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6日,火锅界的龙头海底捞在港交所上市,其股价最高冲至19.64港元,市值破千亿,一跃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五大餐饮企业。
创始人张勇持有62.7%的股份,身家暴涨至600亿,直接蹿升至中国富豪榜第35位。
从一个中专生到上市公司老总身家百亿,完全白手起家,没有一点背景加持,这样的经历实属罕见。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海底捞张勇的逆袭故事。
没背景又不想认命,
唯有靠双手打拼出未来
张勇,1971年出生于四川简阳,和同时期的商界大佬相比,张勇的成绩还不好,最高学历仅是中专。
毕业之后,他就被分配到四川拖拉机厂,一干就是6年。
当时和张勇住一个大杂院里的詹婆婆,靠着祖传的熏鹅的手艺,成为当地的万元户。
一万元是什么概念?
当时张勇的工资一个月仅90元,不吃不喝要攒上10年。
张勇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过,于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会四处寻访商机。
张勇发现的第一个商机是扑克机,他向父母,好友,以及隔壁的詹婆婆借了钱,结果在买扑克机的路上,被人骗了买了块假表。之后,他又想倒卖汽油,结果撒羽而归。
经过这两次商业计划流产后,张勇终于明白,成功是没有捷径的,唯有脚踏实地,靠双手打拼才有未来。
第三次创业,他学习詹婆婆做小本餐饮生意,做小火锅,虽然利润微薄,但是积少成多,半年下来,竟有近万元的纯利,但却因为爱情,他关掉了店面。
虽然商业计划流产,但却是值得的,女孩留下来了,成为了张勇太太。之后夫妻二人和张勇死党施永宏及其女朋友,四人凑了8000块钱,开了如今的海底捞。
这一年是1994年,张勇24岁。
< class="pgc-img">海底捞创始人张勇
>专业不够,服务来凑
四川是火锅的发源地,竞争激烈。
半路出家的张勇连炒料都不会,左手拿书,右手炒料,边炒边学。可想而知,味道一般。
但为什么最后杀出重围的却是海底捞呢?
原因很简单,也很朴素,“为了让人家满意,送的比卖的还多,结果,客人虽然说我的东西不好吃,却又愿意来。”
为了留住客人,张勇把服务做到了极致:
客人用餐时,他帮忙带小孩;客人用餐时,他站在一边;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他就熬一锅小米粥;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他豪爽地送人几罐;发现客人鞋脏,二话不说蹲在地上擦了又擦.....
其实这是个无可奈何的做法,但凡火锅做的正宗,做得好吃,张勇也不会走这条路。
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海底捞就靠这套变态的服务打开了知名度。
< class="pgc-img">>事实上,味道好不好,本来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情,有人重油,有人淡口,有人嗜辣,有人一点辣都不吃,有人喜脆爽,有人爱软糯......
众口难调,餐饮这行永远都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
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找到另一条路来吸引顾客,海底捞选择的是服务。
实际上,任何成功的企业都是如此:
麦当劳贩卖的不仅是汉堡薯条,还贩卖家庭欢聚的氛围;星巴克,卖的不是一杯咖啡,而是时尚、品味和小资情调。
数据显示,只有33.4%的消费者,是冲着星巴克的咖啡去的。可见,口味对于个大的餐饮品牌来说,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重要。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的,底层的是吃、穿、住等功能性需求,中间是情感需求,最顶层是自我价值和自我表达需求。
而中国餐饮企业大多还停留在最底层的功能性需求的竞争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餐饮难出世界级的品牌,而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却开遍了全球,因为它们瞄准的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其实不止餐饮行业,在任何行业都是如此:苹果不仅贩卖手机,更重要的是贩卖创新和专业的精神;万宝路贩卖的不仅是香烟,而且贩卖了男子汉气概。
创业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一群
和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张勇的野心很大,他并不满足于只在四川简阳这个小小的城市中。
实际上,在1995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向国家商标局递交申请了第一枚“海底捞”商标,这枚商标的注册号为983760号,注册类别是第42类。
但是有野心还不够,要想把海底捞做大,他需要更多像老板一样,爱操心的员工。
这样的员工不可能天生就有,只有靠自己培养。
具体怎么做呢?
