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辰溪
在越来越“卷”的餐饮市场,老字号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之战!这几年,从卷价格、卷新品、卷营销、卷模式,各大餐企纷纷使出了“杀手锏”,争取一席之地。在这其中,老字号品牌显得步履维艰。
为了在这场激烈的“内卷”中突围,老字号纷纷开始进入抖音,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挑战等一系列新玩法,成功吸引了大量用户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
抖音生活服务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华老字号在抖音的视频投稿量同比增长了99%,播放量达到4906亿,用户在抖音上主动搜索“老字号”的次数达到1700万,对比上一年增长217%。
通过抖音,老字号向用户展示传统技艺的精湛和魅力,带领人们了解和喜爱老字号产品。包括全聚德、同庆楼、紫光园等,纷纷在抖音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和传统技艺,进一步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在抖音,老字号也借助着“心动老字号”IP的资源加持,加速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和市场空间。
行业内卷加剧,老字号生存之战正在打响!
在时代巨变和市场的风云变幻中,老字号们,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尤其是95后、00后成为消费主力,这些传统品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在明显下滑。
这几年不断内卷的餐饮业,更是让不少老字号的生意“雪上加霜”。这两年,餐饮品牌们纷纷卷起了产品、价格和营销等各个层面,对许多老字号品牌带来明显的冲击。
与新兴品牌相比,老字号在产品创新上显得“慢半拍”,常常被吐槽缺乏新意、不够接地气、缺少体验感等等。行业越演越烈的价格战,给许多老字号带来巨大的冲击,门店客流急速下滑。
< class="pgc-img">>在传播方式上,一些老字号由于缺少线上宣传和互动,使得很少有年轻人关注和光顾这些老字号,老字号品牌们越来越难“出圈”。
处在竞争日益激烈、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快速改变的今天,如果老字号品牌不能有效利用新渠道、新技术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就可能在市场中被淘汰。老字号品牌的生存之战,正在打响!
当下,一些老字号纷纷积极拥抱新变化,通过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包括全聚德、仿膳饭庄、同庆楼、紫光园、金凤扒鸡等一批老字号品牌,纷纷进入抖音,通过直播、短视频、话题挑战等多种玩法,成功吸引了许多用户。
越来越多老字号利用抖音多样化的功能和玩法,加速“破圈”。目前进入抖音的老字号商家群体正在日益扩大。通过抖音,老字号品牌们找到了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并且实现了精准触达。
在这个过程中,老字号也通过一系列新的营销工具,促进了消费者对品牌的了解,收获了生意的显著增长。数据显示,中华老字号订单量同比增长73%,销售额同比增长150%,其中,以“00后”为代表的新消费群体购买力上涨,形成订单量同比增长113%。
利用内容“种草”加速破圈,融入新一代消费圈层
酒香也怕巷子深。过去,一些老字号餐饮品牌不需要吆喝,生意也能够火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人们每天都沉浸在信息海洋之中,即使是口碑优良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如果不主动进行宣传,很容易被海量信息淹没,被人们忘却。
如今,越来越多用户习惯在抖音上搜索某个餐厅并“种草”,建立起消费习惯。对此,老字号品牌开始尝试用内容贴近年轻人,与年轻消费者建立联系。
在抖音丰富的内容生态中,不少老字号品牌大展身手,打造了各种创意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在年轻消费者中树立更加生动、年轻化的形象,刷新人们对品牌的认知。
例如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全聚德,从2022年3月进入抖音。当时品牌在抖音上发起话题“百年挂炉烤鸭吃出新花样”,和网友们进行花式互动,三天活动下来,话题搜索量过千万、销售额过百万。其中观看直播的,就有不少年轻人。
