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餐网,作者 | 周沫,编辑 | 方圆
压在餐饮人身上的三座大山之一“房租”,与整个房地产市场正在经历的筑底阶段一样,仍处在下滑中, 部分城市的铺租甚至回到十年前的水平。
广州天河区核心商圈临街餐饮街铺,短短2个月,连续降租3次,总降幅超过了33%;
深圳南山区购物中心、写字楼裙楼和住宅底商,餐饮商铺租金同比降幅3-5成,部分商铺租金回到十年前;
杭州传统商业街中山北路,有餐饮门店租金短短3个月,从每月9000元降至5000元,依然转租不出去……
餐饮铺租“跳水”,理论上是创业者入局、品牌扩大经营的好时机。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尽管租金一降再降,不少餐饮商铺也无人接手。
旺铺租金一降再降,却无人接手
8年的职业生涯里,王明(化名)第一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王明是广州某商业地产公司的招商经理,负责广州体育西天河南商圈部分步行街的招商工作。
天河南商圈,地处广州心脏地带,交通便利,商业繁华,包括天河南步行街、体育西横街等商业街以及六运小区、育蕾小区等街区。
比如天河南一路,有着“新茶饮风向标”之称,这里商铺紧俏,空置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一些位置好的商铺,往往是旧店尚未撤场,就已经找到了下家。
也因此,王明此前几乎没有招商的烦恼。但今年开始,情况不同了。
他明显感受到,曾经热闹的商业街,空铺越来越多。800多米的天河南一路,近3个月就空出了5、6家餐饮商铺,部分仍在营业的商家也向他透露出转让或分租的想法。
△广州天河南一路,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根据王明的说法,这些商铺大都空置了1个月以上,即便租金一降再降,也无人接手。
“5月底就撤场了,至今没有找到下家。”王明告诉红餐网,他手上的一家商铺原本经营牛杂生意,面积约50平米,退租前租金为70000元/月,后降至68000元/月,转让费15万 ,空置了一个月仍无人接手。
迟迟未找到下家后,房东主动找到王明,提出取消转让费,只需支付一个月租金作为入场费,并将租金再次下调,降至53000元/月。到了 7月底,房东又再次将 租金 下调,从每月 53000 元降到47000元了。
短短2个月,租金连降3次,降幅超过33%,这家商铺依旧没人接手 。
同样在广州,小芝经营的螺蛳粉火锅店毗邻萝岗万达广场,周边有不少写字楼和住宅,接手这家店时她付了近10万的转让费。
今年春节后,她挂出了转让告示。 三、四月的时候 ,她偶尔能 接到几个寻租电话,但都没有谈妥。后来, 她将 转让费 从10万元降到了7万元,但门店在第三方平台上挂了近半年,也没有转让成功。
再之后,小芝索性取消了转让费,租金也打了8折,但告示贴出去近一个月,依然难寻下家。
△小芝待转租的门店 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在深圳南山区从事购物中心、住宅底层商铺及写字楼裙楼招商工作的唐林炼,也感受到了市场的“寒意”。
据其介绍,除了一些热门美食街和部分入住率比较高的住宅底商,租金相对平稳外,不少购物中心和写字楼裙楼租金同比下降了3-5成,部分商铺租金甚至回落到十年前,但空置率仍超过30%,是过去几年来的新高。
△图片来源:红餐网 摄
不止是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全国,空置率高企、铺租一降再降却难以转手、铺租降低但人流量更低等情形都在不断上演。
中山北路,作为杭州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也曾经历过一铺难求的盛况。现在部分店铺即便降租,也难觅接盘者。
在中山北路经营一家台湾小吃店的小洛(化名),一开始打算8万元整店转让自己的小店,后来直接打出了“限时0元转让费”,租金从每月9000元降至5000元,3个多月过去依然无人问津。
在杭州从事餐饮商铺招商工作的艺哥(化名)告诉红餐网,以金地广场一处黄金位置的商铺为例,原来在此经营的烘焙店已经撤场半年多,在这期间,这个商铺的租金从一开始的55万降至45万,仍未招到新商户入驻。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
