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五一假期,
迎来餐饮人苦等的“肥节”!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人从众”景象再现,根据交通部门初步统计显示,5月1日—5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约13.6亿人次,日均超2.7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4.1%。
而今年“五一”,13.6亿人次的“游客”,俨然成了餐饮消费的“主力军”。
在景区附近的餐饮门店、在下沉市场的美食街、在热门旅游城市的商圈……“走不动”是常态,排长队是“基操”。
从各热门城市、景区附近的餐饮门店实际情况来看:
湖南长沙市海信广场文和友总店,假期首日到店人数约6万人次,迎来今年以来到店人数最多的一天;
北京同和居什刹海店,庆丰包子铺北海店、三座桥店等景区附近的餐饮门店在“五一”期间实现营收翻倍。“4月比3月营收翻番,‘五一’期间又比4月实现了翻倍。”
武汉“地标”江汉路步行街的肥肥虾庄门店,等位从上午11点排到凌晨,日均客流量同比去年提升15%,店前坐满了排队等位的顾客,不少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外地游客。
费大厨辣椒炒肉长沙黄兴中心广场店单日取号最高接近3000桌,北京西单大悦城店,从上午10点半到晚上9点半全天不间断营业,每天开餐取号超过700桌。“五一”假期前3天,费大厨全国门店售出招牌菜辣椒炒肉接近10万份,位于热门商圈的多家门店全天开餐取号超过1000桌,平均等位时长在90分钟以上,单日餐厅翻台率达到10轮以上。
海底捞官方数据也显示,5月1日到5月4日,海底捞大陆门店累计接待人次约750万,同比去年“五一”前四天增长约15%,下沉市场门店增长更加明显。其中,在假期首日,海底捞全国超1300家门店共计接待顾客约2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超10%。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餐饮休闲消费持续火热,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7.1%。美团数据也显示,假期前三天,全国餐饮消费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92%;全国餐饮堂食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3%,部分餐厅排队等位超过1000桌。
实探大热旅游城市——长沙
“走不动!真的走不动!”
这个五一,内参君也去到了“旅游热门城市”、“美食天堂”的长沙,实地感受到了“长沙五一广场”的客流量。
4月30日,尽管天气不佳,来长沙游玩的特种兵已率先到达,#第一批游客已冒雨抵达长沙#冲上微博热搜,热门的五一广场开始挤满了品尝臭豆腐的年轻人。
5月1日傍晚,内参君亲自感受了这一“盛况”,从芙蓉广场步行到黄兴路步行街,起初人还不多,但越往前走人越多,等到国金广场时,已经不用自己动脚,会被人群推着走,感觉特种兵们都在此处大集结,堪比春运一样的“大迁徙”。
费了好大劲,内参君终于挤进了国金街,打算坐五一广场返程,从B1下到B2,又被这结结实实的人群吓到了——霸王茶姬、茶颜悦色、果呀呀等热门茶饮品牌门口挤满了人,最少等位20分钟起步。
主打长沙小吃的黑白电视,虽然上菜速度快,但架不住人流一波又一波,也要等位20分钟以上。排队一词已经成为长沙五一假期的主旋律,炊烟千人到店排队,小店光脑壳湘菜馆要排队2小时,上菜还要等半小时,“我服了,去吃笨萝卜连着跑了两个店都排了好多人,最后没吃成,跟我妈吵了一架就回去了”。
为了逃离这“炸裂的现场”,内参君快速往五一广场的地铁口走去,但真正的“噩梦”开始了,地铁口由于人流量过大,“堵”上了,只能缓慢地挪动,挪动了30分钟,看过了密密麻麻的人头后,才顺利进站。
大数据建模分析显示:2024年“五一”劳动节假期5天,长沙市共计接待游客617.48万人次,游客总花费达72.46亿元。餐饮品牌们不光要承接这巨大的流量,还想尽办法把这流量转化为更大的品牌势能。
走在长沙街头,你能随处可见大“零食”,大辣条、大薯片、大饼干,像茶颜悦色就推出了巨型面包丁滚滚、大大脆脆条。巨大的零食像流动的广告牌,在大街小巷“刷屏”,攻占消费者的心智。
