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以东的“睡城”燕郊,福成集团旗下的业务,几乎贯穿很多“北漂”的大半生——住福成地产盖的房,吃福成出品的肥牛火锅、喝福成挤的纯牛奶、走在福成路上、逛福成珠宝城,然后在福成大酒店招待朋友,甚至很多很多年以后,还可能会长眠于福成开发的陵园。
而福成的创始人李福成,也因庞大的家业和从生到死的产业链,被人称誉为“中国牛王”、“燕郊李嘉诚”、“殡葬之王”。
< class="pgc-img">>?这些称号也曾侧面反映了这位在商场浮沉半生的老人的显赫经历。
只是问鼎华山,注定要付出血与汗的代价,而对李福成来说,问鼎燕郊,他付出的不只是血汗,还有声名。
从出身贫寒的放牛娃,到名下拥有十几家公司的燕郊首富,他的奋斗史堪称传奇。而在故事的另一面,又有人说他的家族是地方一霸,无所不为……
一代“牛魔王”,是非房地产
李福成,福成股份、福成肥牛创始人。1987年贷款5000元,靠7头牛起家。受益于自己的养牛技术,养牛场规模不断壮大。2016年,李福成以67亿身家,居河北财富榜第九位。
1966年,三河市有一位20岁的年轻人,每天骑着自行车,驼着两桶香油,敲着梆子走街串巷,为生产队油坊卖香油。
到了1982年,国家鼓励农民发展个体户,36岁的李福成决定自己建油坊。为了提高产量,他把旧电动机改造成机械磨油机,头一年芝麻加工量就达到20万斤,一举跻身当时人们都艳羡的万元户行列。
后来,他几乎垄断了全县的香油业务,成为当地著名的“香油大王”,甚至有传言说当时央视主持人赵忠祥还专门采访了他。
受到豆饼喂猪的启发,李福成开始尝试用榨油所剩的麻酱渣喂牛,发现效果不错,于是在1986年贷款5000元,买了7头牛,开始养牛。
一年后,他创办了三河市兴隆庄养牛场,“香油卖钱、油渣喂牛、肉牛加工”经验证是一套行得通的循环生产模式,李福成养出的肉牛品质上乘,迅速成为了当地的养牛大王。
1993年,李福成成立福成养牛集团公司,业务包含肉牛饲养和屠宰、技术服务、饲料加工销售、白酒酿造,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综合性私营肉牛企业。
1994年,李福成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他的名望由此达到顶峰——自己是养牛能手,又帮助员工安家致富,一时间,“中国牛王”之名满天下。
1996年底,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存栏8000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牛王”。
这一年,李福成50岁。
在李福成的整个人生长河里,从“香油大王”到“中国牛王”,只不过是从一条乡村土路,行驶到国道上,距离去高速路上飞奔也只剩下时间的问题。
< class="pgc-img">>?知天命的李福成开始并不满足于在养殖业上的发展,思考着更大、更多的行业布局,于是他盯上了房地产这块“大蛋糕”。
2002年,福成集团成立全资子公司——河北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历史名称为“三河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军燕郊房地产。
开发之时,燕郊还是大片大片的玉米地,10多年之后,这里竖立起密密麻麻的楼盘,其中,福成地产开发的房地产项目不下10个,“上上城”品牌更是在燕郊家喻户晓。
“只要有北漂,我就一直盖房子”,李福成的这句话在燕郊地产圈颇具影响力。他被当地人调侃“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也有了“李半城”、“三河李嘉诚”之称。
2004年,在李福成的带领下,福成股份(前称:福成五丰)以养牛为主业登上了上交所,成为“中国养牛第一股”。
在房产销售上,李福成经常打着为“北漂盖房”的旗号,声称自己“盖房子不为赚大钱,赚点儿就得,绝不存房”。但在2013年,福成集团在房地产上的销售额还是超过100亿元,与当年北京万科的销售数据旗鼓相当,还创下过10个月销售55亿元的卖房纪录。
傲人的业绩也将李福成送上富豪榜,2016年,李福成家族以67亿元财富登上河北胡润富豪榜的第9名。
< class="pgc-img">>?李福成曾对媒体说:“福成集团年营业额逾百亿元,房地产开发收入约占一半。”不过,高成长、高收入的背后却是媒体的质疑,业主、员工的官司不断…
2005年起,关于李福成家族涉黑、暴力拆迁等负面新闻在网上不时出现。
