响了农作物产量。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首席经济学家阿里夫·侯赛因(Arif Husain)表示,联合国估计处于“饥饿紧急状态”的人数已经从2019年的1.35亿人跃升至3.45亿人。联合国将“饥饿紧急状态”定义为距离饥荒仅一步之遥。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今年3月曾警告称,俄乌危机引发了“饥饿飓风和全球粮食体系崩溃”。粮食、燃料和化肥价格飙升,供应链中断,这对最贫困人口的打击最大,为全球各地的政治不稳定和动荡埋下了种子。
而实际上,并不是表面看到的这样简单。文章指出,根据可持续粮食系统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目前粮食充足,没有全球粮食供应短缺的风险。
美国“精心设计”确保美国全球霸权 却将其他国家困于依赖和债务
托德亨特文中提到,人们看到的是粮食价格飞涨。问题不在于粮食短缺,而在于对粮食商品的投机,以及对有内在缺陷的全球粮食系统的操纵,该系统以牺牲人们的需求和真正的粮食安全为代价,为农业综合企业的贸易商和投入品供应商的利益服务。
美国的政策制定者知道,欧洲将因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遭受重创,而全球南部的食品进口国也将因成本上升而遭受损失。这并不是美国第一次策划重大危机,以维持全球霸权和关键商品价格的飙升,从而有效地将其他国家困于依赖和债务。
欧洲也正在经历着“艰难时期”,据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报道,由于能源、食品和燃料价格飙升,7月份英国通胀率40年来首次超过10%。英国央行预测到2022年底,英国通胀率将飙升至13%。在上周的一份声明中,英国国家卫生服务机构(National Health Service)的高层警告称,如果政府不解决能源成本,一场“人道主义危机”即将到来。
现在,美国再次对广大人类发动“战争”,别人的贫困化是为了确保他们继续依赖美国和它用来制造依赖和负债的金融机构。美国当前的政策旨在制造粮食和债务危机,尤其是对较贫穷的国家,数以亿计的人将经历(正在经历)贫穷和饥饿。
早在2014年,经济学家迈克尔·哈德森(Michael Hudson)就表示,美国已经能够通过农业和对食品供应的控制来主宰全球大部分南方地区。世界银行的地缘政治贷款战略通过说服一些国家种植经济作物(种植出口作物),而不是用自己的粮食作物养活自己,从而把它们变成了粮食短缺地区。
美国正在创建一个新的世界秩序,需要确保全球南方大部分地区仍在其势力范围内。
与石油一样,对全球农业的控制几十年来一直是美国地缘政治战略的一个关键。我们所看到的是许多国家从粮食自给自足转变为粮食短缺地区。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美国“热衷于”俄乌冲突、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设计的食品和能源危机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此。
为战争“火上浇油”却甩锅战争 美国贫困人群也在挨饿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8月早期报道,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的数据显示,在过去12个月里,食品杂货价格飙升了13.1%,这是自1979年3月结束的那一年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鸡蛋的成本上涨了38%,其他商品的价格也上涨了:面粉上涨了22.7%,鸡肉上涨了17.6%,牛奶上涨了15.6%,水果和蔬菜价格上涨了9.3%……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美国经济主管迈克尔?加彭(Michael Gapen)指出,美联储认为,“食品和能源受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以这种方式告诉他们,’嘿,这些商品实际上并不在你的直接控制之下。’” 基本上,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美国无法控制国际因素,如乌克兰战争和更高的运输成本,它不能完全控制国内食品价格。
为农业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CoBank公司知识交流部主任罗布·福克斯(Rob Fox)指出,更重要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像石油那样储备粮食。"政府没有能力释放额外的小麦、玉米和奶酪等,"福克斯说。
