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23日是重阳节,黄浦区十个街道订购光明邨爱心餐的社区老人都随餐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重阳糕。黄浦区是上海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区之一,长寿地区特征明显,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老人数居全市首位。10多年前,拥有“光明邨”和“丰裕”两个上海老字号品牌的上海光明村实业总公司成立助老服务营运组,承担起了黄浦全区的爱心餐供应。运营组由光明邨配餐分公司和6家丰裕连锁门店组成。
“阿姨开门,饭来啦!今天是重阳节,除了饭,还有一份糕点给您,祝侬身体健康!”“谢谢侬……”
今天上午十点,居住在南昌路的钱阿婆像往常一样,从社区送餐员手中接过光明邨的爱心餐。与往常不一样的是,由于今天是敬老节,除爱心餐外,光明邨还特别为老人送上了重阳糕。品尝着香甜软糯的重阳糕,看着这12元荤素搭配合理、营养丰富的爱心餐,老人喜笑颜开。老人告诉记者,中午吃光明邨的盒饭,晚上自己很少烧, 用“梧桐卡”(也就是“养联卡”)到丰裕餐饮门店去买碗排骨面、 炒饭等,所以生活过得比较轻松。 光明邨的菜烧得蛮好的,每天都不一样, 饭菜美味可口,适合老年人吃。 鱼、虾、排骨天天换,有荤有素,营养足够。“所以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是非常安定和幸福的。”
作为本市第一家由政府投资、企业运作的老年配餐中心,光明邨配餐分公司自2011年6月15日正式对外运行,为原卢湾区四个街道的部分老年人提供午餐。依托光明邨大酒家的品牌效应和技术力量,始终坚持让老人“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实惠”原则,精心配制实惠可口并具有光明邨大酒家产品特色的健康菜肴,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光明邨配餐分公司经理助理、厨师长彭凯告诉记者,这里会根据老年人用餐的需求在菜品上做出一定的改变。比如说糖醋排骨,糖会稍许少一点,油少一点,稍许清淡一点点。在不改变上海菜浓油赤酱的前提下,尽量符合老年人健康需求。“糖醋排骨我们会多烧两分钟,稍微捂烂一点,这样更便于老年人消化。”这里还有三种菜单:12元的、15元的和20元的。我们会根据当季的菜进行搭配,比如说以20元为例,我们会做到荤素以及鸡类和肉类进行不同的搭配。每周我们会有一张新的菜单更新出来。
2022年10月1日起,光明邨配餐分公司助老配餐覆盖至黄浦全区,并增设晚餐配送服务。公司抽调光明邨大酒家门店的管理和技术骨干,进一步提高配餐的运营能力。配餐中心在严把产品质量关的同时,积极研发创新,在原有两种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新系列,形成12元、15元、20元递进式产品结构。目前,日均服务老年居民人数3000多名。光明邨配餐分公司厨师马云飞告诉记者,“因为老年人吃饭比较早,我们基本上5点钟就到岗了。为了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辛苦点也值得的。到岗主要做点餐前的准备工作,比如说一些预制准备,保证当天的菜品新鲜。”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助老服务营运组经常根据季节等变化,对爱心餐菜肴的品种以及饭菜的温度等相关环节进行调整。“接下去天气比较冷了,生产上我们一定要注意微波的温度,争取老年人拿到饭菜打开的时候,饭盒还是热气腾腾的。”
建设配餐分公司,政府进行了设备和场地租金方面的投入,但是在日常运营中光明村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为此,配餐分公司通过开设外卖部等举措,维持爱心餐的正常供应。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晨表示,“我们利用这块场地,利用厨房间空余的时段,生产光明邨的特色产品,通过这部分的销售收入来补贴我们的运营。另外我们作为国企,其实是全方位参与到全社会助老这一块。有的时候我在想,每个人都会老去,如果我老去,黄浦区有这样一家公司对老人的餐饮进行保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所以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也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将来,也体现了把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传达下去,体现了我们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除了爱心餐外,目前,“丰裕爱心星期一”品牌已扩容到5家,2家门店推出凭“养联卡”全场满减及长者优惠套餐活动,受到周边老人的欢迎。丰裕六家门店可享全场满20元减4元优惠,两家门店每周一还以15元一客的优惠价提供爱心老年餐。
记者在丰裕鲁班店看到,店堂内辟出了助老餐专区,餐桌和椅子进行了特别设计,专门有老人的扶手和放置拐杖的地方。丰裕餐饮鲁班店店长毕秀秀告诉记者,因为中午高峰时候位子很紧张,设置这两个就是区分开来,让老人优先入座的。台子上面有扶手,老年人站起来的时候椅子上面也有扶手,起身比较方便一点。正在购买的一位社区老人告诉记者,“这个政策实行之后,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所以老年人特别多。我一直都在这里买熟菜,现在优惠了对我来说更加实惠。”
经历多年助老服务实践,光明村助老服务营运组形成了一系列助老服务举措,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微幸福”支撑“大幸福”,以实际行动做好民生实事,展现了民生服务业国资运营的绩效,彰显了国企冲锋在前的社会责任担当。
张小餐桌,为啥有四个“耳朵”?
