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疫情之后,2021还能做餐饮吗?有什么新趋势吗?该怎么做呢?
2021餐饮新趋势:让餐饮超市化,所有餐饮商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现在流行餐饮+,这个+指的是与其他结合,或者是餐饮店铺和商超外部商圈的结合,或者是餐品和其他小吃饮品的结合。
总之,在原有的餐品基础上,再增加些其他元素,是比较受年轻消费主体的喜欢。
< class="pgc-img">>记得我分享过一篇文章是2021,餐饮老板如何在众多餐饮中与时俱进,记住这三点即可
2021,餐饮老板如何在众多餐饮中与时俱进,记住这三点即可!讲的就是现在消费主体的特性之一,喜欢多元化跨界混搭。
餐饮与商超结合,是未来餐饮行业的一大趋势。
餐饮超市化成为趋势,所有餐饮商品都值得重做一遍!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 class="pgc-img">>原因有三
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升级了
8090后成为这个时代的消费主力。这群人对产品品质的看重,对烹饪便携的认可,远远大于传统。
比如,在一季火锅产品做成了一个15天保质的午餐肉,它取代了传统的罐头。这个简单的改变,使这块午餐肉的价值提升了30%,销售额翻了不止一倍。
因为新一代消费群体更注重食物的新鲜健康。
< class="pgc-img">>二、餐品需要融入更多健康绿色元素
饮料和水果混合,变成了今天在年轻群体盛行的新茶饮,这个在早餐粥中,水果粥也是最受年轻人喜欢的一款。
在烘焙行业,传统的做法是单单用水揉面,试想,在揉面过程中加入水果元素,出来的面又会是不一样的东西。
这个我们应该有体会,中午买面条单是菠菜面胡萝卜面都比普通白面销售额高得多。
各种中式西式奶茶甜品的融合,各种跨界融合,诞生了全新的商品系列,让的餐饮充满各种遐想,带给人不一样的用餐体验!
< class="pgc-img">>三、把餐馆的美味大餐送到千家万户
过去,我们只是把食材简单地做成速冻,送到消费者手中。
当下,在注重健康饮食的理念冲击下,今天的8090后已经对速冻品不怎么感冒了。
所以,消费主体的变更,也催逼着我们产品的更新迭代才能满足他们的“众口难调”。
那如何满足这个需求,让只有在餐馆吃到的大餐走进千家万户呢?
强大的中央厨房的兴起,很多餐企的商品稍作改变,进入家庭完全没有问题。
< class="pgc-img">>所以,如果餐饮业实现了标准化的烹制过程,在家里吃上一顿美美的大餐也是指日可待。
你还有什么在餐饮方面的问题或者看见,欢迎评论区私聊,我们一起探讨餐饮行业的天与地,赢和利!
018年春节黄金周消费火热,消费选择多样化。2月21日商务部数据显示,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16日至2月21日),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实现销售额约9260亿元,同比增长10.2%,较2017年增速减少1.2个百分点,但仍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扣除通胀因素后增长7.61%。
春节黄金周销售增速下滑短期主要受出境游人数波动影响;长期看,消费升级趋势下,消费从量向质发生转变, 消费者过节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品质消费、文娱消费的占比提升。 春节、国庆等黄金周消费的数据绝对额和增速对消费的代表性和重要性在逐渐下降,反而是 春节消 费的 品质化 、 品牌化 和 线上线下融合 这些新 趋势更具意义。
三四线城市消费继续高速增长。春节黄金周期间,西藏、河南、云南、河北、安徽重点监测零售企业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5%、14%、13.7%、12.2%和11.9%。青海、四川、广西、湖南、陕西分别增长11.7%、11.6%、11%、10.8%和10.7%。
线上线下共狂欢,融合提供丰富消费体验
2018年春节线上巨头天猫、京东、苏宁都开展了“年货节”和“春节不打烊”的活动。一方面通过折扣、红包等形式进行促销活动,另一方面春节期间照常营业,满足消费者过年的消费需求。从持续时间来看,苏宁易购年货节启动得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从1月10日到2月22日;其次京东年货节持续时间为1月22日到2月15日,天猫年货节持续时间从1月21日到1月28日。
而三大巨头年货节各显神通: 天猫年货节 推出了乡村土特产、海外洋年货、老字号定制礼盒以及全方位的新零售体验,例如消费者能够通过手淘AR技术和“场景购”获得身临法国波尔多酒庄的购物体验。
京东 联合13省市老字号协会和王老吉、稻香村、五芳斋等100多家老字号品牌进行年货节的促销活动,并成立国内首个“中华老字号互联网无界零售联盟”。
苏宁易购 年货节品类拓展成效显著,小家电、3C、美妆、品质大家电等悉数亮相,在苏宁易购APP首页可以看到“身边苏宁”的图标定位身边门店,充分利用了自身独有的线下门店基因优势。
春节考验印证新零售核心,线上线下融合趋势明显。2017年被称为“新零售元年”,而2018年春节线上线下融合的趋势愈加明显:银泰百货实现“线上下单,送货到家”;盒马鲜生对大海鲜商品进行升级,还举行新年品酒会、写春联等年味活动;大润发与手机淘宝合作派发礼券;微信全面连接线下门店;全国大约有10万商家不打烊,在口碑上线了新年吃喝玩乐的各种爆款套餐和优惠。我们认为新零售的核心为满足消费者更高质、更高效、更高频的新需求,从2018年春节消费趋势来看得到印证。
