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刚刚落成的成都火车北站,一代又一代成都人从这里离开家乡到外闯荡。
< class="pgc-img">>国庆节期间的成都火车北站,最上方“成都”二字是郭沫若为武侯祠题字时采用的笔迹。
< class="pgc-img">>1985年成都北站的火车站台。
< class="pgc-img">>2.90年代成都北站的火车站台,当时的站台还有卖东西的小贩,随行人员如果想帮忙拿行李的话还可以买一张站台票把亲友送到火车上。
< class="pgc-img">>90年代成都北站的售票大厅门口。
< class="pgc-img">>3.90年代春运期间的火车北站,用人山人海来说毫不为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几张照片同样是90年代春运期间的成都北站,奔波的人们心中满怀着归乡的期望。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80年代的成都新南门汽车站,它1975年建成时是成都的第一座汽车站,1998年的时候南门汽车站更名为成都旅游客运中心。
< class="pgc-img">>5.80年代的成都人民南路百货大楼门前的路口。
< class="pgc-img">>6.1983年成都的茶馆和川菜馆,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这种充满人间烟火味的情景就是故乡的记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7.80年代的成都的“未来号”天桥,当初建它的时候有一部分资金是来自市民和学生的捐赠。
< class="pgc-img">>桥中央的金属雕塑由四个鸽子组成,象征飞向未来的美好。
16年后,“未来号”天桥被拆除,处理废旧钢材获得的21.9万建了一座希望小学。
< class="pgc-img">>1998年的“未来号”天桥。
< class="pgc-img">>8.1987年,灌县的一户富裕人家。
< class="pgc-img">>9.80年代的成都王建墓,现在这里是成都永陵博物馆。
< class="pgc-img">>10.1982年的成都望江楼公园,那时候这座过河便桥还没拆,桥上是合影留念的好地方。
< class="pgc-img">>11.1988年的郫县农村,那时候的村落样貌所差无几,恍惚间以为是自己家的村子。
< class="pgc-img">>村子里的民房。
< class="pgc-img">>12.80年代末四川省体育馆鸟瞰图,这座建筑的宏伟程度当初在整个四川都名列前茅,但是成都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将其抛在了身后。
< class="pgc-img">>13.八十年代成都热盆景火锅,当时在成都可说是很知名的一家店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14.80年代的青年宫电影院,还记得在这里看过哪些电影吗?
< class="pgc-img">>15.1989年的的和平电影院,当时正在进行电影《最后的贵族》导演与观众见面会(这部电影的导演是谢晋)。
< class="pgc-img">>16.1980年天府广场前的交通岗亭。
< class="pgc-img">>17.1981年7月四川省发生特大洪水,时称“81.7”洪水,安顺桥就是那时候被冲垮的。
< class="pgc-img">>18.80年代成都街头的理发摊。
< class="pgc-img">>剪完发之后还能顺便采耳。
< class="pgc-img">>19.80年代春熙路上的春熙路工艺美术商店。
< class="pgc-img">>20.八十年代成都春熙路北段的日本录像机专销点,当时一台录像机居然要三四千,真可谓是天价了。
< class="pgc-img">>21.80年代春熙路协昌商场,当时它是春熙路上的第一座百货大楼。
< class="pgc-img">>22.1983年,成都的一个家庭制衣作坊。
< class="pgc-img">>23.八十年代的成都青年路市场,里面的商品虽然不算高档,但是好在品类齐全。
< class="pgc-img">>24.八十年代的成都人民南路的新华书店,竖着正在排队购买连环画《三国演义》。
< class="pgc-img">>25.80年代成都街头的小人书书摊,那时候看小人书的认真劲头丝毫不亚于现在的玩手机。
< class="pgc-img">>26.1984年的百万蚊帐商店,杨百万当年在成都几乎家喻户晓。
< class="pgc-img">>27.80年代的成都城区,映入眼帘的满是生机盎然,还记得这是哪里吗?
