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饮必须要守店,不能轻易离开。
峰哥,茶屿水果茶联合创始人,拥有400多家门店。
无论小店还是大店,生意都需要靠守,而非仅仅靠走。小餐饮连锁品牌或个人开店做生意,如果老板离开太久,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有些门店老板在店时服务卫生和产品口感都做得很好,但一旦老板离开,问题就会接踵而至,生意也会逐渐变差。这种情况尤其在社区店和乡镇店表现得更为明显。
然而,作为小餐饮连锁品牌,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开设更多的分店。如果我们被困在一个店里,即使这个店做得再好,也赚不了多少钱。因此,我们需要学会退居幕后,让其他人成为门店的老板,代替我们的角色。
< class="pgc-img">>具体来说,可以采用门店合伙制的方式。在开设第一家门店时,我们需要亲力亲为,制定好标准。然后选择优秀的店长或员工成为合伙人,让他们成为老板。只要身份变了,他们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 class="pgc-img">>此时,我们需要继续扩张,复制第一家门店的模式。当然,在选择合伙人、培养、入股以及退出机制等方面,我们需要提前规划好。【喜欢记得点赞+关注】。
oCo都可新店择址于苏州十全街,这里到处铭刻着古老历史的印记。店面设计是coco都可的品牌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品牌基因中的年轻的属性深入人心,而对主题概念及设计风格的探索,正是帮助coco都可 持续发掘传统果饮文化的新可能性。
CoCo都可十全街店 · 苏州
via:欧阳跳
▼
< class="pgc-img">餐饮空间设计
>门头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建筑的原始面貌,设计师试图在古色古香的白墙黑瓦中糅入现代审美,通过曲线结构衔接了顶面、立面和地面,构筑治愈系和沉浸式的场景体验。
餐饮空间设计
>空间中摒弃了过度的雕琢与繁杂的装饰,内部以不规则体块进行分割,在视觉上呈现出强烈的韵律美。同时外立面大面积玻璃的介入,使室内外空间得到一个很好的划分。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出品区与座位区彼此呼应、互为补充通过对材质、色彩和动线的选择与布局,以解构主义为灵感,打破惯常设计思维,塑造出“不被定义”的灵感空间。
餐饮空间设计
>典雅的色调,精致的细节,在光源的晕染下,伴随着不锈钢台面折射出的粼粼波澜,整个空间塑造出沉稳安静的格调,散发着舒缓的意境。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增添质感座位区不设高隔,波浪墙身简洁的外形轮廓奠定了舒缓放松的氛围,搭配现代化的设计,让空间形成新的对比。
餐饮空间设计
>以细胞粒子为蓝本的造型灯矩阵有序地分布在墙面,打造全新的消费体验,吸引了众多顾客慕名而来。
餐饮空间设计
>顺着旋转楼梯拾级而上,建筑内不规则造型的洞穴、足够的现代感与辨识度。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墙面上的内嵌窗口形成空间序幕引言,内部肌理漆的斑驳质感延续了一层空间的天然雕饰的原始之美,形成视觉感、灵动感,形成动静结合的整体楼面。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柔和蜿蜒的曲线以开放且包容的姿态,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为其设计空间体验之余,在店铺中设置多个特色角落,引导消费者自发的“打卡”传播行为。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为了加强空间的感官体验,设计通过光线亮度渐变赋予空间韵律感。墙上的圆形开口,在设计中交代出空间的外缘。通过光线,将空间变得主次分明。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CoCo 源于葡萄牙文,是笑脸之意。品牌期许让客人嘴里喝到的是满足,更能收获一份发自内心的微笑。本店的设计诠释了品牌:“为你 · 都可”的初心,让 CoCo 都可沉淀于地域发展的肌理,又能引起顾客对本土风貌与历史人文的兴致与联想。