全聚德还开设了账号“萌宝星厨”和年轻人互动,跟年轻人交流全聚德的产品和吃法,讲述一只烤鸭背后的非遗文化,获得了年轻一代的关注和喜爱。
还有诞生于河北的百年老字号品牌金凤扒鸡,从2022年起在抖音运营。当时品牌就决定,要利用好短视频和直播等新渠道,推动品牌“破圈”。
于是公司组建了新媒体团队,从0到1进行一点点摸索。通过抖音,金凤把自己的品牌历史、文化和许多传统技艺进行传播。金凤扒鸡还与平台的达人合作,邀请达人们参观工厂、尝试新品等。通过这些达人拍摄的短视频,金凤扒鸡获得了许多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目前抖音上关于金凤扒鸡的话题曝光量达到1900万次,门店客流同比提升18%,特别是90后、00后年轻顾客进店频次明显增加。金凤扒鸡也成为抖音用户下单量最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家之一,过去一年订单量环比增长将近300%。
< class="pgc-img">>发力直播玩出“新意”,收获声量+销量齐增长
发力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老字号产品,已经成为许多老字号的共识。
对于许多老字号品牌来说,直播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更是一个展示品牌魅力、传递文化精髓的重要平台。在直播间,老字号可以向用户们直观展示产品,讲述品牌故事和传统技艺,与消费者进行实时互动,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例如安徽百年老字号同庆楼,就在直播中融入黄梅戏、古筝秀、徽菜大厨技艺展示等,花式“安利”安徽地方特色文化。同庆楼向用户们介绍了许多特色菜品的工序和独特技艺,让更多用户在深入了解徽菜、感受安徽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对同庆楼的了解。
在去年716感恩回馈日的直播中,同庆楼采取了多样化组品策略,以“经典单品+区域人气套餐+宴会代金券”的组合形式,介绍了聚餐、宴请等不同场景下的就餐需求。直播过程中,同庆楼穿插了1元福袋、霸王餐及福利品秒杀、代金券秒杀等环节,实现直播GMV超1000万的成绩,直播仅一小时冲上合肥团购带货榜单第一名,当天霸榜全国美食团购带货周榜第一名。
在这个过程中,同庆楼作为抖音“心动老字号”的代表品牌之一,也得到了平台资源的加持。同庆楼借助“心动老字号”IP在线上“火力全开”,占据抖音开屏、老字号话题页以及心动老字号IP联名等资源位,迅速抓住了用户的眼球。为了配合线上宣推的节奏,同庆楼还在全国56家门店提前部署,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破圈”。
通过抖音,同庆楼以崭新的姿态,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同庆楼一样,许多老字号都在直播间生动讲述自己的品牌故事,展示传统技艺。通过直播,这些老字号也可以更好地触达年轻人,让他们了解并喜爱老字号产品,从而拓展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直播间,老字号找到了新的市场机遇和发展空间。有了“心动老字号”IP的加持,叠加营销活动、优惠券发放、福利秒杀等多种新玩法,品牌不仅能吸引大量的关注,也促进了销售额的增长,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活跃度和转化率。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中华老字号在抖音生活服务上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73%,支付总金额同比增长了150%。许多中华老字号品牌,都在抖音上收获了生意增长。
借助“心动老字号”IP资源,重新擦亮“金字招牌”
老字号品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独特技艺。而抖音推出的“心动老字号”项目,正是为老字号的焕新而助力,通过提供一系列资源和政策支持,让老字号们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
目前,紫光园、全聚德等一批老字号,已经加入了抖音的“心动老字号”项目。通过“心动老字号”项目,这些老字号收获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在多方面的资源和政策支持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其中北京百年老字号紫光园,在去年7月发起#北京人居然有人没吃过紫光园 的话题,邀请上百位北京本地达人进行探店,带领用户了解地道的清真京味美食。
