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可以提供围炉煮茶、火锅、烧烤的院子;一条溪流,旁边铺设碎石、种有花卉,还装了雾化器制造烟雾效果……浙江温州一家网红餐厅开业一个月,由于一些来就餐的孩子顽皮,店内部分景观设施已因被毁坏而翻修3次,老板无奈定了28元的儿童消费门槛,却不料网上评分被“骂到急剧下降”(据1月25日澎湃新闻)。
所谓网红餐厅,通常都有一个主打卖点。对于餐厅老板金女士而言,古朴园林式的小院设计不仅是餐厅的“吸睛之笔”,更是她的心血。也正因如此,“熊孩子”的频频破坏让金女士心疼不已,她决定立一立“规矩”——设置儿童进店消费门槛,对进院的小朋友统一收费28元(送果饮一杯、小吃一份),试图以此达到“减少儿童来客数量”的目的。然而,这样的“规矩”能否起到筛选效果尚未可知,却已引来了部分网友的差评。为何会引来差评?试想,一家对孩子不友善的餐厅,在公众心中会是什么形象?况且,如果自家孩子并不是“熊孩子”之一,又会有何种感受?
从情理上来说,餐厅为保持一定的秩序和服务质量,设置各式“规矩”确有一定必要,前提是要合理合法、公正透明,作为消费者也应尊重餐厅的合理规定和要求。但是,设置“儿童消费门槛”的做法,于法不合。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餐饮业经营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禁止餐饮经营者设置最低消费。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在金女士的餐厅“规矩”下,小朋友只要进院就需额外支付28元,店家相应地提供果饮一杯、小吃一份,这份交易看似对等,实际却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然而,金女士的做法可能也有很多无奈的成分。实践中,像金女士这样,存在类似困扰的网红店老板可能还有不少。为了解决种种困扰,大家也是频频出招——限制用餐者年龄、只提供指定套餐、设置最低消费等。但必须提及的是,有很多做法不仅可能会损坏自家名声,还可能涉嫌违法。
不过,面对“熊孩子”的顽皮捣蛋,也并非无法可解。那么,店家既不愿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也不能设置非法门槛毁了声誉,怎么办?有网友提出,可以安装监控,如有损坏照价赔偿。损坏东西就应赔偿,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作为监护人的家长,如果管不住或者放任“熊孩子”破坏店内设施,就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于店家而言,依法维权,的确不失为一种合理和正当的选择,既可以及时止损,又理直气壮。但除了这种“硬碰硬”式的做法外,店家还可以探索其他方法,比如,通过设置儿童专门活动区域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暖心的服务,也可尽量避免设施毁坏情况的发生。
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需要商家与消费者共同努力。对于商家而言,在合法的限度内设置待客规则,同时用心用情做好服务,才是赢得商誉的“终极武器”。事实证明,只有多一点智慧、多一些有温度的商品与服务,才能留住顾客、经得起市场的不断考验。而作为消费者,在享受商家良好服务的同时,也要尽好对自家孩子的监管之责,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陆青】
监局11点10就没人接电话,11点26赶到单位竟空无一人!难道不用打卡上下班吗?原来全都积极的去食堂吃饭了!餐厅墙上还赫然写着"开心享受每一餐,快乐工作每一天"。享受工作没错,但纪律哪去了?服务意识哪去了?
< class="pgc-img">>纪律作风,岂容儿戏
近日,丹东一群众反映去市监局办事,11点10打电话无人接听,11点26赶到单位时各科室竟空无一人!好不容易找到食堂,发现单位全体人员正在开心享受每一餐。墙上还醒目地写着"开心享受每一餐,快乐工作每一天"的标语。
< class="pgc-img">>这引发了群众的一系列质疑:为什么下班前就没人接电话了?为什么还没到下班时间办公室就空无一人?单位不用打卡考勤吗?吃饭为何如此积极?一顿饭是否太享受?纪律和规矩哪去了?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责任心哪去了?
