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本报收到一些读者来信,反映餐饮店排放的油烟成了附近居民的烦心事。“楼底餐馆排放的油烟废气,让人不敢开窗。”内蒙古赤峰市读者王浩说,“从早晨6点一直到晚上10点,油烟排个不停,即使紧闭门窗,油烟味还是会钻进房间,久久不散”。
有的餐馆开在住宅小区或商户底层,所排出的油烟废气,长期以来都是市民投诉的热点。有读者来信称,呛人的油烟加重了家人的鼻炎、气管炎等病情,未经处理的油烟还会熏黑路灯等公共设施,影响市容市貌。有的居民还担心,油烟排放管道疏于清洁,可能会产生消防隐患。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使油烟达标排放,并防止对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造成污染。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有些餐馆并未按规定安装使用油烟净化设施,或者由于油烟净化设施不合格或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并未起到净化油烟的作用。
辽宁辽阳市读者李艳提到,根据技术规范,经油烟净化和除异味处理后的油烟排放口与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的距离不应小于10米,但对面楼栋临街的农家菜饭馆与家中窗口距离不到4米。她多次向城管部门和环保局投诉,得到回复是,该店安装了净化处理器,按规定可以排放。“可是餐馆的排烟口就对着我家窗户,根本不敢开窗。”李艳说。
北京石景山区读者张先生也提到,小区内部的便民市场入驻了几家餐饮摊位,白天异味尚不明显,随着夜幕降临,浓烟渐起。店家为了节约成本,将未经处理的废气直接排放到了空中,周边的居民深受其害。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陈海嵩表示,受油烟污染困扰的居民可以拨打环保举报电话12369,向辖区环保部门投诉餐厅油烟扰民,或者向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反映问题。对于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馆,综合行政执法局应当依法查处。此外,对于权益遭受侵害的部分,居民还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向餐馆不动产所有人提起诉讼。
陈海嵩建议,应进一步完善并尽快出台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细化油烟污染排放数值,方便公众及执法部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判定油烟排放是否达标。应坚持常态化巡查,加大集中整治力度,针对城区餐饮单位相对集中的重点区域,采取日常巡查和集中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不定期抽查检查,对未按要求安装和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的餐饮门店,及时督促整改。
记者走访了北京一条知名美食街。几年前,这里曾因为餐馆油烟管道未及时清理、油渍堆积而发生过火灾。经过近两年大力整治,各部门定期巡查和长期监管,附近大部分餐馆都已经安装了油烟净化设施,并且聘请专人定时清洁油烟排气管道。餐馆内所有灶台都直连排风管道,必须经过净化才能排出。每台净化器上还有在线监测功能,数据由环保管理部门直接掌握。通过建立完整的油烟污染监测系统,24小时在线监控油烟是否达标,极大地提升了油烟污染的监测能力。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来信调查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雅璇 实习生 王凯诺
8月15日,福州市民王先生(化名)通过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在鼓楼区湖前路融侨花园二区路段,沿街餐馆油烟通过地下管网直排到街道上,气味刺鼻,对居民过路人造成困扰。对此,鼓楼区生态环境局回应称,融侨花园二区为老小区,并未设置专门的排烟管道,目前只能通过管道将油烟排到路边。
居民:油烟排到路面,影响出行
王先生告诉记者,湖前路这条街上遍布着多家餐馆,均直接将油烟排放到街道上,从早到晚持续不断。
15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湖前路融侨花园二区路段,沿街开着多家餐馆。记者注意到,多家餐馆距离门口两三米的位置设有井盖,井盖下方连接着管道。正值饭点,能明显感受到有一股热气从各个管道向上喷涌,同时还伴随着油烟味。
油烟经由地下管网排出
一名店主表示,自己在这里经营餐饮店已有六七年,此前也一直是这样排放油烟的。“油烟管道一直是这样设置的,沿街的店铺都是(将油烟)排放到人行道上,不过我们都有安装油烟处理设备。”记者在后厨看到,内设有一台油烟净化器。