餐饮空间设计
>CoCo都可王府井店 · 洛阳
via:GDG煦石设计
▼
< class="pgc-img">餐饮空间设计
>CoCo都可王府井店项目位于南昌路王府井五楼,CoCo都可王府井店以“ 能量站“主题为切入点,在这里人们可以每一刻“补给能量”。
餐饮空间设计
>通过“橘色”品牌色的点缀营造空间的简洁明快的公共社交空间。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金属质感的栅格、灯光精致柔和,提升了空间的质感。“钟表”作为墙面立面造型,更有现代氛围感。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餐饮空间设计
>立面靠窗吸睛度100!似画框一样框住外景,目光自室内延伸至窗外,十分的具有造型感,效果也是非常抢眼。
餐饮空间设计
>< class="pgc-img">餐饮空间设计
>名称:CoCo;地址: 苏州、洛阳,来源:餐饮视界公众号,设计:欧阳跳,GDG煦石设计, 图:吴清山, 编辑:餐谋长品牌策划/TOBBY
投稿私信:餐饮视界
让更多的人欣赏你的美
湃新闻记者 夏如初 实习生 郭秋林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快团团”页面显示,4月29日中午,首批团购奶茶售出近5000杯。
“没想到吃个奶茶,吃出了‘悬疑剧’。”
4月末,来自上海普陀、静安等多个区的上千位“团长”加入多个“一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群”微信群,通过群主发布的团购链接购买盲盒奶茶。5月1日,群主以不同的理由多次推迟原定下午配送的近8000杯奶茶,不少在次日凌晨才收到奶茶的“团长”发现,收到的奶茶由杭州市多家一点点门店制作,最早的制作时间距离收货时间相差近24小时,收到的奶茶规格也和订购时有所出入。
群主发布的分批配送订单,累计超过一万杯。
5月2日晚上,澎湃新闻拨通了杭州拱墅区一点点“武林店”的电话。对方表示,该店是加盟店,当天现做一批奶茶后送往上海,并称奶茶当天饮用不会有问题,只是口感没那么好。
事实上,现做奶茶长时间放置也可能产生食品安全问题。有地方消保委测试4款奶茶发现,即使是没有开封,奶茶的菌落总数也会随时间推移成倍增长。5月3日下午,一点点奶茶官方微信公号发布《致点粉的一封信》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团购一点点的非法链接,异地采购一点点奶茶售卖。无饮品标签、涂改标签的一点点奶茶,购买来源不明。
一点点表示,特殊时期,高价倒卖物资为法律所不容,也与一点点管理规定相违。异地采购配送时间长、饮品保存不当容易产生变质现象,严重危害消费者权益,请大家慎选合规购买渠道。
澎湃新闻还注意到,近期有不少“团长”在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发布奶茶、快餐等团购信息,声称由上海周边地区的门店制作,送往上海后再配送。一般当天下单,次日可收货。
5月2日凌晨,有团长反馈收到的奶茶来自杭州的多家门店。
疫情中的奶茶团购
4月29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加入一个名为“一点点奶茶上海团购团长总群”的微信群,当时群内已有来自上海浦东、静安等多个区的百余位“团长”。昵称为“空气311”的群主介绍,当天12点开抢第一批大杯去冰奶茶盲盒,21元一杯,均为红茶底,2份随机配料(如椰果、红豆、珍珠等),单个地址100杯起送(偏远地区200杯起送),40单截止,从次日(30日)开始的48小时内完成配送。记者查询发现,该规格奶茶的官方售价在15元左右。