活动期间,紫光园借助“心动老字号”IP的加持,展开线上线下联动营销。在线上,紫光园利用老字号话题页、北京专场H5长图、老字号营销标签等IP资源位,增加曝光度。在线下,紫光园在全北京超150家门店进行布局,全方位推动品牌出圈。
在直播上,紫光园采取了“品牌自播+达人直播”的策略,其中品牌自播地点选在景区门店,让用户感受门店就餐环境和就餐场景。直播间还推出热销款甄糕来秒杀引流,吸引用户留存观看下单。达人直播则根据不同达人的风格,打造“正餐类+小吃类”的多样化产品组合,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去年7月仅一个月时间,紫光园累计直播超893场,直播GMV达1032万。
紫光园在抖音的探索,为其他老字号品牌的转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未来,越来越多老字号都能够在抖音上展示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传统工艺,借助抖音提升品牌声量。
今年,抖音将投入亿级流量资源,将以免费运营扶持、组建“老字号推荐官”团队、多场线上线下活动、产品权益认证、公益补贴5大举措,助力老字号在抖音实现产品升级、销量增长,帮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
在运营支持方面,抖音生活服务将对老字号商家进行免费培训,并推出符合条件下的返佣政策,提供亿级流量和货品补贴、百万传播资源帮助老字号焕新。
由老字号领域专家、非遗传承人、服务企业和抖音创作者等成员组成的“老字号推荐官”团队,将对老字号品牌给予官方认可和平台认证,抖音也将为老字号与推荐官提供合作撮合服务,发放流量激励。
此外,抖音还将从营销活动、产品权益、公益补贴三个方面扶持老字号,不定期开展心动老字号焕新市集、线上主题营销,以及政府、媒体等多方沟通会。
在产品权益上,抖音将对老字号进行认证打标,焕新品牌有机会入选“老字号焕新指南”榜单。对新入驻老字号商家,平台还将开展冷启动补贴、标杆商家补贴等每期百万级本地推公益资源,助推老字号在抖音快速发展。
在“心动老字号”IP的多方面加持下,老字号不仅将快速获得曝光和销量的提升,还在长期发展中积累宝贵的数字资产和用户资源,焕发出新的活力。
职业餐饮网小结:
顺应时代的变化,积极进行自我革新,无疑成了老字面对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走的一条路。
如今,越来越多的老字号品牌正在积极拥抱新变化,通过抖音挖掘了新的可能性。在抖音 “心动老字号”一系列资源和政策的助力下,老字号让更多年轻消费者了解和体验到传统美食的魅力,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
通过这种方式,老字号品牌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同时,也在不断走向创新和进步,迸发出新的活力。
-END-
主编丨陈青 统筹 | 杨阳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职业餐饮网 旖旎
一场疫情,让餐饮业一度处于“丧”的低迷中。
海底捞、西贝、九毛九等餐饮巨头,接连放出上半年亏损的消息,各种“关店、撤店、转让”的餐饮同行故事频频上演。
但有句话说的好,“暗夜之中,才见繁星。危机之下,暗藏转机”。
如果说大部分餐企还处于疫情后的消化期,忙着活下去。那小部分餐饮独角兽,行业中的佼佼者,已经开始逆势而上,悄悄占领新一波高地。
稳坐油泼面品类头把交椅的陕味食族,不但生意已恢复到去年同比的90%,在疫情后的近四个月,还凭借“小、快、灵”模式的创新升级,以及赛马制+521师徒制的人才储备,逆势扩张连开30多家新店,在年底前还要再开50家,今年门店数有望超过150家,正从根据地市场北京进军全国市场。
到底它的“小、快、灵”模式暗藏哪些创新点?逆势扩张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战略布局?
近日,职餐记者对拥有28年餐饮经验的陕味食族油泼面创始人陈雷进行了专访,一起聊了聊。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小、快、灵”模式升级,逆势连开30家门店
快餐赛道一直以来都是块“烫手山芋”,利润低,饭市短,快餐虽说是最接近餐饮本质,却也是一门最难做的生意。
今年更是涌现了海底捞开面馆,西贝入局现炒快餐。群雄割据,竞争异常激烈。
但狭路相逢有勇有谋的餐企总会更胜一筹,陕味食族就凭借“小、快、灵”模式的升级,连开30家新店,50平小店做到人效5万元/月,日收破万。
1、“小” ——做40-80平“五脏俱全”的小店
疫情后,餐饮巨头都开始以小店模式加速扩张,像是肯德基下乡开小店,海底捞开80平面馆。而陈雷其实早就开始探索和布局“小店”模式。
“把店开大容易,开小却很难,我们过去的店面200平,一个厨房的面积都有80平左右,现在的店面一共才40-80平,不但要有厨房,还要有30-50个座位,除了卖面,还要卖陕西小吃等。就是“麻雀虽小,但须五脏俱全”陈雷说。
那如何才能把店开小?
