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简介
王锡义,男,1956年7月生,汉族,大学学历,万荣县青谷村人。1982年2月工作,1983年3月入党,先后在万荣县乡镇、运城地委组织部、河津市委工作,2016年从河津政协退休。
《梦回唐朝》札记
最近得到一本《梦回唐朝》的诗集,郝丽娟女士著的。这本书十年前就出版了,我当时在QQ上读过其中的几首诗,印象非常深刻。今蒙主人惠赠,一口气读了大半夜,还真有点“未济终焉心缥缈”的感觉。
这是一本以激情入诗,以诗情抒怀的诗歌集,分闲窗品茗、美丽邂逅、且听风吟、无关风月、岁月留痕、写意山水六个章节,共收录145首新诗。都是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是有感而发一瞬间写成的,率真,自然,不做作,不矫情,以淡淡妆、天然样的姿态示人,让人爱不释手,顾盼流连。
读诗实际上是读人,读人的内心和精神世界。一个人就是一道风景,从诗中走近她,不失为便捷的方法。在诗歌里徜徉,可驻足,可凝视,可尽情观赏,有会意处,还可以悠悠忘返,品咂上好半天,有所乐,也有所得,实在是一件快意的事儿。我半年前与作者熟识,有一见如故之感,把自己的几篇小文章发给她,她竟然浓缩成诗,以《归来——兼致友人》发表于《作家新干线》,由此我也跻身到诗里,不禁荣幸之至。喜欢文学的人多是性情中人,爱好相同引为知交,一来二去的,便对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如此以来,再读她的诗作,自然多了参照,加深了理解,似乎能读出别样的诗意来,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梦回唐朝》
梦回唐朝是怎样的一种情景?一位身着唐服的倩女,遇见一位衣袂翩翩的男子,手里握着诗文,握着理想,也握着爱情,很出尘的样子。他们这是邂逅,还是有约,是要做神仙眷侣吗?从大唐气象中飘然走来,时光竟然越过了千年。可是,那御风的才俊又去了哪里,听雨的女子还在灯下相约呢!正如李商隐《瑶池》中所说:
瑶池阿母倚窗开,
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
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首《梦回唐朝》写于二00七年,是作者最早的诗,从此和诗歌结缘,一发而不可收。她在聊天中说,十多年前,感觉那位写诗的少年很美,如今她的儿子都已经出国留学了。
《石雕》
石头原本没有生命,何况还是一块顽石。可是遇见了石匠——一位能发现美质、创造奇迹的雕塑家。她的“最初”被他抚过,精雕细琢了,从此血脉复活,满含温情,也就赋予了生命。石雕一直都在那儿,任风雨剥蚀,千年不腐,站成了永恒的艺术。而当年雕琢她的石匠也转世轮回,终于变作英俊的诗人。面对石雕,诗人似曾相识,倍觉亲切,全然不弃满目凄凉、浑身沧桑的她,他说石雕给予他灵感,从此相亲相伴,形影不离,这是前世注定的缘分吗?
《与李白相遇》
“我把自己放逐于一江春水”,是诗开头的一句话,入题便气象开阔。作者放逐自己要去哪里?原来是趁着夜色,载酒泛中流,去拜会那位不世出的诗仙。自然要盛装出行,便“扯了一片月色作一袭长裙”,翩若惊鸿地来到李白的故乡,这分明是大唐国度啊!灯火璀璨处,终于见着诗仙了,她变得很低,低到尘埃里,又宛在水中央,“将自己醉成一朵莲”。这是卑微和欢喜并存吧,还一起斗酒来着,吟诗来着,一饮三百杯,散发弄扁舟,狂放不羁,豪气干云,又是怎样的一种豪迈!
《七夕》
七夕节是民间风俗,有着美丽的传说,从小就知道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总是在这一天追寻喜鹊的去向,该不是又去搭桥了吧!