首先,给员工尊严。
在餐饮行业,大多数的从业者都是学历低微,家庭条件不好的。
从底层爬起来的张勇非常了解这些农村出来的打工者最需要什么,首先是生存和尊严,让他们体面地生活。
“一个人要体面地生活,收入是一个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基础上再关注他的精神层面。”
对待基层员工,给他们住的都是城里人住的正规住宅,有空调和暖气,人均面积不少于6平米。公寓还配备了上网电脑;如果员工是夫妻,则考虑给单独房间……
光是员工的住宿费用,一个门店一年就要花掉50万元人民币。
此外,所有刚入职的员工,接受的培训不仅是怎么更好地服务客户,海底捞还会教他们怎么融入城市生活,具体到怎么坐地铁、怎么充值等等。
对待中层干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海底捞就给大堂经理这个级别的干部的父母发钱。
“这个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这使他在当地村里面很威风,他会觉得到了海底捞以后,连家人每月都有200块钱的补贴。
如果他还要辞职,那就可想而知了,连他父母都会帮我说话,让他留在这里好好干。”
< class="pgc-img">>其次,公平的晋升机会。
海底捞的员工有很多级别,有合格、优秀、标兵、劳模等,还有一个晋升的机制,只要干得好,就可以慢慢获得晋升。
海底捞的很多店长、小区经理都是来自企业底层,很少有空降的。
海底捞的一个店长能赚多少?少则月薪两万,多则七八万,甚至十几万的都有。
这就让每个员工都看到了希望,也就会更努力地工作。
最后,放权。
在海底捞,张勇在公司的签字权是100万以上,副总、财务总监等角色是100万以下的签字权,而采购部长、工程部长、小区经理都有30万的签字权。
店长的权利非常大,不仅能决定分店在什么地方开,而且人事权、经营权、财务权完全集中在店长手里。
对于基层服务人员,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员工觉得有必要,都可以给客人免一个菜、加一个菜,甚至是免单。
如此一来,就会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更用心地为“自家”考虑。
核心:师徒制。
海底捞在中国一共有三个大区,郑州、北京和上海,下面再设小区。但是这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按照地域划分,而是看这家店店长的师傅是谁。
而“师徒制”的激励政策,绑定了员工、店长、门店、公司各个环节的利益。
每个店长只要去开新店,在老店选一名徒弟升任店长,他们就形成了正式的师徒关系。店长不仅可以对本店享有业绩提成,还能从徒弟、徒孙管理的门店中获得更高比例业绩提成。
这师徒制下,店长的个人收入与徒弟、徒孙是否获得成功直接相关,如此一来,店长不仅会认真管理自己的门店,还会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店长,并带领、指导他们开拓新门店。
这就是海底捞实现裂变的核心——师徒制。
< class="pgc-img">>社会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底层的人永远是占大多数,服务业就是典型,海底捞的员工大多学历低,被世人认为不聪明的人。
但正是这样一群人,在海底捞“双手改变命运”的价值观下,在完善的晋升通道和薪酬体系下,个个都变得勤奋、聪明。
海底捞现在被许多火锅店抄袭的做指甲、眼镜布、头绳、塑料手机套等创意服务,大部分都是出自这些没有文凭的服务员,而且这些服务,又被成功复制到了每一家店面里。
今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73.42亿元,同比增长54.4%,海底捞用不到肯德基3%的门店数,创造了肯德基25%的营收!
