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脱发、油腻……2017年关于中年男人的话题终于降温,可刚刚过了39岁生日的“男神”周杰伦的一组照片又“吓坏”了粉丝。
照片中,周杰伦身着一身黑衣,一边下车一边喝着奶茶,身材变胖不少,引来众多网友纷纷调侃:都怪奶茶喝太多了。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截图
周杰伦对奶茶的情有独钟已不是秘密,不仅曾代言奶茶广告,还多次在公开场合被拍到喝奶茶的场景。
昨天(1月20日),周杰伦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上开玩笑说:
我发现不看镜头比较瘦……但奶茶我还是会喝。
图片来源:周杰伦instagram账号
周杰伦爱喝珍珠奶茶,可以理解,因为他们都来自宝岛台湾。但近几年,奶茶成了“网红”饮品,很多奶茶店的涌现,排队买奶茶的情形,就连“香飘飘”都登陆A股了……那么,中国人到底有多爱喝奶茶?
每人每年花80元喝奶茶
资料显示,奶茶最初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至今最少已有千年历史。自元朝起传遍世界各地,目前,印度,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区都有不同种类奶茶流行,发源于香港的丝袜奶茶和发源于台湾的珍珠奶茶也独具特色。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港式奶茶和台式奶茶为代表的新式奶茶开始逐渐将连锁销售网络拓展至全国,其中港式奶茶以英式奶茶为基础衍生而来;台式珍珠奶茶则以植脂末替代鲜奶为主要成分,并以连锁及加盟等经营模式风靡全国。
图片来源:摄图网
在国内市场上,各种奶茶基本应有尽有。近年由于奶茶市场的不断推广普及,消费群体从学生,扩大到了大城市中高收入白领群体,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据《21世纪商业评论》报道,中国茶饮市场坐拥近5亿消费者,其中城市消费者就占了2.54亿,女性占了71%。主流人群是以80和90后女性为主,这部分人群多为15-25岁年龄层为主。
根据支付宝口碑平台发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消费者餐饮类消费清单中,最火的产品,不是咖啡,也不是面包,而是奶茶。
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有差不多一亿用户曾经购买过奶茶,每个人在奶茶上的平均年消费额还达到了80元。其中又以上海人为最高,达到了134元。在奶茶消费中,平均每笔的交易额大约在20元左右,仅比中式快餐低10%。
奶茶背后的生意经
目前,奶茶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传统杯装奶茶、液体奶茶和实体奶茶连锁店三种业态。
最早国内的奶茶市场便是从液态瓶装奶茶、杯装奶茶、盒袋装奶茶开始,比如“一年销量能绕地球3圈”的香飘飘奶茶。去年11月,香飘飘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A股上市。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目前,香飘飘在杯装奶茶市场占有率排第一。2014—2016年,香飘飘的净利润逐年增加,2016年达到了2.66亿元。但在2017年1-9月,净利润仅8183万元。可见,在奶茶品种日益增多的市场上,香飘飘的压力巨大。
除了香飘飘,品牌杯装奶茶还有周杰伦代言的“优乐美”、“香约”杯装奶茶、“立顿”奶茶及袋装奶茶。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香飘飘表示,随着新进入杯装奶茶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增加,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公司存在维持市场占有率的风险。
图片来源:香飘飘官网
此外,在液体奶茶领域,饮料行业巨头包括统一、麒麟、康师傅、娃哈哈、三得利等。
奶茶连锁店方面,目前有台式奶茶CoCo都可、贡茶、一点点等;港式奶茶桂源铺、米芝莲、大通冰室等;日式奶恋暖初茶;新式奶茶贡茶、喜茶等。
引人注目的是,一些奶茶连锁店最近得到了资本的青睐。21世纪经济报道称,
2016年,“喜茶”获得由IDG资本、乐百氏创始人何伯权共同投资的超1亿元的融资;
“奈雪的茶”在2016年曾获得天图资本的1亿元A轮融资;
inWE因味茶获得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等人5亿元投资;
台湾奶茶“一点点”获美亚投资1亿美元;
抹茶品牌关茶完成千万元Pre A轮融资……
不过,有些“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喝上的奶茶,经常被质疑花钱请“排队托”。
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奶茶业也走向了“高级”化,不仅拼起了颜值,还迎来了更多的品种、更健康的原料、更好的口味和体验,以及更贵的单价。
所以你现在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奶茶店将店面铺在高端商场;相比上一代奶茶品牌12-15元的均价,新式奶茶的价格一杯在20-30元。
喝奶茶容易发胖?