高端消费复苏明显,品质追求成为主角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健康、时尚等成为主要选择。从品类来看,2018年春节期间,年俗商品、绿色食品、珠宝首饰、应季服装、智能家电、数码产品等销售保持较快增长,有机食品、金银珠宝及数码产品销售尤其火爆。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品质化、个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尚:
食品销售方面 :有机杂粮、绿色蔬菜、时令水果、保健品礼盒等绿色健康类食品销售红火,江西、青海、山东重点监测企业食品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5%、16%和12.7%,保定、青岛重点监测企业绿色有机食品销量分别增长40%和18.7%。
金银珠宝市场 :高端消费复苏明显,陕西、贵州、吉林重点监测企业金银首饰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3%、30.6%和17.8%。
服装销售方面 :云南、广西、陕西重点监测企业服装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3.2%、11.3%和7.2%。
家电产品市场 :品质追求成为主角,智能高清电视、烘干一体洗衣机、扫地机器人、净水器、洗碗机等家电受到青睐,江西、青海、辽宁重点监测企业家电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18.4%、15.2%和11.2%。
数码产品市场 :消费升级趋势显著,新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信息类产品持续热销,贵州、云南、重庆通讯器材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9.2%、27.8%和22.6%。
生鲜、智能家电、健康美丽成为消费主要选择
年货新升级,品质与体验消费齐升。天猫数据显示购买蒸汽拖把、洗碗机、擦窗机器人、烹饪机器人作为年货的人数分别同比增长320%、188%、169%和145%,品质生活电器逐渐成为新的年货选择。外卖为年夜饭提供了新的选择,口碑平台数据显示除夕通过口碑和支付宝下单的年夜饭消费超过30万顿。春节期间线下体验“聚集地”盒马鲜生客流大幅增长,其中北京、杭州、上海到店消费的人数分别比平时增长了131%、129%、89%。
生鲜消费成为新一代消费者新需求点,品质化趋势明显。根据天猫春节“照常买”的统计,春节期间进口生鲜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近300%。根据每日优鲜发布的《2018生鲜年货消费趋势报告》,水果是最受欢迎的年货品类,90后成为购买生鲜年货的主体,生鲜电商等新业态的出现逐渐取代了菜市场作为生鲜年货的购买地。生鲜年货品质化趋势明显,进口水果成为新宠,库尔勒香梨、智利车厘子、智利蓝莓、奉节脐橙、广式香肠是最受欢迎的五大生鲜年货。
年货清单国际化,健康时尚成为新年消费新趋势。根据苏宁海外购大数据显示,海外商品在传统年货中的占比已达63%,“洋年货”在消费者购物清单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从品类来看,2018年健康类和时尚类商品销量上升迅速,2018年货大热单品中,SK-II神仙水、柯克兰坚果和Swisse护肝片成为受访用户最想购买的洋年货。
8090成购物主力军,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观念强烈。天猫年货节80、90后是囤年货的主力,消费金额占比接近八成。消费的全面升级不仅仅在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城市也较为明显。农村淘宝春节数据显示地处西北的青海,蔬果消费额同比增长8倍多;盛产牛羊的内蒙古,水产开销增长近5倍。智利车厘子、越南青芒、泰国榴莲,成为中国农民最爱买的洋年货,智利车厘子支付订单同比增长400%以上。
旅游消费持续升温,跨境出游需求旺盛
伴随着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的升级,2018年春节,旅游过年、出国过年成为主流选择。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深圳、广州、苏州、武汉、成都成为春节期间出游的十大客源地,一二线城市消费者依旧是国内春节出游主力军,北京地坛、龙潭两大庙会共接待中外游客170万人次,比去年增加9.1万人。
2018年春节黄金周期间,预计出境游人数将达到650万人次,较2017年增加50万人以上,出境旅游价格综合指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高于2017年的暑期旺季和十一黄金周的价格指数,与2017年春节黄金周相比上涨4.5%。
近程亚洲目的地是出境游热点,价格环比涨幅超50%;热带海岛游受青睐,价格涨幅超40%;出境旅游产品中,适宜家庭旅游的产品、亲子游产品和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数量明显增多。在消费升级的市场背景下,旅行社重视开发优质旅游产品,目的地的优质旅游供应商资源越发受到欢迎,出境旅游从供给侧方面正在转型升级。
文章 来源:国君零售,訾猛团队;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转载好文仅为增进业界交流,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并表示歉意。谢谢!