这一切的功劳都归功于这一群不聪明的人。
后记
“没背景没学历有不认命的人,只有靠双手改变命运了,如果你认认真真把一件事做好,最后留下来的就是你。”
从技校生到身家600亿的掌门人,张勇给了无数平凡人不平凡的力量,这就是海底捞的成功之道。
作者:风清
(本文为电商报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厅天天讲服务,天天想着怎么提高服务质量。但是到底怎么才能做好服务呢?看看下面的10个餐厅的超值服务案例,看看你是否真的将服务做到位了。
案例一:顾客想吃家乡菜
一天,一个由32位台湾老人组成的旅游团来到某高星级饭店,要求要尝一尝地道的家乡菜。可是,饭店管理人员并不知道他们到底要吃哪儿的菜,喜欢什么口味,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等。于是,饭店经理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了解到这批台湾老人入住的酒店,通过与那家酒店联系,通过传真要到这些客人在这个城市所有用过餐的菜单,掌握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饭店经理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从浙江宁波去台湾的。当服务员为客人们送上一桌地道的宁波菜时,老人们仿佛孩童一般地欢呼起来。不一会儿,这些菜就被一扫而光,老人们非常满意。他们说,这是他们到大陆后吃到的最香、最满意、最开心的一顿饭,并向饭店表示诚挚的感谢。
< class="pgc-img">>点评:真正超值的服务并不是简单地满足顾客的要求,而是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给他们意外的惊喜。台湾老人团要求吃家乡菜,估计很多人以为是台湾菜,但是这个饭店的经理通过了解调查发现他们是从宁波去的,家乡自然就是宁波。所以才有最后的感谢。
案例二:厨师下班后,顾客来用餐
一天晚上九点钟了,某餐厅的厨师与服务员都已下班,值班电话忽然响起,原来本来订在晚上七点用餐的客人因种种原因,到现在才突然到来。值班经理马上表示,客人的要求就是命令,一定要让客人吃好这顿饭。他从其它部门找到几个服务员,马上开始行动,摆好台,做好开餐前的准备,又赶快联系到厨师。二十分钟后,正当客人进入餐厅,餐厅内已是灯火辉煌,美味可口的饭菜有条不紊地开始上桌了,客人们非常满意。
< class="pgc-img">>点评:超过用餐时间一般来说餐厅都不再接单。这位顾客提前订餐,但是有事没来。证明是老顾客并且是大顾客。餐厅在厨师和服务员下班之后立马找人来服务,当顾客来到看到这样的情形一定会十分感动。下次,肯定会再来。
案例三:顾客要求服务员剥虾壳
某餐厅接待一位从台湾来的客人,饭中,上了一道“盐水虾”,这位台湾客人突然提出要让服务员替他剥虾壳。在餐饮服务程序中并没有这一项服务项目,但服务员小姐还是答应了客人的请求,小心细致地用公共刀筷为客人剥虾,剥好后,又切成大小均匀的小块,送到客人面前,并说了一句:“希望您满意!”
台湾客人很高兴。
< class="pgc-img">>点评:顾客让服务员剥虾壳的要求虽然不多,但是你做到了,那么就是你的超值服务。帮顾客剥虾壳、弄螃蟹壳并不是顾客的刁难,而是需求。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并且做得好,那么就是超值服务。
案例四:不肯吃饭的残疾人顾客
一家入住北京某饭店的外国客人,妻子是全身瘫痪的残疾人,由于旅途疲劳,不肯吃饭,使当丈夫的十分发愁。中餐厅的一位服务员知道后,主动走来,接过饭碗,一边用英语鼓励着客人,一边耐心地为她喂饭,终于,客人张开了嘴巴,一点点地把饭吃了下去。这情景让外国友人一家十分感动。
< class="pgc-img">>△台湾麦当劳的员工喂残疾人顾客吃汉堡
点评:给不方便的顾客喂饭这样的行为最近很多餐厅都出现过。每一次都让人感动,一个善良体贴的服务员就是活生生的招牌,餐厅又怎么能少得了?