周杰伦长胖了,是否是奶茶惹的祸呢?喝奶茶是否容易发胖?
央视新闻2017年10月报道,记者在北京、上海等地调查走访时发现,与瓶装饮料不同,几乎所有的现制现售奶茶在外包装上都没有任何配料信息或是营养标签信息。上海市消保委专门组织了一次现制现售奶茶的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不少产品都存在着不小的健康风险。
这次比较试验在上海市内的27家奶茶铺购买了奶茶样品共计51件,基本上涵盖了市场上主流的现制现售奶茶品牌的畅销产品,其中正常加糖的奶茶有27件,标称无糖的奶茶20件。在这次比较试验过程中,首先检测了27件标称正常加糖奶茶的总糖含量。
最终经过检测结果发现,27件标称正常加糖的奶茶平均下来,每杯奶茶样品的含糖量为33g,也就是说相当于平均加入了7块左右的方糖。其中,标称“人在茶在”牌丝袜奶茶单杯含糖量最高,达到了62g,相当于加入了13块方糖;其次是标称“卡旺卡”牌冰全套奶茶,单杯含糖量为52g,相当于加入了11块方糖;标称“乐乐茶”牌福冈抹茶,单杯含糖量为51g,也相当于加入了11块方糖。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截图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量应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也就是说这次比较试验中的有些奶茶,只要喝上一杯就已经超过了正常人体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21世纪商业评论、荆楚网-楚天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央视财经等
每经编辑:王嘉琦
<>是否留意过,近年来流行于茶饮圈的小吃竟是“铁板烧”。它们与港式奶茶成为最好CP,与台式茶饮共同传承古早文化,又与新中式茶饮创造出万点火花。
展现出“铁板制出人间美味,雪克摇曳人生酸甜”的美丽景象。
< class="pgc-img">>铁板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与茶饮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我们一探究竟。
茶饮店中充满回忆的铁板美食
茶饮店里卖铁板烧,而且还流行。对!你没看错。
洒满柴鱼片、淋上番茄酱的章鱼小丸子;松软香甜的鸡蛋仔;外形像飞碟的车轮饼;外皮酥脆内里绵软的口袋吐司;如云朵般轻盈的舒芙蕾;还有可丽饼、鲷鱼烧、蛋烘糕、松饼、手抓饼、炒酸奶等在茶饮圈流行的网红小吃、甜品。无一例外都是用铁板制作。
< class="pgc-img">>相比软欧包、蛋糕等烘焙产品,鸡蛋仔、车轮饼、口袋吐司等铁板小吃具有技术复制性强、设备占地小、投资少等特点。与汉堡、鸡排等需油炸的食物相比,几乎没有油烟。
正是这些特点,让那些在竞争激烈中寻求突破的茶饮店、茶饮品牌,更愿意对这些铁板美食进行尝试,以提升竞争力。
< class="pgc-img">>它们不仅出现在步行街、商场中的港式、台式奶茶店中,如:桂源铺、广芳园、米芝莲等港式奶茶店的鸡蛋仔;快乐柠檬的口袋吐司;CoCo的松饼……
也会成为新中式茶饮品牌们的“秘密武器”,比如乐乐茶、喜茶的舒芙蕾……
在这些茶饮店中,铁板美食们与饮品形成一幅幅充满记忆的画面:
< class="pgc-img">>一杯港式奶茶,一个香甜的鸡蛋仔,再配上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让你的思绪飞入TVB的电视剧。
一杯无糖清茶,一个蛋烘糕,再来一段川味Rap,让你瞬间穿越到成都的太古里。
< class="pgc-img">>在台湾,铁板美食也从未缺席,不仅有鲷鱼烧、车轮饼这样的“古早味”的小吃,更重要的是有颠覆想象的新品类不断出现,最近在台湾风靡的熊姬烧,就是其中代表。
铁板美食的口感创新
从酥脆到Q弹的层次感饼皮
