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食品店琳琅满目的折扣商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报记者 杨小玲摄
本报记者 杨小玲 实习生 李梓萌 李若曦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出售过期食品。部分商超为了保证不销售过期食品,都会选择在距保质期还剩下约三分之一时间就将商品退回给厂家。而这些退回厂家的临期食品的价值几乎为零,最终的归宿往往是用于制作动物饲料,或沦为垃圾堆肥,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出售临期食品是对资源的再次配置,不仅减轻了企业因此产生的损失,更能弥补市场空缺,收获新的消费群体。此前有媒体报道,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百亿元以上。
“涅槃重生”的临期食品
西安街头最近也出现了不少临期食品店。7月29日,记者来到位于建东街的青沧食品折扣店,只见牛奶、饼干、薯片、饮料、麦片、方便面……甚至是火锅底料,都整齐地码在货架上。一盒“不二家棒棒糖”,标签上用马克笔写着“5元10个”;距离保质期还有一年的瓶装水,相较大型商超的零售价格,几乎便宜一半;便利店里5元1瓶的零糖气泡水在该店是5元3瓶;超市5元至6元一盒的汤达人方便面在该店是10元4盒。这样的价格吸引了大量顾客,不少人都是成箱购买,甚至在店内注册了会员。
正在理货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店是加盟总部的一家新店,店内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超市价格的四到六折,会员价还能做到更低。对于那些对保质期要求不高的人来说,这里的商品价格非常有优势。目前来购物的顾客各个年龄段的都有。店内补货很快,大约两天时间就会进新货。”
“我之前一直在网上买临期食品,后来家门口开了线下折扣店,我就经常来这里淘东西。线下购买的最大优点就是所见即所得,离保质期还有多久,一目了然。况且,线下临期食品店都有比较固定的供货商,工商执照等也是齐全的,买起来比较放心。我经常过来买一些进口饼干、巧克力,每次买的不多,反正可以随时过来‘补货’。”手里提了一袋食品的孙女士表示。
“供货商之所以将临期食品低价出货,是因为卖场会在距商品保质期还剩下约三分之一时间就将商品下架,还有一部分商品则是由于价格或者人群定位等问题滞销,或者是因为包装破损原因,不得不低价销售。”青沧食品折扣店店长刘先生表示。
除了专门的食品折扣店,一些大型超市也设有临期食品货架。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超市一些当天制作的熟食、面包,以及部分果蔬、豆制品,甚至肉类、海鲜等,通常会在晚上8时左右开始打折促销,或者是以“买一赠一”“第二件半价”的形式出售。
“我们通常会在晚上散步时过来选购一些打折商品。打折商品虽然口感会受些影响,但完全不影响食用,价格也很划算。”在西安盒马鲜生宜爱店选购食品的一对中年夫妇告诉记者。
据悉,为规范临期食品市场,多地曾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大型商场、超市的经营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在经营场所内建立临期食品销售专区,并在销售专区张贴醒目提示,提醒消费者酌情消费并在保质期内食用。同时,相关规定对经营企业的促销行为也进行了规范,要求促销食品必须明码标价,明示价格折扣标准,防止出现捆绑销售、强制消费等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豆瓣小组“我爱临期食品”组长在小组简介里写着这样的话。豆瓣网站上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创建于2020年9月,目前聚集了8万多人;微博上临期食品热门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1亿;在小红书APP上,关于临期食品的相关笔记有2800余篇。
在线上购物平台检索“临期”关键词,就会直接显示众多临期食品的特卖食品网店,品类囊括休闲零食、面包蛋糕、酒水饮料等,可谓一应俱全,其中一些爆款商品在“裸价特卖”“一元秒杀”“特价专区”“一件包邮”等诱人的标签下,销量动辄数以千计。
90后上班族小何是某临期食品电商平台的常客。“临期食品价格便宜,但需要快点吃完,拿到办公室吃再合适不过了。大家人多、战斗力强,一堆临期食品只要半天时间就能解决。”小何说,在她的带动下,不少同事都加入临期食品选购的队伍中。