案例五:顾客想听的歌
某西餐厅里正值晚餐时间,宾朋满座,几位琴师在现场演奏出一曲曲优美动人的乐曲。这时,一个服务员在服务期间,看到一桌客人正在交谈,小姐的话语传到服务员的耳朵里:“我现在特别想听用钢琴和小提琴演奏的《爱相随》。”服务员马上走到琴师跟前,说明了情况,忽然,一曲悠扬的《爱相随》响起,让那位小姐吃惊极了,当她看到服务员微笑的面孔时,明白了,十分感动。
< class="pgc-img">>点评:细节最能打动人。服务员听到顾客想听一首歌,然后和琴师说了。很简单的一个行为,但是却让顾客收获了感动。将顾客的需求放在心上,这才是最佳服务。
案例六:一杯白开水
这天午餐时间,某餐厅里座无虚席。这时一位客人招呼服务员:“小姐,请给我倒一杯白开水好吗?”服务员迅速地到厨房里倒了一杯白开水,为客人送到餐桌上。这位客人随即从口袋里拿出一包药,又摸了摸水杯,皱了皱眉头,服务员发现了客人的细微动作,立即询问客人:“给您杯里加些冰块儿降温好吗?”客人高兴地说:“太好了,谢谢你!”放入冰块后,水温降了下来,客人及时吃了药。临走时,客人给饭店写了封表扬信,表扬了这位服务员。
< class="pgc-img">>点评:顾客要一杯白开水很简单,但是能注意到顾客的细微动作就很考验服务员了。细心并且体贴的举动,让顾客铭记在心,一封表扬信就是很好的说明。
案例七:思乡的顾客
某饭店有一位来自日本的长住客人,他平时表情严肃,心情总是很沉重的样子,只是他每天按时到饭店的餐厅里吃自助餐。一天,当他正在吃饭时,忽然餐厅的灯光略微暗了一些,客人听到了一曲熟悉的本国的音乐声,同时,餐厅里出现了几位身着日本和服的女孩子在翩翩起舞,一位女主持人用甜美的声音说,今天是这位日本客人的生日,向他表示祝贺。接着,又向他送上了一束鲜花。这位日本客人十分感动,他的思乡情绪得到了缓解。
< class="pgc-img">>点评:餐厅为顾客过生日或者送上一个小蛋糕的举动真的很贴心。这家餐厅可以在顾客不透露的情况下主动为顾客庆生,慰藉了他的思乡之情。这对于顾客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服务体验。
案例八:高级餐厅吃面的老先生
一天中午,某高级餐厅来了一位老先生,这位老先生自己找了一个不显眼的角落坐下来,对服务员说:“不用点菜了,给我一份面条就行。”服务员仍然微笑着为他服务,同时给他送来了免费茶水。当天晚上,又是这位老先生再次来到这个餐厅,还在老位置上坐下,又点了一份面条,服务员同样为他提供了满意的服务。吃完了饭,老人满意地对餐厅经理说:“我要给我侄子订十八桌婚宴,标准要高一些,这些天我到几家高挡餐厅看了看,就数这里服务好,决定就在这儿订了!”服务员一听,真是喜出望外。
< class="pgc-img">>点评:好的服务不会带着歧视和有色眼光。对顾客一视同仁往往地对待,往往能带来意外的收获。
案例九:缺货的龙虾
某饭店餐厅接到客人的要求,要求预定一桌高标准的宴席,同时特别要求要有龙虾,餐饮部经理接到通知后,立即让采购员去采购。谁知他跑遍了几家菜市场,也没有买到。正当他们焦急之时,他得到了一条信息,邻县的市场上有龙虾。这时已是晚上六点半了,他们飞速地奔赴邻县,当他们拿着新鲜的龙虾匆匆赶回饭店时,时间已是七点多了。客人即将到了。当客人走进餐厅之时,一切都已准备就绪。客人如愿吃到了龙虾。
< class="pgc-img">>点评:顾客要求吃龙虾,刚好没货了,你会怎么办?一般餐厅会说,不好意思,卖完了。但是这家餐厅却跑遍市场,并且到邻县去购买,虽然顾客不一定知道,但是他满意了,餐厅的服务自然就达到了满分。
案例十:不同房间的水果
某饭店接待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期间,客人们发现了一个现象:从开会的第二天开始,每个房间的水果各不相同,不禁有些好奇。原来,为了使这个会议圆满成功,饭店从各方面收集信息,了解客人的不同喜好。因此给每个房间的水果也是根据不同客人的不同喜好来决定的。让客人感到非常惊喜。
