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8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主管蒙福特。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主管史蒂文·蒙福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旅美大熊猫“美香”高龄产仔是一个奇迹,他为中美在保护大熊猫上的伙伴关系感到骄傲。
1 234下一页
8月22日,在美国华盛顿,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主管蒙福特在大熊猫馆旁接受采访。 新华社记者 檀易晓 摄
上一页1234
华社华盛顿8月23日电 专访:为中美共同保护大熊猫的努力感到骄傲——访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主管蒙福特
新华社记者孙丁 胡友松 檀易晓
美国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和生物保护研究所主管史蒂文·蒙福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旅美大熊猫“美香”高龄产仔是一个奇迹,他为中美在保护大熊猫上的伙伴关系感到骄傲。
22岁的“美香”当地时间21日傍晚在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诞下一只幼崽,成为产仔年龄最大的旅美大熊猫,也是中国以外年龄最大的大熊猫“产妇”。蒙福特说,“美香”产后一直在照顾自己的宝宝,目前一切顺利。作为母亲,“美香”经验丰富,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观察和等待熊猫幼崽有什么需要。
由于幼崽刚出生,“美香”寸步不离,所以还无法给幼崽体检。蒙福特说,幼崽个头很小,要到体检时才能确定它的性别。根据幼崽的啼叫声等情况判断,它应该很健康。
2000年底,“美香”和雄性大熊猫“添添”抵达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开启旅美生涯,“美香”在2005年至2015年间先后诞下6只幼崽,其中3只存活并健康成长,均已在4岁时返回中国。今年3月,“美香”进入繁殖期并接受人工授精,本月早些时候的超声波影像确定它子宫里有胎儿。“美香”顺产后,人们惊喜不已,大呼“奇迹”。
蒙福特说,雌性大熊猫繁殖窗口期本身就很短,成功受孕几率低,加上“美香”年事已高,之前普遍期望不大。
在他看来,“奇迹”背后是近半个世纪以来中美在大熊猫保护、营养、行为、繁殖等方面科学知识的共同积累。“我们非常清楚该做什么,而且能够执行到位……我们每月定期与中国同仁们交流,双方沟通密切,无论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中国同仁们都会给我们出谋划策。”
“我们为与中国同仁们的伙伴关系感到十分骄傲,双方就大熊猫的合作迄今已到了第48个年头,所以说‘美香’再次产仔应该是一个双方共同分享的成功,因为这不是单靠我们自己做到的,”蒙福特说,“我们很感谢中国同仁们、他们的知识以及与我们分享知识的慷慨。”
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西北部,又被称为美国国家动物园,它于1972年首次迎来大熊猫。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与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之间的大熊猫繁育协议将于今年底到期。据蒙福特透露,双方已就继续合作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因为新冠疫情,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闭门谢客数月,近期才重新开放。蒙福特说,疫情对动物园运营影响尤其大,但大家坚持努力工作,大熊猫幼崽的诞生无疑提振了人们的情绪。
按照史密森学会国家动物园的传统,新生大熊猫通常会在100天时与公众见面,届时还会为其举行命名仪式。蒙福特说,现在需要给“美香”和幼崽独处的时间,让幼崽成长并变得强壮,等到它百天时,那将是又一个欢愉时刻。
责任编辑: 徐宙超
华社柏林6月24日电 题:温和敦厚 中国熊猫
新华社记者 张远
24日,4岁雌性大熊猫“梦梦”和7岁雄性大熊猫“娇庆”远赴德国,开始他乡新生活,也开启了一段新的中德友谊之旅。
这不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从中国收到大熊猫这份“国礼”。1980年,时任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访华,中方向德方赠送“宝宝”和“天天”两只大熊猫。当年这对熊猫抵达柏林动物园时,受到“红毯”迎接的尊贵礼遇,园方专门从法国进口新鲜竹子喂食它们。
作为友谊的象征,大熊猫旅居德国,也见证着中德关系日趋紧密的历程。时至今日,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德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连续3年成为德国最大投资国。有德国媒体评论说,大熊猫的到来传递出两国“互信、互惠与坚实的伙伴关系”这一信号。
不仅在德国,大熊猫还见证了中国与许多国家交往的珍贵历史。
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685年的唐代,中国政府就曾将大熊猫赠予他国。1938年,大熊猫就远赴英国,与英国人民相伴6载,共同经历了二战硝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7年送出了第一只熊猫,这一年大熊猫“平平”被送往苏联。1972年,中美关系转圜,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历史性访问,中方向美方赠送了大熊猫“兴兴”和“玲玲”。
中国视大熊猫为国宝,赠送或者租借大熊猫,表现出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加强同这些国家发展友好的善意。回顾过往,“熊猫国礼”从最初的外交示好,到现在世界各国珍视的“绣球”,也体现出中国国力的上升与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大熊猫漂洋过海远赴他乡,同时传递着和平与友善的中国文化精神。
强大的生命力是大熊猫所启示的另一种精神力量。迄今所发现的最古老大熊猫成员始熊猫的化石,其地质年代约为800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存活到了今天。
在世界各国人民眼中,大熊猫温和敦厚,带着东方文化独特的气质,逐渐成为中国的一张独特名片,也成为中外情感共融的民心纽带。大熊猫所到之处,不分国籍,无论老幼,总是毫无例外地触碰到了各国民众心底的爱意。
这也正是各国人民情感相似、心灵相通之处。心相通则民相亲,温和敦厚的大熊猫,将带着中国人民的善意,继续作为友谊使者,播撒和平友谊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