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快报讯(记者 金辰 高艺)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但眼神明亮,思维清晰,家住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的吴秀珍老人精神矍铄,令人难以相信今年她已经步入百岁高龄。6 月 26 日,她和其他 3 位和她一样刚迈入期颐之年的老人一起,收到了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发放的 10 万元关爱补贴金。据了解,从 2015 年迄今,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已累计为 64 位百岁老人发放了关爱补贴金。
< class="pgc-img">>生态环境好,百岁老人多,社会风气佳,近些年,越来越多人对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形成这样的印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岁老人的长寿 " 秘诀 ",离不开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积极乐观的心态。据了解,东港镇田园广袤、村庄连片。2017 年,东港镇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认证为世界长寿之乡红豆杉长寿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小镇注入 " 长寿基因 ",东港作为经济发达的无锡重镇,有红豆万花城等较为成熟的生活服务配套,是百岁老人数量多的重要因素。此外,百岁老人大多已是四世或五世同堂,生活在和睦的家庭中能让许多老人心平气和、生活规律。不少百岁老人都安于宁静,生活态度较为开朗乐观,在饮食习惯上日常也多以粗茶淡饭为主,保持饮食均衡。
生活在东港镇的百岁老人们有着 " 与众不同 " 的幸福,正如百岁老人曹锡庭孙子曹嘉所说的那样:" 在我们的家乡,有红豆集团这样富有社会责任心的大企业,不但引领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在做着造福一方的大善事。曾经,多次听闻过红豆集团的慈善之举,而今,这样的善事真实地发生在了自己家,让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特别的幸福。"
< class="pgc-img">>慈善是一项伟大而崇高的事业,扶贫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公益、传递爱心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红豆集团创办六十五年来坚持以 " 实业报国、共同富裕、八方共赢、造福社会 " 作为企业发展理念,带动国内外就业近 10 万人,纳税一直稳居本地企业前列,长期热心资助公益事业。集团响应政府号召,主导开发了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分别捐资建立了 " 红豆慈善基金 "" 无锡耀庭慈善基金会 "" 无锡红豆关爱老党员基金会 ",多年来为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超 5.8 亿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集团党委第一时间动员集团转产一线紧缺的防护用品,及时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向武汉提供 65 万件防护服的任务,被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称赞为 " 当之无愧的抗击疫情‘军工厂’,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形成长效机制,红豆集团首创了 " 党的建设 + 现代企业制度 + 社会责任 " 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保证了企业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一致性,有力推动了企业及相关方共同迈向富裕。
从慈爱和善意的道德层面出发,通过实际的自愿捐赠等行为和举动,对社会的物质财富进行第三次分配,是慈善的重要现实意义。红豆集团的慈善之举,体现了民营企业从 " 以资本为中心 " 到 " 以人民为中心 ",从 " 个体效益最大化 " 到 " 社会效益最大化 " 的转变,是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有益行动。(红豆集团供图)
月17日,老字号森隆饭庄举办100周年庆典。过去百年间,老店历经迁址、闭店断档等种种波折,于2019年在崇文门新世界百货重张开业。目前,老店已恢复近百道传统菜品,在传统风味中融入现代元素,助力老字号美食文化传承,未来还将开出品牌旗下“小菜馆”。
森隆饭庄于1924年4月17日开业,成立之初主营淮扬菜,以承接宴席为主,在当时吸引不少达官显贵和文艺界人士光顾。1956年,饭庄参加公私合营,并在随后20年间经历了数次迁址重张和闭店断档。2019年,老店在崇文门新世界百货重张开业,并于2021年获得“北京老字号”称号。
老字号重新走上传承发展之路,传统菜品的挖掘与恢复不可或缺。据森隆饭庄掌门人王培欣介绍,过去几年里,老店一直在挖掘恢复传统老菜,如今,响油鳝糊、蟹粉狮子头、茨菇红烧肉等近百道传统菜都重新出现在新菜单,这些菜品大多源自江苏一带。今年,店里又恢复了传统国宴名菜“冬菜扒鸭”,成为又一道招牌菜,让传统淮扬菜焕发新魅力。