以往,买打价商品,总给人一种不体面、寒酸的感觉。如今,“捡漏”“贪便宜”则光明正大地成了一个人标榜自己精打细算、会生活的褒义词。《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超过四成受访消费者表示愿意购买并向身边的人推荐临期食品,其中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47.8%。他们既对高品质的日常生活有所追求,又需要衡量商品背后的性价比。
在豆瓣小组“我爱临期食品”,讨论最多的一个帖子是:“你会觉得买临期食品丢人吗?”在讨论里,没有人对于自己选择买临期食品这件事有所怀疑,而是形成了统一认识:“不想浪费食物”“买临期食品也是一种潮流。”
吃临期食品会有损健康吗
虽然临期食品以“物美价廉”的形象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但也有人对于它的质量安全提出了质疑。此前,“长期吃临期食品有损健康吗”的微博话题,阅读次数达4.4亿,讨论次数达1.7万。
“正常情况下,处于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可以放心食用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保质期只是食品质量和口感的参考要素,不是食品好坏的客观界限,也绝不可能是食品质量的唯一标准。保证食品安全,除了关注保质期外,还要注意保存条件,以及注意打开包装后食物的具体状态。”西安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高小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质期是生产厂家在较好的保存条件下对食品质量保持时间所给出的一个参考值,可以理解为产品理论上的存储时间,并不完全等同于它的最后使用期限。”
“除了关注商品包装上的保质期,消费者在购买时还要注意商品的包装情况和存储条件。对于容易变质的食品,尤其是在存储条件又很一般的店铺,购买时就要格外注意了。像我们常见的坚果,哪怕还在保质期内,但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也会出现口感、味道上的改变,甚至出现霉变,购买时要特别注意。”高小鹏说。
来源: 陕西日报
雪冰城加盟热线:151-2852-1377(同v,备注蜜雪冰城优先通过)
适合人群:下岗工人 大学生 白领 自由职业 二次创业
蜜雪冰城的产品丰富多样,包括各种茶饮、冰淇淋、果茶、奶茶等。幸运大圣代系列:有草莓杯和巧克力杯两种口味,包括冰淇淋、草莓酱或巧克力酱,以及华夫脆。蜜雪冰城的加盟优势在于其产品和品牌的优势、经营模式的简单性和支持度、成熟的供应链以及市场的潜力。蜜雪冰城加盟热线:151-2852-1377(同v,备注蜜雪冰城优先通过)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加盟费用根据不同的加盟类型和地理位置而有所差异。大致的加盟费用如下:
1、蜜雪冰城加盟费:省会城市11000元/年。地级城市9000/年。乡镇城市7000/年。
2、蜜雪冰城保证金:20000元。
3、品牌管理费:4800元/年。
4、咨询服务费:2000元/年。
5、设备费用:80000元左右。
6、蜜雪冰城首批原料费:60000元起。
7、蜜雪冰城装修费用:80000元左右。
8、蜜雪冰城房租费用:10万起(具体情况以实际为准)。如果是自己的房子,可以省下这个房租的费用,但是装修的话一般要统一装修。
< class="pgc-img">>蜜雪冰城加盟条件:
1、具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发展眼光。
2、有合格的商业信誉,不怕苦,不怕累。
3、具有合作意愿和参与经营管理能力。
4、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5、认同“蜜雪冰城”的营销理念,愿意与“蜜雪冰城”共同快速成长并取得双赢。
蜜雪冰城提供了培训支持。加盟者可以参加蜜雪冰城总部组织的培训课程,学习到饮品制作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饮品制作流程、原材料的选择和采购、店铺管理等方面。
源:北京日报
天猫超市里每盒16.6元的泰国椰子水10元3盒,网上售价25元一包的德国进口巧克力威化饼干10元2包,原价6元一瓶的马来西亚进口苏打水10元5瓶……这些平时售价不菲的进口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以意想不到的“白菜价”出售。如今,这样的临期进口食品折扣店正在京城悄然兴起。
往日让一些商家头疼难以处理的临期食品,似乎正成为一种新的商机。而这一商机也推动了曾经的小众进口食品,以极具竞争力的低价走入更多“寻常百姓家”。
临期进口食品店火爆社区