1) 厨房删掉,用明档代替
陕味食族此次的创新升级,把原有的厨房删掉,用明档替代。
2) 打通外卖、外带、团餐渠道,不单独依赖堂食
同时通过外卖、外带、团餐等多销售渠道获客,不再完全依赖堂食的座席面积,更多的释放物理空间。现在的陕味食族新版店门口就有外卖点餐、外带窗口,顾客可以小程序下单外带,节省了店内人力和座席空间。
< class="pgc-img">>
2、“快”——升级供应链90秒出餐
“过去,我们店里是走现做+半成品的模式,效率非常低,在与时间赛跑的快餐行业,产品模型设定必须要能跑赢时间 ”陈雷说。
所以,陕味食族用3年时间,建了2个中央工厂,半成品都在工厂解决完,在门店油泼面只需要扯面、煮面、泼油、加卤。
最快90秒就能完成出餐,不需要依赖任何大厨。
< class="pgc-img">>
3、“灵”——“小时工+全职工”,一家店只要3-4名员工
疫情期间,餐企除了在租金上压力大,在人员上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疫情餐饮停摆,但是员工还是要开工资维护。
为了降低门店的人员成本压力,陕味食族采用“小时工+全职工”模式,并要求全职员工通岗。
40-80平米小店,全职可以压缩到2-3人,另加小时工3-4人,不到4名全职员工就可以轻松经营一家店。
“用小时工后,门店就比较灵活,能够及时调整,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比如像疫情等特殊因素,门店营业额不理想的时候,就可以减少工时,不用担心人员刚性成本问题” 陈雷说。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用赛马制+521师徒制积累人才
实现“托管式”扩张
模式创新后,陕味食族加快了扩张的步伐,但它改变了以前加盟模式,而是选择“托管式”扩张。
1、 “托管式”或成未来餐饮主要扩张方式
通过陈雷多年洞察发现,行业内直营店和加盟店的发展总是不均衡。尤其是疫情后,二者呈两极式发展。直营店恢复迅速,增长明显,但一些加盟店却停滞不前。
大多因为加盟者经验不足,管理的疏忽导致业绩增长停滞。疫情后,陈雷决定改变陕味食族之前的发展方式,放弃松散式“加盟”,统一改成强管控的“托管式”。
但“托管式”扩张有一个最棘手的难题,就是管理人才的储备。一下子连开30-40家新店,而且其中还包含新开发的地区,像陕味食族即将开启的南昌的两家店,都需要总部统一培养扯面师,店长等核心人员。
为了解决人才的痛点,陈雷近学海底捞,远学华为,自创了“赛马制+521师徒制”的人才培养激励方案。
< class="pgc-img">>
2、赛马制+521师徒制,培养人才激励团队
陈雷研发的人才培养激励方案,一方面是借鉴海底捞、华为的人才培养战略,另一方面也是结合自己28年的管理经验,让员工既有积极性,又能找到适合管理性岗位的人才去开店。
1) 赛马制:通过等级评定,筛选优质人才
“每匹马都在赛场上一比高下”,每个店都是一匹马,在一个赛场一比高下。每个店有A、B、C三个级别的评定。A类、B类店评分高,业绩好,店员有资格享有“师徒制”等奖励、激励方案,C类业绩靠后,评分低,没有资格享有。
那符合A、B类级别的门店,又能享有怎样的“521师徒制”激励呢?
