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03-05 14:24 |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 刘振清
省商务厅日前公布了第六批“浙江老字号”,温岭市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榜上有名。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大溪寺前公社林特牧茶场,1964年转为国营仰天湖苗圃,后改制为企业。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拥有“仰天湖茶场”字号名称和“天湖碧清”“天和笔青”两个商标名称。“仰天湖茶场”荣获“浙江老字号”,使我市拥有这一荣誉的字号增加到了6家。
据《台州地区志》《温岭县志》等史料记载,在大溪陈洋村背面的山顶有一山凹,山凹的中央是一个湖,湖宽数亩,故名仰天湖。
现年90岁的卢圣法是最早一批参加仰天湖开发的积极党员之一,后来,他在仰天湖苗圃担任了十来年党支部书记。他回忆说,1959年冬天,当时的大溪寺前公社党委提出“向仰天湖进军”号召,4700多名干部、社员、学生从四面八方奔向仰天湖山头,垦荒造地,栽种茶叶。
“1960年年底,一大半新垦的荒山平整出来,可以种茶了。但是没有茶苗。如果等到次年春天买苗栽种,不但要多花钱、拖时间,而且平整好的山地还会被雨雪冲掉肥土。党、团员们召开了紧急会议,发动大家想办法。党员卢圣法想起过去在太湖山上放牛时,看到山上有不少野生茶苗。‘如果现在还有,问题不是可以解决了吗?’当天,卢圣法就到20多里外的太湖山找野茶苗。这时,天气很冷,太湖山上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霜冰,卢圣法翻山越岭,爬冰踩雪,在太湖山上找到大批野茶。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高兴得不得了,争先恐后去找野茶苗,终于如愿解决了部分茶苗问题。1960年春天,国家调来27万株茶苗,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到300多亩。为了节省成本开支,苗圃职工自己动手采摘茶籽,又播种了300多亩。三年时间,仰天湖山上就有了600亩茶园。”这是刊登在1964年11月13日中共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大众》(《台州日报》前身)头版头条上的报道,这篇题为《英雄立大志 高山建茶园》的长篇通讯作者是当时仰天湖青年职工、后任仰天湖苗圃党支部书记杨肖东。
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吉云说,正是这篇新闻报道,有力佐证了“仰天湖茶场”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使得仰天湖茶场在全省本届52家申报单位中脱颖而出,以高票通过专家审查和认可,被认定为“浙江老字号”。
“浙江老字号”是省政府为了引导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秀民族文化和独特技艺的老字号加快创新发展,发挥老字号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专门认定,并制定相关政策来保护和促进其发展的一批民族品牌。
“浙江老字号”从2008年开始认定,每两年举行一次。近年来,我市积极指导“老字号”企业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品牌价值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万昌酱园酒业、方同仁药店、澄川白鲞合作社、方山云雾茶叶、舜浦工艺和仰天湖茶叶等6家“浙江老字号”。这些走过半个世纪或传承百年的老字号,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蕴含着诚信经营、精益求精等传统商业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形成良好的品牌信誉,具有很高的品牌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眼下正是茶叶中质量最好的“明前茶”采摘时节,记者日前在仰天湖茶场采访,看到近百名员工正在茶园里采摘新茶,茶场加工车间新添置了摊青房空气处理系统。
叶吉云告诉记者,每年早茶采摘时节,特别是今年,通常都是连续低温阴雨天气,阴雨天采回的茶叶若用传统方法摊晾茶叶鲜叶,制作的茶叶颜色灰暗,不明亮,泡出的茶无香气,并有微霉变的口感,易导致茶叶经济效益下降。为此,仰天湖茶场在去年添置了台州市第一台摊青房空气处理系统。这套系统采用制冷原理,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通过蒸发器时冷凝析出,快速去除茶叶内部和表面的多余水分,减少摊青时间,实现茶鲜叶摊放的控温、控湿,解决茶叶加工洪峰期保鲜和雨水叶的快速脱水难题,提高名优绿茶品质及其稳定性。这次被认定为“浙江老字号”,企业将进一步开展新产品研发,倚“老”创新;同时将加快传统营销模式与电子商务的结合,焕发活力,续写新传奇。