< class="pgc-img">>?2007年8月,李福成之子李高启暴力袭警的消息,更让福成深陷舆论危机。李福成不得不召开记者招待会,回应澄清袭警消息为诽谤。
福成地产楼盘的高密度也让业内“惊奇”。福·城上上城五期被称为“河北最高密度楼盘”。据市界报道:“这个有着63栋楼的小区容纳了近8万人口,在层高多为18层、28层的情况下,楼间距仅为45米。”
而低价连带的质量问题持续困扰着福成地产。检索裁判文书网可以发现,购房人与福成地产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不在少数。
《李先锋与河北福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销售合同纠纷再审民事裁定书》记录到,购房人在房屋竣工后发现,房屋实测面积比约定面积少了6.59平方米,并且交房时没有张贴《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便延迟办理入住手续,结果被福成地产告上法庭。最终河北高院再审认为福成地产违约在先,撤销了一二审判决,发回重审。
< class="pgc-img">>?
裁判文书网的公开信息显示,类似的房屋合同纠纷还有不下3起。
福成地产附属的物业服务也是状况频出,单方面上涨物业费、铲了绿地建车库,甚至衍生出吊诡的暴力事件。
?据《法制晚报》报道,2017年5月,在福成地产开发的理想新城小区,因不满小区物业将部分绿地铲掉换成车位,多名业主进行维权,结果有业主被4名陌生人用双节棍和木棒暴打,还有多位业主门上被喷上“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多事”等字样,但物业声称这些行径与自己无关。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职工在工作期间被重型自卸货车撞死在楼盘工地现场,福成地产试图不认定工伤,廊坊市人社局认定工伤后,福成地产又将人社局告上法庭,最终以败诉告终。
< class="pgc-img">>?2014年,68岁的李福成辞任福成五丰的董事长、总经理,由长子李高生继任。可以说,从“中国牛王”到“李半城”的10多年,李福成赚了大笔钱,也惹来一身骚。
急流勇退,殡葬称王?
不得不说,李福成的生意眼光持续精准毒辣。房地产暴利时代过去之后,万科都高喊“活下去”的时候,李福成再一次靠“地”赚得盆满钵满,不错这一次靠的不是楼盘,而是墓地。
受京津冀一体化环保升级影响,公司传统的养牛、食品加工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加上公司房地产业务负面不断,李福成的“活人生意”越做越难、困扰不断,刚好这个时候灵山宝塔陵园身陷传销、炒墓丑闻,于是李福成的福成控股花3亿元买下陵园,很快,靠着这笔“死人生意”,福成集团再次“一夜暴富”…
收购灵山宝塔陵园之后,福成股份成为“A股第一殡葬股”,有了这一概念,福成股份开始拉开了股价暴涨的序幕,仅仅四个交易日内,累计涨幅达到46%。
< class="pgc-img">>?2015年到2018年,福成股份的殡葬业务营收每年都在增长,毛利率在80%以上,且连年递增。
?根据年报披露的信息,4年来,福成股份单个墓穴均价从4.9万元上涨到9.49万元,单个墓穴利润也从4万元涨到8.34万元。
< class="pgc-img">>?殡葬业务毛利在上市公司的总体毛利润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从25%上升到46%。
< class="pgc-img">>?如今,灵山宝塔陵园总面积760余亩,总投资8.7亿元,分为“灵泉福园”“天福园”“慈安园”三个建设项目。建成后将集地葬、塔葬、生态葬等葬式于一体,可提供12.5万座墓位……成为京东地区规模相当大的人文生态纪念陵园。
至此,自香油大王、中国牛王、燕郊首富“李嘉诚”等称号之后,李福成有了新的称号——殡葬之王。
< class="pgc-img">>?奇怪的是,2014年8月,李福成突然宣布:因健康原因辞去福成股份董事长一职,由儿子李高生继位,但实际上,李福成还是大股东,公司还是由他一手掌控。
要知道,福成股份同年9月份才宣布收购灵山宝塔陵园的。
为什么在正式完成收购前夕,李福成激流勇退,宣布退休呢?个中理由,估计只有他本人知道吧!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李福成宣布退休的同年8月,河北省政府派专门调查组调查三河市土地问题,有多名官员被调查。
“古稀之年”,复出再战?