< class="pgc-img">>28.80年代的成都南郊公园,这个盘龙梭梭板你一定有印象。
< class="pgc-img">>29.80年代的成都大华商店。
< class="pgc-img">>30.1989年,龙泉驿的一家理发店,当时的吹风机也算是高档电器了。
< class="pgc-img">>31.80年代的成都灯会,小时候觉得过年能逛次灯会就满足了,现在由灯会有鸡鸭鱼肉,却再也找不回来当年的年味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2.90年代的成都灯会,如果每年都看灯会的话,这两个花灯的造型有些读者可能还亲眼见过。
< class="pgc-img">>灯组“成都糖饼糖孔雀”,原材料是食糖瓷器和玻璃。
< class="pgc-img">>灯会上自然少不了四川的吉祥物啊。
< class="pgc-img">>33.80年代的人民南路,市区堵车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4.80年代初人民南路周拜年鸟瞰图,那时候的城区内虽然没有高大的建筑,但是城区规划得非常美观。
< class="pgc-img">>35.80年代的人东理发店。
< class="pgc-img">>36.80年代时成都的公交北站,市内的公交枢纽,当时这种公交车叫大辫子。
< class="pgc-img">>37.80年代的成都钟楼,成都消失的城市记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38.1987年成都的几个小孩子在街上练武术强身健体。
< class="pgc-img">>39.1997年,新津县街头庆祝香港回归。
< class="pgc-img">>40.1991年刚建成的蜀都大厦,高146米,共计34层,当时是成都的第一高楼。
< class="pgc-img">>41.90年代的春熙路太平洋百货门前,当年成都的三轮车非常多,成群结队的三轮车在街上拉座堪称成都一景。
< class="pgc-img">>42.90年代的春熙路太平洋百货。
< class="pgc-img">>43.1995年的春熙路巴客火锅城,门头上这辆破墙而出的吉普车令人印象深刻。
< class="pgc-img">>44.1996年的成都国光商场,门口的大脚板是哪个品牌的标志成都人应该都不陌生,当年的“欢腾”在年轻人心目中可是时尚品牌。
< class="pgc-img">>45.1992年,正在进行整治工程的成都府南河,现在府南河两边已经是高楼林立。
< class="pgc-img">>照片越来越清晰,记忆却越来越模糊。
< class="pgc-img">>46.90年代初的宽窄巷子,那时候街道两边还是古朴幽静的民居。
< class="pgc-img">>当时的宽巷子,路上拉煤的人力车现在在市区内已经绝迹了。
< class="pgc-img">>47.90年代的成都劳务市场。
< class="pgc-img">>当时成都最大的劳务市场在九眼桥。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愿照片中的人现在能有美满安逸的生活。
< class="pgc-img">>48.1993年的成都太升路,当时这里可谓是成都的通讯电器一条街,许多老成都人对第一部手机或者寻呼机可能就是在这里买的。。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49.90年代初的提督街人行天桥。
< class="pgc-img">>50.1991年的成都城区鸟瞰图,一副新旧交替的模样。
< class="pgc-img">>51.90年代的成都望江路。
< class="pgc-img">>52.90年代末春熙路的夜市,衣服、鞋帽、小吃、饰品无所不包,当时的繁华程度就连深圳都要望其项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由于路上的摊位有限,有些人直接在路上开始叫卖,时称“吼货”。
< class="pgc-img">>53.1994年8月28日成都世界乐园开园的当年,总计接待的游客达到了一百多万次,可惜2003年的时候还是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 class="pgc-img">>54.1992年的盐市口。
< class="pgc-img">>55.90年代的染房街,里面的小商品非常齐全,因为里面有很多卖饰品的,所以颇受女性青睐。
< class="pgc-img">>56.90年代的蜀都大道顺城街口,道路来年全是花花绿绿的广告牌。
< class="pgc-img">>57.1993年的成都人民商场,搜集资料时有人说这是人民商场失火后的开业第一天,但是我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找到可以支撑这个论点的其他资料,如果属实的话,欢迎知道的读者在评论区告知。
< class="pgc-img">>58.1997年的人民南路。
< class="pgc-img">>59.90年代的成都一环路牛王庙路口,当时的主要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不过话说回来,当时的普通人也买不起汽车。
< class="pgc-img">>60.1997年鸟瞰人民公园。
< class="pgc-img">>61.90年代的成都邮电局,位置在暑袜北一街,门前是当时的集邮市场。
< class="pgc-img">>62.1998年的成都合江亭,当时合江亭到锦江宾馆的沿河两岸都有茶社。
< class="pgc-img">>63.1999年的第一个“十一”黄金周当天,天府广场上人山人海。
< class="pgc-img">>64.90年代天府广场的领袖塑像,高山仰止,令人敬仰。
年前的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升级为国家战略。
今天(3日)
是成渝CP的“周年纪念日”
这一年
重庆、四川在各个领域
开展了一系列
交流、互动、签约
“黏性”更高了、“感情”更热了
走过了一周年
这对CP晒出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
退休后想要去成都生活?
没问题,户口迁移、养老保险可互转!
目前,成都、重庆两地退休人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工伤保险待遇在成渝范围内通过资格认证实现“线下就地办”“线上马上办”。
截至2020年11月底,重庆全市接入川渝两地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达1849家重庆城市。
2020年11月初,重庆市政府和四川省政府推出“川渝通办”事项清单(第一批),涉及95个事项,包括居民身份证换领、电子监控违法处理等内容,两地正着力实现通办事项线上“一地认证、全网通办”。
2020年12月14日,成渝两地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支持成渝两地职业资格互认、养老保险关系社保卡跨区域协同、跨地域服务等。
过去你从重庆去成都得花多久?
现在,只需62分钟!
2020年12月24日,“复兴号”动车组从重庆沙坪坝站出发以最高350公里时速,62分钟到达成都东站,标志着成渝间实现高铁公交化运营1小时直达。
同日,成达万高铁成渝同步开工,该高铁线路全长486.4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建成后,万州至成都将缩短至2小时内,成渝联系更紧密。
目前,成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17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城市有望实现“高速公路1小时通达”。
2020年,成渝两地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近5000列,历年累计开行量达14000列,占全国开行总量的40%以上。
交通的加速发展正不断拉近成渝的时空距离,两地群众互动交流将更紧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
有?那就四川吃一顿,重庆吃一顿!