在台湾,一个用铁板制作的新物种——熊姬烧,成为了当地俘获万千少女心的新网红甜点。
< class="pgc-img">>走红于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熊姬烧丰富的口味和萌趣的造型引得无数人专程前往打卡。这个新品类已经成为台湾“铁板烧界”的翘楚。
从口味上分,熊姬烧共有6款。
其中包括今年最热门的咸蛋黄与芋泥元素搭配而成的芋泥蛋黄熊姬烧。芝士风味中,除了有长长拉丝效果的莫扎瑞拉芝士熊姬烧外,还有加入德式香肠的爆浆芝士德肠口味。
而红豆口味的熊姬烧特意选择两种红豆进行熬煮制成红豆泥,以达到红豆沙绵密,红豆粒分明的多层次口感。
层次同样丰富的还有明治巧克力口味,巧克力中加入饼干脆片,让该款产品具有甜香、嘎嘣脆的独特口感。
< class="pgc-img">>从外形上看,熊姬烧的造型是一个超萌的熊爪,由特制的铁板进行烘烤。而2019年的爆款“猫爪杯”,正是以小动物的爪子为创意来源,萌萌的造型使得一“杯”难求,也造成星巴克史无前例的销售盛况。
熊姬烧的造型理念与“猫爪杯”不谋而合,让每一个看过它的人都忍不住直呼可爱,而精心设计的造型也与品牌相呼应,成为品牌附加值的重要一环。
但,熊姬烧最大的亮点在于口感。
< class="pgc-img">>与蛋烘糕、鸡蛋仔、车轮饼等铁板甜品的松软香甜不同,熊姬烧的外皮金黃酥脆,内层Q弹有嚼劲,口感如同麻糬,也有人认为感觉像是软糯的珍珠粉圆。
据熊姬烧的研发人员介绍,饼皮中添加了牛奶与鸡蛋,经高温烘焙后,浓浓的鸡蛋牛奶香气四散,同时形成了外皮颜色金黄、口感酥脆的特点。内层Q弹有嚼劲的秘密则在于秘制配方,是熊姬烧的核心竞争力,不方便向外透露。
< class="pgc-img">>不易复制的秘制饼皮,且区别于市面上大多数甜点的口感,让“熊姬烧”在美食林立的台湾得以脱颖而出。
< class="pgc-img">>随后,由熊姬品牌从台湾带入到南京后,熊姬烧又再次因颜值、口感等特点吸引大批人流,成为当地网红美食。
而这款甜点流行的背后,是其创作团队“熊姬手作茶物”结合4年的营运、研发经验,总结出具有竞争力的茶饮配套产品所需具备的特质后,精心设计的产品。
在“茶饮沼泽地”中 熊姬的生存法则
南京,新街口地铁站,有着“亚洲最大地铁站”的称号,24个出入口通往“中华第一商圈”的各个商场与写字楼,包括德基广场、中央商城、大洋百货、天安国际、南京新百等等商业体。
据当地从业者介绍,看似有着有着巨大的人流量的新街口地下商场,却让不少前来镀金的区域品牌或全国性品牌败走麦城。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的1點點也曾在此坚守近两年才换来火爆之景。
< class="pgc-img">>而熊姬则从这片“茶饮沼泽地”中突围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出100余家门店,成为实力幸运儿。在4年的经营过程中,熊姬每一年都会有1款以上让当地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
< class="pgc-img">>2016年
熊姬成为南京地区首个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广的茶饮商家,而蝶豆花饮品也通过其报道向南京周边扩散。
2017年4月
率先在南京推出手作珍珠,并以不甘平凡、不想上班等情绪命名产品,成为南京网红珍珠奶茶打call店。
2017年8月
推出玫瑰小芋圆奶茶为冬季热饮做铺垫,时隔一年后,芋圆类产品成为行业爆款,而“熊姬”的玫瑰小芋圆也早已成为其招牌产品。
2018年5月
推出黑糖珍珠鲜奶茶,10月份推出的芋泥类产品,并以瓶子为包装。从包装上与大部分同类产品作区隔。
几乎每一次熊姬的新品都踩在了行业节点上,甚至先于大部分同行推出。
而今年,重点推广的熊姬烧无论是在前期的展会预热,或是门店实际售卖,均获得好评。
一款成功产品需要具有这些潜质
