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刀工不精、不准出品
(2) 味道不正、不准出品
(3) 温度不够、不准出品
(4) 火候不到、不准出品
(5) 菜肴不齐、不准出品
(6) 菜肴不洁、不准出品
(7) 份量不够、不准出品
(8) 颜色不亮、不准出品
(9) 装盘不美、不准出品
(10)器皿不整、不准出品
>018-04-09 17:08 | 温州日报
去年,是温州市“天然气首年”,随着主城区天然气转换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市民们选择申报使用管道天然气。然而,最近总是有市民致电市公用集团燃气公司,或到直接到公用便民服务大厅提出申请,要求在自家的开放式厨房安装和开通管道然气,对此,市燃气公司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均明确回复“开放式厨房禁止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
市燃气公司安全技术部的工作人员特别解释,开放式厨房不能使用管道然气,是因为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国家及行业标准已有规定
在《城镇燃气技术规范》、《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这两个国家及行业准入标准中,早就明确了“设置灶具的家用厨房应设门”的要求。比如,在《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中就专门提及——“设置灶具的厨房应设门并与卧室、起居室隔开;与燃具相邻的墙面应采用不燃材料,当为可燃或难燃材料时,应设防火隔热板。”“这些均是强制性条款,但总还会有一些装修公司和客户违规进行建造和改装。”市燃气公司专业人员介绍。
该专业人员说,常有市民表示疑问,说天然气不是安全气体吗?为何也不能出现在开放式厨房?该人员坦言,相对于液化气而言,天然气的安全性更高,不容易聚积产生爆炸。但天然气毕竟是可燃气体,在密闭的空间中同样易燃易爆,开放式厨房连接起居室、餐厅、客厅,其间并没有任何隔断措施,燃气一旦发生泄漏,将会迅速弥漫到整个空间。若是电器产生的电火花等引爆燃气,会引发整个空间的火灾或是爆炸,其产生的破坏力及影响范围将大大高于有门隔断的情况。而非开放式厨房因为有门、窗等阻断措施,安全系数就要高出不少了。
燃气公司已亮整改要求
市燃气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郑尔浩说,开放式厨房源自西方国家,近年来在国内兴起,装修开放式厨房成了市民热衷的“时髦款”。从去年开始,市燃气公司几乎每周都会收到好几个类似的电话咨询。中国人做饭以炒为主,油烟较多,与外国人使用微波炉、烤箱等的做饭习惯差别很大,开放式厨房虽然好看,但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建议广大业主谨慎选择。
郑尔浩说,其实在市民进行管道燃气申报前,在安装管道燃气使用前的各种渠道、各个环节,市燃气公司早已多次提醒开放式厨房不能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然而,还挡不住部分装修公司和客户的“下有对策”。
市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有时在上门给客户安装气表时,他们再三提醒千万不要“打通厨房”,但总会有客户当面答应地好好的,过段日子就自行弄成了“开放式”。还有些装修公司,不按规范设计,在明知道“开放式”违规的情况下,还是我行我素。
市燃气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为了杜绝开放式厨房和燃气管道“并存”的违规现象,公司已提出要求。“只要是开放式厨房,已通气的会在年度安全检查时要求整改,尚未通气的要按照规范要求整改后才能通气。”该工作人员表示,安检员一旦发现开放式厨房在使用管道燃气,会立即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而安改装和点火人员发现开放式厨房,则不会予以装表或通气点火。 市燃气公司专业人员说,建议已装有开放式厨房的客户加装推拉门对厨房进行有效隔断,符合管道燃气安全使用条件后方可使用管道燃气。
多个渠道均有“温馨提醒”
市燃气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郑尔浩告诉记者,燃气公司早已通过多个渠道发布了“温馨提醒”,特请市民们多多关注。
比如,在“温州市燃气有限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中“报装申请”服务一栏中,明确写到“根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等规范要求,开放式厨房禁止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开放式厨房指:厨房和起居室(包括客厅)未加门隔断】。”在市燃气公司的官方网站上, 也可在醒目位置看到相关提醒。此外,公交视频、报纸等公共媒体上,“温馨提醒”反复播报,提醒开放式厨房禁止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在市公用集团的便民服务大厅,还有着易拉宝、视频播放器上反复出现的文字、视频内容……
在市民申请使用管道燃气的各个环节,还有着层层把关。“我们在与房开前期对接时,就已将相关规定列入了协议内容。公司还会通过短信平台给住户发短信通知。在新小区移交前,我们还会把相关规定发放在小区物业处,要求物业提醒业主开放式厨房禁止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在客户的新房交付前,还会再一次温馨告知。此外,每一次在客户家中上门安装燃气和点火时,我们还会进行把关提醒。”