与此同时,她在群里发布了相关“三证”——保供企业证明、保供配送人员通行证和上海生活物资保障通行证。记者注意到,证明上的保供企业为“一点点”品牌的母公司——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一点点是台湾奶茶品牌,2011年成立生根餐饮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保供配送人员则显示来自“内蒙古××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有“团长”对此提出质疑,但群主并未做出解释。记者拨打物资保障通行证上显示的驾驶员电话号码,对方表示自己是运送水果的,从未配送过奶茶,也并不认识群主,很有可能是被冒用了证件照片,“最近进出的小区多,都需要提供通行证照片,可能因此被别人用了。”
近期还有一些社区“团长”贩卖来自嘉兴市等地的奶茶
当天中午12点,群主发来微信小程序“快团团”的购买链接,发起团购。昵称“空气311”的群主自称“毛团长”,该购买页面制作较为简单,配图模糊,介绍称“奶茶当天现做,冷链车配送。”不到1分钟,40单奶茶被抢购一空,售出近5000杯,其中普陀区和长宁区各1000余杯。
扫码入群的“团长”们持续增加,分群不断拓展。很快,群主又发出群公告,通知下午开抢第二批团购产品,包括21元大杯去冰奶茶盲盒(三种茶底随机发送),以及奶茶盲盒与卡士原味酸奶的绑定套餐,43元一份。两款产品不限量,当晚截单。从5月2日起排单发货,同样100份起送,不满自动退款。
5月2日上午,记者看到群里的这两个套餐链接均被删除。但从群里晒出的部分交易编号来看,团长们主要购买的依旧是21元盲盒奶茶,有近两百人接龙下单。以每单100杯来算,第二批至少售出1万余杯。
当晚,群主连续发出公示称“当日团购结束,没有拍到的下周开团再说。”稍晚时候,其发出首批团购的部分配送单,包括普陀区、徐汇区和静安区的部分小区,共计19单,2300余杯。这批奶茶的派送较为顺利。
记者注意到,该配送订单下方标注了司机的取货地址为“徐汇区肇嘉浜路261-2号”。记者查询发现,该区域只有一家“一点点”门店——肇嘉浜路店,地址为“徐汇区肇嘉浜路261-1号”。记者拨打该门店电话,但提示已关机。
30日凌晨,奶茶团购群已发展至4群。群主从凌晨2点就通知奶茶开始制作,7点陆续发出送达照片。收到货的团长们也纷纷晒图,记者看到,纸杯上并没有配料标签,无法得知具体的制作门店和时间。
清晨4点送到的“隔夜奶茶”
5月1日凌晨,群主发出新的配送订单,涉及上海普陀、静安、虹口等多个区的50个居民小区,共计7900余杯。原定下午2点开始配送,群主称上午需要陆续制作,但将近下午4点,仍没有动静,群主解释称,当天有很多核酸检测点休息,配送车辆比原定安排减少三分之一,需要下午6点才能发车,团长们也对此表示理解。然而,到了约定时间点,群主再次发出公示,称送达时间推迟至晚上9点30分以后,可以退款或排单改日配送,多余奶茶可供其他团长“接盘”。不久后又称,今晚所有排单都会送达,“司机熬夜送完明天休息。”
记者查询发现,第三方企业信息平台显示,该群主的电话号码和“上海市徐汇区××食品经营部” 的公开电话相同。工商信息显示该食品经营部为个体工商户,成立于2019年,注册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法定代表人为王×杰。
晚7时许,500人团长群开始骚动。有人提出质疑,“为何很努力配送却迟迟无人晒图?”随着越来越晚,不满情绪高涨,有些被购买者催急的团长给群主打电话后在群里表示,“预计晚11点30分才能收到。”
从下午茶变成了“夜宵奶茶”,有“团长”默默退款并退群,但多数“团长”们仍在坚持等待。“从上午制作到现在,这奶茶还能喝吗?”有人询问,但更多人担心的是,“我们该不会遇到骗子了吧?”而记者加入的一个“一点点今晚等货群”里,在线维权的不少“团长”们直接召开“腾讯会议”,讨论事态最新进展。
21时许,群主现身表示,“奶茶是下午才做的,部分司机的核酸刚出结果,虹口区将于21时40分率先发车。”但此时,配送人员又带来一种新的说法——称是由于当天原材料不足,晚上才开始制作奶茶。