诗人这首诗当然写爱情,而且铆足了劲儿,要“把三百六十天的相思,浓缩成这一刻的执手相看”。那么我在这一刻联想到什么呢?罗隐的惆怅佳期又一年?范成大的相逢草草,重搅别离心绪?甚或还有苏轼的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无处话凄凉?
这些诗句未免太沉重了,《诗经·子衿》却是另一番幽思: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悠悠我思。杜牧的《秋夕》 也不错: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其实,最惬意的还是秦观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便揭示了爱情的真谛,顿时觉得愁云散尽,天阔气清,原来读诗是这般的美好。
《今夜,谁在静静地赏月》
诗是形象思维,总给人立体的感觉,诗情画意自不待言,此首“今夜赏月”便是这样。
“如水如银,洒了一地”,让人想起苏轼的承天寺夜游:月色入户,积水空明,寻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诗情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是苏夫子失意中的闲境。而在《今夜赏月》里,作者就着月色,邀三五知己“赏菊、吟诗、斗酒”,却是今人生活匆忙中的一份“闲”。
分明是在菊月吧,吟唱中少不了“满城尽带黄金甲”。那么品什么酒呢?一定非红酒莫属,多么浪漫的月夜啊!留意过作者的朋友圈,还真有这么一副场景:三五知已,觥筹交错,什么快哉事、不如意,全都融进酒里,一饮而尽了。起坐而喧哗者,众友皆欢也,这是现代人的心境吧!
《种子》
见过千年的种子发芽吗?这首写种子的诗是想告诉人们什么呢?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记载,古莲子历经千年之后,真的抽出了嫩绿的幼苗来。以此说明事理,当然是科学的,用来理解一首诗,似乎有点俗解了。
这首诗既言志,也言情,更充满哲思:“我怀抱的,是历经千劫而不死的心愿”,这是矢志不移的执念啊;“我不敢用酒精浇灌风干了几世的寂寞灵魂,怕长醉不醒,与你擦肩”,这是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绝决情怀啊;“你用唐朝的一滴泪浸润我的千年相思之后,我就毫不犹豫地破土而出”,这才是此诗的主旨所在。
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叫《千年等一回》,好事多磨,等多久也一定会如愿。
《邂逅风花雪月》
读过作者多首诗,总感觉有一种淡淡的愁绪,这首《邂逅》也不例外。
诗从记忆写起,许多碎片在闪烁,猝不及防就“和往事撞了个满怀,随后就听到了花开的声音”。这里的“花开”用得好,在诗意的情境里,穿越时空的隧道,“邂逅了那场风花雪月”。
不曾相邀而遇见谓之邂逅,看过一个叫《致命邂逅》的电视剧,讲述善良、美丽的女主遭遇两段失落婚姻后,最终找到真爱的故事,真是太庆幸了。而诗里的主角只有怅望,“依稀流年的沧桑”,自然就铭心刻骨,把心情化作了一首诗。
谁没有美丽的邂逅和风干的故事,只是发乎情止乎礼,深埋心底而已。人人都讲自律,社会才能有序,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德。
风花雪月是自然美景,也喻情感之事,宋人吴儆的《念奴娇·相逢恨晚》中这样写:“风花雪月,此生长是思忆”。人生不易,岁月可回首也蛮好的。
《桃花依旧》
桃花妩媚,最适宜入诗,作者一连写了四首,循序渐进,层层叠叠,颇有些看头。
“料峭的三月枝头,我终于迎来了你的迟迟”,写的是初见桃花,《诗经·桃夭》里说,看见鲜艳的桃花,便联想到新娘的年轻貌美,这是怎样的一份惊喜?春雨如膏,灼灼其华,作者看到的一定是这番景象吧!
