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582期内容;新朋友点标题下蓝字或搜索微信号cylbnc关注。
头条
王明欲,河南黄牛庄餐饮董事长,一个入行10多年的餐饮老兵,在全国做了一轮“流浪式”考察后,突然惊醒:我原来是在牛角尖里打转。
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千字感叹:“做餐饮十几年,在误区里待了十几年,很多时候,把错误当正确坚持,理由无比强大,迷幻了自己,误导了他人,以至于现在,不敢回望这些年走过的弯路。”
在反思之后,他开始重新思考产品与服务的关系,辩证痛点与爽点的着力,确认传统与技术的边界。
2015年5月20日13点28分,内参主办的餐饮O2O峰会结束的第二天,王明欲坐在首都机场的侯机大厅里,发了一个长微信:“来北京,参加餐饮老板内参的活动,以少有的认真态度向各路英雄学习,很受益,既要埋头苦干,也要抬头老路,更要张驰有度。”
在微信里,王明欲说这次北京之行,“看到变革与选择的力量,积淀不是为了过保质期,而是为了喷薄迸发”。他自称“企业界的闰土”,要向一切领先者胜利者学习,“把满瓶的腐水倒到,换装清泉了”。
之后,他开始了“流浪式考察”:北京、上海、杭州,大街小巷里弄,专家大佬小贩,逮谁请教谁。同样,也有了一些值得分享的反思。
反思1:餐饮是典型的服务业,我却多年背离服务的本质
王明欲有思想,有见地,也有见解。他经常把自己的感悟和心得记录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和几百个朋友分享。
在这些被他称为“牛杂汤”的反思里,他坦承:“餐饮是典型的服务业,我却多年背离服务的本质。”
“这些年,常常有关系非常铁的客户给我指出各种服务不足和改进建议,我总是嘴上答应的很好,回头就搁置一边了。为什么?因为我错误的认为,服务是个没有止境的陷阱,你到我这里吃饭,我把最好的牛肉,最安全的食物呈现给你,彼此简单实在,不就是最好的服务吗。”
“于是导向之下,服务糟糕,顾客只在对牛肉的馋涎达到忍无可忍的程度才忍无可忍的来黄牛庄过把瘾。这种穿着最舒服的舞鞋在泥泞里跳舞是什么感觉,你懂得,如果你曾经若此,请接受我的歉意。”
正是对“简单实在”的追求,王明欲不想为“取悦式服务”投入太多精力。在他看来,客人感冒了送上姜汤、客人要抽烟马上送上火机这样的服务没有任何含金量,而客户从不同档次的饭店获取不同的服务,对于黄牛庄来说,就是饭菜好吃。
反思2:不要总是解决痛点,要用爽点弥补痛点
“我过去不了解(新技术),传统企业的日子还过得去。”北京回来后,王明欲更加坚决地要拥抱新技术。
此前,黄牛庄已经跟百度、微信完成了对接。在黄牛庄的微信公共号上,也有了商店、优惠信息、名店地址和贴吧等功能。这一次,他准备把旺POS引入到店,用新技术提升服务功能。
内参君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一个白板上写着“粉丝——社群——旺POS——黄牛庄”这样的导图。这些只是雕虫小技,王明欲更大的举动是“开小店”。之前,小店根本不入王明欲的法眼。
黄牛庄餐饮所属于黄牛庄企业集团是一家以黄牛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企业,这个背景,让黄牛庄“牛气十足”,根本没有精力照顾顾客情绪。
现在,中国经济周期带来的阵痛,黄牛庄的管理成本明显增加。而黄牛庄在年轻消费者群体中,有点儿找不到“存在感”。王明欲做出了“适度调整”:黄牛庄提升服务,不减规模;副品牌开小店,服务年轻消费者。
目前,黄牛庄已经推出了“副品牌”,以开小店的形式适应年轻客户。王明欲说,小店的商业模式,产品定位,环境艺术的设计都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去营建阶段。这种看似“折中”的做法,基于严肃的市场分析。
“经济再不景气,依然需要稳重、舒适的商务就餐环境。因此,黄牛庄需要做的是发挥自身优势。”
王明欲说,不能因为互联网的喧嚣,就晃了阵脚。他对逆袭、解构、痛苦有自己的情绪:“大家都在说找痛点,其实更要找爽点,充分发挥你的优势,用爽点弥补痛点。”
反思3:传统餐饮企业的崛起将是很可怕的
整个访谈中,王明欲很坚持自我。他强调逻辑,强调规律。这使他对一些“互联网思维”概念下的新兴餐饮,抱有一种怀疑。“互联网企业一定会超越实体企业,这是一个误区。因为互联网企业去做实体,而不对实体企业进行研究。”
王明欲做了一个比喻,互联网思维就是摘果子,哪个树上有果子就摘哪,“如果没有树,你还摘什么果?”王明欲坚持要做那个实实在在种树的人。他相信,只有有了树,才有果子可摘。餐饮企业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商业模式升级,都是互联网企业不愿意干的,而传统企业一步一个脚印在做。