前不久,本该是颐养天年的年龄,年过七旬的福成股份前董事长李福成决定再出山,协助儿子一起将公司做大做强。
“我不服气,不将公司业绩搞起来,我愧对’中国牛王‘的称号!”李福成再出山时如此说道。
李福成过去的功过是非自有专人评断,再出山之后能否“攻城掠地”,拿下“另半城”的称号,我们拭目以待吧!
>天介绍一下福成肥牛餐厅
一、优点
1. 食材优质:福成肥牛选择优质的腰背部的“背最长肌”和腹部去骨肌肉切成薄片,作为火锅内涮食的部位,是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
2. 口感独特:福成肥牛在口感上保持了牛肉的鲜嫩和细腻,同时其肥瘦相间,使得口感更加丰富。
3. 营养丰富:牛肉富含蛋白质、铁、锌、B12等多种营养元素,对于维持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4. 品牌效应:福成肥牛被誉为廊坊“十大城市名片”之一,有着“不食福成肥牛,不算游三河”的美誉,品牌知名度高。
二、缺点
1. 价格变动:部分顾客反映福成肥牛的价格有所上涨,且部分菜品的价格与质量不成正比。
2. 服务质量:部分门店的服务质量有所欠缺,如服务员态度冷淡、服务不及时等。
三、特色菜
1. 福成牛王肥牛:这是福成肥牛的招牌菜品之一,选用优质的牛肉部位,经过精细切片,口感鲜嫩多汁,是火锅的必备之选。
2. 美式肥牛:这种肥牛经过特殊腌制处理,带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适合喜欢尝试不同口味的顾客。
3. 蔬菜大拼:除了肉类外,福成肥牛还提供了丰富的蔬菜选择,如田园菠菜、四角龙豆等,搭配肉类一起食用,既健康又美味。
综上所述,河北福成肥牛餐厅以其优质的食材、丰富的营养、实惠的价格和特色菜品而受到顾客的喜爱。然而,也存在口感波动和服务质量不一的缺点。顾客在选择时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和喜好进行考虑。
022年1月28日,燕郊首富李福成落马:
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除此之外,李福成被处罚款50万元,缴获违法所得3000万元。
76岁的李福成怎么都没想到,自己趟着水走这么久,最后还是栽了。
回看李福成的一生,既像一部励志片,又像极了一部荒诞电影。
相同的是,电影结束了,他才发现这是一场电影。
< class="pgc-img">(李福成)
>< class="pgc-img">>1946年,李福成出生在河北三河一户普通家庭。
家境贫寒,李福成读完一年级,就已经辍学回家,帮父母放牛除草。
14岁时,李福成进入生产队,被分配到油坊,开始磨香油,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叫卖。
由于他磨的香油纯正、香甜,加上便宜,一上街吆喝买卖,很快就一售而空。
< class="pgc-img">>后来,国家鼓励农民发展个体户,李福成跳出来单干,决定自立门户,建油坊。
当时,政策一出,一呼百应,许多人争着抢着另起炉灶,一条街上就有几家油坊。
刚开始,李福成的油坊根本不占优势。
不过他很快杀出重围,将旧电动机升级成机械磨油机,提高了磨油的效率。
第一年,芝麻加工量就达到20万斤,李福成摇身一变成万元户,羡煞众人。
主人过上了好日子,自然也不能亏待家里那几头牛。
别人家的牛,吃棉籽吃草,可李福成的牛已经吃上了麻酱渣。
那是磨香油剩下的,李福成觉得扔了怪可惜,正好用来喂牛。
刚开始,吃惯了清汤寡水的牛,根本无福消受这么好的麻酱渣,吃了老是拉肚子,搞得牛圈整天臭气熏天。