2) 521师徒制:用师徒制及无风险分红,激励内部人才开店
陕味食族的“521师徒制”,采用师父带徒弟的内部孵化人才模式,师父必须带出一个店长,一个扯面师。然后带出来的徒弟可以去开新店,新店投资资金由外部入股者负责,员工不用自己花钱投资开店,徒弟可以再带徒孙,徒孙也可以再开店。
每家店每月拿出利润的8%,给徒孙、徒弟、师傅作为绩效分红,徒孙拿这家店5%的无风险分红,师父拿2%的分红,师爷拿1%的分红。
在赛马制+521师徒制的激励下,员工不仅有充分的动力管理好其门店,还能在公平公正之下,尽可能多地培养出能力,品行都合格的徒弟,并带领、指导他们开拓新门店。
自下而上人才的培养发展战略,让陕味食族实现人才裂变式增长,能够拥有足够的人才储备实现“托管式”扩张。
职业餐饮网总结:
“后疫情时代做餐饮,就像站在一部下行的自动扶梯上,不拼命向上奔跑就会倒退,不创新迭代就会被淘汰”。
陈雷说,他的团队,要做鲨鱼,要一直不停的游,也要不断换牙,尝试“新鲜”的东西。
也许正是这种“鲨鱼”精神,不断迭代创新,才让陕味食族能够逆势而行,乘风破浪。
<>< class="pgc-img">>丨职业餐饮网 王依
这两年,串串走红,一夜之间,它就从四川乐山走向全国,遍地开花。
而在乐山,还有一个品类,也正在走进大家视野,那就是跷脚牛肉。
作为乐山的一道名菜,跷脚牛肉已经有百年历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是以街边小店的形式存在。
但,它也和串串一样,已经有逐步往外走的趋势,目前,成都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跷脚牛肉品牌。
这其中,有一个品牌更是已经开始走出成都,走出四川,在全国多个城市开店。
20 年前,它还是一个 40 平米的街边小馆;20 年后,它靠一锅汤,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出近 10 家直营店;不打折,不做营销,在人均 200 元的情况下,最高一天能翻 7 台。
这个品牌就是尽膳口福跷脚牛肉(下文简称尽膳口福)。
近日,职业餐饮网记者采访了尽膳口福的掌舵人刘咏梅。
< class="pgc-img">>尽膳口福的掌舵人刘咏梅
40 平街边小馆起家,在当地火了几十年
尽膳口福最早叫口福来,只是峨眉山脚下一个 40 平米的街边小馆。
店虽小,但已经存在了几十年而其主打的一锅汤,更是传了四代人,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餐厅,在当地可以说早就已经声明远播。
< class="pgc-img">>口福来老店
“这锅汤是从我爷爷那辈传下来的,爷爷精通中医,他配出了一张做跷脚牛肉的方子,后来到了我的父辈,就开了家铺子叫口福来,一直靠着卖跷脚牛肉营生。”刘咏梅说道。
因为方子独特,用料实在,所以口福来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
去成都开 600 平大店,却出师不利
直到 7 年前,刘咏梅有了做品牌和走出去的想法,首先她改了品牌名。
“因为口福来无法注册,我想要做品牌,这样下去不行,就把品牌名改成了尽膳口福,‘膳’既有药膳的意思,也有善良的意思,不过现在看来还有优化的空间,这个名字不好传播。”
< class="pgc-img">>刘咏梅将走出去的第一站定在了成都,一开就是 600 平的大店,结果,这走出去的第一步就受挫了。
“当时正好赶上修路,市政改造,一开始接连折腾了两年,后来在经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定位火锅,但主打的清汤并不适合成都
进成都的时候,刘咏梅一开始将尽膳口福定位成火锅,这首先就陷入了一个红海市场,而且成都那更是红海之中的红海,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而且,跷脚牛肉汤锅是用牛骨、牛肉、牛杂来熬出来的清汤,但在成都这样一个偏爱重口味的城市,显然就不太被消费者所接受。
< class="pgc-img">>2、没经验、模式还没摸清,就盲目开大店
“当时,没有在外地开店的经验,本身模式、定位都没有摸清楚,就这样盘下了一个 600 平的大店,自己也不懂,但觉得自己产品好。一个品牌,光是产品好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我说我再坚持两个月,要再赔钱,我就不干了,结果还是又坚持了半年,最后,店里的生意才慢慢好转了。”刘咏梅回忆说。
< class="pgc-img">>靠“一锅汤”,开出 10 家直营店
有了第一次亏本的经验,刘咏梅明白了,作为一个老字号来说,想要适应如今的市场需求,除了那锅传承下来的汤不变之外,其他的都要改。
于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刘咏梅不断的调整,最终才形成了现有模式,并相继在北京等城市开出 10 家直营店。
1 、把“一锅汤”做到极致,跳出火锅的竞争红海
热辣生活创始人韩东曾说过:“说到特劳特定位,无非就是在红海里让自己变得更紫一点,不是真正的双赢模型的突破,真正的双赢模型突破应该是打破以前品类的定位。”
< class="pgc-img">>而尽膳口福在成都开第一家店的时候,主打火锅,就让自己陷入了一个竞争红海。在尝过失败之后,刘咏梅也在不断的思考,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真正核心的东西是什么?
