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仅剩118天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坚决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氛围,现发出如下倡议:
一、弘扬传统美德,厉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做到科学饮食、文明就餐,理性消费,将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要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光盘行动”,自觉使用公筷公勺,共同抵制浪费粮食、非理性消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人人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二、加强食堂管理,开展养成教育。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指示精神,以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和绿色食堂建设为抓手,加强食堂用餐节约,做好食品采购、储存和加工等工作,按需按量供给。推行浪费行为约谈训诫制度。区直机关要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学生勤俭节约养成教育,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引导学生适量点餐、适量取食,不挑食、不剩饭、不倒饭,自觉抵制铺张浪费行为。
三、转变经营理念,引导理性消费。各类酒店、餐饮企业要引导消费者文明就餐、理性消费,适量点餐、节俭就餐;积极推出半份菜和小份菜,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选择,试行半份半价、小份适价;要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行“分餐制、公筷制、双筷制”;要在醒目位置设置不剩饭、不剩菜标识,推行打包服务;要制定成本控制办法,自觉将厉行节约的理念纳入餐饮生产、加工、服务的全过程。餐饮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餐饮企业采取返利、折扣等方式鼓励消费者节约行为,培育餐饮新风。
四、注重家风传承,倡导勤俭持家。每个家庭要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从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做起,教育引导子女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自觉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家长要以身作则、带头示范,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倡导绿色消费健康生活模式,教育引导子女合理饮食,不偏食挑食、不暴食暴饮、不铺张浪费。要适当适量采购食物食品,重视做好科学储存、精细加工等环节,减少案板浪费、冰箱浪费。
五、强化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要在公共区域和就餐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公益广告,宣传健康文明的餐饮消费方式。传统媒体、新媒体要广泛宣传勤俭节约先进典型,及时曝光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典型案例和推进工作不力的单位。各类餐饮企业、食堂要在显著位置张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文明用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提示牌,在全社会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良好氛围。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身体力行,以身示范,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上走在前、作表率,共同创造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做厉行节约的践行者、文明餐桌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中共陇南市武都区委宣传部
2020年9月3日
来源 | 武都区委宣传部
监 制: 张文斌 审 核:张虎伟
责 编: 侯小勇 编 辑:赵春兰
< class="pgc-img">>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节约粮食一直是这支赓续着红色基因队伍的光荣传统,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迪庆大队通过九条管用措施,一直将这光荣传统延续着。
节俭教育,筑牢节约光荣理念。大队利用开饭前时机,由指战员轮流到队前围绕粮食安全、餐饮节约、节水节电等内容进行小演讲,形成“人人讲节约、事事讲节约”的良好氛围。每季度开展一次“勤俭节约”专题教育,为指战员讲清厉行节俭不仅是光荣传统,也是现实需要,更要落实到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在指战员中开展“我的大队我的家”讨论活动,使每一名指战员都能保持主人翁的心态,从爱护手中的装备器材,节约一滴水一度电等小事做起,从思想深处筑牢指战员节俭理念。