后来,牛慢慢吃习惯了,开始疯长,长得特别快。
于是,李福成贷款5000元,买了7头牛回家养。
四年内,李福成出口的牛共有4237头,净赚150万美元。
< class="pgc-img">>技术过关,赚钱不愁,之后,李福成创办了养牛场,很快便成为当时的养牛大户。
1992年大年三十,上头没在家吃团圆饭,反倒大驾光临养牛场,视察指导工作。
< class="pgc-img">>有了大佬的背书,李福成如虎添翼,实力、财力大增,成立了河北三河福成养牛集团总公司。
一年后,李福成被授予“全国养牛状元”称号。
1996年,公司固定资产达到5000万元,出栏肉牛3.2万头。
一时之间,李福成名声大噪,“中国牛王”的名号响彻大江南北。
要想套牢别人的钱包,就要勾住人家的胃,1997年,李福成开始跨界,进军餐饮行业。
两年间,他先后成立了五丰福成食品有限公司、福成菲伯萨食品有限公司,专产中西式熟肉制品。
当时,香港澳门接连回归,中西交流频繁,李福成开的餐饮店,正中外国人的喜好,大受欢迎。
其中,“福成肥牛”火锅城,每个月的流水突破80万元。
一旦尝到成功的甜头,欲望就会一发不可收拾,逼着你想要更多。
李福成以餐饮业为起点,开始扩大自己的商业版图。
< class="pgc-img">>2002年,李福成首当其冲,进军房地产,成立了开发房地产公司。
当时,房地产行业波谲云诡,福利分房制度取消,商品房迎来春天。
那时,兜里稍微有点钱的人,一下子席卷北上广深。
而李福成却不走寻常路,相中了燕郊镇。
当然,李福成不是盲目选址,而是有自己的一番考虑。
< class="pgc-img">>燕郊镇距离北京市中心30多公里,房价远低于北京片区,这对于北漂一族来说,燕郊镇绝对是首选,租房压力小。
李福成更是打出口号,“专给北漂盖房子”,在燕郊收购地皮,开发楼房。
李老板所到之处,燕郊成片玉米地都要抖三抖,凡是被李老板看中的地皮,就没有收购不了的。
李老板手一挥,几个月后,一座高楼拔地而起,玉米地早已荡然无存。
李福成明白,要想让钱生钱,必须要让资本为自己站台。
2004年,李福成乘胜追击,推动福成股份上市,成为“中国养牛第一股”。
这一年,李福成也遇到了自己的贵人,为他的金屋添砖加瓦。
有了靠山,李福成疯狂扫荡燕郊镇,低价收购地皮,大量囤地。
“低成本拿地、迅速开发、快速销售” ,李福成利用这一套经验,快速复制粘贴一栋栋楼房。
很快,李福成的楼房遍布燕郊镇,坊间常调侃“半个燕郊都是李福成的”,由此李福成荣获绰号“李半城”。
< class="pgc-img">>北漂青年在北京中心住不起房,在五环还是租不起房,只能退而求其次,跑到燕郊租房、买房。
他们纷纷聚集在燕郊,为李福成“冲业绩”。
凭借着上上城青年社区,李福成直接创造了10个月销售55亿元的神话。
2006年,李福成成立福成集团,集团涵盖了金融、餐饮、房产等多个领域。
此时,李福成春风得意,出席各大重要场合,跻身上流圈子,大家一口一个“李董”,喊得他神魂颠倒。
可他没想到,自己辛苦打下的半壁江山,差点就要毁在儿子的手上。
2007年8月,燕郊三名警察在执行任务时,被三十多名地痞流氓围殴,导致三人重伤昏迷不醒。
而这三十多名地痞流氓的头儿,就是李福成的二儿子李高启。
< class="pgc-img">>随着李福成的暴富,围绕在他身上的绯闻不断。
然而无凭无据,外界依旧拿他没辙,而李高启公然殴打民警,无疑正中舆论下怀。
一时之间,李福成名誉受损,舆论纷纷对他施压,让他出面解释。
眼下,李福成躲不起,只能耍赖皮,揣着明白装糊涂。
9月,李福成召开澄清大会,对此事作出回应:
“这是诽谤,自己作为生意人,自己只想本分地经营事业,远离是非。
没想到事件居然愈演愈烈,再强悍的企业也无法承受一而再、再而三的诽谤。”
< class="pgc-img">>说是澄清,准确来说是撇清。