老李(化名)在郑州金水区经营一家川菜馆,离主街道尚有一定距离。他告诉红餐网,去年自己加价20%-30%抢的铺子,现在亏本转让也无人接盘。
老李直言,前几年开餐饮店,熬不下去或者不想干了还可以转让出去,有的甚至能转个好价钱,但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位置不错、装修很好的餐饮店都难逃亏本转让的命运。
据他所知,有同行明明交了3个月房租,还是直接扔下铺子走人了。
租金回到十年前,却没人愿意开店了
唐林炼告诉红餐网,商铺租金过去十年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出现下滑,只能说是逐渐回归合理水平。
据其介绍,此前一些位置优越的商铺,通常每年租金会递增8%-10%,合同期满后,租金上涨20%-50%的情况也很常见,部分旺铺租金直接翻倍也不足为奇。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尤其是疫情之后,商铺租金开始回调,增幅收窄至3%-5%。
眼下,整个消费市场低迷不振,加之购物中心不断增多导致分流,为了提高招商率,不少新商业体也出了各种租金优惠政策来吸引租户。
然而,“买涨不买跌”,在不少创业者看来,租金下降,空置率高,正是生意难做的信号,这也让他们在决定是否开店时变得更加谨慎。
种种迹象表明,明显下滑的铺租,并未带动创业者的开店热情 。 今年以来,餐饮人的开店意愿明显相比去年更低了。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增餐饮企业为131.64万家,与去年同期新增168.49万家相比,增速正在放缓,这也意味着入局者在减少。
“租金便宜的商场,我们也不敢进,半死不活的,不能给他们填坑。”
这也点出了餐饮经营的一大痛点,房租本质上来说,就是线下流量成本,它的涨跌某种程度上是客流量的直观反馈,一些位置欠佳的商铺,干不下去,也无人接手,租金自然会下调;而客流大的旺铺,租金价格往往很难打下来。
红餐网专栏作者翟彬就表示,今年他在帮客户寻找餐饮铺位时发现,不少人流量好的商场,租金依然很高,招商通常都是“一口价”。
另一方面,尽管商铺租金有所下降,但开一家餐饮店的综合成本却越来越高,这也使得大家的开店热情下降。
暂且抛开传统的三座成本大山不提,眼下餐饮店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成本,那就是不断推高的线上运营推广成本。
不少业内人士直言:“ 线上的流量比线下流量贵多了。 ”
一位经营简快餐生意的餐饮老板告诉红餐网,今年以来,为了增加门店曝光量,他每月至少要花3000元去做线上促销推广。
在广州江南西开柠檬茶店的强哥(化名)则表示,从今年4月开始,每个月需要花近万元去做线上推广。
“有些铺子不是拿不了,而是成本帐根本算不过来。”强哥如是说道。
精打细算的餐饮人,还在猛“抠”租金成本
在餐饮行业越来越难赚钱的背景下,从个体创业者到大型连锁品牌都变得更加精打细算,从指缝中省成本、抠利润。
物料、人工、租金三座成本大山中,前两者都是刚性的,只有房租比较具有弹性,于是,我们也看到更多餐饮人在房租上“省吃俭用”。
比如,部分餐饮品牌开始逃离城市CBD,搬到社区,或者是选址租金相对便宜的写字楼主楼的裙楼,以此提升门店的盈利能力。
曾在广州核心商圈开高端轻食餐厅的老周(化名),就在去年底将门店搬到了附近社区底商,租金只有原来的六分之一。他直言,节省下来的房租成本,可以在菜品上进一步让利消费者,缓解成本和营收压力。
今年7月,开私房烘焙坊的小思(化名)也将门店搬离了广州网红社区东山口。她将新店开在了番禺某大型小区附近,门店面积扩大一倍,租金却少了一半以上。
与此同时,租金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店型受到追捧。 “在成都,大铺面都不好租,但120平米之内的小店依旧很抢手。 ”红餐网专栏作者蒋毅表示。
市场方面,红餐网注意到,不少餐饮品牌开始“瘦身”,转向开设成本更低、风险更小的门店。
比如,今年7月,海伦司发布了新的战略规划,计划开设社区空间小店,这些店铺不仅免收加盟费,而且只需要40万元就能落地开店。
库迪咖啡宣布推出便捷店型“COTTI Express”,最小1平米可开店,首店面积只有2平米。