一位客户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坦言,目前,公用集团967555客服热线接到客户报装申请和咨询时,会重点提醒客户“开放式厨房不能安装管道燃气”。
(原标题《市燃气公司提醒:开放式厨房禁止安装和使用管道燃气!》。编辑周琳子)
<>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管理一家企业如是、管理一个前厅如是、管理一个厨房也如是。不论是中厨部,还是西厨部、点心部,规矩就是一切。而从香港饭店厨房里出身的厨师,在业内有很高的名声,他们大部分以严于律己、勤恳刻苦、兢兢业业而著称。
这绝对离不开香港各大厨房所立下的管理规矩,而这也是港厨之所以成功的奥秘之一。下面,红厨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香港后厨的100条管理严例,没有严要求,就没有好出品。
< class="pgc-img">>【中厨部50条严例】
1、工作时不能佩戴手饰。
2、不准在酒店内吸烟。
3、工作时间不能穿自己的制服,一定穿工作服。
4、生熟食品要分开放置。
5、不准用腐烂变质的原料。
6、不准乱堆乱倒垃圾。
7、不准乱涂乱画。
8、不准留长发,胡须。
9、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洗手,理发。
10、保持工作服的整洁和干净。
11、不准随地吐痰。
12、不骂人,打架,不赌博。
13、饭前、便后要洗手。
14、保持地面的清洁,卫生。
15、食品器皿要保持清洁卫生。
16、要做到无蝇、无蚊、无老鼠、无蟑螂。
17、在烧菜时要注意安全,以免烫伤。
18、使用刨刀机时要注意安全。
19、用刀时要正确使用,以免出现伤手现象。
20、人人要学会使用消防器材。
21、不要盲目的自己修理设备,要向主管汇报,由工程部处理,以免出现事故。
22、注意煤气的正确使用,用后要随手关闭。
23、正确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方法。
24、在蒸气没有关闭的情况下,不要把手伸进蒸箱内拿食品,以免烫伤。
25、上班时不准用刀玩耍,以免伤人。
< class="pgc-img">>26、上班时不准用擀面棍,手勺等工具玩耍。
27、冰箱要定期清理,专人负责。
28、不准随地乱抛杂物。
29、上下班,必须检查设备电源开关,不用要拔掉。
30、一定要随手关灯和水笼头。
31、要保持工作台的清洁卫生。
32、上班时不准吃零食。
33、不准破坏酒店的任何东西。
34、不准偷吃食物。
35、不准随便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
36、不准迟到,早退,不准无故旷工。
37、不准浪费原料。
38、不准坐在打荷台上和蹲在地上。
39、不得在酒店内清洗个人物品。
40、不得顶撞上司。
41、见到任何人都要有礼貌。
42、不得到餐厅去,主厨关心客人用餐情况时,代表公司形象制服要整齐。
43、不得使用客人的餐具。
44、准时用餐,不得无故拖延。
45、上厕所或需要离开工作岗位时,要向部门主管汇报。
46、上班时不得扎堆聊天。
47、不得私自会客。
48、不得打电话。
49、上班时不准使用手机。
50、上班前不得喝酒、抽烟、吃槟榔。
< class="pgc-img">>【西厨部50条严例】
1、注意不要用湿手开关电源开关。
2、拿烫的东西时一定要戴好防热手套。
3、在烤箱里拿东西时注意手臂的袖管,不要挽起太高,以免烫伤手臂。
4、操作压面机时,注意手不要被压面机压伤。
5、打面包时,不要把手伸进筒内。
6、用刀时要正确使用,以免伤手。
7、不准用刀玩,以免伤人。
8、安全使用煤气。
9、保持地面清洁、干爽,不能有油腻,以防滑倒摔伤。
10、必须做到人人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
11、设备修理,需开工单,自已不要盲目修理,以免发生事故。
12、下班时必须检查,关闭不用的设备、电源及拔掉不用的电源插头。
13、工作前应检查各设备能否正常运转使用。
14、不得在工作场所吸游烟,以防火灾。
15、煤气用后要随手关闭。
16、要掌握好各种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17、消防器材要定期检查。
18、水笼头用后随手关闭。
19、煤气要不定期检查,以防泄漏。
20、煤气灶火眼要保持通畅。
21、下班后要关好大门。
22、使用刨片机时应小心操作,以免伤手。
23、使用锯骨机时应注意,以免伤手。
24、要保持工作台桌面卫生。
25、盛放食品器皿要保持清洁。
< class="pgc-img">>26、要做到防四害。
27、生熟制品分开。
28、生熟食品不能存放在同一库或冰箱。
29、贮存食品注意防潮、防霉、防腐、防尘。
30、不准用过期变质食品。
31、冰箱要定期清理。
32、不得随地乱抛杂物。
33、勤洗手。
34、勤剪指甲。
35、勤洗澡。
36、勤理发。
37、勤刮胡须。
38、保持制服的干净。
39、不准随地吐痰。
40、上完厕所要洗手。
41、保持地面清洁,干爽。
42、保持各种设备清洁。
43、工作时不准佩戴手饰。
44、水池要保持清洁。
45、工作场所内不得吸烟。
46、工作时间不准穿自已制服。
47、要保持通风口出风通畅。
48、保持下水道的通畅及清洁。
49、熟制品必须用专用工具拿取,不得直接用手拿取。
50、如发现变质食品,必须立即消毁。
51、垃圾要倒在指定的垃圾箱内,不能乱堆乱倒,同时要分类。
< class="pgc-img">>————————
厨房重地网——商用厨房一站式服务平台,分享各类餐饮厨房设计与工程案例,以及餐饮厨房领域的专业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