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留言,很具有代表性,可能是很多管理者都会遇到的问题:
“您好!我是一名小型超市的老板,手底下员工不多,只有九名。刚开始的一两个月属于创业时期,很多设施设备都需要我们自行安装与清洗,员工们基本也是加班加点,介于员工们都非常辛苦,前两个月我都会给他们每人奖励五百元,以此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但随着超市的运营日渐步入正轨,员工们干的活也相对轻松,上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便取消了五百元的奖励,发完工资的那天,我便听见有员工抱怨与不满,当时的我不以为然。在这期间,我发现有几位员工做工作的时候没有以前认真,缺少了激情,甚至只是为了应付工作。就在前几天由于保管不善,导致很多时蔬类的食品出现腐烂变质的现象发生,当我追究责任之时,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承认错误,面对这种情况,我该如何是好,求解!”
我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在给员工额外奖励五百元的时候,有没有说什么?”
他回答:“大概就说了一些感谢之类的话。”
在正式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之前,我让他先来捋一捋他所遇到的问题的根源出自于哪里。这位朋友说了这样一句话:“可能是我平时待他他们太好了,才会出现这种局面”。
< class="pgc-img">>员工抱怨取消奖励的做法不对,对待工作不认真、缺少激情、缺乏责任感,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则都是管理者的问题。
作为一名超市的老板,即管理者。从这位朋友所提供的信息来分析,他缺少管理者的主导思维意识。换言之也就是说,他自身的位置还并没有完全摆正,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没有站在员工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作为员工来讲,超市前期运营的两个月里,即便工作非常的苦、非常的累,他们依旧心甘情愿的为工作付出,并没有主动提出索要奖励或者加薪的要求。站在他们的思维层面来讲,老板主动给他们每人给予金钱上的奖励,更多的是出于感谢,而非是对于他们工作强度与饱和度所产生的补贴。更可悲的是超市老板在给员工们发这五百元奖励的时候,并没有向其表达出真正的缘由,这就很容易给员工带来意识的偏差。这是其一。
其二,员工之所以会抱怨,工作缺少激情,缺少责任感,最大的原因就是前期待遇与后期待遇不对等,从而造成结论扭曲。员工潜意识里会认为前期的工作和后期的工作性质都一样,在员工看来,他们每个月最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收入,虽然前期每个月的五百元属于额外的奖励,但事实就是前期的收入确实比后期多,从而造成心里失衡,就会片面的以为是老板降了自己的工资,既然工资被降了,那么又何必那么卖力的工作!
众所周知,职场界老板最不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给员工加薪,因为加薪容易降薪难。
其三,员工缺少责任与担当精神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者分工不明确,责任没有落实到人头。试想一下,如果超市老板将工作细化到人头,比如将时蔬类的保管工作交给张三,并交代张三,所有食品如果保管不当造成变质,责任自理。这样张三就会尽心尽责的去负责时蔬类食品的存放,因为他心里明白,一旦出现食物变质,最终受罚的一定是自己。
< class="pgc-img">>梳理了原因,最终我给这位超市老板以下几点建议:
①让员工明白额外奖励与薪酬待遇是两码事,并不能混为一谈。可以利用班前例会,或者座谈会的时候,向员工阐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让员工明白,前期两个月五百元的奖励是与他们工作量的饱和度与工作效率与时间成正比的,说得直白一点并不是管理者发善心,而是靠员工们的辛勤劳动与付出得来的。
而后期之所以取消了额外奖励,是因为目前员工们的工作饱和度与工作时间都成正比,属于正常正常工作范畴,因此也只能拿与之对等的工资。
②缺少激情的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动力不足,对于员工来说,薪资待遇便是他们的动力。但怎样才能获使他们获得好的待遇,是超市老板需要去做的一道难题。
最简单、直接、粗暴就是采用多劳多得或者绩效的考核方式。超市分为后勤,分拣员,促销员,收银员等岗位,想要获得高工资的可以去做促销员,后勤、分拣员、收银员同样也可以参与考核,考核平时的工作表现,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等。