珮姐重庆火锅此前在接受红餐网采访时曾透露,其在深圳来福士开出的门店,只有200多平米。相比传统门店,大厅和后厨都缩小了三分之一,投资成本大幅减少。
太二酸菜鱼、周黑鸭、老乡鸡等品牌也开始布局成本低、效率高的“卫星店”。截至目前,周黑鸭已开出了10余家无人卫星小店;太二则在近期宣布将在年内开设50家卫星小店。
为了减轻租金压力,不少餐饮品牌还通过“共享”门店来降低成本。最常见的就是“店中店”,沪上阿姨、湊湊、Tims天好咖啡、海底捞等品牌都推出过店中店。
相比传统的独立门店,店中店不仅占地小、投资小、盈亏平衡点低,还可以共担租金成本。对餐饮品牌来说,算是比较取巧的解决方案。
小结
目前,不少城市的餐饮铺租都出现了下降趋势,但开店拿铺的热情似乎并不如预期中高涨。
各位餐饮人是否感受到了租金的变化?大家觉得租金还有多大的下调空间?
题: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在城市的一个角落坐落着一家其貌不扬的小餐馆,它没有华丽的装修也没有精美的菜单,但却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家的感觉。
这家小餐馆由一位慈祥的老奶奶经营,她每天都亲自挑选新鲜食材精心烹饪每一道菜肴。随着时间的流逝小餐馆积累了不少忠实的顾客,他们喜欢这里的味道更欣赏老奶奶的善良和热情。老奶奶的拿手好菜是红烧肉,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肉块配上浓郁的汤汁让人回味无穷。每当顾客们品尝这道菜时,老奶奶总会笑着问他们:味道怎么样?还需要添饭吗?
< class="pgc-img">>这个小餐馆还吸引了许多孤独的食客,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独自在异乡打拼,一些人刚刚经历了生活的挫折,而老奶奶的饭菜和小餐馆的温暖氛围总能给他们带来一丝安慰。在这里人们可以放下伪装,与陌生人分享彼此的故事感受人间的悲欢离合。
< class="pgc-img">>渐渐地小餐馆成了当地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人们来到这里品尝老奶奶的手艺,感受那份朴实而温暖的人间烟火。这段不一样的人间烟火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份美好回忆,也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慢下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起新亚酒家有的人不太熟悉,但提起原斯大林饭店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她坐落在繁华的人民路上,在大连饮服行业比较有名气,也是一家老字号饭店,八十年代后期经改造装修后重新开业纳客,改名叫新亚酒家,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无法考证,饭店开业后,经营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大众快餐、单点炒菜,同时又恢复了当时老斯大林饭店经营的日餐、西餐等服务项目,当时在大连风靡一时,当时的生意很火,每天的营业额有时甚至都高于大连的几个名店,可以说如果再加一个大连名店那就是新亚酒家莫属了。新亚酒家为何生意比较火,这与饭店的经营之道有关,当时人民路周围外贸、外资企业比较多,商务宴请比较多,饭店抓住了商机,在安排菜单的时候格外用心,比如客人吃中餐的时候他们会安客人的需求安排几道日餐、或者西餐,虽然饭店主要以鲁菜为主,他们有时还刻意为客人上几道粤菜等,加上服务的特别周到,很受客人的喜爱,回头客特别多,也是大连比较有名饭店之一。新家酒家的日餐应该说在那个当时是比较正宗了,听说那个日餐老师傅在旧社会就在日本人开的饭店打工,工作时非常精益求精,他制作日式料理特受欢迎,我每次去都要点他做的日料,当时吃得其它菜都记不清了,唯有新亚酒家日餐还记忆犹新。
< class="pgc-img">原新亚酒店照片
>新亚酒家日式餐厅
>新亚酒家刺身海参
>新亚酒家的寿司
>新亚酒家盐烤鱼
>新亚酒家炸天夫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