李福成三言两语,就将此事撇得一干二净,宣称不是自家儿子所为,自然也就与福成集团没什么关系。
短短几年间,李福成的脚步遍布整个燕郊,承包了燕郊人的生活。
燕郊人民,吃着福成肥牛火锅,逛着福成商贸,住在福成小区,走在福成路。
然而,李福成还不满足,活人的钱包掏空了,死人的小金库他也要赚到手。
< class="pgc-img">>在我们的印象中,诞生值得庆祝,而去世总是带有一丝“不得体”,殡葬行业,大家更是敬而远之。
然而,商人却不那么看好。
在他们眼里,殡葬行业遍地黄金。
殡葬业看似上不了台面,但其中暴利惊人,毛利率高达80%,远高于其他行业。
曾经看过一个段子,一个人得了癌症,悲伤之余嘱托家人,一定要让他走得风光。
家人一打听殡葬服务价格,脸都黑了:
纸人2000元一个,纸房子8000元一层,骨灰盒两万起步,墓地9万一平。
患者听完,突然觉得自己还没活够,拼命锻炼身体,最后癌症消失了,当上了健身教练。
大家纷纷自嘲,活不起,也死不起,更葬不起,
“清明时节雨纷纷,一问墓价欲断魂”。
早在先前,一名叫白晓江的小伙子创立了福寿园,福寿园就是主营墓地、殡葬服务。
< class="pgc-img">(白晓江)
>2013年12月,福寿园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内地殡葬第一股”。
福寿园上市后,市值一度逼近100亿港元,白晓江的个人资产接近5亿港元。
白晓江的暴富,让许多人看到了“死人”的商机,于是挤破头入局,想分杯羹赚笔快钱。
这其中就包括李福成,他开始将目光聚焦殡葬行业,玩起了“地下房地产”,企图收购灵山宝塔陵园。
然而,好巧不巧,靠山出事了。
靠山一倒,李福成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马上宣布自己因健康原因辞去董事长一职,由大儿子李高生继位。
大家都以为,李福成此时保命要紧,恐怕顾不上咬这块肥肉了。
然而,他们还是小看了李福成,李福成既要命,也要钱。
位置让出来了,实权还握在李福成手上,李福成还是集团最大的股东。
< class="pgc-img">>李福成退休十几天后,集团宣布以15亿正式收购灵山宝塔陵园。
当然,收购这种大事,不可能十几天就可以谈成。
估计早在李福成退休之前,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只不过那时来不及公布,靠山就下台了。
收购一敲定,福成股份摇身一变成“A股第一殡葬股”,仅仅四天内,涨幅累计超过46%。
2016年,宝塔陵园销售墓位3280个,福成集团仅凭借它,就已经实现营收2.27亿元。
这一年,靠着房地产、墓地产,李福成家族以67亿元,成功跻身河北胡润富豪榜,排名第九。
< class="pgc-img">>这时,李福成刚好70岁。
有人戏称,从阳间到阴间的钱,全进了李福成的口袋。
然而,有一场殡葬服务,他一分钱都没赚到,因为服务的主角,不是别人,是他的亲孙子李旭。
李旭是李福成的长孙,虽然从小学习不好,但去国外镀了层金后,身家暴涨。
年仅26岁的他,名下两家公司,身家4亿元,是新三板最年轻的富豪,未来可期。
然而,天妒英才,李旭的人生毫无征兆,永远定格在26岁那年。
2016年12月12日,燕郊镇发生了一场严重的车祸。
一辆白色宾利车,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宾利车失控,撞翻了路边的灯柱后,直接冲进了河里,宾利车主当场毙命。
< class="pgc-img">(车祸现场)
>而宾利车主就是李旭,最戏剧化的是,发生车祸的地点就在福成路,李福成亲自命名的路。
70岁的李福成,风光了一辈子,却也抵不过天灾人祸,逃不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命运。