“未来最可怕的是传统企业的崛起。新技术被实验过之后,传统企业想用谁的技术就用谁的技术。而互联网思维运作的餐饮企业,很可能就是行业崛起的先驱。”黄牛庄已经明确要引入新技术,让吃饭变得有趣、好玩。对于互联网强调的90后消费观,王明欲坚持自己的观点。
“谈90后,已经过时,00后已经十五六岁,能吃会吃不怕花钱又有主导权,但90后、00后都有三四十岁岁的时候,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几零后的区别,只有客户定位的选择。”
作者:王新磊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编辑:内参小根君
汤志军
尚客餐饮 · 尚客牛排
-------------------------------------------------
每天感谢一位读者,内参君因您傲娇!
加内参君本人微信 neicanjun
入全国餐友汇交流群;
回复 目录看往期精彩内参;
寻求 报道与合作 加内参小秘书微信neicanmishu
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杨战国在部队当了十二年的兵,退伍后,他在铜川卖起了几毛钱的串串,靠着一点一点的积累,如今他经营的串串火锅“老兵居”,已在省内外拥有70多家加盟店。今天(7月26日)的《创时代创星》栏目,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卖串串火锅的老兵。
记者见到杨战国时,他正和来店里就餐的几位退伍军人一起吃饭、唱歌。虽然退伍快六年了,但对部队和战友,杨战国一直怀有特殊的感情,因此,他的串串火锅店就起名“老兵居”。2009年,杨战国结束了12年的军旅生涯,拿着部队的安置费,先买了辆出租车,在跑出租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新的商机。
铜川市兵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战国:卖串串的生意特别好,一晚上有四五十张桌子,人家一个桌子收二、三百,有时咱一个出租车,一天才挣二三百。
这一发现,让杨战国萌生了开家串串火锅店的想法。2010年他在铜川老区租了一间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地方,开起了自己的小店。为了与众不同,他花了五、六万元,在店里装修成军队文化风格,和其他火锅店有明显区别。
铜川市兵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战国:有时候我们装修,他(隔壁店的人)说:“小娃娃,卖串串的还装修这么好”。
由于具有特色,又干净、卫生,杨战国的小店吸引的顾客越来越多。第二年有人建议再开一家加盟店,他首先想到了战友和军属,为了带动他们创业,杨战国减少甚至免收加盟费。
铜川新区某老兵居加盟店店长贺海涛:加盟店成立了之后,(老兵居)总部也能及时,从人员调配和技术支持方面给我们很大帮助,从第一个月就开始盈利。
如今,“老兵居”已经发展到70多家加盟店,安置了400多名退伍军人和军嫂就业。为满足加盟商的需求,杨战国眼下又开始建设新的火锅底料加工厂,并与国内一家知名品牌营销公司合作,打算从品牌策划推广、门户网站运营等方面对“老兵居”进行品牌包装、升级。
铜川市兵居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战国:总部计划三到五年时间,(加盟店)要达到八百多家,把老兵居这个品牌面向全国推广,代表陕西省火锅,我们去冲刺。
送食品、转运物资、保供餐食……疫情袭来,沪上由退役军人创办的上海才众餐饮集团紧急行动,100多名老兵、新兵齐上阵,助力民生保障,开展志愿服务,支持配合防控战斗。一个多月来,才众餐饮为封控小区内的近3万户居民提供食材运送、收发抗原试剂、独居老人信息登记核验、送药上门等服务,协助居委会发放援沪农副产品210吨、价值2800多万元的抗疫防护物资;为26家医院、方舱医院运送食材、防疫物资约350吨;每天保障所运营的职工食堂等约15万人份的餐食。
图说:上海才众餐饮集团老兵、新兵齐上阵,助力民生保障。采访对象供图
深夜还在打电话沟通