紧接着便《走近桃花》,用“目光之吻”完成了经年的相见。春风再好,也吹拂不到花的心事,于是便有了“一半开在梦里,一半开在梦外”的感慨。
《如果》是作者的假想,活用了唐·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诗意,有人物,有故事,有畅想,抒写着“隔年的思念”。诗是曼妙的,催人联想,引人遐思,让人沉浸在憧憬之中。
作者有着一双慧眼,善于发现自然之美,不仅写了桃花、杏花、梨花,还写了槐花、迎春花、苹果花等各种花,借花颂春,以花传情,写出了花语,写出了心声,写得都诗情画意。
《一支杯子碎了》
这是一首富于哲理的诗。
不小心把杯子弄碎了,玻璃的碎屑洒在地上,眼前一片狼藉。慌乱中束手无策,心情一定糟糕透了。是杯子的过错吗?抑或……但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是为时已经晚了。尽管得不偿失,有一次教训也是好的。
我把“杯子碎了”当作经营人生来读,曾经的苦难,一路的艰辛,贫穷时的苍白,发达后的忘乎所以,“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教训之深,感慨之多,无不令人惊醒。
人的情感也是如此,经历了风雨,捱过了艰难,临了却走散了,即便没有散,也留下难以愈合的伤痕,何其伤悲!
原因都是人为造成的,追悔莫及的事,支离破碎的家,疲惫不堪的心,苦果只有自己咀嚼。
《寒山寺》
知道寒山寺是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写孤舟客子的羁旅之思和家国之忧,这是中唐诗歌中写愁的最好诗篇。
因为这个原因,我专门去苏州造访过寒山寺,知晓了寒山和拾得的故事。枫桥就在寒山寺旁边,一湾清流穿桥而过,远处还有一座江桥。书上解释说,“江枫”指江边的枫树,当地老百姓认为是江桥和枫桥。我站在水边的亭子里张望,感觉张继的客船就泊在江桥和枫桥之间。
总喜欢踏着名人脚步寻找旧迹,增加一些阅历,增长一点见识,比如这次苏州之行,知道了许多典故,还有所心得,正如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所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作者在《寒山寺》中说:“我踏着诗行,千里寻你而来,不止是一种怀旧或是印证”。那么她要寻找什么呢,只有诗人自己明白了。
拥有一本心仪的诗集是按捺不住喜悦的,我用五个晚上重读了这本《梦回唐朝》,佩服作者的诗才,总是沉浸在美好的情境中,有感而发地写了以上随笔。
作者是怎样的一位才女?她从小学习就好,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十年前就是省作协会员了。她的诗作连连获奖,好评如潮。汶川地震后,有关部门紧急征文,她写的《今生今世我都是你的宝贝》一诗入选,作品收藏于汶川地震博物馆。二0一八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征文活动,她从衣、食、住、行的今昔对比入手,写了长长的《万物生》组诗,获得了诗歌一等奖。去年在“四爱杯”防震减灾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中,她的《此情可待成追忆》荣获三等奖。她写的是真实故事,富有戏剧性,以纪实散文落笔,回环曲折,真实生动。专家们评论说,巧合得如同小说,可见她精美构思和驾驭文字的能力。
作者有自己的事业,写诗只是爱好,生活有规律,也很精致。她从来不玩麻将,每日从家里到店里,又从店里回到家里,两点一线,从不偏离。十多年了,坚持练瑜伽,坚持看纸质书,钟情于经典名著。她喜欢泡一杯茶,在茶香的氤氲中和名家交流,然后化作诗行。她学过茶艺,总想着给茶写点什么,于是就有了茶诗一百首,前些天,她的《茶曲一组》在《作家新干线》上发表了。
郝丽娟女士对生活充满情趣,年夜饭也做得活色生香,第一道菜是招财进宝,鹌鹑蛋黄卧在切开的香菇上,满盘八个,红椒丝点缀,极具仪式感。第二道菜是家庭树,也叫平安树,由菜花、西红柿、蜜桔瓣组合成树的形状,全是普通的食材,只是用心、用情而已。第三道菜应该是火锅了,金针菇、西兰花、红萝卜片等众多时蔬,色调搭配,葱翠新鲜,用玻璃盏盛了,摆台也极有讲究。还有一个冷盘,多半个桔子作灯笼,下面的穗子是胡萝卜丝,穿了两串,一旁散落着切块的草莓,红宝石似的,桔叶、桔梗作点缀,正好也派上了用场。灯笼上还写着“春”字和“福”字,好一幅精美的工艺品,都不忍心下箸品尝了。这些并非假以援手,全是女主人亲力亲为,可见其高雅的品位了,难怪她的诗文写得那么好。
2021-1-18日
历史文化名城,览荆州、襄阳、洛阳古迹
——2023年春季返乡国道自驾游(之四)
关振多
荆州、襄阳、洛阳都是返乡路径之地,且都是未去过的地方,此番游览,一了平生所愿。
< class="pgc-img">(荆州)