据熊姬创始人Aimee介绍,在这4年中每一款产品都由自己亲自参与研发,并进行市场调研以及搜集市场反馈,总结出了《艾米研发心得》:
< class="pgc-img">>女生喜欢清爽型饮品,但清爽并不仅取决于糖度,还来自于原料本身的新鲜度以及品质。
做饮品时不会刻意追求无糖、少糖,而是会考虑原料的特性,以及各种原料的搭配,以最佳口感为准。
相比大容量,女生更在意饮品是否美味与精致。所以熊姬的产品没有大杯、中杯、超大杯之分,不同饮品会对应不同杯型,这样的做法是用最佳的口感让消费者接受,而非以“量”博眼球。
一款产品能否火起来:第一取决于口味;第二取决于颜值,第三取决于供应链。第四取决于性价比。
而熊姬烧的熊爪造型,多种流行食材的应用,再加上秘制饼皮的可批量化生产,以及8元-12元的甜品大众定价,均符合这些年茶饮流行爆品的打造原则。
< class="pgc-img">>Aimee表示,熊姬烧是否会成为行业性的爆品她无法判断,但从许多消费者为熊姬烧专程“打卡”且成为回头客来看,熊爪型的甜品成为了熊姬有一个具有标识性产品,再次提升了熊姬的品牌辨识度。
而这种茶饮+小食的模式,且有自己独特标签的差异化,将是熊姬最具杀伤力的竞争武器。
><>是否留意过,近年来流行于茶饮圈的小吃竟是“铁板烧”。它们与港式奶茶成为最好CP,与台式茶饮共同传承古早文化,又与新中式茶饮创造出万点火花。
展现出“铁板制出人间美味,雪克摇曳人生酸甜”的美丽景象。
< class="pgc-img">>铁板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与茶饮又擦出了怎样的火花?我们一探究竟。
茶饮店中充满回忆的铁板美食
茶饮店里卖铁板烧,而且还流行。对!你没看错。
洒满柴鱼片、淋上番茄酱的章鱼小丸子;松软香甜的鸡蛋仔;外形像飞碟的车轮饼;外皮酥脆内里绵软的口袋吐司;如云朵般轻盈的舒芙蕾;还有可丽饼、鲷鱼烧、蛋烘糕、松饼、手抓饼、炒酸奶等在茶饮圈流行的网红小吃、甜品。无一例外都是用铁板制作。
< class="pgc-img">>相比软欧包、蛋糕等烘焙产品,鸡蛋仔、车轮饼、口袋吐司等铁板小吃具有技术复制性强、设备占地小、投资少等特点。与汉堡、鸡排等需油炸的食物相比,几乎没有油烟。
正是这些特点,让那些在竞争激烈中寻求突破的茶饮店、茶饮品牌,更愿意对这些铁板美食进行尝试,以提升竞争力。
< class="pgc-img">>它们不仅出现在步行街、商场中的港式、台式奶茶店中,如:桂源铺、广芳园、米芝莲等港式奶茶店的鸡蛋仔;快乐柠檬的口袋吐司;CoCo的松饼……
也会成为新中式茶饮品牌们的“秘密武器”,比如乐乐茶、喜茶的舒芙蕾……
在这些茶饮店中,铁板美食们与饮品形成一幅幅充满记忆的画面:
< class="pgc-img">>一杯港式奶茶,一个香甜的鸡蛋仔,再配上一首经典的粤语歌曲,让你的思绪飞入TVB的电视剧。
一杯无糖清茶,一个蛋烘糕,再来一段川味Rap,让你瞬间穿越到成都的太古里。
< class="pgc-img">>在台湾,铁板美食也从未缺席,不仅有鲷鱼烧、车轮饼这样的“古早味”的小吃,更重要的是有颠覆想象的新品类不断出现,最近在台湾风靡的熊姬烧,就是其中代表。
铁板美食的口感创新
从酥脆到Q弹的层次感饼皮
在台湾,一个用铁板制作的新物种——熊姬烧,成为了当地俘获万千少女心的新网红甜点。
< class="pgc-img">>走红于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平台,熊姬烧丰富的口味和萌趣的造型引得无数人专程前往打卡。这个新品类已经成为台湾“铁板烧界”的翘楚。
从口味上分,熊姬烧共有6款。
其中包括今年最热门的咸蛋黄与芋泥元素搭配而成的芋泥蛋黄熊姬烧。芝士风味中,除了有长长拉丝效果的莫扎瑞拉芝士熊姬烧外,还有加入德式香肠的爆浆芝士德肠口味。
而红豆口味的熊姬烧特意选择两种红豆进行熬煮制成红豆泥,以达到红豆沙绵密,红豆粒分明的多层次口感。
层次同样丰富的还有明治巧克力口味,巧克力中加入饼干脆片,让该款产品具有甜香、嘎嘣脆的独特口感。