王培欣自16岁入行餐饮,逐渐成长为鲁菜烹饪大师,2000年拜师国宝级烹饪大师崔玉芬,2005年进入老字号东兴楼,并在三年后当上厨师长。目睹老店客群多以“银发一族”为主,王培欣逐渐萌生出“复兴老字号”的想法。“只靠情怀活不长,要想重现昔日的辉煌,必须拥抱年轻消费市场。”
除了百岁的森隆饭庄,今年已经84岁的萃华楼和107岁的瑞珍厚,也在王培欣主理下陆续重张。2018年之后的短短几年中,这几家曾经一度消失的北京老字号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引来许多有情怀的老主顾,也不乏来尝鲜的年轻人。萃华楼小菜馆问世时,一度成为崇文门商圈的“网红”餐厅。
据王培欣透露,森隆饭庄未来也将推出契合年轻消费者理念的“小菜馆”,吸引更多年轻人体验老字号美食文化。“老字号的长久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要经得起一代又一代新消费者的检验。”
据介绍,森隆饭庄计划继续拓店,新店选址将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群体特点,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用餐环境。同时也将统一装修风格和服务标准,打造老字号餐饮连锁品牌。
了解,截至到今年6月份,
肥东县有152位百岁老人。
是整个合肥市各县(区),
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城。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
肥东一位潇洒的百岁老人
崔兴圣
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崔兴圣。老人家究竟多大年纪,连他自己都记不清了。
按常理说,年过百岁,清淡饮食才是标配。但是,崔兴圣老人却出人意料,胃口出奇地好。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汤是一定的,还有面条啊,元宵之类的东西,不挑食,烧什么都吃,素菜他还就不大吃,就要吃肉,顿顿每天都有肉,每顿都有肉。
崔家人告诉记者,老人家的饮食习惯,十分潇洒。
崔兴圣 肥东县百岁老人:就是抽烟,离不掉,一天一包烟,就是离不掉的。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他每天中午都喝酒,就像那种一两四钱的杯子,喝个半杯酒,每天中午都喝,不喝多,就是烟瘾大,就上个月在住院,我们一直控制着他在,之前他一天一两包烟。
崔兴圣老人平时喜欢打麻将。逢年过节的时候,儿孙们就成了他的牌搭子。你别看老人家抽烟喝酒吃肉,但是养生的常识,却没有丢。多年来,崔兴圣老人一直坚持饭后百步走,健康又长寿的理念。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他只要在家就看看报纸,看看电视,前几年他出去晚上锻炼,吃过晚饭一个人到后面广场转一圈回来。
可以看得出来,崔兴圣老人的日子,过得很舒心。年过百岁高龄,这不仅需要坚持锻炼,科学养生。也离不开家人的悉心照料。
崔兴圣生于1920年。年轻时,也经历过一段艰难的岁月。新中国成立后,崔兴圣表现优秀,做了多年的税务工作。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如今的崔兴圣老人,已经是四世同堂。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他同辈姊妹5个,3个叔子,我们姊妹也是5个,孙子辈是6个,重孙也是6个,四世同堂了。
崔兴圣老人一辈子不争不抢,性格平和。可以说是老人家养生的第一个秘诀。
崔兴圣 肥东县百岁老人:我生活随便,没有什么要求,吃饱就行了。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性格好,小的时候,他就不发火,不打骂子女,我觉得没什么秘诀。
家里的这块小黑板,其实写满了养生的第二个秘诀,那就是子女对老人的爱。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主要是跟他讲我们出去办事情去了,他看到他晓得 他就不问了,不然他在家里到处找。
要说养生的第三个秘诀,其实也离不开子女对老人的关心,那就是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伴老人。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原来请保姆,找个保姆,毕竟这么大岁数了,我们姊妹几个已经都退休了,轮流着来,一次一个礼拜,到这个地方,24小时陪他。
在子女的悉心照料下,崔兴圣吃嘛嘛香,身体健朗。
崔永贤 崔兴圣的儿子:一年到头没吃过药,没基础疾病,每年体检的时候 很多结果比我们年轻人还好,没有老年痴呆,就耳朵有点点背,讲话声音要大一点。
据了解,截至到今年6月份,像崔兴圣这样的百岁老人,肥东县有152位。是整个合肥市各县(区),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城。
周海鸥 肥东县民政局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截至2023年6月,我们县共有百岁老人152位,其中男性44位,女性是108位,男女比例为1:2.45。2023年的1-6月份,我们是每人每月600元的标准,累计为百岁老人发放了高龄津贴,共52万元。
中医的治疗里,
情绪是很重要的一种疗法,
而崔兴圣老人的人生实践说明,
情绪好,心情开心,
可能比吃保健品,控制饮食,
为了长寿一天到晚紧张兮兮的做保养
要管用得多。
想想也是,吃得再好,
一天也就吃三顿,心情不好,
却是影响自己24小时,
郁闷憋屈想不开24小时,
这身体怎么能好?
所以,下次想对家人发火的时候,
先问自己值不值得。
安徽经视记者报道
来源: 帮女郎帮你忙AH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