< class="pgc-img">>李旭的意外去世,就如李氏金字塔最关键的一块积木,一抽走它,金字塔瞬间崩塌。
还没走出失去孙子的悲伤,李福成就摊上大事了。
2017年,燕郊多个小区爆发产权风波,业主发现自己无法领取不动产证,也没有买卖房屋的资格。
过户手续办妥,银行尾款迟迟不到账,尾款还清后,抵押合同依旧解除不了。
这其中就有福成集团旗下的福成小区,共有7000多人遭殃。
< class="pgc-img">>除此之外,业主们联名控诉,福成物业乱收费,变着法儿多收费;
而且强制要求业主们使用指定的装修公司、指定的沙子水泥。
如果有业主不服从规定,轻则罚款,重则威胁、采取暴力警告。
李福成还没来得及收拾,又有一小区被曝出,物业擅自作主,将绿化区改成停车位,进行维权,却三番两次受到“死亡威胁”。
有的业主被跟踪殴打,有的业主家门被喷漆警告,业主们苦不堪言。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各大小区接二连三爆雷后,有人开始翻旧账,举报李福成。
接着,河北廊坊实施严格限购政策,燕郊楼市几近腰折。
之后,福成集团又被曝出税务问题,关联的房地产子公司在衡水虚开增值税发票约2亿元。
更有人实名举报,李福成曾出资5000万,控制2名员工“马甲账户”炒作自家公司股票。
半年内,靠着频繁买进卖出,李福成获利21万元。
< class="pgc-img">>2018年,福成集团旗下多家肉牛公司出现亏损,收入严重下滑。
房地产领域一片狼籍,畜牧业业绩增长乏力,福成集团只好将重心集中在殡葬业上。
2018年,72岁的李福成再次出山,一出山,就收购了天德福地陵园公司60%股权。
结果,精于算计的李福成,却反被天德福地陵园两位原股东耍得团团转,签订的合同里有诈。
李福成接手后,天德福地陵园更是连续两年走下坡路,业绩一直不好看。
屋漏偏逢连夜雨,政策接连颁布,直接打了李福成一闷棍。
2018年3月,《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严厉禁止建造超规格墓穴,规范殡葬经营者定价行为。
要求经营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费和维护管理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一系列政策出台,直接粉碎了李福成想要依靠殡葬业翻身的念头。
2021年6月7日,李福成被立案调查。
2022年春节,注定李福成无法过个安心年。
除夕前两天,76岁的李福成等来了命运的宣判:
李福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5年。
至此,这位曾经叱咤燕郊,身家上亿的燕郊首富,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 class="pgc-img">>李福成机关算尽,却没算对自己的结局,多年前搬起的石头,终于在这时砸中自己的脚。
或许曾经,李福成只是想要努力赚钱,摆脱贫穷,争取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可当眼前出现了分岔口时,他却毫不犹豫选择走捷径。
可成功没有捷径,如果有捷径可走,那它通往的一定是地狱。
越过法律底线的捷径,走着走着,命就没了,一旦触碰了法律底线,谁都不可能全身而退。
这个道理,李福成年过七旬,头发苍白,两鬓霜雪,他才明白。
作者:朱小畅&罗小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