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指甲、蟑螂、头发、钢丝球……商家遇到消费者反映堂吃时吃到以上“异物”,他们通常会提供免单或赔偿。可实际上,有些维权“消费者”实际上是敲诈。近日,浦东警方抓获2名多次以“吃出指甲”为由向商家敲诈勒索的犯罪嫌疑人,及时挽回了商家“损失”,进一步净化辖区营商环境。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这菜里怎么有指甲?请你们店长来一下!”2024年3月23日上午,钱某及其女友何某某在前滩晶耀广场一饭店用餐时称吃到“指甲”,在店员叫来店长后,钱某当面上网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要求免单并以当前消费370元10倍的金额进行赔偿,否则将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一套说辞可谓有理有据,店长因担心影响店内生意,经协商后,予以免单并额外赔偿500元。但这并未结束……
“店里的食材都是由总公司统一配送的,口碑一直很好,怎么会有问题?”出于对本店菜品食材的信心,加之钱某态度古怪,店长心中怀疑,随后向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前滩派出所社区民警寻求帮助。民警立即前往现场并启动“平安商户联盟”,在周边巡逻的同时,进一步关注钱某等2人。经查,民警发现他们一路兜逛,后走进了前滩太古里的一家饭店用餐,便立即致电该店长提醒关注,并做好提前预防准备。果不出所料,两人故技重施,又从餐点中吃出了“指甲”并向店家索赔,民警当即将双方带回所里作进一步调查。
经派出所会同分局三林公安处深挖审理,发现钱某、何某某二人陆续在上海9家餐饮店以同样手段要求免单并赔偿的犯罪事实,商家累计受损金额达7000余元。在本次案件中,所谓吃出的异物“指甲”正是何某某在前往饭店前,提前剪好的“作案工具”。
原来,他们早已设计好“场景”、“台词”,在外省一次次的成功“霸王餐”经历让钱某自认为找到了“生财之道”,没想到来上海旅游还没几天,刚到浦东就被前滩辖区的“全民安防平台”一击而破,最终把自己“赔”了进去。目前,钱某、何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已被浦东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说到“全民安防平台”,前滩派出所在辖区设立了4个“平安屋”点位,与辖区84家业主单位、35家保安公司达成“平安联盟”,设置366个平安岗,建立定期信息通报和案例讲评机制,形成平安网格。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纠纷、求助、非道路事故等情况,在“平安屋”内做到提前介入、提前干预,将隐患、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切实为辖区商户提供了优质、有序的营商环境。
警方提示:广大商家在经营过程中要加强自身管理和防范意识,如遇此类事件,要提高警惕、认真核实,查证后再行赔付,切莫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甲、蟑螂、头发、钢丝球……一对小情侣在上海多个餐厅用餐时,靠向菜品中放异物多次吃到“霸王餐”,最终被警方抓获。4月10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了解到,两人陆续在上海9家餐厅作案,涉案金额7000多元。
“这菜里怎么有指甲?请你们店长来一下!”3月23日上午,钱某及其女友何某某在上海前滩晶耀广场一饭店用餐时称吃到指甲,店员叫来店长后,钱某当面上网查询《食品安全法》,要求免单并以当前消费370元10倍的金额进行赔偿,否则将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店长因担心影响店内生意,经协商后,予以免单并额外赔偿500元。
“店里的食材都是由总公司统一配送的,怎么会有问题?”事后,因感觉钱某态度古怪,店长向警方报案。随后,民警在周边巡逻时发现,钱某两人又走进了前滩太古里的一家饭店用餐。民警便立即联系到该餐厅店长提醒其关注钱某两人的行为,并作好预防。果然,两人故技重施,又从餐点中吃出了指甲并向店家索赔,民警当即将双方带走作进一步调查。
经查,钱某、何某某二人陆续在上海9家餐饮店以同样手段要求免单并索赔,商家累计受损金额7000余元。在本次案件中,吃出的异物指甲正是何某某在前往饭店前,提前剪好的“作案工具”。
“他们还在除上海以外的地区有相关行为,在上海地区用钱某的指甲作案,到上海之外就用女友的头发作案。”办案民警介绍,在供述中,钱某及其女友表示,在外省一次次成功吃到“霸王餐”的经历让钱某自认为找到了生财之道,于是又想到上海作案,没想到刚到浦东就把自己“赔”了进去。