商家们不仅要赚“到店”的钱,更要赚“到家”的钱,不仅要赚现在的钱,更要赚未来的钱。不少品牌推出了“长沙特产包邮到家”的服务,墨茉点心局就有三大品牌联名的礼盒,一盒买齐,全国包邮,包含酱板鸭、茶颜的茶,还有墨茉的点心。·
茶颜悦色也推出了充400送200的限时活动,为了推广者活动,茶颜小哥们已经冲进了地铁站,一遍指挥交通,一遍推广充值活动,甚至都冲到了霸王茶姬的门口。
“先上后下,注意脚下,充值400送200,限时两天……”
长沙的人潮人海,长沙的餐饮品牌不仅接得住,还接得巧,线下抓人流,线上占心智。
两级分化:
下沉、旅游城市餐饮生意火爆
“潮流网红店”反而冷冷清清
不止长沙,今年的“五一假期”,烟火气布满了很多热门城市,以及“小众县城”。
>>在北京,
簋街、牛街、南锣鼓巷、王府井等美食聚集地,餐饮店前人头攒动,各知名老字号、景点附近餐饮门店“一座难求”。北京“美食打卡地标”胡大总店,下午5点多门店排位已经接近800桌,有消费者直言:“感觉自己到了5A级景区。”
>>在重庆,
观音桥好吃街挤得“挪不开步子”,下午6点过后,美食街的每个摊位都挤满了消费者,街道上更是可见有游客直接拖着行李箱。“五一”假期首日,观音桥好吃街客流量就超过20万人次,销售额达到了224万元,较去年“五一”同期,客流量增长2.05%,销售额增长10.05%。
>>在武汉,
武汉的地标打卡江汉路步行街,几乎每家小吃店门口都排着长队,尤其是武汉本土小吃店。五一假期期间,江汉路步行街累计客流达到50余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而在一些新晋的热门“小众县城”,也迎来了餐饮消费高峰。
比如淄博靠烧烤小串,从去年的“进博赶烤”,到今年的“进博复烤”热度依旧高涨;年初爆火出圈的甘肃天水麻辣烫,凭一己之力带动“品类创新”,天水假期首日游客突破40万人次……
不过,两级反转虽迟但到。
在热门城市及地标小吃、景区餐饮的对照下,一些“潮流网红店”在今年则显得冷冷清清。
北京的潮流打卡地三里屯,不少“网红餐饮店”从此前的动辄1000号长队到寥寥几人;某“网红”川菜的广州热门商圈店,开业时也曾引发大量消费者排队3小时打卡,但这个五一却变成了“您直接来,不用排队”……
务实消费时代,“穷游”“穷逛”的消费者们开始从“虚荣泡沫”中清醒,选择扎进烟火气中,一眼相中了有性价比、有好味道、有口碑的小店、品质店。而只有流量和网红光环的餐饮难以再一次捆住消费者。
有流量加持,也要靠“专业”来承接,否则就算泼天的富贵到了头上,接不接得住也得两说。
023年最新全国餐饮品牌连锁门店数量20强榜单出炉,沙县小吃门店数近9万家居首,肯德基排名第七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全球性大国,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都实现了显著进步,综合实力已经跃居全球第二,令世界瞩目。
对这种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生活水准不断提升,商贸服务业也长足发展,而餐饮业更是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产业。
下面了解一下全国连锁餐饮品牌门店数量排名:
< class="pgc-img">>福建沙县小吃知名度最高,门店也是最多的,总数达8.8万家,兰州拉面紧随其后,有门店3.72万家,差距还是很明显的。
< class="pgc-img">>值得注意的是,榜单中兰州拉面的发源地居然不是青海化隆或者兰州,而是河南焦作,这一点还是非常令人意外的。
近些年快速发展的蜜雪冰城门店数已经达到2.23万家排名第三,华莱士、正新鸡排居第四和第五位。
< class="pgc-img">>风靡全球的肯德基在中国的门店数共8931家,排名第七位。
绝味鸭脖、瑞幸咖啡、古茗和书亦烧仙草进入前十位。
美国另外两家知名品牌星巴克和麦当劳(金拱门)也进入榜单。
榜单中没有来自西安、宝鸡和西北地区的品牌,在这方面,西安和宝鸡还需要继续努力,但根据了解,宝鸡第一连锁餐饮品牌川香奇香全国门店早已突破3000家,看来距离上榜只有一步之遥,整体实力和表现也是非常不错了。
20强榜单中,茶饮类居然就占据了7家,占比超过35%,是中国连锁餐饮品牌的绝对主力 。
< class="pgc-img">>麻辣烫双星杨国福和张亮竟然都来自哈尔滨,而不是成都,还是倍感意外的。
关于这份榜单,大家怎么看呢?