>荆州
张家界到荆州306公里,207国道走了六个半小时。
4月27 日到达荆州。之所以要来荆州,就是奔着“关公大意失荆州”而来,荆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周瑜夺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李白的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陵”,指的也是今天的荆州。
荆州的名称古已有之,古时,荆、楚通用,楚国又叫荆国。今天,楚文化也可以称为荆楚文化。
荆州古城墙
荆州城墙,范围很大。主要游览了寅宾门、张居正街、张居正故居。张居正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首辅,也就是第一辅臣。
< class="pgc-img">(张居正故居)
>去了关帝庙,一个民间社火管理的小庙宇,没进去不开门,关帝庙与东门城楼相毗邻,登城楼观景。
< class="pgc-img">(关帝庙)
>< class="pgc-img">(荆州博物馆)
>< class="pgc-img">(编钟)
>< class="pgc-img">(漆器)
>去了荆州博物馆,原想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历史,结果,博物馆里所展示的是荆州的青铜器、瓷器、漆器、绘画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没有看到三国纷争方面的内容。
住宿是在古城墙景区里面的华城精品旅店,80元一宿。晚餐品尝了荆州的火锅鱼唇,实际是小鱼头,不全部是鱼唇,炒丝瓜还是很爽口的。
< class="pgc-img">(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的临汉门)
>襄阳
荆州到襄阳219公里,走207国道四个半小时。
4月28 日到达襄阳以后,便游览了襄阳古城。
看了一下景区门前的提示碑,上面写的是“襄阳古城墙”。如此说来,这座古城实际上只有部分城墙是古的,其余的城门楼等建筑都是仿建的。
< class="pgc-img">(古城门楼下的襄阳博物馆)
>游览了临汉门、北门锁钥、昭明台,还有古城墙里面的商业街。都是仿古建筑,以商业经营为目的的。
古城里还有一个博物馆,遗憾的是下班了。
古隆中
第二天,4月29 日游览了古隆中景区,又是一处仿古建筑。事情是在这里发生过的,建筑物都是后建的。古隆中牌坊、结义亭、隆中书院、龙卧处、都是臆造的景物。
< class="pgc-img">(古隆中景区牌坊)
>蒋介石是古隆中景区的首建者。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冬,蒋介石巡视鄂北,降址隆中,因感念诸葛亮鞠躬尽瘁之孤忠,崇拜先贤之忱与保存古迹之心油然而兴,捐资重修了武侯祠、三顾堂等景观,并新建铜鼓台、荷花池等景点。
这里除了商业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做着弘扬民族文化的茶道和书法互动活动,让人感到了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希望。
景区里有一处襄王陵景点,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标志碑,指明这里曾经就是襄王的陵墓。
明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为襄王的朱见淑,羡慕隆中山势佳奇,于是毁草庐营建陵墓,襄王陵就是其殒后安葬的墓穴。到了明朝末年,该陵墓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挖掘。
< class="pgc-img">(隆中书院)
>< class="pgc-img">(诸葛武侯祠)
>< class="pgc-img">(三顾堂)
>< class="pgc-img">(三顾茅庐情景)
>< class="pgc-img">(明代襄王朱见淑陵墓故址)
>< class="pgc-img">(演绎茶道和绘画的志愿者)
>景区里有一处社会名流们的题词,其中有一个题词是这样写的:历史就像一出戏,刘关张三结义,隆中三顾茅庐,闹出三国演义。
洛阳
襄阳到洛阳365公里,走234省道、242省道、238省道、洛伊快速路,八个半小时到达。
4月30 日到达洛阳,赶上了五一小长假,所有酒店爆满,价格翻高三四倍,出现了一宿难求的状况。
洛阳市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城市,是一个旅游文化城,著名景点很多。五一期间,所有景区人满为患,只游览了洛邑古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