融侨花园二区物业表示,小区目前并未接到业主关于沿街餐饮店油烟问题的投诉,餐饮店均按照正常流程进行油烟排放。
湖前路融侨花园二区路段沿街开着多家餐馆
部门:老旧小区加装烟道难度大
记者查询到,根据《福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办法》第二十八条,禁止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油烟。第三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加装专用烟道或者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实现达标排放;无法加装专用烟道且无法采取其他油烟净化措施的,应当逐步退出。
为何该路段餐饮店常年通过地下管道排油烟?鼓楼区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道,融侨花园二区是老小区,并未设计专门的烟道。因此,楼下的餐饮店只能加装油烟净化器,将油烟通过地下管道排放到路边,减少对小区居民的影响。“若要加装专门的烟道,难度很大。一方面需要获得城管部门的审批,另一方面还必须征得小区内每家每户的同意。所以,通过管道将油烟排到路边,是一种折中的做法。”
同时,工作人员还表示,如果居民觉得沿街餐饮店的油烟味道过大,对生活产生了影响,可以拨打12345热线进行反映,相关部门会进行处理。
编辑:陈悦瑶
日,
家住上海浦东新区浦电路138弄
南泉大楼小区的刘女士
致电“新民帮侬忙”反映,
位于南泉路378号的绍兴酒馆商家
将小区东门区域用于饭店后厨使用,
每天一到饭点,
小区门口总是油烟冲天,
脏水餐厨垃圾气味难闻,
同时饭店还在小区2号楼的
采光天井中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致使小区里环境恶劣,
安全隐患重重,
居民们不堪其扰。
新民晚报记者 陆常青 摄(下同)
油烟扰民 环境堪忧
接到居民反映后,记者来到现场查看发现,这家绍兴酒馆门面位于南泉路上,而居民投诉的后厨区域就位于小区内部,紧邻南泉大楼小区东门。后厨墙面被开出一道铁门,从门外可以清楚看到内部就是饭店的后厨,地面和墙面沾满了油烟,地面污水清晰可见,而不少服务员还将洗碗水桶和厨余垃圾堆在了门口,不少刚进小区的居民只能掩鼻快速离开。
“这个地方原先是小区的一片绿化,连接着2号楼的裙楼,现在只要一到饭点,油烟味重到2号楼的住户连窗户关上都没用。”刘女士指着此处后厨墙面上的不锈钢油烟管道告诉记者,“一股股油烟和菜味混合着从窗缝里直往屋里钻,熏得人头昏脑胀。家里老人已经快80岁了,身体本来就不太好,嗓子天天被呛得非常痛,整夜都睏勿着觉。”
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饭店经常将垃圾桶和湿垃圾直接放在门口过道上,造成这一片老鼠、蟑螂和苍蝇很多,很多居民一进小区就闻到臭味。他还补充道,服务员将洗完的衣服直接晾晒在门口,还私拉不少电线给他们的电瓶车充电,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侵占权益 隐患重重
住在2号楼的居民将记者带至其家中,从一扇窗户就可以直接看到楼内天井,记者看到,天井内已沦为饭店的仓库,内部堆放着各种杂物,不仅有不少大功率电器洗衣机等,还有数坛陈酿的老酒,一旁还有天然气管道,居民们为此安全隐患担忧不已。“这里就像定时炸弹一样,我们每天担惊受怕,万一出事了,整栋楼都要遭殃。”
刘女士告诉记者,为了招揽更多的生意,商家涉嫌居改非,将裙楼西北角的居民住房租下来改为了酒店包房。同时为了方便顾客停车,竟然在小区内的车位上私装了很多地锁,除了侵占了小区业主的权益外,还经常堵住消防通道。
居民们迫切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管一管,还居民一个整洁安全的居住环境。
现场执法 立案整改
针对居民反映的情况,记者联系了浦东新区潍坊街道,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称,他们已经接到了居民的投诉,城管部门已前去现场进行了检查和督促整改。
针对油烟扰民和安全隐患的情况,经现场检查时发现,虽然该酒馆油烟净化器设施能正常使用,管道排风口距离居民楼间距十米,也符合相关要求,但是管道有老旧破损问题。对此,执法人员在现场督促商家,要增加油烟净化设施的清洗频次、定期维护更新,确保排放符合要求,还责令商家将天井堆放杂物整理干净,规范后厨工作人员休息区域,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对市民的生活造成影响。
而对于酒馆涉及的居改非问题,经现场核对原始房屋结构图纸,执法队员发现该酒馆西北角两间包房确为居住属性,已于前期依法立案查处。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陆常青
编辑:李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