“广受欢迎的马来西亚青椰果汁再次到店,日期到7月2日,特价10元4盒,24元一箱!”“给我留两箱,晚上去拿!”“我要一箱,下午拿!”……每天,在一个名为“进口食品折扣店”的微信群里,这样的对话频频出现,很多货品还没有摆上货架,就已被订购一空。
这个微信群属于一家位于西城区广外大街的进口食品折扣店。在和小卖部一样的实体店内,花花绿绿的商品多是来自东南亚、欧洲、北美等世界各地的进口食品。这些食品基本都临近保质期,短则10天半个月到期,长则八九个月到期。
“刚开店的时候,很多人一进门,掉头就要走,说你这都是进口食品,肯定特贵。”每当这个时候,店主陈婕赶紧拦下顾客,“您看看价格再说。”临期食品价格一般都在原价的两折左右,低廉的价格迅速吸引了大批顾客。
开店不到一年,小店已经成为社区内的“明星店”,每月流水达到“10万+”。店内常客既有80后、90后等年轻群体,也有平时精打细算的大爷大妈。与陈婕店铺同品牌的加盟店,开在地铁站周边等人流量更大的地方,月流水一般稳定在25万元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近一年来,类似的临期进口食品店在京城悄然兴起,并以超低价格迅速吸引客户。形成连锁规模的品牌包括“悠品食惠”、“T3进口食品”等,连锁规模已达10余家。此外,记者登录淘宝发现,平台上也出现了不少专营临期进口食品的网店。
进口食品易临期成商机
早在这些进口食品折扣店兴起之前,其实不少人就有着“捡漏儿”临期食品的经历或消费习惯。各大商超,几乎每天都会有临近保质期的食品通过打折、捆绑等方式进行促销。市民陈女士就经常“捡漏儿”临期食品,“像晚间商超半价出售的面包、饭团,还有一些高端进口超市捆绑促销的进口酸奶、饼干等,我都常买,价格便宜,又没到保质期,尽快吃掉就可以了。”
近年来,随着国人对进口食品的消费购买力提升,除了一些专营进口食品的店铺,各大商超也都开设进口食品专区。一位物美集团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扩大进口食品销售规模的同时,进口食品也成为了商超里最易临期的商品之一。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9中国进口食品消费白皮书》显示,从2009至2018年,我国进口食品规模以17.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2018年首次超过700亿美元。大量进口食品的涌入,也催生了大量临期进口食品。有商家敏锐嗅到其中商机,专营临期进口食品的折扣店由此应运而生。
刘先生是一位临期进口食品渠道供货商。他告诉记者,每周他给临期进口食品店供货的总价近20万元。近一年他发现,瞄准临期进口食品商机的淘金者明显增多。
临期食品可售卖须明确告知
临期食品是否安全?如何界定?是否可以专营售卖?记者咨询食品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获悉,临期食品属于安全食品范畴,可以售卖。这位工作人员表示,以促销方式售卖临期食品也是一种减少浪费的做法,但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食品的临期情况。
2012年1月27日,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知顾客并单独出售。
随后,北京市工商局向外界公布了“食品保质期临界”的6级标准: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如罐头、糖果、饼干等);标注保质期6个月至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如方便面、无菌包装的牛奶果汁等);标注保质期90天到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如部分真空包装并冷藏的熟食品、速食米饭等);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如一些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到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如酸奶、一些点心等);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如牛奶、活菌乳饮料、主食品、未灭菌熟食、未灭菌盒装豆制品等)。
世界各地也有不少鼓励临期食品售卖的做法。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近日,日本最大便利店品牌7-11尝试改革,出台了一项鼓励措施,对于购买临期食品如盒饭、面包等的顾客,给予积分奖励。7-11将从2019年秋天开始,在全日本两万多家便利店同时推行这一政策。(记者 赵语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