< class="pgc-img">(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
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为周武王定鼎中原之地。
洛邑古城,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具有浓烈的商业经营气息。
景区里有文峰塔一座,此塔建于宋代,在明未战火中毁掉了,清初重建。不知道毁于明末的塔是不是宋塔?清塔是否是照明塔重建的?不得而知。
< class="pgc-img">(文峰塔)
>< class="pgc-img">(金元洛阳故城标志牌)
>在景区里看见一块“金元洛阳故城”的标志牌,标明这里就是当金元朝代洛阳古城的位置所在。
整个景区只有文峰塔和“金元洛阳故城”标志牌两个建筑物与洛邑古城有关,其余的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是为年轻人们提供娱乐玩耍的去处,没有什么文物古迹观赏价值。
< class="pgc-img">(身着汉服的少女们)
>景区里充满了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穿着汉服在拍照,甚是好看,仿佛穿越到了汉代一般。
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第二年,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 class="pgc-img">(白马寺)
>< class="pgc-img">(白马寺)
>白马寺的老建筑已毁于历史尘烟中,如今寺内建筑多为复建,乃明朝太监重修,距今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到了洛阳是不能不去白马寺的,它可是中原佛教的始发地。
< class="pgc-img">(仿制的缅甸大金塔)
>在白马寺佛殿的另一侧,可以看见一片面积很大的,缅甸、印度、泰国的佛教建筑,这是由东南亚国家捐资建造的。
这种想让白马寺成为“世界佛教文化圣地”的做法,感觉有哗众取宠之嫌。
< class="pgc-img">(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
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石窟,是十窟九空,里面已无佛像,剩下有佛像的也是面目全非。只有那尊与武则天相貌相似的卢舍那大佛保留的还算完整。五一期间,景区游客人满为患,网络上有句很形象的话形容景区人满为患的状况:“抬头都是腚,回头全是脸”。有报道称,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有4.7亿人出来旅游,这个数字是否夸大,但人数肯定不会少。
< class="pgc-img">(伊河)
>(龙门石窟)
>< class="pgc-img">(龙门石窟里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卢舍那大佛)
>白园
白居易的陵园。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与龙门石窟和香山寺在一个景区里。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香山。白园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
< class="pgc-img">(白园景区大门)
>< class="pgc-img">(青谷)
>< class="pgc-img">(白居易)
>< class="pgc-img">(白居易陵墓)
>一路走来,所游览的古城基本上都是仿建的,是在遗址上仿建的。只有自然风光景区如张家界,才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景物。历史是一条长河,原来的东西经过冲刷后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能有个遗址已经不错了,能在上面仿建出一个古城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游览古迹时,就是将历史记载与现代仿古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去感受和还原那段历史。不过,严重的商业经营活动还是让人扫兴。