直到23时许,总群里才有“团长”晒出到货照片,但发现这批货由“龙游路店”制作,制作时间为1日下午14时16分。经查,该店位于杭州市拱墅区。同时,该团长称,到货的奶茶规格与下单时不相符,为中杯,且只有一种配料,单价显示为11元。见此状,更多人要求退款。
面对不断涌来的质疑,2日凌晨,群主解散了该群,后在其他分群解释称,是由于标签纸不够,借用外地标签引发的误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日晚,共有10个相关微信分群,每个群有300至500人不等,但大多数都已被群主解散,仅存的需验证身份后才能进入。
记者所在的“一点点今晚等货群”群里,已经退款成功的“团长”反馈意外收到了奶茶,绝大多数是由杭州市的不同门店制作,包括“龙游路店”、“萍水街店”、“武林店”、“太和商业中心店”、“303广场店”等,制作时间从1日上午5点07分至当天下午14时30分不等,有些规格也并不相符。对此,群主又在一个分群解释称,因部分门店原料缺失,紧急从临近区域调来奶茶。
澎湃新闻记者在2日凌晨4时许收到的奶茶,显示由杭州市千岛湖镇“千岛湖银泰店”于1日上午5点11分制作完成。
2日清晨4时许,记者收到由杭州市千岛湖镇“千岛湖银泰店”制作的奶茶,制作时间是1日上午5点11分——放置了近24个小时。随后记者致电群主申请退款,对方很快同意并称,“司机搞错了,这批是其他人的货。”
澎湃新闻注意到,配送车辆是简陋的小型面包车。奶茶6杯一袋叠放在箱子里,杯上有细微水珠,中杯和大杯混放。从标签来看,价格从11元至14元不等。记者浅尝一口,发现奶茶似乎没有变质,但配料已成黏坨,椰果也有些发软。司机表示,当天还要继续前往南翔镇和浦东新区配送。
记者注意到,该车的物资保障临时通行证所属单位为“上海盒马科技网络有限公司”。记者拨打该通行证上的驾驶员电话,对方表示自己所在物流公司系与盒马合作,车队老板是当晚负责调度配送奶茶车辆的负责人张先生(化名)。
“八千多杯奶茶,损失惨重,我也很无语。”张先生在电话里告诉澎湃新闻,他和昵称为“空气311”的群主通过朋友牵线认识,双方刚开始合作,负责奶茶团购的物流配送,每个地址赚取100元左右。张先生称,上述群主此前自称是“一点点”某区域负责人,“比一点点门店店长高一个级别,但具体是哪个城市的哪个区,不太清楚。”
一位居民在另一团购渠道花35元购买一点点盲盒奶茶,称是嘉兴市一家门店制作的。
张先生称,他们拥有全国物流配送车队,近期偶尔接单帮忙运输。由于上海疫情,位于郊区的一点点原材料仓库被封,而本地门店的剩余原料已于30日全部用完,所以只能从外地多家门店紧急调货。1日上午10点,拥有全国通行证的冷链车司机从上海开往杭州取货,但中途多次停留检查,卡在高速上,直到傍晚才进入杭州城区取货,晚上10点才回到上海徐汇区和虹口区的几家“一点点”门店,重新装车配送。原定当天有12辆车配送,但一些司机等不及,白天出去接活,所以当晚只有6位面包车司机负责派送。
他透露,从外地调货并不容易,“我搞定了浙江那边的物流,还帮忙联系了镇江两三家一点点门店,但没搞定。后来女经理(指群主)自己通过自己的渠道,搞定了杭州的几家门店。”他表示,奶茶一般不会有质量问题,“现在疫情,奶茶只要喝不死人,味道差不多,能满足大家基本需求我觉得就可以了。反正真喝了出什么问题,女经理也说了,可以退款的。”
张先生还称当天剩余的奶茶会全部丢弃,休息一天后,完善后面的配送流程。但2日上午7时许,一位“团长”收到了与记者同样的一批奶茶。
2日下午,群主“空气311”在一个微信群里公告称,“近期有不法分子利用群散播谣言诋毁一点点奶茶公司,先说明本群为私人建群,发布的广告与一点点官方无关”,随后解散该群。在另一个微信群里,其又表示,“明天有1000杯上海奶茶,要的私信我吧。”
5月2日晚上,澎湃新闻随机拨通了杭州拱墅区一点点“武林店”的电话。对方表示,该店是加盟店,门店当天现做奶茶后送往上海,并称当天喝不会有问题,只是口感没那么好。