< class="pgc-img">>点评:不同顾客的口味不一样,但是尽可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的细节做起来就十分贴心。
编后语:服务对于餐厅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但是怎么做得到位,怎么才能超值,就需要餐厅服务人员在平时工作中摸索,在培训中增强服务意识。
><>到“做鸭”,国内几大知名卤制品连锁店品牌估计大家都能说的上:周黑鸭、绝味鸭脖、煌上煌、久久丫等。而要论谁才是中国的“鸭王”,那一定还是周黑鸭。
成为中国“鸭王”,1年净利润超7亿
上个月,周黑鸭公布了其2017年实现营收32.49亿元,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6.4%;净利率约为23.4%。
从近年交出的经营成绩单可见,周黑鸭业绩表中各项营业指标都保持着不错的增长势头,尤其毛利率与净利率也大胜绝味,算得上意气风发。目前,周黑鸭已经超过1000家直营店,市值超过160亿。
周黑鸭的“鸭王”之路
从20平米小作坊到上市公司。周黑鸭创立于1995年,最开始只是创始人在武汉的一个卤味摊位。1997年,周鹏研制出了独特的配方,开始制作鸭脖子等食品,随后开始了连锁式的快速扩张。20家、50家、300家,到2010年,周黑鸭获得天图资本的6000万注资,正式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快速裂变。2016年11月,周黑鸭于港股主板上市。截止2017年末,周黑鸭共有1027家直营门店。
何以周黑鸭能在“做鸭”的路上一马当先?今天,我们就来聊下周黑鸭成为鸭王的核心密码。
1
抓准鸭的高毛利
毛利维持在近60%
首先还是离不开周黑鸭的高毛利,通过上面的业绩报表,我们可以看到,周黑鸭的毛利近两年基本维持在60%,一只白条鸭成本10元+,加工成黑鸭客单价70元+。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毛利水平。抛开经营模式不说,周黑鸭高毛利的背后有2个关键点,一是集中采购降低成本,二是口味独特收欢迎,有市场定价权。
集中采购降低成本。我们都知道,周黑鸭用的鸭都是来自湖北黑鸭,而仅周黑鸭所有的门店加起来,1年就要卖出近4万吨鸭卤制品,所以这是非常大的量。而周黑鸭的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能更好的降低成本。
口味独特受欢迎,有市场定价权。这种卤鸭出锅时是晶莹的巧克力色,在空气中暴露、氧化后变成黑色,鸭肉辣中带甜,味道非常独特,很受消费者欢迎。作为休闲零食来说,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不会太高。
2
从路边店到商场店
走向高端的华丽转身
之前周黑鸭也主要是以路边店为主,近两年,我们发现,周黑鸭的选址路线都开始高端化。比如地铁站、高铁站、大的SHOPPING MALL等。以人流量高为主。而相比绝味和煌上煌等,他们的店多以社区路边店为主,为形象和档次上来看,已经有较大差别。
虽然商场店的成本要比路边店高,但在消费升级的今天,我们认为这一步棋仍然走对了。商场店模式可以在定价上相应提高,加上商场大客流量,利润上并不会下降。
但这样带来的品牌溢价能力,却是不可估量的,因为消费升级是必然。
3
从散装到真空包装产品
品质感和保质期都上来了