国网财经7月13日讯 (记者 钟文鑫)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近日,隆回县古茗茶饮店因使用超过保质期的原料加工食品,被湖南省隆回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9000元。处罚事由显示,当事人从古茗茶总部采购生产日期为2021年12月1日的山核桃仁15包,作为制作奶茶的配料,进价60元/包,保质期180天,但执法人员于2022年6月30日检查时,当事人仍在使用。因当事人未履行销售记录制度,导致使用数量、违法所得等信息无法查证。
图片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古茗官网显示,2010年4月古茗成立,总部位于浙江温岭大溪。
(责任编辑:谭梦桐)
新闻 共享联盟·温岭 赵云 徐伟杰 通讯员 杨鹏
10月11日下午,“你好!礼堂”全省礼堂日联动直播台州场在温岭市大溪镇方山村文体广场拉开帷幕。
该活动由中共温岭市委宣传部、温岭市农业农村和水利局、温岭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温岭市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联合主办;潮新闻、温岭市大溪镇人民政府、温岭市文化馆、温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现场既有文艺演出,也有村运会,还有乡村集市,热闹非凡。
歌伴舞《山海任我去奔跑》、广场舞《爷爷的老手艺》和男女合唱《曙光照耀 跟你远航》,这些节目都充满了温岭的山海元素。其中,《爷爷的老手艺》通过舞蹈的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传统非遗制作过程中有趣生动的场面,既是对非遗项目的一种传承、宣传与推广,也是对传统艺术工匠精神的赞美与歌颂。
舞台上的表演者,很多是普通群众。温岭市推广实施面向全市、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乡村艺(体)校”文体惠民工程,依托全市500多处基层宣传文化阵地,精心设计推出各种文艺培训课程和体育培训课程,搭建起全民文体共享大平台、掀起群众文体活动新热潮。2020年以来,全市共开设“乡村艺(体)校”培训2500余期,培训学员近5万人次。该项目入选了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示范项目。
演员林仙培说,她喜欢参加文化活动,但是没有老师教。自从村里举办培训班,她就到家附近的礼堂参加培训,学完这个学那个,现在都可以代表镇里去参加市里的文化礼堂艺术节等各类文艺演出和比赛了。
刚刚闭幕的杭州亚运会,展现了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村运会上,来自方山村文化礼堂、马鞍村文化礼堂、上新建村文化礼堂、双塘村文化礼堂、中溪村文化礼堂和白塔村文化礼堂的运动团队,在“勇挑重担”“摸石过河”“抢播接力”“争运奶茶”“提水抗旱”“水到渠成”这6个运动项目中,你追我赶、通力合作,展现了敢为人先的温岭精神。
项目设置中增加了许多当地特有的元素,大溪的支柱产业是泵与电机,“勇挑重担”项目设置了运动员挑水泵;古茗奶茶是全国著名奶茶品牌,诞生于大溪,“争运奶茶”环节设置了运动员搬运奶茶的情景。村运会更接地气、更有趣味,观众在欣赏趣味运动会的同时,也能感受温岭的产业文化。
“我们村每年都会举办村运会。通过举办村运会,可以激发村民的运动热情,参与到各项体育锻炼中,增强身体素质。同时,又可以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现在村庄的氛围更好了。”马鞍村的体育委员金持家说。
乡村集市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现场,有10多家温岭本土企业设摊,展示名特优产品。在这里,可以购买温岭的葡萄、蜂蜜、茶叶、海干货、红糖、大米、紫菜、葡萄柚、奶茶等,还能和大奏鼓盲盒、曙光狮文创产品和亚运会吉祥物亲密接触。“走到乡村集市,不仅可以宣传展示自己,还可以让消费者零距离体验我们的产品,亲近于民。”方德蜂园负责人方霞称。
每周三、周日是我省农村文化礼堂的“礼堂日”,9月开始,省委宣传部推出“你好!礼堂”礼堂日系列活动,将各地乡村创意文化活动通过潮新闻等平台全网直播,打破时空限制,实现“一堂演万堂看”,使全民共享乡村文化大餐。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