目前,钱某、何某某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已被浦东警方刑事拘留。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 class="pgc-img">>涉企网络谣言传播快、受众广,再借助舆情推手、‘网络水军’推波助澜,负面影响呈几何倍增,企业维权成本高,谣言澄清难。”7月28日,最高检发布一批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敲诈勒索案入选,办案检察官陈莹璐谈起该案用了五个关键词:摆拍视频、敲诈东家、网络水军、电子数据审查、诉源治理。
摆拍餐厅卫生不达标视频
王某是北京某餐饮公司部门主管。2021年12月的某天晚上,王某偶然进入了一个网络赌博网站,不到一个小时就赢了1000元。在一夜暴富心态的影响下,王某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登录赌博网站寻求快感,最终不仅将积蓄挥霍一空,还欠下了数十万元的赌债。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这个境外赌博平台上的赌友(未落网)为他出了个“主意”——敲诈自己的“老东家”。
当王某在法律与道德的边缘徘徊时,2022年1月,公司公布了年度绩效情况,他因为工作态度不好被取消了所有奖金,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22年2月,王某联系同在该餐饮公司担任厨师长的姐夫张某。彼时,张某的儿子患上了脑瘫,医院缴费单上的天文数字使张某最终同意参与王某的谋划。2022年3月,两人在餐厅员工下班后,摆拍了用锅、肉松盒等盛放食物的容器洗涮拖把、扫把,以及把垃圾桶中的丸子放在操作台不锈钢盆中等4段反映餐厅后厨卫生的视频。
雇用网络水军“曝光”视频并扩散
有了视频之后,王某通过境外赌友联系该餐饮企业负责人刘某索要钱财,并威胁称“如果不想事情闹大,就拿500万元封口费”。
刘某在收到一段内容为后厨内有人在用扫把刷锅的视频后,很快意识到这是敲诈勒索行为,还结合对方能够进入后厨和知道自己的联系方式推断公司出了“内鬼”。本着维护企业名誉,同时不打草惊蛇,刘某提出约对方面谈此事。谁料对方拒绝面谈,并频繁向刘某发送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要求支付封口费。
2022年5月,该赌友见刘某不为所动,便在网上雇用“职业喷子”让视频“发酵”,随后,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王某摆拍的多段卫生不达标视频,水军账户开始点赞转发。与此同时,刘某再次收到威胁信息,于是向公安机关报案。
电子数据锁定犯罪行为人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经侦查于2022年7月将王某和张某抓获,8月,将该案移送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
陈莹璐回忆,由于刘某收到的视频多通过境外软件发送,无法直接关联到王某,但是刘某手机收到的敲诈信息可以作为突破口。在检察机关的及时引导下,公安机关很快找到被雇用发送敲诈短信的“职业喷子”,并通过其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支付宝转账记录,串联到了付款人王某。“如此一来,我们最终确认固定了王某伙同张某摆拍视频、找人曝光视频并雇人发送敲诈短信的事实。”陈莹璐说。
2022年10月,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办案检察官认真审查了证据材料,认为王某和张某伪造视频并通过网络水军进行传播,影响了餐饮企业的名誉和形象。“二人的行为已经构成敲诈勒索罪,且敲诈勒索数额特别巨大。”陈莹璐说,但考虑到二人均系犯罪未遂,且为初犯、偶犯,结合犯罪未遂、认罪认罚等量刑情节,检察机关提出相应的量刑建议。
< class="pgc-img">>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
2022年11月16日,朝阳区检察院以涉嫌敲诈勒索罪对王某、张某提起公诉。12月23日,法院判处王某有期徒刑四年,罚金2万元;判处张某有期徒刑三年,罚金1万元。二人均未提出上诉,判决已生效。
“我在办案过程中发现,王某提到自己对企业扣罚奖金问题十分不满,这也是其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陈莹璐介绍说,针对发现的问题,该院在2022年12月与涉案公司沟通后制发了检察建议,督促公司规范薪金发放、店铺管理,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和法治教育,并收到采纳整改回复。
为了做好办案的“后半篇文章”,护航企业健康发展,该院还针对网络谣言类案件开展普法宣传,切实消除谣言影响、保护企业名誉、震慑造谣水军。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 作者:简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