< class="pgc-img">>劳动体验,感受餐食来之不易。对于部分在城市中长大的“90后”“00后”消防员来说,一棵蔬菜从育苗到采收,对他们来说是很陌生的,而大队组织的农副业生产,却成了他们最好的课堂。从撒种、移栽、幼苗呵护到成熟后的采摘,在一次次的浇水、拔草中,指战员们切身体会到了“盘中餐”的来之不易,也逐步养成了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自觉。
< class="pgc-img">>自助取餐,践行“光盘行动”。以往的桌餐形式,不仅有时剩菜较多,而且剩菜不便回收,大队积极尝试实行“自助餐”。将做好的菜品装入餐盘,指战员根据自己的饮食喜好和食量吃多少取多少、吃什么取什么,剩余的菜下顿还可继续食用,自助的就餐方式不仅有效的改变了餐饮浪费现象,而且保证了指战员饮食卫生,一经推出,得到了全体指战员点赞。
< class="pgc-img">>精准调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北方的队友喜欢面食、甜食,四川的队友口味偏辣,本地新招录的队友喜欢喝酥油茶......指战员来自五湖四海,若做的菜不合指战员口味,餐饮浪费就很难制止,炊事班如何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就成了节约饮食的关键。通过长期的摸索,炊事员研究出一个管用的做法,那就是给每个地方的指战员做一道“家乡菜”。每顿六菜一汤均色香味俱佳,每道菜口味又各有特色,实现每一名指战员都有一道“下饭菜”,有效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 class="pgc-img">>创新菜品,增加“胃动力”。如何让指战员吃出健康还吃出新意,持续调动指战员的食欲,是长期困扰基层炊事员问题。自从大队推出“每周研究一个新菜品”后,大队炊事员经常思考的是这周该研究什么新菜。自制豆花、自烤蛋挞、凉拌蒲公英这些新菜是近期大队指战员的“新宠”,每次出炉都会被吃得精光。为了每周出一道新菜,大队炊事员通过看烹饪书籍、教学视频、请教厨师等多种形式,保证每周出新品。用源源不断的新菜来调动食欲、增加“胃动力”,较好地杜绝了餐饮浪费。
< class="pgc-img">>严控数量,切断餐饮浪费源头。“今天有10个人休假,米要少煮2斤......”炊事班班长杜庆超一边淘米一边自言自语道。准确掌握在位人数、当天训练科目是炊事班的一项职责,“政治教育日指战员训练量少,吃的相对少一点,外出训练负重五公里等训练量大的时候,就要多做一点饭菜。”炊事员曹威说道。炊事班根据在位人员、训练科目对饭菜数量进行的严格调控,有效从源头杜绝了饮食浪费。
废品利用,实现“变废为宝”。在菜品作过程中,难免会有捡下来的菜叶子、削下来的土豆皮;在饮食过程中,难免产生一些食物残渣,解决这个问题,大队也有“变废为宝”的招法,就是将捡下的菜叶、食物的残渣单独回收用来喂猪,不仅节约了饲养成本,而且逢年过节宰杀一头自己饲养的猪,为指战员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 class="pgc-img">>强化监督,确保餐饮节约落到实处。大队干部轮流值班,对餐前取餐和餐后饭菜残渣倾倒进行监督。取餐时,值班干部提醒队员取餐做到少量多次,避免取餐过多造成浪费。就餐结束后,检查指战员是否有餐食剩余情况,同时督促指战员将荤菜和素菜残渣分开回收,回收的素菜残渣可以用来喂猪。严格的监督制度,促使指战员养成了良好节约习惯。
< class="pgc-img">>表彰先进,让节俭成为一种新时尚。黄月臣是大队的“节俭之星”,大队指战员都知道黄月臣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每天吃饭都要监督班里的人不能剩一丁点饭菜,刚下队的队员一开始还不理解副班长的苛刻要求,但听完副班长是一名孤儿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后,都积极支持副班长的做法。在“节约之星”黄月臣的带动下,大队厉行节俭、攒钱买房的队员越来越多,节约逐渐成为大队的新时尚。
大队作为党领导下的队伍,在全社会推动“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营造中,我们将持续发扬勤俭节约光荣传统,积极带动身边群众,在雪域高原传播党和政府温暖,展示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来源:迪庆大队
育部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
本报北京9月16日讯(记者林焕新)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重要精神,坚决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习惯,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
《方案》提出,2020年秋季学期行动取得明显成效,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学校餐饮节约管理长效机制,重在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餐饮浪费问题。
《方案》明确了五项具体行动。一是广泛开展教育宣传,把勤俭节约内容有机融入教育环节,多种形式宣传制止餐饮浪费,加强先进典型的正面宣传。二是大力培育校园文化。三是提升食堂运行管理、供餐服务、现场管理水平。四是创新使用科技手段,打造节约型智慧食堂。五是全面排摸掌握学校餐饮浪费情况,构建学校餐饮节约立体式、全方位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