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市场监管局查处了一起假冒“益禾堂”商标侵权案。
去年12月,“益禾堂”注册商标持有人武汉熠汇饮料科技有限公司举报称,大通湖区河坝镇文化路上的“益禾堂”奶茶店系假冒。接报后,大通湖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迅速到店调查,经查证,该店在未经“益禾堂”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下,在其奶茶店的招牌、店内装潢、宣传标识、奶茶杯、菜单等均使用了“益禾堂”商标,严重侵犯了“益禾堂”注册商标专用权。执法人员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依法立案进行了查处,没收了侵权生产物件,并罚款15000元。
近年来,益阳市大通湖湖区市场监管局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和保护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2020年,专利申请量46件,专利授权量25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增长率为233.33%,专利密度为1.24件/万人。其中,大通湖大闸蟹、大通湖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打造了一批农业特色品牌。2020年,检查农贸市场、药店、超市商店、食品经营户、餐饮门店等市场主体1256户次,严厉查处了销售假冒“飘安”牌一次性使用口罩案件。
通讯员冷国强 蔡泽鑫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执法人员依法扣押印有侵权商标标记的吸管和外包装袋。(通讯员供图)
株洲新闻网1月13日讯(记者 陈彦圻 通讯员 张雅淇 高兴)1月4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接到“益禾堂”商标所有权人(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投诉举报,称在云龙示范区智慧路有一家奶茶店未经其授权许可,擅自在店铺招牌、店堂广告、产品外包装上使用与“益禾堂”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标识,涉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请求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查处。
经执法人员现场调查取证,被举报的奶茶店经营的品牌名实为“奶茶益选堂”,却在店内装潢、产品外包装及销售小票上均印有“益禾堂”或包含“益禾堂”字样,门店装修风格以及产品外包装与被侵权人高度相似,确实存在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执法人员立即对其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其将包含侵权字样和图标的广告牌予以拆除,依法扣押印有侵权商标标记的吸管和外包装袋,并拟作出行政处罚。
据悉,今年来经开区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全市市场监管工作统一部署,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园区相关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为重点,一手抓促进,一手抓保护,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支持商标专利申请,推动园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调研园区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组织相关培训与知识讲座,为园区知识产权工作与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支撑。同时,全面开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对辖区商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和商标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通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现场调查。
红网时刻益阳3月17日讯(通讯员 冷国强 蔡泽鑫)3月17日,大通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假冒“益禾堂”注册商标当事人袁某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至此,在河坝城区遁形了近4个月的假冒“益禾堂”奶茶店打回原形,并受到相应的处罚。
事情还要回到2020年8月,在河坝镇文化南路经营“辉辉奶茶”的袁某,由于诸多原因,生意一直不好,经营十分困难。为此,他四处寻找机会,总想扭转这一局面。他通过网络看到某公司“益禾堂”品牌的加盟费用较低,便与该公司协商后加盟了“益禾堂”品牌经营,先后投入11万余元,对店面进行了装潢改造,其中包括技术合作费39800元、设备费20000元、原材料费55000余元以及每年3000元的管理费,摇身一变成为了“益禾堂”奶茶店,生意也因品牌效应出现了明显转机。
然而,就在他为此暗自庆幸时,2020年12月23日,“益禾堂”注册商标持有人武汉熠汇饮料科技有限公司一纸状告其假冒使用“益禾堂”注册商标,严重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大通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执法人员也上门来了,这时的袁某不知所措。执法人员调查中看到该店的门头招牌、菜单、奶茶杯盖、墙上宣传海报均使用了“益禾堂”注册商标的文字、图案,当要求查看“益禾堂”注册品牌授权时,袁某却无法提供。执法人员认定该店涉嫌假冒“益禾堂”注册商标违法经营,当场责令袁某停止违法经营活动,并依法立案调查。经过多方调查,该局获得了袁某商标侵权的翔实证据,但考虑其主动配合调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遂作出了没收侵权使用的纸杯、塑料袋等物件,罚款15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注册商标是持有人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拥有专用权,受法律的保护。袁某因贪图便宜,假冒“益禾堂”注册商标,不仅全部投资付之东流,还承担了应有的法律责任,这是不是也给那些试图攀附假冒品牌商誉的经营者敲响了一记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