2019年,重庆、四川接待对方游客总量超过1.4亿人次,增速远高于两地国内游客增长水平。数据的背后,是成渝文旅的大发展。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成都、重庆成为国内热门的“网红”旅游目的地。假日期间,成都、重庆接待总人数分别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4%和86.3%。
2020年10月15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高峰论坛揭晓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年度旅游榜。
其中,重庆镇三关火锅、珮姐老火锅、巴掌柜火锅、天赐重庆火锅、半山酒馆、八拖三老火锅、解放碑·方便食品、面上缘·重庆特色小面、金妈家烤肉、三斤耗儿鱼、受气牛肉、唐糕祖荣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受游客欢迎的美食品牌。
巴山蜀水共赴“诗与远方”!
重庆、四川未来的科技生活
你有畅想过吗?
共建科学城,成渝CP共同描绘未来蓝图。
2020年4月,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签订《科技专家库开放共享合作协议》,实现两地3万余名科技专家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涉及智能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人口健康等多个领域西部(重庆)科学城效果图。
2020年8月,重庆市科技局与四川省科技厅启动2020年度成渝联合,两地高新区签署了《重庆高新区 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六个一”重点任务:共建“一城”(西部科学城)、“一廊”(成渝科创走廊)、“一高地”(全国新经济示范高地)、“一区”(西部创新创业引领区)、“一港”(内陆自贸港)、“一机制”(要素自由流动机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两地高新区围绕科技创新正齐步向前迈。
一河隔两地,左岸四川,右岸重庆。
“共饮一江水,共护一条河!”
2020年4月1日四川、重庆签订《深化川渝两地大气污染联合防治协议》《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等有关协议,从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联合执法等方面建立机制、协同合作、资源共享。
2020年6月22日至30日,重庆渝北、永川、合川、荣昌区生态环境局会同四川内江、泸州、广安、达州市生态环境局,组成四个联动帮扶组,对重庆渝北、永川、合川、双桥经开区及四川内江等5个区域,开展联动帮扶,突出VOCs检查重点行业10个、企业30余家,发现并移交涉大气环境问题线索23条。
在危险废物处理方面,两地建立了转移“白名单”制度。目前,“白名单”制度已经实施。
此外,成渝还开展跨省级生态环境联合执法,落实跨界突发环境事件协作处置机制,共护生态环境。据悉,自2020年4月1日以来,双方开展联合执法12次,检查企业100余家。
成都学生,也能享受重庆人才服务
巴适得板!
2020年4月21日,成渝两地签订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推进人事人才政策互认,推动人才协同发展。双方明确17项人才协同发展具体举措,并实施博士后学术交流计划,促进博士后双城行。
2020年5月12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成立,联盟成员将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合作。
两地还签署人才公共服务协议,实现“天府英才卡”“重庆英才服务卡”8项服务内容对等互认。
新的一年
成渝CP再接再厉
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郑弘 张庆
策划丨罗潇 郭华
编辑丨杨晓晗
制图丨艾玖玫
庆美食|藏在工商大学旁的鸭肠面火锅8元
嗨,我是三金~大家吃过鸭肠面吗!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是重庆的一家老店!超级强!味道非常能打!就是火锅明星~一手鸭肠面圈粉无数(不知道肖战来吃过没)
-
巴江水味道巴食火锅(回龙湾店)
回龙路回龙湾美食街(兰湖天大门]斜对面)营业时间]周一到周日10:30-次日0:30
-
独家鸭肠面
这家店的“鸭肠面”是招牌!8元满满一碗!太便宜了!而且份量超级足!他们家鸭肠提前过了一遍水,所以不管怎么烫都不会老!3秒最好~超级脆呀~
-
特制锅底
牛油锅底味道醇厚浓郁一吃就知道是正宗老火锅~没有很花里胡哨锅底,就是做味道!店里面还有夜景灯箱,环境氛围很棒~我坐着吃饭的位置就很好看拍照
-
献上菜单
【贵妃鲜牛肉】这个也是他们家招牌菜,肉质色泽粉嫩,入口嫩滑爽口,主要是很新鲜!!
【巴江特色腰片】一直不喜欢吃腰片!但是他们家的腰片没有腥膻味!分量超级足!!很大一片,一定要蘸上干料吃!!
【特色小郡肝】他们家的小郡肝是连刀切片的,肉质鲜美,脆脆的很有嚼劲~
【手工石磨黑豆腐】他们这个我真的太喜欢了!太鲜美了!!口感细腻香糯,豆香味很浓郁!推荐!!!
除了这些,他们的广味香肠,耗儿鱼都很不错!主要是菜品特别优质!!
-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您常来
重庆探店 | 重庆美食 | 重庆馄炖|重庆午餐|日常工作餐|重庆特产 | 重庆旅游 | 重庆旅游攻略 | 重庆吃喝玩乐|重庆网红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