< class="pgc-img">(追古抚今)
>船停在码上是最安全的,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这不是生活的意义。
旅游的意义就是不负时光、不负生活、不负自己,去游览那有诗的地方。
2023.5.20
于呼和浩特
历史文化名城,览荆州、襄阳、洛阳古迹
——2023年春季返乡国道自驾游(之四)
关振多
荆州、襄阳、洛阳都是返乡路径之地,且都是未去过的地方,此番游览,一了平生所愿。
< class="pgc-img">(荆州)
>荆州
张家界到荆州306公里,207国道走了六个半小时。
4月27 日到达荆州。之所以要来荆州,就是奔着“关公大意失荆州”而来,荆州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
三国时期,诸葛亮派关羽镇守荆州。关羽出兵攻打曹操,孙权乘虚而袭荆州,导致荆州失陷。
三国时期,刘备借荆州、周瑜夺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故事,可以说家喻户晓;李白的诗句“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江陵”,指的也是今天的荆州。
荆州的名称古已有之,古时,荆、楚通用,楚国又叫荆国。今天,楚文化也可以称为荆楚文化。
荆州古城墙
荆州城墙,范围很大。主要游览了寅宾门、张居正街、张居正故居。张居正了不起的人物,他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首辅,也就是第一辅臣。
< class="pgc-img">(张居正故居)
>去了关帝庙,一个民间社火管理的小庙宇,没进去不开门,关帝庙与东门城楼相毗邻,登城楼观景。
< class="pgc-img">(关帝庙)
>< class="pgc-img">(荆州博物馆)
>< class="pgc-img">(编钟)
>< class="pgc-img">(漆器)
>去了荆州博物馆,原想了解一下三国时期的历史,结果,博物馆里所展示的是荆州的青铜器、瓷器、漆器、绘画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没有看到三国纷争方面的内容。
住宿是在古城墙景区里面的华城精品旅店,80元一宿。晚餐品尝了荆州的火锅鱼唇,实际是小鱼头,不全部是鱼唇,炒丝瓜还是很爽口的。
< class="pgc-img">(襄阳城六大城门之一的临汉门)
>襄阳
荆州到襄阳219公里,走207国道四个半小时。
4月28 日到达襄阳以后,便游览了襄阳古城。
看了一下景区门前的提示碑,上面写的是“襄阳古城墙”。如此说来,这座古城实际上只有部分城墙是古的,其余的城门楼等建筑都是仿建的。
< class="pgc-img">(古城门楼下的襄阳博物馆)
>游览了临汉门、北门锁钥、昭明台,还有古城墙里面的商业街。都是仿古建筑,以商业经营为目的的。
古城里还有一个博物馆,遗憾的是下班了。
古隆中
第二天,4月29 日游览了古隆中景区,又是一处仿古建筑。事情是在这里发生过的,建筑物都是后建的。古隆中牌坊、结义亭、隆中书院、龙卧处、都是臆造的景物。
< class="pgc-img">(古隆中景区牌坊)
>蒋介石是古隆中景区的首建者。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冬,蒋介石巡视鄂北,降址隆中,因感念诸葛亮鞠躬尽瘁之孤忠,崇拜先贤之忱与保存古迹之心油然而兴,捐资重修了武侯祠、三顾堂等景观,并新建铜鼓台、荷花池等景点。
这里除了商业活动之外,还有一些志愿者在做着弘扬民族文化的茶道和书法互动活动,让人感到了民族精神的延续和希望。
景区里有一处襄王陵景点,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标志碑,指明这里曾经就是襄王的陵墓。
明弘治二年(1489年)袭封为襄王的朱见淑,羡慕隆中山势佳奇,于是毁草庐营建陵墓,襄王陵就是其殒后安葬的墓穴。到了明朝末年,该陵墓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挖掘。
< class="pgc-img">(隆中书院)
>< class="pgc-img">(诸葛武侯祠)
>< class="pgc-img">(三顾堂)
>< class="pgc-img">(三顾茅庐情景)
>< class="pgc-img">(明代襄王朱见淑陵墓故址)
>< class="pgc-img">(演绎茶道和绘画的志愿者)
>景区里有一处社会名流们的题词,其中有一个题词是这样写的:历史就像一出戏,刘关张三结义,隆中三顾茅庐,闹出三国演义。
洛阳
襄阳到洛阳365公里,走234省道、242省道、238省道、洛伊快速路,八个半小时到达。