一张助餐卡,生煎、小笼包、糖醋小排……到底能吃啥?
瑞金一路,丰裕门店。昨天中午12时,一群“80后”老人的午餐欢乐进行中。
今年,黄浦区推动老字号加盟为老助餐,持续构建为老服务“10分钟生活圈”。丰裕餐饮店率先试点已近半年,老人家们说——老字号“为老助餐”,嗲!
< class="pgc-img">>图说:在爱心助老区,老人们坐在特制的桌椅上用餐。周馨 摄
“爱心桌”很适老
瑞金一路丰裕门店,靠近淮海路。
门店不大,上下两层,底楼一片区域,专门放了两张爱心小餐桌,每桌四个座位,专供老人。88岁的姚惠瑛和几位“80后”老伙伴落座,准备开饭了,说起爱心小餐桌,兴致勃勃。
这桌子,有啥特别?“你看,桌子四边,各有一个‘耳朵’,其实就是把手,握住把手,一下子就站起来了,省力吧?'耳朵'边上的月牙,有啥用?拐杖嵌进去,刚刚好,稳稳靠住,安全吧?”
说话间,姚惠瑛老太太一把握住“耳朵”就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真是一点也不费力。
爱心小餐桌,你知道叫啥?就叫“适老化改造”,专门为老人助餐改造的。效果好不好?“蛮适意。”
姚老太太一番解说,听得记者耳目一新,在座各位老伙伴更是连连点头——说得太对啦!
< class="pgc-img">>图说:老人们排队刷卡,准备用餐。周馨 摄
“助老卡”很实惠
爱心桌,坐下来,都能吃点啥?
“一卡在手,点餐自由。”同是82岁的高欣、林桢老夫妇异口同声。
这张卡,大名就叫“瑞金为老助餐卡”。瑞金二路街道和淮海集团旗下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联手推出,街道辖区内三家丰裕门店试点为老助餐。
在瑞金二路街道,“人户一致”的80岁以上老人都可以在社区申办这张卡。持卡在丰裕门店就餐,可享受每月5次满15元减4元的优惠;另外,每周一还可以享受每客25元减10元的爱心老年餐。
这张卡,很实惠。刷卡,“滴”——除了两荤两素爱心套餐,生煎、馄饨、小笼包……二三十样点心,糖醋小排、糟熘鱼片、清炒虾仁……三四十样小炒,卡里优惠券,不受菜品限制,都能用。“凡是软软的、糯糯的,老人家都欢喜。”店长陈敏说起“老人最爱”,如数家珍。
其实,老字号加盟为老助餐,是应对深度老龄化,拓展老年助餐服务多样性,满足老年人多元需求的一种新探索。
今年,黄浦区为老服务将满足老年人“手边、床边、桌边、身边、周边”各项需求。这中间,要发挥区域化党建联建合作优势,既有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又汇聚众多爱心企业公益力量,形成为老、助老新联盟。
瑞金一路丰裕店,试点半年,问问老人家们感受如何?一个字——嗲!