我们都知道,周黑鸭的主要产品就卤鸭以及包括鸭脖、鸭翅、鸭锁骨、鸭舌、鸭掌等。以往街边店买的话,都是散装,这样既不卫生,也容易滋生细菌,一般保质期就几天,而真空盒装就不一样了,从品质感和保质期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周黑鸭最早采用了真空包装以及“锁鲜”包装,大大增加了保质期,这就意味着其拥有更大的配送范围和更长的售卖时间。
4
放弃加盟,全部直营
周黑鸭之前开始也做加盟,最多的时候,在南昌开了11家分店。但随之而来的是假货漫天,质量难以掌控(简单说就是打着周黑鸭的招牌卖的其他不知哪来的鸭子)。于是周黑鸭不再走加盟路线,而坚持直营销售模式,这令其可以更好地控制品质、提升毛利率,并使其得以在营收规模不及绝味的情况下仍在净利润方面超越对手,以更高一筹的盈利能力傲视同行。
我们对比下周黑鸭和绝味,一个自营一个加盟两种不同的策略下的价格差。绝味的收入主要依靠将卤制品批发给加盟商,产品销售价格在36元/公斤上下。周黑鸭的收入主要依靠对消费者的零售上,产品的价格属于自主定价,或者叫“零售价”,一般来说,周黑鸭的产品销售价格在80元/公斤左右,是绝味的2倍还多。(当然我们这里并不是说加盟模式就不如直营模式,两者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市场竞争下,各有优劣)
5
电商买卖,鸭见成效
占比超10%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营收保持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周黑鸭在电子商务方面的成绩也相当亮眼。近来对电商发展的关注以及推广销售力度的加强,周黑鸭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亦在近年逐渐上升,截至2017年6月底止半年报显示,其电商平台销售收入占比已达到10.6%:
依托天猫、京东、一号店等平台创立在线店铺,成为线下销售的有力补充。双十一天猫购物节中周黑鸭排在休闲食品第七位,休闲卤制品第一位。
6
单店盈利有保障
市场加速扩张
单独说武汉周黑鸭在武汉销售最高的5家门店,年销售总额就超2亿,若以客单价75元计算,这5家门店平均每分钟都要接待3个客人。
周黑鸭的业务模式、标准化选址及开设门店程序,以及中央化采购店内装潢及设施,能大大减少门店的前期投资、尽量缩短开设新店的筹备时间,及实现较短的收支平衡期及投资回收期。新开直营门店的收支平衡期约 1-2个月,新开自营门店的投资回收期约为 2-6个月,单店日销售过万成为常事。
而且周黑鸭以会员卡绑定消费者,目前累计发出940万张会员卡。
7
新品类做小龙虾
或成利润增长点
周黑鸭去年下半年推出了旗下全新品牌“聚一虾”,正式杀入近几年在内地异常火爆的小龙虾品类。但却因仅上市三个月左右就停止供应而被质疑供应链面临挑战,同时价格也被认为偏高。
不过,周黑鸭依然非常执着于拿下小龙虾这块市场,多次强调看好未来增长。其核心仍在于小龙虾和鸭都有一个共性:高毛利。所以小龙虾这块如果做得好的话,将成为周黑鸭的一个高利润增长业务。
新零售之路
周黑鸭未来的重心会聚焦在新零售,目前已经在尝试各类的新零售形式,比如外卖、小程序等。
去年周黑鸭来自外卖的收入为2.84亿元人民币,约占自营门店的10.3%,同年劲增超过300%。旗下产品已在五个主流外卖平台上上架,通过网上订购在55个城市提供本地外卖服务。
从长远来看,休闲卤制食品仍有巨大空间。2017年的市场规模已经超2400亿,仍在保持增长势头。周黑鸭如果在新零售领域的探索获得机遇的话,增长空间也不容小觑。而周黑鸭专注做鸭的方式,也值得企业经营者学习。
本文来源:零售商业内参,由餐饮界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