< class="pgc-img">>从外形上看,熊姬烧的造型是一个超萌的熊爪,由特制的铁板进行烘烤。而2019年的爆款“猫爪杯”,正是以小动物的爪子为创意来源,萌萌的造型使得一“杯”难求,也造成星巴克史无前例的销售盛况。
熊姬烧的造型理念与“猫爪杯”不谋而合,让每一个看过它的人都忍不住直呼可爱,而精心设计的造型也与品牌相呼应,成为品牌附加值的重要一环。
但,熊姬烧最大的亮点在于口感。
< class="pgc-img">>与蛋烘糕、鸡蛋仔、车轮饼等铁板甜品的松软香甜不同,熊姬烧的外皮金黃酥脆,内层Q弹有嚼劲,口感如同麻糬,也有人认为感觉像是软糯的珍珠粉圆。
据熊姬烧的研发人员介绍,饼皮中添加了牛奶与鸡蛋,经高温烘焙后,浓浓的鸡蛋牛奶香气四散,同时形成了外皮颜色金黄、口感酥脆的特点。内层Q弹有嚼劲的秘密则在于秘制配方,是熊姬烧的核心竞争力,不方便向外透露。
< class="pgc-img">>不易复制的秘制饼皮,且区别于市面上大多数甜点的口感,让“熊姬烧”在美食林立的台湾得以脱颖而出。
< class="pgc-img">>随后,由熊姬品牌从台湾带入到南京后,熊姬烧又再次因颜值、口感等特点吸引大批人流,成为当地网红美食。
而这款甜点流行的背后,是其创作团队“熊姬手作茶物”结合4年的营运、研发经验,总结出具有竞争力的茶饮配套产品所需具备的特质后,精心设计的产品。
在“茶饮沼泽地”中 熊姬的生存法则
南京,新街口地铁站,有着“亚洲最大地铁站”的称号,24个出入口通往“中华第一商圈”的各个商场与写字楼,包括德基广场、中央商城、大洋百货、天安国际、南京新百等等商业体。
据当地从业者介绍,看似有着有着巨大的人流量的新街口地下商场,却让不少前来镀金的区域品牌或全国性品牌败走麦城。即使是如今如日中天的1點點也曾在此坚守近两年才换来火爆之景。
< class="pgc-img">>而熊姬则从这片“茶饮沼泽地”中突围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出100余家门店,成为实力幸运儿。在4年的经营过程中,熊姬每一年都会有1款以上让当地消费者眼前一亮的产品。
< class="pgc-img">>2016年
熊姬成为南京地区首个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推广的茶饮商家,而蝶豆花饮品也通过其报道向南京周边扩散。
2017年4月
率先在南京推出手作珍珠,并以不甘平凡、不想上班等情绪命名产品,成为南京网红珍珠奶茶打call店。
2017年8月
推出玫瑰小芋圆奶茶为冬季热饮做铺垫,时隔一年后,芋圆类产品成为行业爆款,而“熊姬”的玫瑰小芋圆也早已成为其招牌产品。
2018年5月
推出黑糖珍珠鲜奶茶,10月份推出的芋泥类产品,并以瓶子为包装。从包装上与大部分同类产品作区隔。
几乎每一次熊姬的新品都踩在了行业节点上,甚至先于大部分同行推出。
而今年,重点推广的熊姬烧无论是在前期的展会预热,或是门店实际售卖,均获得好评。
一款成功产品需要具有这些潜质
据熊姬创始人Aimee介绍,在这4年中每一款产品都由自己亲自参与研发,并进行市场调研以及搜集市场反馈,总结出了《艾米研发心得》:
< class="pgc-img">>女生喜欢清爽型饮品,但清爽并不仅取决于糖度,还来自于原料本身的新鲜度以及品质。
做饮品时不会刻意追求无糖、少糖,而是会考虑原料的特性,以及各种原料的搭配,以最佳口感为准。
相比大容量,女生更在意饮品是否美味与精致。所以熊姬的产品没有大杯、中杯、超大杯之分,不同饮品会对应不同杯型,这样的做法是用最佳的口感让消费者接受,而非以“量”博眼球。
一款产品能否火起来:第一取决于口味;第二取决于颜值,第三取决于供应链。第四取决于性价比。
而熊姬烧的熊爪造型,多种流行食材的应用,再加上秘制饼皮的可批量化生产,以及8元-12元的甜品大众定价,均符合这些年茶饮流行爆品的打造原则。
< class="pgc-img">>Aimee表示,熊姬烧是否会成为行业性的爆品她无法判断,但从许多消费者为熊姬烧专程“打卡”且成为回头客来看,熊爪型的甜品成为了熊姬有一个具有标识性产品,再次提升了熊姬的品牌辨识度。
而这种茶饮+小食的模式,且有自己独特标签的差异化,将是熊姬最具杀伤力的竞争武器。
>