消费市场之大,新品牌层出不穷,谁才是商场最想要的TA?本系列,关注当红实力品牌动态,直击品牌最新拓展计划,支招购物中心招商小Tips。此篇为,业绩大增的餐饮品牌。
编辑丨小宇宙分队
图片来源丨品牌官微/官博/小红书
这年头,“唯规模论”已不流行。外界看好一个消费品牌,不局限于开店多且快,还有更“严苛”标准——能赚钱。
于是乎,在疫后首个半年报披露季,这些业绩好、开店快的品牌,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冲出阴霾,活力外放,它们的欢欣雀跃传递着行业向好的积极信号,给出了商业持续回温的方向启示。
一、西式简快餐
肯德基,越来越挣钱了。今年上半年,百盛中国营收55.71亿美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业绩贡献主力肯德基,经营利润同比增一倍至6.93亿美元,净开468家新店。目前,品牌门店总数超9500家,以灵活的门店形式在各线城市拓展潜在市场,“万店”指日可待。
造梗造节王者,肯德基8月推出首届“呼朋唤友炸鸡节”,公域营销“标准教科书”教学。近1米长的“长长长长炸鸡礼盒”一周内成“话题性稀缺品”,品牌抖音、快手、美团三大本地生活渠道8月总GMV破10亿。
< class="pgc-img">>炸鸡好卖,披萨、汉堡也火。必胜客今年上半年收入11.51亿美元,同比增加 15.7%,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20%至0.9亿美元;净开169家新店,创历史新高,总门店数突破3000家大关。
中国披萨第一股“达美乐中国”,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亮眼。2023上半年,营收利润双增长,多地新店打破达美乐比萨全球前30天销售纪录;总会员数同比增长55.7%达1090万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遁入“达门”。活得越发滋润的达美乐中国,加速扩张。今年上半年净增门店84家,总门店数超720家,离2023全年约180家开店目标更近一步。
全球超人气汉堡Shake Shack,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同比增长,至2.72亿美元。门店加速扩张,2023年计划在全球新开 65-70 家门店。截至8月底,Shake Shack今年在中国新开9家门店,新进重庆、福州、秦皇岛等多个城市,国内总门店数超40家。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二、中餐/火锅
海底捞活过来了,夜市摆摊、演唱会“捞人”,带着“火锅界最佳整活王”称号回归。今年上半年,集团业绩回血,营收188.9亿元,同比增长24.6%;净利润22.6亿元,创上半年业绩新高,接近2019全年净利。
拓店节奏上,海底捞坚持“少而优”策略。截止6月30日,共经营1382家海底捞餐,较年初增加11家门店,全新选址的新店有5家,且已基本实现首次盈利。关于未来拓展,海底捞管理层表示:一线城市密度最大,二线城市呈现可继续加密的潜力,三线及以下潜在市场十分广阔,存在很多未来拓展布点的机会。
< class="pgc-img">>逼疯自己,卷死同行,不止海底捞,还有呷哺集团。今年上半年,呷哺集团营收28.46亿元,同比增加32%;期内利润212万元,扭亏为盈。其中,呷哺呷哺营收增长29.5%至13.77亿元;湊湊营收同比增长36.8%至14.01亿元,今年新开超30家餐厅。
截至6月底,呷哺集团全球经营1094家直营餐厅。截至7月底,已新开了超100家餐厅,平均每12个小时开设一家新门店,包括呷哺呷哺、湊湊、趁烧等品牌,以及内地、港澳台、新加坡等市场。
扩张新模型上,今年呷哺集团走“轻资产、高回报、高坪效”模式,呷哺呷哺餐厅面积从200平米调整至150平米左右,投资回报周期均控制在14个月以内;湊湊在一线城市加密,谨慎选择下沉市场机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一提是,呷哺跨界推出的欢乐烧肉品牌——趁烧,截至目前共开出了6家餐厅,分布在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筹开门店将次第亮相。
< class="pgc-img">>同属集团化运作,业绩大好、拓店飞速的玩家,还有九毛九。打拼28年,交出近5年最好利润,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85.12%至2.22亿元。
子品牌太二成了业绩顶梁柱,上半年新增门店46家。新秀怂火锅餐厅、赖美丽烤鱼餐厅同期分别新增16家、4家门店。
按照计划,太二未来计划拓展至1000家门店,主要向低线城市布局,怂火锅则重点在一二线城市增开门店。
< class="pgc-img">>三、饮品
试水加盟半年多,喜茶门店总数已突破2000店,进入超240个城市,其中已开业事业合伙门店超1000家。
规模膨胀,业绩增长。上半年,喜茶门店月度销售额同比、环比均实现了6个月的持续增长,可比门店的日店均销量亦连涨6个月。三里屯太古里店、北京朝阳大悦城店·万有引力等门店,单日销售额最高达10万元。
喜茶各项数据爬升,主要原因是去年降维闯入10元区,受众群体急剧扩大。与此同时,上新、爆品能力表现不俗。19元的FENDI喜悦黄上市三天便卖出150万杯,再次“封神”。
< class="pgc-img">>上市来首次盈利,奈雪的茶也要加速拓店了。截至5月底,门店总数为1139家,对比上年底新增门店71家。按照此前计划,其2023年要开店600家,加密一、二线城市。上半年在集中谈判和签约,第四季度预计有超200家新店亮相。
冲刺上市的茶百道,一年卖出8亿杯奶茶,2020-2022年门店狂飙,分别为2240家、5070家、6352家。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12.46亿元,同比增长52.96%;净利润为2.85亿元,同比增长50.7%。
敢抢新茶饮风头的,咖啡算一个。万店瑞幸,今年二季度新增近2000家店,同期总净收入同比增长88%至62.014亿元,一举超越星巴克。步步下沉,攻城略地,瑞幸正在覆盖更广泛的地域和消费人群,成功占据市场份额。
< class="pgc-img">>在这点上,来自加拿大的Tims咖啡,同样游刃有余。推进独特加盟策略,截至6月底,中国门店数达到700家,覆盖42个城市,下半年拓店有望再加速。
< class="pgc-img">>· end ·
赢商云智库原创稿件,如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