③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头。想要顺利的实行步骤②前提就是一定要对每一位员工进行明确的分工,责任落实到人头上。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杜绝吃大锅饭,各自明白自己的工作范畴,能高效、清楚明了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谁的工作没做好,即便员工有想要推卸之心也找不到可推卸的人,从而能达到加强员工责任心的目地。
< class="pgc-img">>事实上,大多部分员工步入职场就只有两个目地,一是升职,二是能获得更高的待遇。无论是小超市还是小公司,只要涉及到用人且想要发展的单位,想要走的更远,在给予员工的待遇方面,一定不要采取平均制。采取平均制会有以下几点危害:
一、严重挫败员工的积极性,即便是能人也会变成懒人
先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欧洲“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挪威,因为挪威的社会保障制度因全面而闻名。在挪威生孩子国家要补助,孩子生下来到16岁,每年有津贴。小孩子开始上学一直到大学,全部免费,医药全部免费。失业了,国家要补助。人死了,殡葬费由国家来买单。所以你可以想像,这个福利制度有多大,成本有多大。据统计了解,99年一年国家在这方面要花费460亿美金。国家在每个人身上一年要花将近1万美金。在很多人看来这种全包下来的做法好是好,保证了共同富裕,保证了全民教育。但是,据说挪威近年来的年轻人犯罪率在增加,因为在年轻人看来,无论他们上班与不上班,都会有收入,成天闲着没事干,自然就会找一些无聊的乐子。比如医院,不仅看病不要钱,在医院住院、吃饭都不要钱。这样有些人没生病也去住院,所以现在住不下了,病人都在走廊里。所以挪威有一个说法叫“走廊医院”。
导致这样的现状,完全是平均主义惹的祸,为了拉平人民生活的平均水平,挪威尽全力去扶持个类人群,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人一旦沉溺于安乐之中,毫无压力,就会丧失原有的本性,比如积极上进。
同样的道理,在职场中搞平均主义制度,也就简接的告诉员工:做多做少都会有工资可拿,而且拿的也不会比人家少,既然如此,得过且过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工作方式。
平均主义制最终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严重挫败员工的积极性,即便有野心、积极上进的人也会因为无法得到更好的待遇而变得平庸甚至是懒惰。
< class="pgc-img">>二、分配不公平,会导致有能力的员工流失
员工的流失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显性流失,另一种则为隐性流失。
何为显性流失?当一个员工因为工作造成心理上的不满而辞职,这种离职方式即为显性流失。隐性流失则恰恰相反,因为工作而造成心理上的不满,他并没有提出离职,而是对待工作逐渐消极,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占着位置而不能创造出与其对等的价值,即为隐性流失。
对于用人单位来讲,如果在工作中对员工个人所创造出的价值与得到分配不公平,最终可能会导致有能力的员工流失。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能人与庸人的待遇待遇如果相差无己,做出的工作得不到承认,辛勤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收获,既不能实现个人价值又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能人又怎甘卑躬屈膝。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有能力的人跳槽无非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自己想要的,即便不离开也会慢慢的变成庸人。
< class="pgc-img">>三、平均主义会造成用人困难,甚至给管理者带来无可用之人的假象
著名的企业家汤姆.彼得斯说过:一个想要发展的企业,一定要杜绝平均主义,否则一定会成为致命的硬伤。这也就说明了平均主义所带来的危害,不仅仅对员工有着毁灭性的打击,同样对于用人单位也是如此。
曾经有一位餐饮公司的销售经理向我吐槽,她说:之前由于酒店刚起步,各方面制度不健全,基本每个月都是拿固定的工资,但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一年,依旧还拿着固定的工资。有一天她找到了老总,向老总说明了绩效提成的事情,老总却说:“你比任何部门经理工资待遇都高,还好意思提业绩提成!”