本文来自铱星云商,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最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没有废话,直接开始)有朋友问,下一个十年白酒除了关注酱酒,还应该关注什么?
我思来想去认为应该关注白酒主要消费人群的变化:
1、一直以来我国白酒的消费主力就是男性,而且是40岁以上的男性,以前是,现在是,未来十年依然是。
2、上一个黄金十年,也就是2003年到2012年,这十年的主要消费人群是60年代、70年代的男性消费者。今天1960年的人已经61岁。
3、到2021年的今天,1980年出生的人已经41岁,是主要消费人群了,1989年出生的人已经32岁,即将成为最主要的消费人群。
简单来说,未来十年中国白酒市场会有一大批60后退出主力群体,70后、80后正式接班,其中尤以80后为主,接着90后开始逐步加入,这三个年代的人在未来十年将是绝对的主力。
4、80后有2.28亿人,90后有1.75亿,加一起超过4亿人口,加上经济增长带来的物价增长,白酒价格上升等原因,足以支撑中国白酒再创新高,这个新高是指未来十年突破1万亿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5、更多的80后比父辈提前关注健康,更早接受健康饮酒观念,对于白酒的总量是有影响的,白酒总体量继续下行还是看得见的趋势,只是这个下行短期不影响销售数据,因为价格高很多,但是对于酒企是有很多影响的,特别是小企业、没有品牌的产品,未来会更加艰难。
6、总体量的下降就会加剧巨头的生长,酒企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靠齐,领先前20强未来占据半壁江山都有可能,剩下几千家企业会陷入更恶性的竞争中。
7、如何赢得更多8090后的消费人群成为企业必修课。
1)80后总体上受到父辈影响较大,消费相对理性,但经济的增长加上较高的受教育情况,会让他们在选择白酒的时候既考虑老品牌,又给颜值高、品质不错的新品留下机会。
2)现在国潮风很火,但是80后其实不是这个风的主体,更多国潮背后是90/00人群,因为80后还是过过一些苦日子,对国家的强大是这些年才开始认知的,但是90/00后从小就感知到国家的强大,所以对于国潮更有兴趣。
3)8090后有一点是一致的,审美能力都在提升,相比父辈有明显的颜控趋势,好看成为一个主要选择项,好的包装、瓶型都可以给产品加分。
< class="pgc-img">>4)80后当前压力指标超高,导致有钱但消费力不足,主要消费还是买房子、车子、结婚、生二胎;对于中高端酒的消费更多是宴请及送礼需求,自饮这个市场难以壮大。所以未来十年中高端白酒的消费人群还是70后为主,导致中高端产品竞争加剧、后继乏力是必然的。
5)90后特别是95后,对自己好一点,加上家庭多数有房产,消费习惯更超前,积极性更强,自饮、小聚都有很大机会消费中高端白酒,所以下下一个十年,中高端白酒形势还是不错的。所以整体来说,中高端白酒竞争会加剧,但市场趋势还是不错的。
6)消费渠道上,8090后更容易接受网络购物,白酒也不例外,未来更多的白酒会在这个渠道发力,占比会进一步提升,企业早晚都要做线上营销,至于是直播还是电商,没有什么区别,早做比晚做强。
< class="pgc-img">>7)传统渠道不会消失,吃饭依然是刚需,聚餐依然选择饭店,但是日用品选购,网购会更发达,所以餐饮渠道依然是最重要的渠道,有大志气的酒企9成是离不开这个渠道的。
8)品质上,不管什么年代,好品质才能生存的更久,白酒品质上门槛已经很低了,做点好酒卖点好酒应该成为行业共识。有品牌的贵点,没品牌的便宜点,但酒质不应该有很大区别,不管是8090后还是未来的00后都不是傻子,品质是基础,不能决定成功但可以决定生死。
更多变化,欢迎大家留言交流。
曹庆兵 2021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