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05-15 15:49
作者:何晨
· 茶殿 ·
奶茶、茶叶蛋、葱包烩的混搭
测评员:食神何晨
地址:青芝坞兰家湾10号
mika,天秤座,85后杭州土著,曾经在杭州五星级酒店做西餐大厨。mika这个英文名时髦,但像我这种老男人不太记得住,所以管他叫“米糠"。
“米糠"有个大哥,1999年开始迷上茶,算得上是一个骨灰级的茶客,没事老喜欢拖着“米糠"喝茶,“米糠"跟着这个大哥也喝了各地不少名茶。每次看见“米糠"在喝星巴克,大哥总会和他说,“我们为什么不用中国茶做一个好喝的饮品?"于是后来,茶殿开出来了。
茶殿里的奶茶,奶是定点牧场供应的天然新鲜奶,茶是用整片大叶原叶茶泡制的。“你看着办",是一款“料"很丰富的奶茶,半杯子都是棉花糖、珍珠、布丁、奶盖,还有包浆的(包着一层糖浆)红豆、燕麦、葡萄干,美女们超爱,而我这样的“高糖分子",只能嗒嗒味道了。
葱包烩,是只有杭州才有的点心。“米糠"把几乎杭州所有的葱包烩都吃遍了,最喜欢中山南路一个老奶奶做的。老奶奶七十多岁了,据说做了50多年的葱包烩,她秘制的甜面酱更是一绝。将甜面酱、黄豆酱、老葱根、芝麻、糖、水熬制半天,做出来的甜面酱浓稠香甜。现在茶殿用的甜面酱,就是老奶奶“秘传"的;而“米糠"家葱包烩用的油条,是西溪路上一家做了很多年的油条店供应的,油条膨松、不粘牙,老底子的味道。做葱包烩还要靠压的手法,不是用死力气,用巧劲压得又脆又扁。
茶叶蛋,是用浙江省唯一的红茶——九曲红梅做的,不加酱油,纯茶叶汤,加盐、糖,用小火二十分钟煮开,再焖一个晚上。这也是一个70多岁的老太太教的。“米糠"说,“要做好地道的杭州小吃,就要诚心诚意地给老人们'做孙子'!"
店里还卖丝绸手帕,是和美院艺术家合作定制的,将杭州的特色做得挺文艺;还有茶叶、桂花酱、藕粉这些特产,“包装小一点,但要地道,不掺假,别糟践了'杭州味道'。"
期,“中药版酸梅汤”火了,悄无声息地占领了多个社交平台,相关话题接连登上微博热搜。有网友调侃,“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药房”。有部分地区中医院和中药房推出的酸梅汤汤包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断货状态。
南都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中药房发现,不少广州市民也在中药房购买酸梅汤。有店员表示,店里的酸梅汤材料都卖到断货了。不过也有店员提醒,酸梅汤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
酸梅汤在多个社交平台“爆火”
“中医馆买酸梅汤”“中药酸梅汤”“中药版酸梅汤火到卖断货”……酸梅汤,也称乌梅汤,在多个社交平台引起关注,在抖音、小红书有不少网名分享的各种相关配方与做法。部分中医院推出的酸梅汤原料包,一度处于断货状态。
记者注意到,浙江省中医院因酸梅汤爆火,互联网医院订单暴增,其服务器被“挤爆”,工程师不得不连夜抢修。在浙江省中医院互联网配药平台,酸梅汤已经售罄,而详情页显示,目前乌梅汤供不应求,医院正在协调中,预计备货需要三天。
记者发现,在网上,有些药房还推出熬好的酸梅汤,吸引众多网友打卡。每家中药房的酸梅汤配方中药材配比的不同,还有网友对此进行测评,认为有的药房酸梅汤“山楂太多”“口感偏涩”。
酸梅汤为什么突然“火”起来?在小红书,有网友表示酸梅汤效果明显。在他的表述中,喝了酸梅汤后,“舌苔厚腻的情况减少,困乏无力的情况也大大改善”“前一天晚上喝的第二天就有明显的效果”。在评论区,也有不少人表示“喝了酸梅汤明显发现喝完出汗少了”。
走访:
店员称买酸梅汤的人不少
有店铺材料卖断货
中药版酸梅汤真的有这么“神奇”吗?近日,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中药房。
走访当日,广州正下着雨,在天河区善和堂中药房,店内顾客不多。在店内有两面墙都挂满中药材,上方写着“中药饮片区”。每个药材抽屉外会标明药材名称、编号与特性,店员根据药方取药,并在电子秤上对药材进行称重再打包。
在中药房,墙上都挂满中药材,每个药材抽屉外会标明药材名称、编号与特性。
当记者询问酸梅汤能否购买时,店员表示没有熬好的酸梅汤,但可以抓药回去自己煮。中药版酸梅汤所需的药材并不固定,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和口味进行增减,比如口味偏甜的可以适当增加桑葚的量。
店员告诉记者,最近很多顾客看到社交平台对酸梅汤的推荐后,来药房买一副回去尝尝味道。“酸梅汤味道酸甜,主要功效就是开胃和降火,可以放冰块或者冷藏饮用,不会影响它开胃的效果。”
随后,记者又来到天河区的宝芝林大药房,店员感叹:“又是来买酸梅汤的。”他告诉记者,最近来买酸梅汤的人特别多,店里只剩下8g乌梅,但一副方子需要25g乌梅,目前无法购买酸梅汤药包。
在康乐医药石牌东店,店员同样告诉记者,最近到店询问酸梅汤的顾客不少。店员表示,酸梅汤不需要看医生,直接来药房就能抓,主要作用是开胃和消食。
实测:
有药店能刷医保购买
在药房内,一位购买过酸梅汤药包的顾客表示,自己在抖音看到有人推荐酸梅汤后,就在附近的中药房买了一副回去自己煮。“自己煮的酸梅汤味道与市场上的酸梅汁饮料不同,带有一点烟熏味,回味中带有回甘。”因为尝鲜买了一副,他喝完没有发现特别明显的效果。
记者在药房也购买了一副酸梅汤药包,打开汤药包,内含乌梅20g、甘草片30g、桑葚子10g和广陈皮10g,药材使用塑料袋包装,总共14元,可以使用医保。在做法上,首先需将这些药材用水简单清洗,洗去灰尘和杂质后,再用800毫升清水煮20至30分钟。店员表示,酸梅汤煮好后可以适量加冰饮用。如果喝不完,可以用一次性中药袋分装后放进冰箱冷藏保存。
记者购买的酸梅汤药包含有乌梅、甘草片、桑葚子、广陈皮等。
熬好的酸梅汤,汤剂呈深红色,颜色与酸梅汁饮料无异,闻着有乌梅和山楂的香气。放凉尝了一口后,味道偏酸,有很重的烟熏味,和平时喝的一些中药味道相似。
有店员提醒:
酸梅汤并不适合所有人饮用
酸梅汤并不适合所有人喝。记者在走访时,有中药房店员反复强调“空腹不能喝酸梅汤,脾胃虚弱的也不能喝”。该店员表示,酸梅汤会增加胃酸分泌,胃酸偏多的人群也不适宜喝。同时,体质偏虚的人群喝酸梅汤容易体寒。大家在饮用时需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判断自己是否适合饮用。
在浙江省中医院在酸梅汤的页面也有清晰标注:胃溃疡及慢性胃病患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疾病严重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儿童、妇女、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采写:实习生包文瑾 南都记者廖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