一直以来,现做奶茶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关注。那么奶茶到底应该在多久内喝完?超过时限是否不安全?记者注意到,上海市消保委此前对市面上4款不具名品牌奶茶抽样测试后发现,即使是没有开封的奶茶,菌落总数也会随时间推移成倍增长。如一款奥利奥蛋糕奶茶,2小时菌落总数为48000 CFU/mL,4小时达到150000 CFU/mL,6小时达到230000 CFU/mL。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还提示:奶茶包装上写的“请于2小时内饮用”是从奶茶制作完成时开始计算,而非送达时间,还需注意外卖30~50分钟的时间差。
5月3日上午10时许,上述物流负责人张先生再次向澎湃新闻表示,今天奶茶配送还在继续,物流司机在肇嘉浜路门店附近取货,上午已送了几百箱,“今天应该都是门店制作的。”截至发稿时,记者多次拨打“一点点”官方电话,但均无人接听。
4月末,有人在微信群里贩卖肯德基套餐,称从浙江运入上海。
“浙江送过来的”肯德基
澎湃新闻注意到,近期,有不少网友在微信群或社交平台上分享从上海周边地区团购奶茶、快餐的信息。
在一点点奶茶的多个相关群里,有“团长”晒出自行从嘉兴市团购的喜茶、一点点等,其称团购的“一点点”大杯盲盒奶茶价格为28元,50杯成团,是“嘉兴店里做好直接运上海,路上大概一个半小时,上海收到了再安排人送到大家手里。”
3日晚,从另一团购渠道花35元购买“一点点”盲盒奶茶的居民在某微信群里称,她2日收到商品,喝后拉肚子,送医检查发现得了肠胃炎,还有发烧情况。她分享的照片显示,这杯奶茶由位于嘉兴市的一点点“秀洲江南摩尔店”于1日上午10时许制作完成。
记者加入的多个团购资源互助群里,还有“团长”称可以代购肯德基,有78元汉堡组合和79元“十翅一桶”组合,但均不是官网在售套餐产品。
4月28日,记者以买家身份添加这位“团长”微信后,对方迅速发来购买须知,称“套餐价格包含配送费,不提供任何资质,可以店内拍摄你们小区的订单。质疑是假货的联系我告诉你门店电话进行核实,拨打官方电话也可以,但是需要查询门店要来问我是哪个门店,事多不送。”对方直言,团购的肯德基不是上海本地门店的套餐,是从浙江运送过来的。至于具体是哪家门店,不愿透露。
4月30日,该“团长”在朋友圈发布一条几秒时长的视频,画面中有大量标有“肯德基”LOGO的待配送产品摆在地上,背后疑为一家位于商场的肯德基门店,门店外有行人购买咖啡。
澎湃新闻致电肯德基官方客服。对方表示,肯德基在官方APP和小程序上都没有相关规格的套餐。同时,上海地区目前复工复产程度有限,生产的数量也相当有限。
近日,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收到市民举报,反映有人通过修图软件将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店销售的部分商品价格进行修改,并将修改价格后的图片发布在团购群中,从中赚取差价,构成“价格欺诈”的违法行为,相关方面正抓紧办理中。
肯德基方面也在官方小程序上提示,近期有消费者反映市场上有人加价出售肯德基产品,收取高额“团购费”“跑腿费”等,公司坚决不支持。
记者注意到,目前该卖家已删除了所有与肯德基相关的团购信息。但5月2日中午,其又在朋友圈发布“一点点”团购信息,单杯28元,青浦城区满50杯配送,并称是浙江店里做好直接运到上海,后由骑手配送。当天下单,次日配送。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沈海东向澎湃新闻表示,若团长谎称本地奶茶店直接销售,实际从其他奶茶店购买奶茶后转卖的行为涉嫌消费欺诈,消费者有权要求退一赔三,赔偿金额不低于500。
若因为团长转卖时,运输原因导致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除可要求退款外,还可以要求货款10倍或者医药费等损失三倍的赔偿,退赔偿最低限额为1000元。若既涉欺诈又涉销售不安全食品的,消费者可选较高的规定主张赔偿。若情节严重,造成严重食物中毒事故的,还涉嫌构成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最高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责任编辑:朱远祥 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