4月30 日到达洛阳,赶上了五一小长假,所有酒店爆满,价格翻高三四倍,出现了一宿难求的状况。
洛阳市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底蕴城市,是一个旅游文化城,著名景点很多。五一期间,所有景区人满为患,只游览了洛邑古城、白马寺和龙门石窟。
< class="pgc-img">(洛邑古城)
>洛邑古城
洛邑,是周朝都城洛阳的古称,为周武王定鼎中原之地。
洛邑古城,一座新建的仿古建筑,具有浓烈的商业经营气息。
景区里有文峰塔一座,此塔建于宋代,在明未战火中毁掉了,清初重建。不知道毁于明末的塔是不是宋塔?清塔是否是照明塔重建的?不得而知。
< class="pgc-img">(文峰塔)
>< class="pgc-img">(金元洛阳故城标志牌)
>在景区里看见一块“金元洛阳故城”的标志牌,标明这里就是当金元朝代洛阳古城的位置所在。
整个景区只有文峰塔和“金元洛阳故城”标志牌两个建筑物与洛邑古城有关,其余的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是为年轻人们提供娱乐玩耍的去处,没有什么文物古迹观赏价值。
< class="pgc-img">(身着汉服的少女们)
>景区里充满了身着汉服的年轻人,尤其是女孩子,穿着汉服在拍照,甚是好看,仿佛穿越到了汉代一般。
白马寺
中国第一古刹。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汉明帝见到十分高兴,对二位高僧极为礼重,亲自予以接待。第二年,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三里御道北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
< class="pgc-img">(白马寺)
>< class="pgc-img">(白马寺)
>白马寺的老建筑已毁于历史尘烟中,如今寺内建筑多为复建,乃明朝太监重修,距今也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到了洛阳是不能不去白马寺的,它可是中原佛教的始发地。
< class="pgc-img">(仿制的缅甸大金塔)
>在白马寺佛殿的另一侧,可以看见一片面积很大的,缅甸、印度、泰国的佛教建筑,这是由东南亚国家捐资建造的。
这种想让白马寺成为“世界佛教文化圣地”的做法,感觉有哗众取宠之嫌。
< class="pgc-img">(龙门石窟景区)
>龙门石窟
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石窟,是十窟九空,里面已无佛像,剩下有佛像的也是面目全非。只有那尊与武则天相貌相似的卢舍那大佛保留的还算完整。五一期间,景区游客人满为患,网络上有句很形象的话形容景区人满为患的状况:“抬头都是腚,回头全是脸”。有报道称,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有4.7亿人出来旅游,这个数字是否夸大,但人数肯定不会少。
< class="pgc-img">(伊河)
>(龙门石窟)
>< class="pgc-img">(龙门石窟里最大的、保存最好的卢舍那大佛)
>白园
白居易的陵园。位于洛阳城南龙门东山琵琶峰上,与龙门石窟和香山寺在一个景区里。
白居易晚年居住洛阳18年,在龙门修香山寺,开八节滩,对龙门山水十分眷恋,死后遵嘱葬于香山。白园属于龙门石窟景区内的人文自然胜景。园内建筑古朴典雅,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曲径通幽。
< class="pgc-img">(白园景区大门)
>< class="pgc-img">(青谷)
>< class="pgc-img">(白居易)
>< class="pgc-img">(白居易陵墓)
>一路走来,所游览的古城基本上都是仿建的,是在遗址上仿建的。只有自然风光景区如张家界,才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景物。历史是一条长河,原来的东西经过冲刷后留下来的已经不多了,能有个遗址已经不错了,能在上面仿建出一个古城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游览古迹时,就是将历史记载与现代仿古建筑物结合在一起,去感受和还原那段历史。不过,严重的商业经营活动还是让人扫兴。
< class="pgc-img">(追古抚今)
>船停在码上是最安全的,但这不是造船的目的;
人呆在家里是最舒服的,但这不是生活的意义。
旅游的意义就是不负时光、不负生活、不负自己,去游览那有诗的地方。
2023.5.20
于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