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义工旅行值班的一天。
女大学生义工旅行值班的一天是怎样的?
·早上好,不是我吹,我感觉比外面买的还好吃。值班的工作之一就是给院子里的花草浇水。这个放在客栈门口进来一点的就是迎客松,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有谁知道吗?
·下午和小伙伴去领快递,走在这些小巷子里让我有种活在电视剧里的感觉。来白沙古镇逛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可以买点回去送给朋友。到白沙古镇牌匾这里了,拍照打个卡。网上很火的馒头诗人价格在这,拍玉龙雪山的经典机位,好多人都来这拍。
< class="pgc-img">>·随便逛了逛古镇,就买了点草莓然后回去了,十五块钱两盒。
< class="pgc-img">>·晚上回来烤火,火好旺,拉低曝光给你们看一下。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喜欢看这个火的?小伙伴在做烤奶,给你们看一下怎么做的。放完东西之后直接放上去烤,笑死了。忘记开门了,积了一堆的烟,宛如仙境。老板怕我们把他的房子都烧了。
今天就先到这里了,大家晚安。
频频出现卫生问题时,手中的“快乐水”注定就不香了。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今日通报,针对“有顾客在益禾堂奶茶喝出3个标签”一事,进行现场核查后发现,标签确系奶茶店员工制作时遗漏所致。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和解,涉事门店也已停业整顿。
“深圳市场监管”微信号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益禾堂上一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还不到十天。小奶茶背后有何大生意,为何频频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一杯5毛钱的奶茶还送3个标签”
据了解,2月19日,深圳一顾客用平台折扣活动付款5毛买下一杯益禾堂奶茶,送达后喝到一半发现3个标签都被浸泡在奶茶里。次日早晨该名顾客出现腹泻,医院诊断为细菌感染。这名顾客怀疑“益禾堂不想做活动蓄意报复”。
图:浸泡在奶茶里的标签。
2月22日上午,执法人员到达涉事门店检查,该店已于21日18时起自行停业整顿。
2月22日下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联系涉事门店负责人到店配合检查。针对消费者在奶茶里喝出标签的问题,经执法人员调取监控录像核实,为该店员工在制作该订单奶茶时未发现遗漏杯中的标签(标签一面与杯子内壁颜色相近),导致浸泡有标签的奶茶对外配送。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执法人员进一步与消费者联系,消费者反映已与涉事门店协商达成初步和解。该局现已责令涉事门店完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涉事门店位于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店内大部分商品价格10元左右,据上述顾客反映,他当时是参加了益禾堂的一个活动,实际购买价格是0.5元。
对此有网友调侃:“一杯奶茶才5毛钱,还送标签。”但更多的还是对食品安全环境的担忧:“现在食品行业出问题的越来越多,建议严格监管。”
微博评论截图
记者留意到,就在不久前海口市母子俩喝完益禾堂奶茶也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据海南特区报报道,2月11日,海口市民劳先生反映,其妻子和儿子喝了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的奶茶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可能是食物中毒引发的急性胃炎。”劳先生的妻子郭女士怀疑此事与奶茶有关:“‘感觉奶茶里的珍珠与以往有所不同,我没喝完就扔掉了,不久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据郭女士介绍,当天他们12岁的大儿子小轩(化名)也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了一杯“泷珠奶茶”,喝完了才回家。“17时许,孩子说肚子难受,然后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还发烧。”目前,海口市秀英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小奶茶背后的大生意
爱喝奶茶的朋友对“网红奶茶”益禾堂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官网资料显示,“益禾堂”为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原叶手作时尚茶饮品牌。该品牌创始人胡继红于2006年创立品牌“畅饮港”,2012年更名为“益禾堂”,因产品“益禾烤奶”为消费者熟知。到2021年,益禾堂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5600家。
一杯小奶茶,折射出的是大市场。近几年以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势头强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一大亮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市场规模约为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新茶饮在我国约有2亿年轻消费者、48.6万家门店。
奶茶店“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场合“人手一杯”奶茶已经习以为常。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奶茶界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屡上榜。
2020年12月,据《消费者报道》整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药监)等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的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显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新式茶饮共119批次,包括现泡茶、果汁等产品,不合格原因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其次是检出人工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以及营养指标不达标。
以益禾堂为例,2022年5月6日,益禾堂郑州市门店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店员在暗访视频中称“没事,‘药’不死人”等。当天下午,益禾堂微博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称终止与涉事加盟商的合作,并且已关闭涉事门店。
2022年5月3日,广东佛山一消费者称在益禾堂奶茶外卖中喝出一机器零件,零件上有黑色污渍。该商家承认其为店内零件,并表示店铺在外卖平台有保险,消费者应找外卖平台寻求赔偿解决。
2022年7月,岳阳县益禾堂学院店因“使用过期布丁”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976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4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食安问题屡屡出现,与益禾堂庞大的门店体系、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关。数量过多的加盟店,让茶饮企业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平均一天多少杯,储存原料的备货,都是店长的决策。如果这店长没有经验,原料控制不合理,就有可能过期了还在用。”
奶茶界为何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茶饮行业以其技术门槛低、回报快、毛利高等特点,吸引了无数入局者。但随着市场体量扩大,茶饮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22年茶饮市场掀起“价格战”,此前平均客单价约30元的喜茶与奈雪的茶相继宣布降价,推出10元以下的单品。
然而茶饮行业的正向发展是平价高质,不仅价格要压低,质量还要更好。在这一要求之下,扩张速度过快,必然会给品牌调性、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指出,“新式茶饮行业经过近十年高速发展,其空间效益、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仍是茶饮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您有“料”,我来“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奥一新闻面向全社会征集“3·15”投诉线索。共建更加优良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您的每次发声,都将推动消费环境变得更好。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张亭兰
京商报讯(记者 王维祎)近日,天猫发布数据显示,入冬以来,“罐罐烤奶”搜索量同比增长590%,电陶炉、煮茶器、奶茶壶等相关品类增速翻番,成交额突破亿元。
今年冬天,一壶热气氤氲的“罐罐烤奶”成为年轻人新茶饮。12月以来,电陶炉等煮茶炉的天猫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76%,“豪峰”推出的一款电陶炉+壶卵石+烤网的组合套装,一月卖出20000余件;奶茶壶等煮茶壶的成交增长107%,茶杯茶具的成交增长超过120%。
“已经爆单了,现在的工厂订单排到了明年的三月份。”初伍品牌负责人郑文哲表示,瞄准围炉煮茶、罐罐烤奶等新兴消费需求推出了多款产品套装,入冬以来,店内的奶茶壶、炭火炉、茶漏等产品供不应求,近一个月的店铺销售额已超百万。其中,一款古朴造型的烤奶罐茶壶更是月销3万把,交易额登上天猫围炉茶壶热销榜的第二名。
如今,细分品类也能成长为消费蓝海。在过去三年里,天猫助力6000家品牌创牌成功,孵化了100条百亿品类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