新民晚报记者 姚丽萍
瑞金二路街道辖区内的三家丰裕门店先行先试开展为老助餐试点工作。
初秋的上海街头,两位爷叔骑车来到光明村配餐分公司。停好车,理性消费,一人买一只鲜肉月饼就足够了。手持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发放给老年居民的“养联卡”,满减后实际支付3元。
今天是重阳节,敬老爱老,始终绕不开吃饭这件头等大事。作为上海第一家由政府投资、企业运作的老年配餐中心,光明村配餐分公司已连续运营十二载,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吃口清淡、有营养的套餐。
令长者安享晚年,亦是给背后的一个个家庭营造幸福。围绕送餐上门需求,光明村助老服务营运组形成了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服务内容与形式并跟上老年人需求;响应黄浦区打造“10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光明村助老服务营运组探索扩大服务范围,区域内6家丰裕餐饮连锁店先后成为助老联盟点位。
饭餐送到家还在冒热气
淮海中路上的光明邨终年排队的景象深入人心,而对于居住在黄浦区的2000多位老人眼中,光明邨是每天上午11点送到家还在冒热气的“一餐饭”。
相比社区食堂,光明村配餐分公司的服务对象通常是那些不愿或不便出门的老年人群,也戳中“原居安老”理念中的“安”字。
时针拨回凌晨4点,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光明村配餐分公司采购验收组的虞素雯和同事们已然守在仓库门口,肉蛋菜要进门,必须先过验收关,不光要新鲜,更要有清晰的溯源链,未达标的坚决拒收,能够进入清洗备菜间的都是优中选优的食材。
早晨7点,厨房开火,好几位大师傅同时掌勺颠锅。虾仁在金黄色的蛋液里变成可口诱人的色泽,小火慢煮中红烧鸡腿的浓香在升腾,清炒生菜的时候放盐很克制……这些“老年菜”其实没啥特别,荤素搭配,营养均衡,酥软清淡,是上海人家里吃惯了的家常菜。“每周菜单都有变化,但助老餐要让老人吃得出家的味道。”光明村配餐分公司负责人徐晨这样注解。
2011年开业时,由于烧菜与配送等环节承载能力有限,只有一种8元套餐,此后9年都没有涨价。“时代在变,老人和子女观念也在变,大家都希望吃得好一点,可选择的范围大一点。”徐晨介绍说,3年前,公司重新设计了有梯度的套餐体系,从12元到20元的三档套餐可供老人选择。65%的老人爱吃两荤一素的12元套餐,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三荤两素的20元“顶配”套餐有28%的老人选订。
分装好的套餐盒,经过两道微波保温消毒工序,按照全区10个街道订单,分装进保温箱,在上午9点准时出发。这条现代都市热链配餐配送体系,从原料进仓库到装车,全程动线无交叉,专人从事专项环节。
送抵各街道配餐点后,距离老人家还有“最后一公里”,各个街道都在探索不同的送餐到家方式。网格志愿者送餐到家,主打“熟人关怀”;购买物流公司专业服务,强调专业性与时效性。各展其能,全力保障助老餐在上午11点之前就送到老人们手中。
“养联卡”里的人情味
今年5月,五里桥街道的丰裕鲁班店重新装修了一番,新换的餐桌桌面四只角都有圆弧形镂空,这样坐轮椅的老人可以握住借力,椅子都带着扶手,方便撑一下起身,硬件上的适老化改造配合五里桥街道发放给老年居民的“养联卡”,使门店成为周边老年居民最常光顾的“老字号长者餐厅”。这也意味着光明村助老服务营运组扩容: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光明邨”和“丰裕”两个老字号品牌全都加入了黄浦区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与送餐上门不同,丰裕的客人通常是来“查漏补缺”的。因为附近就是菜场,人们买好菜会来丰裕逛一下,带一些熟食或方便菜回家,搭配着吃。
“阿姨,我们的红烧猪爪刚刚出锅,要不要来一盒?都是新鲜现烧的。”“这个刀豆买的人很多,低盐少油,关键是‘养联卡’也能用。”窗口销售员段文剑是厨师出身,对菜、对人都很有观察心得,介绍菜品特色总能说到对方心坎里。从一家面向全社会的老字号餐饮,到向老人倾斜服务重心的长者餐厅,店员们必须更用心感受和服务。
在鲁班店工作6年多,段文剑在络绎不绝的客人中结识了很多阿姨爷叔,“老字号做口碑生意,我的‘花式推销’建立在产品质量上,老人们认可的是味道。”
拿着“养联卡”来消费的老人,5月时寥寥数十人,中秋节当日则是迄今为止的巅峰。“中秋是团圆佳节,老人们来得多也买得多,一看就是为家庭聚会准备的,我们也为他们感到高兴。”
9月1日起,又有5家丰裕餐饮门店参与“老字号长者餐厅”助老服务项目,使得光明村公司助老联盟点位扩容至7家,“始终要记得,我们所服务的客人,是那些最需要我们的人。”
团队小传
黄浦区光明村助老服务营运组,由上海淮海商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光明村实业有限公司设立,具体运作由光明村配餐分公司和黄浦区6家丰裕餐饮连锁门店承担。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以“微幸福”支撑“大幸福”,以实际行动做好民生实事,展现民生服务业国资运营的成效,彰显国企冲锋在前的责任担当。
作者:周辰
编辑:傅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