她听完之后,一言不发,当即便决定了离职。后来她跳槽到另一家酒店,除基本的底薪之外,每个月绩效提成收入也很高。不仅如此,之前酒店的客户也都转场,跟随着她将业务接待换到了这家酒店。这对于先前的那家酒店来说,损失的不仅仅是一位销售人才,而是一个庞大的销售群体。
据说,她先前所在的那家酒店老总一直以来很苦恼,因为业绩一直提不上去,在他看来,手底下并可用销售人员。实则真的是这样么?在古代行军打仗,会用人的将军都会遵循这样一个定律: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对于用人单位来讲,由于岗位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分工的不同,工作性质与工作量就会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管理者一定不要单纯的将所有岗位的工作都一视同仁,如果不能将各个岗位所带来的价值区分开来,势必会造成用人难的困难与无可用之人的假象。
><>门做生意,这里面哪有一直人气满满的场景,让很多老板看到人气下降,就开始手足无措地乱投医,但结果更糟,还不如以前,为什么?
顾客,只会对繁忙的店铺投来好奇的眼光,并走进它!
当你在店里等顾客时,一群人懒洋洋地坐在店里,手里拿着手机。顾客从外面看到消极和懒惰的场景,更不用说想进店消费了。
再加上店里的整洁,卫生和陈列…也不能跟上节奏。即使一两个顾客勉强进来,他们也不会有好的体验。
因此,无论店里有人或没有人,都不要抱怨或懒散。相反,我们可以找点事做,这样店里就有一个活跃的氛围,比如调整陈列,清理货架,做做卫生。
越是忙碌,客人越是想进来尝一尝!
或者尝试做“三截一忙”的工作:
1。人员拦截
让“坐销”变成“行销”,让服务员出去拦住顾客,主要包括三点:制度、话术和站位。
①站位,拦截员必须找到最好的地点,靠近商店入口,人流量大,离电梯入口、卖场入口不远。
②话术,当你遇到一个感兴趣又犹豫不决的顾客时,你需要说些刺激顾客的话,比如简短的餐厅卖点。
③拦截制度,如果店里没有客人,员工不能在店里睡觉或玩手机,主动拉客人的员工给他们奖励。
2、氛围拦截
人,需要气质才能吸引眼球,而门店则需要气场来吸引顾客。
比如热销的氛围、特殊的材料、强烈的色彩、独特的产品等等,这些都能吸引顾客的好奇心,引导顾客产生联想,让顾客愿意走进你的店,了解你的店。
氛围拦截有三个要点:①醒目、明亮、抢眼的色彩;②挡眼,目光触及到地方有物料、赠品等;③惹眼,把对手惹急眼,冲着竞争对手布置。
3、产品拦截
产品拦截,充分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和好奇心心理,在店内展示产品,吸引顾客进店,让产品活起来、动起来。
比如,麦当劳一次又一次播放当季新品,吸引路人;巴奴毛肚会轮番播放毛肚弹性的画面。
目的就是让产品动起来,让其特有的卖点进行吸引。
4、营造忙碌感
①产品检验,利用空闲时间,检查商品,对店面负责,也对顾客负责。虽然这些都是通过厂家的正规质量检验,但难免会有遗漏,所以检验是为了保证顾客满意。
②整理补充商品,始终保持商店干净整洁。这是做生意最基本的方法。没有顾客消费,也不要留下脏乱的印象。
③变更陈列,超市,我们已经一个月没有去了,我们找不到东西在哪里,因为陈列已经改变了。同样的餐厅,商品少,变更起来会更加的方便快捷,促销也会更好。为什么不做呢?
④充分利用手机,如今,很多商店都推出了外卖服务,顾客留下的每一句评论都需要认真对待,让顾客享受品牌亲和力。所以在淡季,客户员工最好拿起手机做促销。
任何行业都需要商业模式作为起点,当今社会“没有模式,不开公司”。
如果你在经营企业中遇到了:
1.产品难买
2.团队难带
3.盈利困难
4.资本难控
5.IP难造
请点击小编头像私信小编,备注:(学习)为自己的企业设计一套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
关注我,每天更新不同行业经典商业模式设计后的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