诚然,上班族按时吃饭本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时间没到就擅离职守影响了工作,让赶来的群众扑了个空,岂非令人寒心? 更何况作为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缺斤少两、违规经营等问题仍有待改进,对照群众的期盼,这种状态显然有违为民服务宗旨。
< class="pgc-img">>**公仆本应"公" 字当头,"服"字为先。**群众来办事,哪怕工作人员晚一点吃饭也要全力配合;食品安全问题未解决,哪怕进餐也难以下咽、寝食难安。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才是公仆应有的担当。
< class="pgc-img">>此事虽是个案,但反映出的纪律松弛、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值得警醒。高考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公务员,定不是为了清闲舒适,而是要立志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公仆。严明纪律 、恪尽职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为民情怀,方不负公仆身份,不负群众所托。
< class="pgc-img">>作为一名公职人员,享受工作、快乐工作本无可厚非,但以超前下班、集体用餐的方式,置工作纪律于不顾、将群众利益抛诸脑后,无异于对公仆职责的怠慢!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群众对此的反应,恰恰折射出大家对公仆形象的期待——不仅要为民做事,更要严守纪律、恪尽职守,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公职人员纪律松弛、作风散漫的问题仍有个别存在。**此事再次敲响警钟,提醒广大公务员要牢记使命、恪守本分,从严要求自己。不能借口工作辛苦就放松要求。
< class="pgc-img">>唯有从严律己、从严治吏,才能赢得民心、不负重托。惟愿广大公职人员引以为戒,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样的"享受",才是公仆应有的追求。
<>< class="pgc-img">>知道您在外出就餐时有没有留意过自己的账单?账单上出现过“餐位费”这样的款项吗?就在几天前,市民高女士向本报反映,称自己在西区一家餐厅用餐结账时,发现餐厅收取了每人3元的“餐位费”。她质疑这项收费是否合理。就此,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发现类似“餐位费”“餐具费”的隐形消费或强制消费已成常态。物价部门提醒:根据相关规定,如未明示告知,消费者可拒付相关费用。
市民反映,结账意外发现餐位费,每人被收取3元
市民高女士说,周末她和家人去五彩世界商业广场四楼的大秦小宴餐厅吃饭,吃完饭高女士一共付了194元的账。“我平时结账并没有看账单的习惯,那天也是凑巧,跟服务员要了账单来看。”这一看不要紧,高女士发现账单的第一条收取的竟是餐位费,每人3元,3人一共9元。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收费,很纳闷。”于是高女士叫来服务员询问:餐位费包含了什么。服务员告诉她,餐位费是他们就餐时用的餐具、纸巾和茶水费。高女士一听就不高兴了,既然这些是要收费的,怎么没有人提前告诉她。“再说我用的餐具就是普通的餐具,也不是成套消毒包装好的餐具,为何要收费?纸巾也是散装纸巾,并不是成盒或者成包的纸巾,收费提醒在哪呢?”
对此,服务员解释,这是饭店的“规矩”,每位来就餐的顾客都要收。“即使我们老板来,这钱也是免不掉的。”
高女士认为,既没有服务员提前告知,也没有在醒目的位置张贴收费提醒,这餐位费收得不合理。“我到你家餐厅就餐,餐具、纸巾和茶水本来就应该由你们提供。如果我不付这3块钱,是不是要自带餐具到你们店里吃饭?”高女士接着说,“一个人3块钱,如果吃饭的是10个人,就是30块钱,这样的费用可不低啊。”
商家回应,这是总部规定的,全国门店都要收取
针对高女士所反映的情况,昨天记者致电了大秦小宴餐厅。
邱店长向记者证实,他们店确实收取每人3元的餐位费,并表示这是总部规定的,全国所有大秦小宴门店都收取。既然餐具、纸巾、茶水是要收费的,为何没有人提前告知?对此,邱店长这样回复记者:培训服务员时,都会教他们在顾客点菜前,告知每位顾客要收取3元的餐位费。但由于高女士周末就餐正值高峰时间段,顾客比较多,服务员可能忘记了。既然服务员没有提醒,那店内有没有在醒目位置张贴收费提醒呢?邱店长称,在菜单的最后一页上,有收取餐位费的介绍。
记者质疑,在这样的位置进行介绍,有几位顾客会看到?对于高女士提出的餐具并不是成套消毒包装好的餐具,邱店长称,他们店里的餐具确实只是店里自行清洗消毒的,并不是由外面商家提供的成套消毒包装好的餐具。
物价部门,隐形、强制消费不是个别,不事先告知可拒付
针对收取餐位费的情况,记者也走访调查了其他一些餐厅。
市民蒋女士就向记者反映,她在南区一家烤鸭店里也遇到类似的收费。“我去吃饭,店里提供的是一整套包装好的筷子、纸巾和湿纸巾的餐具包,一套收费2元。”蒋女士告诉记者,“商家提供这样的收费餐具,虽然保证了餐具的洁净,但这样一次性的筷子使用得多了,也是不环保的。而且商家应该同时要向消费者提供不收费的筷子,这样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而不是被这样隐形消费或者强制消费了。”
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情况不止存在个别餐厅。针对这一现象,记者向12358物价监管平台进行了反映,工作人员表示,餐位费、餐具费等相关费用必须提前明示告知消费者。如果没有提前告知,消费者可拒付此项费用。根据《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餐饮业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向消费者明示所提供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数量和规格。未事先明示告知的,不得收取费用。餐饮业经营者应当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餐具,使用集中消毒套装收费餐具的经营者应当同时提供免费餐具供消费者选择。
编辑 张婷婷
记者 支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