上海才众餐饮集团董事长兰云科,是武警上海总队的退役老兵,曾被评为2020年度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部分社区因疫情封控,居民生活物资需求日渐紧张,有的家庭还出现了食材短缺的情况。兰云科马上进行紧急动员和部署,深夜还在和多家供应商反复打电话沟通协调,把公司存储备用的食材也全部拿了出来,很快凑足了4800份蔬菜大礼包,全部无偿送到周边几个封闭的小区,缓解了居民的燃眉之急。在前期捐助的基础上,3月初至今,才众餐饮集团已为疫情防控累计捐助价值约100万元的各类食材和物资。
图说:老兵兰云科向保安赠送蔬果。采访对象供图
兰云科还从防疫一线抽调员工,临时组成了以退役军人为骨干力量的物资保供抢运队,畅通运输配送渠道,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米面粮油和蔬菜禽蛋等各类食材物资,及时送到居民家里。
作为上海市江西商会常务副会长的兰云科,与上海市江西商会会长杜桂华商量后,决定把优质、新鲜的江西农产品送给上海人民。上海市江西商会向江西省红十字基金会捐赠30万元,成立“上海市江西商会公益基金”,驰援上海首笔捐赠资金用于采购相关物资。兰云科等与江西省抚州市领导、相关部门、农业企业等紧急联系,根据上海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需要,用公益基金采购了20多吨茄子、土豆、萝卜、黄瓜等蔬菜,独立分装,装车运往上海。
兰云科所住小区防控人手紧缺,他积极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帮助维持核酸检测秩序等。
一个个台阶往上挪动
严新兵,虽然名字叫“新兵”,其实也是一名老兵,他就是在部队服役20多年的自主择业干部,才众餐饮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
疫情之初,严新兵服从公司安排居家办公,接到志愿者服务队出动的消息时,他所在的小区正值浦东封闭之中,经多方协调,所在辖区居委会和工作单位出示相关证明之后,他才得以出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图说:老兵严新兵在社区做志愿者。采访对象供图
此前,严新兵的右膝半月板损伤,医生已安排他疫情缓解后住院手术,但他表示“轻伤不下火线”。他志愿服务的封控小区里,100多幢清一色的6层无电梯老式多层居民楼,有核酸阳性在家等待转运的居民时,食材、快递、抗原试剂等物资,必须爬楼梯送到门口,膝盖疼痛难忍时,严新兵就用手撑着右膝,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挪动。
帮助医务人员转运核酸检测样本试剂盒,对自身防护标准、流程和细心程度要求较高,严新兵主动揽下了这项任务。为了避免上厕所影响工作,他从早到晚一口水也不喝。采取单人单管核酸采集时,全小区8个核酸采集点、近7000人份的检测样本,他要不停地到每个点收集、登记,准确无误运送到转运车上。整个转运过程要按照三级防护要求,每个环节都必须细而又细,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严新兵是片区志愿者负责人,在完成好自身任务的同时,他还不断为身边志愿者安抚思想、鼓劲加油。
头晕作呕也咬牙坚守
徐昕曾服役于东部战区某集团军,是才众餐饮集团法务部的一名“女新兵”。她在开展志愿服务时,被派往封控近一个月的某居委会,负责收集运送8个核酸检测点、1800余户口、近7000人的核酸采集样本,为居民发放抗原试剂盒,为200余户独居老人配送各类食材,协助居委会其他志愿者搬运配送居家生活物资和防疫物资等。
图说:“新兵”徐昕支援社区开展疫情防控。采访对象供图
在完成自身任务的同时,徐昕还协助居委会干部发放防疫物资,设置临时核酸检测点的地标划线、标识围栏、拉警戒绳。出发时,她连换洗衣物也没有带齐,身体着凉头晕作呕,也咬牙坚守,最长时连续工作了18个小时。
4月4日那天,是上海全员核酸检测的一天,徐昕他们早上5时就从住地出发,到达小区后,志愿者们忙着做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小区的居民也全力配合。“一号点位采样全部完成”,“二号点位采样完成”,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所有8个点位的核酸采集在上午11时多全部完成。
居委会的阿姨叔叔们对徐昕无不交口称赞:“咯小姑娘来赛咯!真没想到,到底是当过兵的,难怪她身上透着‘兵’味道,骨子里有股‘犟’脾气,能吃苦会做事情不说,还经常为我们鼓劲加油,真额灵咯!阿拉老欢喜伊咯。”
新民晚报记者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