粮食不安全状况加剧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转向粮食银行寻求帮助。根据“喂饱美国”(Feeding America)的最新调查,约65%的食品银行报告称,6月份对紧急食品援助的需求较上月有所增加。
(编译:马芮 编辑:韩鹤)
南极进发的第9天,天很晴。赤道的边界,万里无云。
跨过赤道之后的海面,平静得不可思议,没有风,没有浪,像一片没有波澜的巨大湖面。
没有了海浪的的摇晃,“雪龙”号也经历了出发以来最平稳的行驶。如果不是船两侧因为前进而泛起的白色涟漪,我真有一种天、海、船、在一瞬间静止的错觉。
“雪龙”号按照原定计划驶入南太平洋,我们在船上的日子有序继续着。
科考队给大家安排了上船后的第一次体检,在船上的诊疗室给大家做了血压、血氧饱和度、血脂、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体检,三位认真负责的队医把科考队员和体检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没有了大城市大医院的排队、挂号。“雪龙”号上的医生也都是来自各大医院的资深医生,但在船上,他们更是和我们每天生活在一起的队友,可以插科打诨开玩笑,可以询问任何关于健康的问题。他们都会耐心解答。
“雪龙”号的诊疗室位于二层甲板。旁边就是“雪龙”号的第二餐厅,也是平时科考队员一日三餐光顾最多的地方。
船上一天供应四餐,早餐7点15分到8点;中餐11点15分到12点;晚餐5点15分到6点;宵夜从晚上11点15分开始供应。
科考队员吃饭只需要按时到餐厅用餐即可。同时供应的还有苹果、梨、西瓜、橙子等水果,还有汽水、果汁、牛奶、酸奶、咖啡等饮料。
早中晚三餐都是两荤两素,米、面两种主食。不夸张地说,“雪龙”号的餐饮标准和味道击败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工作后经历过的所有食堂。
可以往的食堂我不会天天吃,船上的食堂,我就没得选,难免会有一点点“审美疲劳”。
但这防不住“雪龙”号的深夜食堂第四餐——一楼甲板一号餐厅供应的宵夜。
我和室友早就听闻宵夜“很有特色” 。前几天下去吃了一顿,辣炒羊肉拌清汤面,小菜是蒜蓉开背虾和泡椒凤爪。
当天做宵夜的厨师是湖北人,菜的口味也正好被一位前来吃宵夜的同乡科考队员“识破”。两人顿时倍感亲切,说话也迅速切换到“湖北频道”。
可能,夜宵在深夜对于人心理的慰藉大于肠胃的需要吧。
不管怎么样,吃完羊肉面和开背虾的我和室友相互“保证”:决不再来吃宵夜,为了各自的健硕身材。一边“保证”着,他把碗里的面汤一饮而尽,我把半杯椰奶喝个精光。
我的室友老赵是个结实的山东汉子。身材很结实,爱吃面食,个头不算高,嗓门不小,说话办事都透着一股子说一不二的劲儿。
老赵每次看着自己有些发福的的身体,他表示,一定要在这次南极科考工作之余,利用健身房,赢回八块腹肌的自己。
10月30日晚11:15。
又到了“雪龙”号深夜食堂开启的时候,刚刚从健身房锻炼完、回到宿舍洗完澡的老赵躺在床上,已准备入睡。
不知道楼道里谁喊了一句:“今天宵夜是包子”。
作为铁杆“包子爱好者”的我立马抄起碗奔向楼下。早把前几日吃完宵夜后的和室友立下的Flag抛之脑后,出门前我也没忘回头问他一句:“整不整,大包子?”
“包子?啥馅的?啥馅我也不吃。”为了巩固健身成果的他守住了我的第一波攻势。
下楼一看,“今日特供”刚刚出炉,有拳头大的大肉包子,花生青菜瘦肉粥,还有特制的洋葱拌菜。
顾不得烫,我拿起一个咬了一口,满嘴流油。第一个没顾上尝味儿,第二个特意分成好几口才吃完,品了下味。包子馅儿应该是猪肉混合了虾仁,还有其他海鲜,再就一口花生瘦肉粥。
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巅峰。
回头一看,今天的包子果然吸引到了不少人。连一向不多见的船长和领队也都来尝鲜今日的“明星”——夜宵大肉包。领队本来拿了一只准备尝尝味,吃完立马又吃了一个。
话不多的船长吃完也忍不住,跟我们感叹:今年“雪龙”这宵夜真好,以往的宵夜就是清汤面加咸菜,少人问津。
听着他们对宵夜的赞赏,转眼间,在镇江香醋的配合下,我已六个包子下肚,准备洗碗上楼睡觉。
算了,再来一个,又挑了一个大的。 叼在嘴上,一边洗碗一边吃掉了今晚的七个包子。
“你们屋老赵怎么没下来吃包子?这么好吃的包子。”在我旁边洗碗的领队问我。
“他健身减肥呢,今天意志力很坚定。”
“你给他带俩上去,看看他意志力到底怎么样。”领队坏笑着说道。
回到宿舍,明显感觉到老赵肚子“咕咕”在叫。看我回来他急忙问我:
“今天真吃包子?”
“骗你干嘛!大肉包子,特别香,满嘴流油。我吃了七个。”
“七个?我一个都没吃你还吃了七个,你是不是人,说好的不吃宵夜呢!”老赵对我背信弃义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薄皮大馅儿十八个褶,猪肉混合虾肉,一咬满嘴流油。再蘸点醋。嘿,那滋味!”我故意使坏诱惑老赵,劝他赶紧奔去食堂。
“别说了,我不听,你们太损了。” 老赵一向低沉的嗓音突然高了几度。
这一晚,我明显听到老赵的肚子“咕咕”叫了几遍,不忠实的身体在床板上辗转反侧了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