“后来我想明白了,这么多年流传下来的,最为珍贵的其实就是那个汤方,这是独一无二的,那么就把这锅汤做到极致。”刘咏梅说。
1 )提出“一头牛一锅汤”的概念
刘咏梅发现自己最核心的就是汤,于是她提炼出“一头牛一锅汤”的概念,无论是菜单上,还是服务员的介绍中,都着重强调汤,而模糊火锅的概念。“因为传统的跷脚牛肉所用的食材,就包括牛的各个部位,所以叫一头牛一锅汤。”
实际上,这就跟之前一大批的潮汕牛肉火锅,打出“每天一头牛,新鲜不隔夜”的口号是一个道理,让顾客有一个记忆点。
< class="pgc-img">>2 )主打“四季”汤方,做出差异化
一般的跷脚牛肉店,一年四季都是用牛肉和牛杂熬出来的那一锅汤,而尽膳口福不一样,它会根据每个季节的特质,来推出符合这个季节的汤品,并且在菜单上,有明确的解释。
具体来说,就是在汤料里添加不同的滋补药料来煲制,春天主养肝、夏天主养心、秋天润肺、冬天补肾。
“虽然说,这四个季节汤的方子不一样,但是在汤品的口味上只存在微小的差异,一般的顾客是感受不到的。”
< class="pgc-img">>3 )“一个坚持”,“两项删减”,传承但不能守旧
对于一个老字号来说,最难的在于一方面要传承,另一方面又要与时俱进。
那么,到底应该传承什么?又该顺着时代改变什么呢?
刘咏梅的做法是“一个坚持”,“两项删减”。
“一个坚持,是指坚持不在汤里添加任何东西,连味精都不放。因为我们的祖训就是,好汤身世清白,坚持食材原本的味道。
两项删减,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做减法,一,熬汤的草药,从原来 60 味删减到 30 多味,二,适度减少牛的内脏占比。这么做,是为了能够在口味上更加符合健康的需求。”
< class="pgc-img">>4 )增加牛油红汤,顺应市场
另外,除了传统的四季汤方之外,尽膳口福为了适应年轻人喜好重口味的需求,也增加了牛油红汤。
虽然不是主打,但是尽膳口福的牛油红汤也有差异点,一方面汤底里除了常见的底料和牛油之外,还会增加醪糟为底汤的红锅,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另一方面,一般的牛油红汤配的要么是纯净水,要么是高汤,但尽膳口福配的是产于川西的“老荫茶”,有生津去火的功效。
这两方面的差异,让顾客有明显的记忆点,因而,在尽膳口福点鸳鸯锅底的顾客占比非常高。
< class="pgc-img">>(牛油红汤配的是老荫茶)
2 、围绕“一锅汤”,搭配炒菜+ 小吃
提炼出核心的“一锅汤”之后,在其他菜品的设计和搭配上,刘咏梅也就跳出了传统火锅店的思维,而是围绕这“一锅汤”,搭配炒菜和小吃。
1 )增加炒菜,解决午间时段客流量问题
一般的火锅店来说,都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午间时段客流量怎么去解决,尤其是上班时间。尽膳口福位于北京国贸的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在菜单中增加了炒菜。
< class="pgc-img">>(酒鬼牛肉,采用了分子料理的方式,在出品上进行创新)
如果是一般的火锅店,有炒菜,就是一件特别违和跟奇怪的事情,但是,由于尽膳口福主打的是一头牛一锅汤,模糊了火锅的概念,并且在炒菜的选择上,也以牛肉为主要的食材,始终围绕“牛”,就不显得违和了。
“目前,主打的还是汤品,炒菜销售占比也能够达到 10%到 20%。”
2 )选择乐山当地小吃,强化地域产品优势
除了炒菜之外,尽膳口福增加了小吃产品,这些小吃产品都是来自乐山。
< class="pgc-img">>“因为跷脚牛肉源自乐山,所以在搭配的小吃选择上,在区域上基本就局限在乐山,同时,在口味上,注重味型的互补性,比如辣的配甜的,酸的就比较和谐,比如冰粉和泡菜。增加这类型的产品,让顾客有更多的选择。”
职业餐饮网小结:
苍蝇小馆其实是很多美食的发源地,但是,真正能够从苍蝇小馆做大的却并不多,尤其是像尽膳口福这样有着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能够发展到现在更是稀有。
这其中的难点就在于,传承和顺应时代,用刘咏梅的话来说就是“上要对得起祖宗,下要对得起理想。”如何去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度,才是制胜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